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教案例:我不再哭泣

发布时间:2020-10-14 幼儿园家教案例 家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家教案

家教案例:我不再哭泣

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居多,无论是父母还是祖辈,都对孩子宠爱非常。而某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忙碌而无暇照顾、关心孩子,从而将孩子全权交予祖辈教养。现在父母的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但是祖辈却因为思想的落后,跟不上“现代”的步伐,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家庭已不在少数,除了幼儿园老师的教导,家庭教育甚至更加重要。

小A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小A在家中很随性,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吃饭不喜欢吃便不吃,睡觉不想睡则不睡,但奶奶却由于宠爱而不加以教导,不阻止小A的这些行为,从而养成了一系列的坏习惯。小A的父母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所以都交给奶奶带领。奶奶过渡宠爱小A,事事都顺着他的意,即使是孩子做的不对,也会帮他犯下的错误找理由和借口,没有原则和是非观念。

为了尽快帮助小A走向正规,我通过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小A的妈妈也表示了自己的无奈,明知道不能宠爱孩子,但是爱子心切,有时候便失了分寸,想不到小A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为家长分析了小A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原因,告诉她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小孩子的塑造性很强,只要及时加以教育,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帮助小A改掉这些坏脾气坏习惯。

首先,我向妈妈介绍了基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比如《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还向奶奶推荐了一本《谁说爷爷奶奶不会带孩子》。我通过摘取一些书中的精华片段,加以分析讲解,给予了小A家长一些建议,介绍了一些较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成功案例。

其次,我告诉家长,家长要以身作则。都说幼儿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其实家庭才真正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主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只有家长的养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正确,才能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所以为小A立下正确的是非观念与处事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提出让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多多灌输正确的理念。即使工作忙碌,也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隔代教育比不上父母教育,只有多沟通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如何去帮助教育自己的孩子。家访结束,小A妈妈表示会多抽点时间陪小A,同时也会通过书籍,多多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也表示,在幼儿园老师也会加大对小A的关注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家园合作一同帮助小A改掉坏习惯。

一段时间后,小A吃饭和睡觉的情况也有所改变,如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不再通过哭泣来逃避不吃,虽然吃的速度还是不快,但是比起“只哭不吃”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和同伴一同游戏时也不再像以前,把玩具筐紧紧抱在胸前,而是有了“一同分享”的意识,会说“我们是好朋友,一起玩吧。”

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中,有一条便是: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而家长的问题不存在了,孩子的问题并会慢慢解决。许多教育问题便是出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上,教育观念的陈旧、不更新,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都是原因。但是毕竟家长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科学、现代的教育观念,所以老师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和家长多多进行沟通,灌输家长与时俱进、现代的教育观念,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共同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家教案例:“我不会”


家教案例:“我不会”

背景:

通过两年的集体生活和学习,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虽然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不能大胆尝试,但相对小班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班级的涵涵小朋友却是个例外;当孩子们在各方面进步的同时,涵涵却还是只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时节里面不愿意和同伴交流;平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参与我们的集体活动。

实录1:

涵涵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总是听到孩子念叨我妈妈说、我妈妈说,在涵涵的成长中妈妈是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通过了解发现涵涵妈妈的教育方式不正确:记得有一次洛洛小朋友在搬椅子时不小心撞到涵涵,当时额头上红了,这时涵涵他起身跑到洛洛旁边挥舞着自己的拳头准备开始动手打人,本我们老师及时制止,不过听涵涵嘴里还囔囔这是我妈妈说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么只好联系爸爸,希望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妈妈针对孩子的现状相互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希望爸爸妈妈在家教育孩子方面能够用正确的方式。

实录2:

涵涵是个不爱动手子的男孩子,每天在午睡时都会坐在自己的床上等着老师提醒他脱衣服才会动起来;起床时也坐在小床上一动不动:“我不会穿裤子”、“我还不想起”等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请小朋友们绘画房子,涵涵拿起纸就开始画;最后拿上来的是他最喜欢的鲨鱼,我和涵涵沟通请他尝试着画房子,他却不理会我自己到一边继续画鲨鱼去了。针对这一情况刚开始我们老师都会走过去一边帮助他、一边用语言引导他;也会在空余时间单独和他交流,可是实施下来之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整个学期都是这个状态所以我也是比较懊恼的。后来我们两位老师只能多鼓励孩子,并告诉孩子们可以尝试大胆的请同伴帮助,看到身边的小朋友们忙忙碌碌的相互帮忙,涵涵也渐渐的被感染到了,开始自己动手穿脱衣裤。

