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尊重孩子的天赋》,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尊重孩子的天赋有家长喜欢问我,你是怎么培养你的孩子的?为什么你们家长不花力气,孩子也不是埋头读书,他的学习怎么还是没有困难呢?

对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出色,不过现在我开始反思了,真的是我的功劳吗?恐怕不见得。

首先我儿子并不特别优秀,只是一直不讨厌读书,上学始终高高兴兴;其次读书一点不用功,花在弹钢琴和打魔兽上的时间跟读书一样多。第三,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在初中的时候名列年级第一(因为那所学校真的很烂),小学和高中都不是什么年级排名前三的。小学的时候因为考试总是粗心,高中是因为学校集中了太多优秀学生,俺们儿子实在是很普通。大学阶段倒也不错,学习还是有兴趣,没困难,而且还能获得学校奖学金。

他自己夸自己学习永远不会遇到瓶颈(但不是最优秀的)。

我现在想明白了,除了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和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之外,读书也像音乐、美术、舞蹈一样是有天赋的。但不等于会读书的孩子就一定比其他孩子聪明,人家的特长不是读书罢了,可能是艺术、可能是社交、可能是动手能力,可能就是创造力强、点子多。难道那些就不是聪明?

只是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评价只认读书这一条,很不理性。以后的中国恐怕要毁在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上。如果孩子的每一种天赋都能得到尊重、并得到机会发展,那么将来的中国才会人才辈出,繁荣昌盛。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孩子读书一般,那么他一定有别的天赋,请一定要发现他的擅长之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天赋”是怎样丢失的


增强小学老师的爱心,提高小学老师的素质,纯洁小学老师的队伍,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强盛。但愿我的这一观点,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学总是不及格。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原因:是他贪玩不好好学,还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对他的刺激,抑或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天赋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自夸,儿子自小就很有数学天赋的。

那时,我在县文化馆的文学创作组上班,工作相对比较自由。幼儿园放假后,我便带着儿子上班。3岁的他,聪明、活泼又很懂事,深受文化馆同事的喜欢。他又好表现,平时总爱给大家背诵乘法口诀和算算术。他算算术,总是倍数相加,而且出口流利快速,比如:2+2=4、4+4=8、8+8=16、16+16=32……以此类推,到一千以上了,他还能流利地加出来。

可两年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算术考试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甚至后来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孩子的数学天赋是被他父亲和他的小学算术老师给生生扼杀掉的。那时,我已经和他父亲离婚,调到了市报社工作。儿子跟着他父亲,留在了县城的小学。

听说我儿子是个离婚家庭的孩子,那个算术老师就有些歧视他,再加上儿子脑子中那种数字的东西和老师教的格格不入,他又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结果考试成绩一直不好。自然,在学校里挨打就成了家常便饭。

回家后,因为他的调皮、不听话,他父亲又打他。打着打着,就把孩子早期的天赋给打散了、打乱了,最后给打丢了。很明显,正是这两个缺乏爱心和不懂教育的男人把我儿子的数学天赋给扼杀了。

后来,三年级时,儿子转到了张家口市里的小学,算术成绩一跃成为了全年级第一;初中、高中、大学时,他的数学成绩都很不错,高中时还参加过省里的数学竞赛;现在,他在德国一所著名大学学的也是数学专业。但那都是勤奋钻研的结果,和他早期的数学天赋无关。

有时我会想,有多少孩子的天赋是被这样的小学老师给扼杀了的?现在甚至有一首民谣已把小学老师和黑社会并列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多数小学老师是既富有爱心又很敬业的,但那种不负责任、随意打骂孩子的小学老师也不在少数,且有与日俱增之势,这不能不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忧虑。

许多家长看见孩子磕了碰了,心疼得不得了,可是却对那些肆意伤害孩子心灵的老师说:“该打该骂由你!”这样的纵容,势必会造成那些类似于残暴老师在孩子脸上刻字、让孩子吃屎的悲剧不断上演。

增强小学老师的爱心,提高小学老师的素质,纯洁小学老师的队伍,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强盛。但愿我的这一观点,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你会发掘孩子的天赋吗?


