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教经验:爱要说出来

发布时间:2020-10-03

幼儿园管理经验。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教经验:爱要说出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出生于70年代初,从小到大,没有从父母口中听过一句:“我爱你。”从记事起就不知道什么是撒娇,也从没有对父母说过一句“我爱你。小伤小痛小病都是自己克服,好象没人去关心和问候一声,挨打挨骂好像也是家常便饭。

小时候,看外国电影,那里面的外国人,父母和孩子经常是爱不离口,父母对孩子说:“我爱你,宝贝。”孩子对父母说:“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妈妈。”晚上睡觉时互道晚安,吻别。那时觉得很羡慕:外国人真是和中国人不一样呀。

曾经问过我们办公室的80后,是否她们小时候经常与父母相互说我爱你,她们回答说没有。但是他们大多是独生子的一代,父母虽然还不擅长口头表达爱,但是用实际行动表达的爱已经远远胜过语言,同样孩子也可以在父母怀里撒娇而不会受到责备了。

我的儿子生于21世纪

,通过养儿子我发现中国的传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儿子几乎每天都对我说:“我爱你妈妈,我好想你。”我也经常对儿子说:“我爱你,宝贝。”儿子经常给我们热烈的拥抱和亲吻。晚上睡觉前说晚安,有时还要抱着亲两下。当我们对孩子说我爱你的时候,一点没感到不好意思,儿子对我们说“我爱你”时也是充满深情。这情景和外国人有没什么两样!假如放在我们的父母身上,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们那代人根本不会口头表达爱,有爱也是埋在心里,所以显得没有人情味。

孩子上小班时,有一天,放学回来对我们说: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并告诉我们:爱是要说出来的,不能埋在心里。那一刻我好感动,现在的教育真和国际接轨了。

也许老一辈的人,会看不惯我们的做法,嫌我们没有家长的尊严,可是时代在发展,世界文化融化同化总是向着更文明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而是“惯”出来的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犹如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

同事们都羡慕我有个好女儿:省心,自觉,不用管。我告诉他们: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这里的“惯”不是娇惯,而是帮助她养成好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的行为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好习惯得从平时的行为抓起。孩子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作为父母,主要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

女儿读小学时,每年的暑假我们家都有一段时间的“真空”:她爸爸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一连六七天没人管孩子,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然后让她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详细的作息时间已经忘记了,我只大致记得每天要有这样几项内容: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买一份《中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也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每天登记,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完不成的第二天补上。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

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后来再大一些,她就可以自己为自己订计划了。

女儿刚参加完高考,考前她们高中提前17天让学生在家里复习。我照常到校上班,她爸爸照常忙他的餐馆,就她一个人在家里复习。头两天放假,她收拾屋子,整理书籍资料,归类,订考前复习计划,稍作调整、放松。从第三天起,便进入了有条不紊的自学。有时候,我和她爸在餐馆里忙到晚上近十点钟才回家,女儿一个人仍在她的房间里安静地学习,电视、电脑都没随便开。倒是我们回去之后,她才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看《艺术人生》、《人物》、《央视论坛》、《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23∶00前睡觉。

又逢暑假,孩子们兴奋,父母们忧心忡忡,巴不得学校天天上课。其实假期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绝好机会,关键是父母如何遥控,孩子如何自控。建议父母学一点“放风筝”的技巧: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订一份覆盖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计划,然后抓住这根“线”,让孩子在假期“飞得高,飞得远”,又不偏离“轨道”。

好习惯养成之后,的确有“一劳永逸”之效。依照这个推论:多次重复的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这样看来,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就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育儿经验:孩子“爱”的能力,从说“我爱你”开始


婚姻敏感期

同事小赵一早到公司的时候,眼睛居然是红红的。一见我面,就气呼呼的说:“这个白眼狼!我再也不疼她了!”细问才知道,原来是跟4岁半的女儿较上了劲。

原来,昨天晚饭后,小赵收拾厨房,老公葛优瘫着打游戏,女儿自己在客厅看一部什么公主的动画大电影,看完电影后,女儿说:“我啥时候能长大啊?我长大了就要跟爸爸结婚!”

小赵从厨房冲出来,油腻腻的手在围裙上一抹,顾不上关闭已经播放完了的电影,赶紧要把女儿的这个思想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那可不行!你绝对不能跟爸爸结婚!”女儿一脸天真懵懂:“为啥啊?我就要跟爸爸结婚!”