分析:

涵涵从刚刚开学时到处乱跑到后面和小朋友们静静的站在一起,是在我们老师说很多句“涵涵,不可以乱跑”“涵涵又有进步了,真棒”等等,是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中学会的;从教会他“我不会请你帮帮我”开始到老师无数次的讲解、示范、鼓励才有的进步。涵涵在家是阿姨带着,大多都是和妈妈一起生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完全是按照妈妈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同时在家都是阿姨包办,孩子动手的机会很少、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基本上是自己想干什就干什么,所以才会出现医生情况。

策略:

(1)我采用的是和爸爸面对面沟通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爸爸妈妈可以做到幼正确的育儿观念、同时一家人的教育理念要一致,让孩子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请个别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帮助他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2)在集体活动中我会涵涵提出要求,会以奖励、表扬等方式提升孩子的活动兴趣;同时还会请涵涵做值日生,让涵涵体会其中乐趣的同时也让孩子能在自我管理方面有所改善。

(3)孩子的家庭教育观点是不正确的,所在我们老师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做到位。所以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会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是。同时在集体生活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面对个体个别应对,不可统一要求,要给与关爱和帮助,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宝宝,不可以再哭了


为了让宝宝尽快拜托(baituo)初入园的抗拒行为,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父母除了要与宝宝多沟通,还可以多和老师交流(jiaoliu),再利用(liyong)一些方法(fangfa),相信(xiangxin)可以有效(youxiao)减少(jianshao)宝宝哭闹情形的产生,让宝宝在愉快(yukuai)的心情中度过(duguo)幼儿园的生活。

1、事先(shixian)熟悉

宝宝有时候是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才哭的,所以在把宝宝送倒幼儿园之前,应该先带宝宝去参观(canguan)幼儿园,或者经常带宝宝到公共场合(changhe)和其他的小宝宝一起(yiqi)玩耍(wanshua),让宝宝完成心(chengxin)理上的过渡,这样宝宝上幼儿园后,才不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

2、建立安全感

刚开始带宝宝到幼儿园时,当你准备(zhunbei)离开(likai)时,一定(yiding)要先和宝宝告别(gaobie),告诉(gaosu)宝宝等到他放学时再来接他,让宝宝有很好的期待(qidai)。若宝宝不停地哭闹,请尽量安抚他。另外,将宝宝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宝宝的一些固定习惯告诉老师,这样万一宝宝在幼儿园哭闹老师也能更好地安抚他。平时(pingshi)多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状况(zhuangkuang),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3、亲密(qinmi)接触

当宝宝因为不愿意(yuanyi)进入幼儿园而出现哭闹或不安的情绪时,可以和宝宝进行(jinxing)亲密的接触,抱抱宝宝,亲亲宝宝,让宝宝觉得安心,自然(ziran)可以减少他哭闹的情形。

4、转移注意(zhuyi)力

一开始接触新的事物时,有些宝宝会出现急躁(jizao)、害怕等种种负向的情绪反应,这个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建议父母可以替宝宝准备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物品让宝宝带到幼儿园,当宝宝出现哭闹的行为时,这些东西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安抚他的情绪。

5、满足要求

有些宝宝哭闹是因为肚子饿,或是想要一些东西,而没有人满足他才哭闹的。不要宝宝一哭就马上(mashang)责怪(zeguai)他,了解宝宝的需求,适当(shidang)地满足他的愿望(yuanwang),可以减少宝宝哭闹的情形。

结语

其实只要照顾者多注意观察(guancha)宝宝的性格(xingge)和生活习惯,给予正确(zhengque)的指导(zhidao),宝宝在幼儿园哭闹的情形会越来越少,渐渐(jianjian)恢复(huifu)欢声笑语。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

早晨来园时间,教室外又传来了东东的哭声。这不是小班新生刚入园,而已是下学期。我出门迎接,看到东东奶奶抱着东东,奶奶来到我跟前说:“东东说想妈妈了,让今天我们早点来接……”这是接连几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东抱进教室,他的哭声,使我们正常的活动也无法进行。而这一幕同样也经常发生在一日活动中,例如没有玩具了、书被小朋友拿走了、本领不会了……

东东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孩子,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欢跟他玩。但就是比较爱哭,在园内很多时候都显得信心不足。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说:“老师,我不会。”一不如意就会哇哇大哭。