父母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企盼,当看到别人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父母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一味埋怨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认为弱智的孩子。

开发孩子的潜能,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每一位父母应当努力去做的。

留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或在自己阅读、游戏时,可以察觉出他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有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录下来,你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趋向或者说擅长的一面,从而诱导启发他。

创造机会了解孩子的性格趋向与喜好之后,别忘了给他机会多加练习。比如,家人生日时,鼓励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每周一晚上轮流朗读短文并发表心得,让孩子把当天经历的有趣的事叙述一遍或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随时创造机会让孩子帮你的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拖地、收衣服等。这样越做越熟练,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耐心等待既然给孩子机会,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一时叫不动孩子做家务事,干脆自己做;嫌孩子不会买东西,索性自己出门;认定孩子念不好书,便帮他一题题复习……久而久之,孩子生出惰性,心想反正父母一定会伸手援助,便乐得坐享其成,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所以,当父母埋怨孩子懒惰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自己对孩子缺少耐心,把孩子的表现机会“洗劫”一空了。

给予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时,应该给他肯定的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而后越走越顺。如果只是一味地打击、批评,孩子会窘得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

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良方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现在有些年轻父母由于自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需求认识得比较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孩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虽说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子女必须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于完全依附家长自己的位置上,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一旦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意志相左,或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与要求,斥骂、棍棒随之而下。对不少家长而言,学会尊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想学就成,它应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花费百倍心思,万般功夫,真正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1.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

随着社会的进步,尊重儿童权利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59年联合国大会首次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儿童的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健的获得;儿童的发展权是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具体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极、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受保护权提出了反对一切形式的儿童歧视,保护儿童的一切人身权利;参与权是指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可以说是人类在对待儿童问题上的最重要的文明成果,是约束现代各国儿童政策的国际性公约,也是当今成人正确对待儿童、父母善待子女的指导思想。作为现代社会的父母应该关心和了解这些知识,并努力实践之。

2.尊重孩子,就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无论是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往往会把事情弄得很糟,这样不仅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表现得较为普遍的就是父母缺乏等待孩子自然成长的耐心。许多年轻父母迫不及待地要求幼小的孩子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环境之中,把识字、拼音、计数、外语当成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父母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孩子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以致产生不良后果。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学习负担研究课题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儿童梦呓、磨牙、夜惊、梦游

,五岁以上孩子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6.9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压力过大。孩子过早进入学习阶段,免不了会遭遇种种困境与失败,而不少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评、责骂孩子,却很少检讨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父母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驱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在这种状况下,尊重孩子就谈不上了。其实,孩子们需要的是自然发展的时间表,家长应让他们逐个地、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

3.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身为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虽然年幼,但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小、对成人的依赖,而无视他们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孩子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就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在孩子的早期

育儿知识:发掘孩子的天赋潜能


在我们那个年代,总是会听到“你看看人家xxx家的孩子”,每逢考完试,这句话就在你的耳边围绕。当时就会想,为什么老是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呢。现在的孩子,都是“xxx会钢琴......”。家长们,不要为自己的孩子会什么,学什么而苦恼,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发现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天赋不应该是被父母逼出来,家长们要发掘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但天赋不一定就是孩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有一个引导,但绝对不可以强迫孩子去学,让孩子的天赋成为一种爱好。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些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在上课时不习惯,看看那里,看看这里。在上学前,父母慢慢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能够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预留出一点娱乐时间。

童年是快乐的,是不能被摧残的,给自己的孩子保留一些童趣,也许长大后会有更好的发展,能力也会很强。送父母们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父母的改变,会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在这次比赛中,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素质和项目都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让中国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同学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比如关于环境方面的项目,国内学生往往会做成一个调查报告,或是一个小测试来论证观点,而国外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木星,把眼光投向了太空,思维的发散和开创性都很好。

这则报导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聪慧却不“妄想”?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各种天赋?

“分数=人才=未来”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是千万个家庭无法摆脱的牢笼。中国孩子的成长渐进式可以概括为:幼儿,灌输式怡情;少儿,填鸭式提升;青少年,题海式训练;成年,模式化人生。所以我们孩子的“试卷天赋”虽被激发出来了,却丢失了可能成就伟材的“异禀天赋”。

“残疾教育”掐断了天赋之路

以分数为准绳,以成绩为标杆,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幼儿教育中已被认为不合理并加以杜绝。我的大儿子曾在美国上过学,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校从无给予学生考试,即使有测试也只是评个对错,不打分数。这样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不是疲于应试上。因为,当幼童被从小引导去对付“应试”时,可怕的结果就是把他们简单地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去相互比较,去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有不同的进程,那些在幼年时语言能力表现欠佳的孩子,很可能会成绩不佳,因此被安上“差生”的名号,因此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障碍。