通过与东东妈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东东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从而导致孩子大了以后,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开始哭闹,而爷爷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拿他没办法。在幼儿园里,东东也不会与人相处,与别人发生冲突后也不会想办法解决,唯有大声哭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在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祖辈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他的哭闹已不是单纯的伤心、害怕,而是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为了改变东东爱哭的习惯,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当做法,造成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

针对东东的情况,我们给了东东家长一些建议。例如在家观察孩子“爱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多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看到幼儿好的行为时,多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帮助其进步。购买一些相关的故事书,让孩子听听讲讲,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里开展一些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些合作和协商的机会,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而更重要的是要多和老师交流,学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方法。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东东虽然现在还是偶尔哭闹,但我相信,只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东东一定会越来越好。

成长故事连载:我哭!我不哭!


第一次生病

小雨宝宝发烧到40度,真可怜,一天到晚脑袋垂着,真的好可怜,但也能看出她同时也是个坚强的孩子,病了也不是哭个不停,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妈妈不顾身体,亲自照顾了你一夜,愿你的病早好,妈妈的病也才能好呀!

妈妈生病了(宝宝叙述)

今天,妈妈发高烧,住院了,我只好被迫断奶了,我还没有学会用奶嘴吃奶,妈妈不在了,我又饿又伤心,我哭啊哭,哭呀哭,幸好我很聪明,第二天就学会了用奶嘴吃奶,当然,也是被逼无奈!我一定让生病的妈妈放心!

我从姥姥家搬回了自己家(宝宝叙述)

妈妈的手术很成功,今天我回到了自己家,妈妈还要治病,所以,现在起我由小红嫂子和小张阿姨带,我不认识她们,所以,我使劲的哭,直到哭累了才睡!

大姑来了(宝宝叙述)

大姑从爸爸老家山东来了,今天起,开始由她和小红嫂子一起带我,我依旧每天睡前大哭一次,因为我想妈妈!

幼儿园观察记录:小宇不再哭


观察对象:浩宇小朋友

观察背景:早上入园时

观察记录:洪英

观察实录:

周一的早上,小宇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幼儿园,到了班里,仍在爸爸怀里哭闹着,不愿意下来……怎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不听,于是,老师请浩宇的父母迅速离园。他父母离开后,老师,抱抱小宇,安慰了他几句,他坐下了,不哭了。

教师评析:

据介绍,一天早上小宇因为要大便,耽误了时间,就没送他来园。后来,小宇只要不想来幼儿园,早上家长送他出门时,他就找借口说要“大便”……几次都这样过去了。加上小宇的父亲前段时间休假,带孩子出去玩耍,孩子也一直没来上幼儿园,所以今天家长送他入园时,他更是哭闹不已……

措施:

1、 家长要及时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进行教育。

2、 如果孩子有情绪,教师与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谈心,当老师知道孩子的情况后,我们每天都与他更多地交流,关怀、鼓励,让幼儿感觉到老师的爱,同时,我还采用了“拉拉勾”的方法,告诉浩宇“老师喜欢你,你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一百年不许变。”

3、 家长要每天坚持送孩子入园,帮助幼儿养成天天上幼儿园的好习惯。

教育效果:

经过2、3天的交流沟通,现在,浩宇小朋友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

解密幼儿哭泣的5个原因


人是感情动物,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即使是天真的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感受到负面情绪的时候,多会用“眼泪”来表达。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您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吗?当他哭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宝宝的眼泪密码。

孩子哭泣的外在状况有很多,但内在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

1-出于本身的需求。

当宝宝身体不舒服,或是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没有被满足时,都可能感到心情不佳,进而忍不住想哭泣。

2-为了引起家长注意。

如今家长好像都比较忙,经常让宝宝有被忽视的感觉。所以,当宝宝希望能够做一些事引起家长关注,或是想要家长来帮忙的时候,也可能用哭的方式。

3-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足。

由于人生经验的积累不足,当发生自己无法处理的事情时,宝宝很容易就想到用哭的方式来解决。

4-本身自信心不足。

如果宝宝的自信心不足,遇到事情就不愿意与家长讨论。一旦家长的表情稍微严厉一些,或是语气有点不耐烦,就会导致宝宝哇哇大哭。

警惕误区:压制孩子哭泣行为


孩子哭泣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常常会想方设法控制孩子哭闹的行为。但专家表示,压制孩子哭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不能流动,对孩子情商的培养百害无一利。