我记得曾有为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所以,越早开始考试,越早给孩子学习划小圈,就越早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释放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英国哲学家HerbertSpencer指出,孩子在哪方面有潜能,便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兴趣,每一种兴趣都能对应到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这份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成为专长。

音乐天才莫扎特,一岁时就对音乐节拍特别敏感;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虫虫草草有兴趣;漫画家朱德庸课业成绩门门红灯,独对画画兴趣盎然且能无师自通。对家长来说,可能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辨别出孩子的自然禀赋所在,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单一天赋”教育体制的限制。所以发现兴趣,释放兴趣,培养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那么,孩子的兴趣又如何去发现呢?

首先,妈妈可以创造环境去引发宝宝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积极尝试各种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记得我小儿子响响3岁时特别喜欢唱歌,但带他去观看少年合唱队的课程,他又怕羞不愿加入。于是我带着他随意地参加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意在让他自然地去发掘兴趣。于是,某一天在一个小朋友打鼓的兴趣班里,他一下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他学习打鼓已有半年之久,而且已开始迷恋上了“乱弹琴”。

其次,父母可能需要仔细观察和耐心等待。聆听孩子是否会就某一主题接连不断地提出问题,是否主动地参加或观察某类活动?孩子的天赋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孩子的爱好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父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孩子的天分和特长。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心灵活跃,充满幻想,但情绪多变。居里夫人先引导她学医,效果不佳;再引导她研究镭,不感兴趣;最后,居里夫人发现了艾芙的天赋恰恰在文艺领域。正是居里夫人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才帮助艾芙确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成就了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敢于让孩子落后一步

其实,能否让天赋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除了家庭和社会等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外,孩子本身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尤其重要。而我们的家长式教育环境则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今年是大儿子进入小学最后一年了。从今年开始,学校有了考试与分数排名制度。每次当他汇报考试成绩与名次时,他总先说:“今天考得不好,第三名。”我会避开名次问题不讨论,先问他在哪缺分了?每每此时,大儿子就会很“痛心地”进行“试卷分析”。如果是一些常识性的缺憾,或是一时的记忆短路,我会提醒他补课,谨防再犯。如果是涉及到一贯性的粗心问题时,我则会非常严肃,因为一时的错误易犯易改易补,而坏习惯坏毛病则会影响一生的行事和学习态度,我决不轻易放过。再有,如是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出了偏差,我会小题大做追根问底,因为理解力涉及到语文能力,逻辑思维等不同学科,已不再是单门的数学问题了。所以我的态度是,不怕孩子考试落后一步,但怕孩子失去自我发现、质疑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急于造就天赋的父母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学会当伯乐,并给予孩子需要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和环境。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啊!

附:家长观点

观点1:无奈,只有选择适应

“可怜的孩子们,教育跟着国情走,我们也无能为力”、“说起来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身在这个国度,有什么办法呢?”其中两位博友这样留言道。他们也对现行的教育制度非常不满意,但蚍蜉岂能撼树?无奈之下,只有选择适应,和孩子一起去适应。

观点2:担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

“中国的教育啊,从我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对你们和老师感到失望,现在的幼儿园听不到孩子们的笑声,听到是朗朗读书声,都分不清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教育官员和老师们啊,返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吧”这是父母真实心声的写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更忧其还未起步就已遭淘汰。

观点3:承受,巧妙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作为家长尽力了,弥补一下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后就不会那么后悔。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条件下,尽量改善小环境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无法现时解决的前提下,很多家长选择了默默并巧妙的承受。对自己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学习以外的培养,尽可能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我个人更赞同第三种观点,大环境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但“追随”和“融入”大环境的程度是父母可以拿捏定夺的。我昨晚一夜难寐,因为读到了一本育儿好书《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其中的一些精辟的文字不禁让我联想到留言给我的父母们的拳拳之心和正在经历的育儿煎熬。我在此节选几段,与大家共勉的同时,更鼓励父母朋友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应试高压下,仍然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让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不怕犯错,让他们去犯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

做妈妈的,回想我们已过的人生,是否还记得起我们曾做过的那些试题吗?学习人生是一辈子的,应试只是一时的。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前两天和朋友聚餐,看她愁眉苦脸,一副闷闷不乐的姿势,便问起她最近和孩子同处的状况。一讲起孩子,她的心境就变沮丧,沮丧的原因是由于世人给予的压力,让她突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经验孩子。

尊重每个孩子的“专属方式”

朋友在前年生下孩子后,就辞掉作业尽心在家照顾孩子。孩子现在1岁半,对任何事物都觉得新鲜幽默。良久没有见到孙子的婆婆,日前带了许多朋友到家里来看孩子,临走时,婆婆要孙子挥手向咱们说再见。只见孩子两个眼睛专注肠盯着许多客人看,却不见他把手举起来向咱们说再见。婆婆当时觉得很没有面子,过后不由得责怪起儿媳妇来,问她整天都在教小孩,怎样孩子连挥手说再见都不会!

长期和孩子同处的朋友非常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不会说再见,而是当时孩子的专注力都放在客人身上,每位客人都是生疏面孔,咱们不断对他说话,这对他来说,是件特别又幽默的事。当时孩子专注调查着每位客人的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行为,底子无暇理睬大人再三敦促的“挥手说再见”的指令。当客人都走了之后,孩子才沉着地举起手,悄然挥着手。

朋友向婆婆解说孩子当时没有说再见的原因,但婆婆却以为街坊的孙子才1岁3个月就很会说话,更别说“挥手说再见”这么简略的动作,而自己的孙子年纪比他大却学不会这些动作!她无法了解儿媳妇说的特别状况,一味以为是儿媳妇没有教好孩子。除了婆婆的责难之外,当了全职妈妈的朋友发现,许多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当孩子的才干和同龄的孩子有落差时,便急着练习孩子,要孩子迎头赶上。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会哪些技能”和“不会哪些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事物幽默”、“哪些东西特别”、“哪些人特别有吸引力”,是这些日子中的元素不断牵引着孩子往学习之路迈进。在任何时刻,孩子都有可能因某些特别有吸引力的事物,而张大眼睛,那是学习的动力和开始。假设父母把专注点落在和其他孩子比较,要求孩子迎头赶上,马上学会某项技能上,不只会损坏孩子的学习兴致,更会由于逼迫孩子学习而损坏出色的亲子互动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别,有专归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当令的引导和提示是促进学习的润滑剂,但过多的压力和烦扰却会阻挠学习。父母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学习的进程,而不应该拿孩子的学习效果,作为大人之间彼此比较的东西。

学习对每个孩子来说,应该是愉悦而夸姣的,而学习的主导权应该回归孩子身上,它不归于任何人,只专归于孩子。

家长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家长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

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作为母亲,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对儿童的节奏格外尊重,并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个人事业与母亲角色之间的冲突,感动和启迪了无数读者。她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喜欢《尊重孩子的天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发展孩子的天赋才能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拥有一个神秘的宝藏,这就是天赋的才能。发现孩子的潜能,就等于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但这并不容易。 教育提醒:潜能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要花巨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带孩子奔走于各种各样的...
    2020-12-12 阅读全文
  • 孩子“天赋”是怎样丢失的 增强小学老师的爱心,提高小学老师的素质,纯洁小学老师的队伍,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强盛。但愿我的这一观点,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学总是不及格。...
    2021-03-19 阅读全文
  • 你会发掘孩子的天赋吗? 父母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企盼,当看到别人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父母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一味埋怨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
    2022-02-18 阅读全文
  • 案例: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
    2021-05-20 阅读全文
  •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带着孩子到了草坪上的大树底下乘凉。不一会儿,有位老师走过来说:“坐在你后面的几个孩子在捡树叶,等会儿不要把树叶乱丢。昨天活动课后,走道上都是树叶。”说实话,听到这位老师这么一说...
    2020-12-23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拥有一个神秘的宝藏,这就是天赋的才能。发现孩子的潜能,就等于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但这并不容易。 教育提醒:潜能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要花巨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带孩子奔走于各种各样的...

2020-12-12 阅读全文

增强小学老师的爱心,提高小学老师的素质,纯洁小学老师的队伍,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强盛。但愿我的这一观点,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学总是不及格。...

2021-03-19 阅读全文

父母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企盼,当看到别人的孩子表现杰出时,不少父母常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一味埋怨的做法不仅是徒劳无益的,相反会伤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即便是临床上...

2022-02-18 阅读全文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

2021-05-20 阅读全文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带着孩子到了草坪上的大树底下乘凉。不一会儿,有位老师走过来说:“坐在你后面的几个孩子在捡树叶,等会儿不要把树叶乱丢。昨天活动课后,走道上都是树叶。”说实话,听到这位老师这么一说...

2020-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