小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后哇哇大哭,一旁的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着急地对女儿说:“让妈妈看看你摔着没有?你走路怎么那么不小心!”妈妈着急的心理不经意间变成了对孩子走路不小心的责怪,这么几次后妈妈发现,现在小雯摔跤后,爬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寻求安慰,而是用惶恐的眼神看着妈妈,生怕妈妈责怪她。

专家分析:为什么小雯摔跤后在疼痛的同时还感到惶恐?这是因为孩子在摔跤后,没有得到家长情绪的认同和安慰,不仅如此,家长还责怪孩子,因此孩子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

责怪法

“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浩浩不小心被凳子腿绊倒了,一下子浩浩的眼泪便夺眶而出。爸爸看着这个不坚强的孩子,忍不住说:“这一点小事也哭,你怎么那么懦弱?将来怎么当男子汉?”

专家分析:任何时候,家长都不应该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何明谦说,因为孩子可能会接下“懦弱”这个认同,“懦弱”这个词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了,那么孩子将来在处理事情时,就会没有信心或感到无力。

评判法

“这点小事也哭,你怎么那么懦弱?

妞妞的玩具被妈妈不小心踩坏了,妞妞心疼地看着破损的玩具,哭了起来。妈妈赶紧打开电视机,让孩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妞妞你看,电视上那花花绿绿的是什么?”妞妞循声望去,果然把玩具的事忘了一大半,停止哭泣看起电视来。

专家分析:当孩子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用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让孩子停止哭闹。何明谦认为,这是一种变相压抑孩子的情绪的做法,这会剥夺孩子情绪自由流动的机会。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家长会买好吃的给孩子吃,以此转移其注意力,这导致很多人成年后将食物或购物与痛苦的情绪联系起来,当他们感到痛苦时,便会通过吃和购物来应对痛苦。

推脱法

“都怪这桌子不好,我们打它!”

专家支招

让情绪流动,避免情绪成“结”

很多成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某件事时,心中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愤怒、悲伤或恐惧,那是因为人们在小时候埋下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情绪结。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与情绪在一起的需求,但很多人都只愿意与开心的情绪在一起,把愤怒、悲伤等情绪推开,但即使这些情绪被推开了,愤怒或悲伤也并未消失,而是被压制住了,并不能得到流动。

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在人的身体内积攒多了,会形成情绪结,当人需要一股力量去做某件事时,情绪结就会起作用,在做这件事之前形成负面的情绪。

转移注意力法

“你看,电视上那花花绿绿的是什么?”

小翔在客厅内上串下跳地玩“泰山”游戏,不小心被桌子角撞到了头,疼痛让小翔大哭起来。在厨房忙着做饭的妈妈赶紧来到小翔身边,了解事情原委后“狠狠地”打了桌子两下,“都怪这桌子不好,它不乖,我们打它!”

专家分析:当孩子被桌子撞倒时,一些家长都会用这种推脱责任的方式为孩子疏导情绪。殊不知,用这种方法应对孩子的哭泣,只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徐亮表示,如果这样的情形多次发生,很容易导致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如何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接纳、同情孩子的哭泣

那么,当孩子出现愤怒或悲伤时,父母应该如何处理他们的情绪呢?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哭的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的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在做到容许这情绪存在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如家长可以这么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妈妈也很心疼,别害怕,妈妈和你在一起。”何明谦表示,这时是家长增进亲子感情的一个契机,孩子这时会想:“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在支持我。”

有些孩子会根据家长的态度来判断父母对他的爱有多深。如果孩子在受挫受伤时,其情绪没有得到认同,可能会使孩子得出这样的判断——“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足以让爸爸妈妈爱我。”

父母在孩子哭泣时认同孩子的情绪后,孩子就不会继续哭闹了吗?实践表明,孩子在得到父母的认同后,会很快进入下一个情绪,或平静或开心。这也表明孩子的情绪是处在不断流动的状态。孩子能否感受自己的情绪、认同自己的情绪,进而管理自己的情绪,决定着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父母一味地压抑孩子的情绪,便会剥夺孩子锻炼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育儿观:孩子哭泣,你会禁止吗?


育儿观:孩子哭泣,你会禁止吗?家里有了孩子后,就变得非常热闹了,看到孩子的笑脸,你可能很多时候都觉得非常的幸福和开心,可是当你看到孩子哭泣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心情呢?特别是孩子哭个不停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非常的烦躁呢?会不会禁止孩子哭闹呢?

面对孩子的哭泣声,我经常都听到大人的呵斥声:你给我闭嘴,别哭了行不行?再哭我就揍你........等等,其实我家也不列外,我家xx爸非常听不得孩子的哭声,每次孩子一哭了就立刻去哄,想方设法的去让孩子不哭,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会大声的呵斥,我跟xx爸说:她要哭你就让她哭会得了,你总是这样,不让孩子哭,大的小的都一样,这样会养成孩子什么东西要不到的时候就以哭来要挟的,再说了,孩子哭一下对身体有好处,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干嘛每次孩子一哭你就这样啊。xx爸说,哭能有什么好啊,再说了,听的心烦的很。家里有人干嘛总让孩子哭啊,孩子就是要让她快快乐乐的才好。

听见他的说法,我真是无语,我告诉他,孩子哭泣不但可以增加肺活量,还可以把她觉得委屈的事情发泄出去,如果今天你不让她哭,想办法给她把事情解决了,她下次遇见事情了也哭,可是哭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你解决不了,你禁止她哭,她现在害怕了,她会更加的委屈,然后把事情憋在心里,等到哪一天突然爆发了,看你怎么收拾。再说了,难道她能哭一天啊。她哭够了自然就不哭了。

xx爸跟我的育儿观念不一样,因为他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他可能小时候因为无人照看,无人关心,所以他的性格比较偏激,总是一味的对孩子好,总觉得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满足孩子就可了,孩子哭泣是因为大人没有照看好。为了这些事情,没少跟他吵架,不过既然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只能改变自己了。所以也造成了我家现在的状况,慧慧有什么委屈了总是不愿意说出来。自己就闷闷的。实在觉得委屈了也只是呜呜的哭声,并不像别的小孩那样的放声大哭。除非xx爸不在家。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孩子没完没了的哭泣的话,孩子要哭就让他哭吧,哭了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孩子的童年里不光只有欢笑,也同样有烦恼,有哭泣。你家会禁止孩子的哭泣吗??

相关推荐

  • 不再哭泣的田螺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
    2021-10-09 阅读全文
  • 不再用哭泣寻找帮助 “老师,磬磬又哭了!”月月跑过来告诉我。“她怎么了?”“小燕子说不想和她做朋友了”我走进卫生间一看,磬磬噘着嘴在抽泣,大滴的眼泪从粉嫩的小脸蛋上不停地往下滚。我拉着她的小手说;“磬磬,小燕子为什么不愿...
    2021-12-07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不再哭泣的田螺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
    2021-08-03 阅读全文
  • 我不再哭泣了作文通用六篇 今天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讲述“我不再哭泣了作文”的精选文章。写作是中华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石需要认真加以掌握和应用,写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感知周遭的美好事物。平时可以多看看优秀作文写作技巧,有利于我们的写作提高。读过这篇文章后您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2024-07-21 阅读全文
  • 温暖的飞信让孩子不再哭泣 下午下班时,收到伊鑫妈妈发给我一条感谢信息,内容是:“非常非常感谢魏老师。”我想是不是发错了?确定没发错后,这才想起在我们的鼓励与帮助下,伊鑫小朋友在晨间入园时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哭了。刚入园的几天孩子哭...
    2021-12-02 阅读全文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

2021-10-09 阅读全文

“老师,磬磬又哭了!”月月跑过来告诉我。“她怎么了?”“小燕子说不想和她做朋友了”我走进卫生间一看,磬磬噘着嘴在抽泣,大滴的眼泪从粉嫩的小脸蛋上不停地往下滚。我拉着她的小手说;“磬磬,小燕子为什么不愿...

2021-12-07 阅读全文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

2021-08-03 阅读全文

今天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讲述“我不再哭泣了作文”的精选文章。写作是中华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石需要认真加以掌握和应用,写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感知周遭的美好事物。平时可以多看看优秀作文写作技巧,有利于我们的写作提高。读过这篇文章后您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2024-07-21 阅读全文

下午下班时,收到伊鑫妈妈发给我一条感谢信息,内容是:“非常非常感谢魏老师。”我想是不是发错了?确定没发错后,这才想起在我们的鼓励与帮助下,伊鑫小朋友在晨间入园时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哭了。刚入园的几天孩子哭...

2021-12-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