小赵看了一眼正乐得花枝乱颤的老公,气就不打一处来:“爸爸有什么好?挣钱的本事没有,家务活也不干,你将来可不能找这样的男人结婚!”女儿歪着头,反驳道:“不对!爸爸那么帅!对我这么好,我们俩结婚多好呀!”小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正在词穷的功夫,爸爸也忍不住自夸起来:“还是我家姑娘有眼光!”转头一看发现妻子眼神不对,赶紧补上一句:“跟妈妈当年一样有眼光!”小赵被父女俩气得说话都颤抖了:“反正你就是不能跟爸爸结婚!没有为什么!”

其实,孩子想告诉你

“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听完小赵的烦恼,我不禁莞尔。当学龄前的孩子突然宣布他的“结婚计划”时,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感到困惑和手足无措。

就如小赵一般“沉不住气”的妈妈,肯定会大跌眼镜,直接痛斥孩子“别胡说八道!”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对“结婚”“恋爱”想入非非了呢?

数据表明,不少孩子都曾对父母说过“我爱你”“我想和你结婚”一类的话,孩子的本意其实是“我想永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这种既温暖又可爱的情感,其实是孩子渴望与爸爸妈妈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

所以,当孩子情不自禁地发出“我爱你”之类的真情告白时,或频繁地问“什么叫缘分”“为什么要结婚”之类的敏感问题时,家长尽可以泰然处之,不必自己吓唬自己。孩子也许跟本就不懂得“结婚”二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表达爱你的情感。

但是作为妈妈,小赵却把平日里对女儿的付出、老公不帮忙的怨气,都投射在了女儿的一句“童言”之中,加上不少负面的个人解读,这才把自己气得够呛。也没有给女儿讲清楚背后深层次的道理,这是错误的做法。

我告诉小赵,这件事情上她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了,而且她的这种做法其实失去了一次跟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与其反应过度或者立刻开始否定,不如听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必要的引领。不要带着作为大人主观的怨念。趁机跟孩子进行一次关于爱情的对话,多好呀!

早晚都会遇到爱情,

不如早早教会孩子认清什么是“爱”

小赵依旧沉思在“这么点儿的小屁孩,懂什么爱情啊?要谈爱情,怎么不得青春期以后啊?”的问题中。

这种思想,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那么单纯天真的孩子,怎么可能懂得什么是爱?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趁着年少时光教会孩子认清爱的种类和程度,未来他们怎么正确的爱自己或者他人呢?

不少学龄前的孩子就已经通过电视剧、手机、网络等渠道接收到大量这个年龄不该接收的成人信息,早早就了解了“不该知道的事情”,算是对孩子的一种“催熟”。跟孩子谈论爱情观,并不算早。作为三观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懵懂小孩,他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信息,所以难免进行一些拙劣的模仿。

比如,孩子在游戏中模仿公主和王子结婚,与模仿骑士跟恶龙打架,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游戏中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模仿和探索而已。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单纯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什么结婚啊谈恋爱啊,男朋友女朋友啊,都只是孩子对于自己得到的一些“信息”的普通反馈而已。

我们造不出一个“桃花源”,也不能隔绝外界信息对于孩子的干扰。这就需要我们父母主动给孩子讲解正确的友谊观、爱情观,与一些负面信息“赛跑”,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帮孩子处理好“婚姻敏感期”

才能在心理和意识上有提高

前面说过,小赵没有给女儿解释清楚“为什么你不能嫁给爸爸”的原因。而是一味的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爆发出来,这样不仅容易破坏家庭的气氛,也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温暖。那么,怎么做才对呢?

妈妈应该告诉孩子,当我听到你说要嫁给爸爸时,我非常开心,因为你像爸爸和妈妈爱你这样爱我们,但是结婚是大人的事情,等你长大后会遇到一个很棒很棒的男孩子,像爸爸妈妈这样经过恋爱、结婚,组成一个家庭,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婚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他长大成人以后,才会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未来貌似很遥远,3-4岁左右的孩子,除了爱说“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或者“我要把老师娶回家”这样的话,更多的是说“我喜欢幼儿园里的某个小朋友”。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的性别认识和人际交往意识也随之增强,他们开始对人群组合产生兴趣。而孩子们首先探索的目标,就是离他们生活最近的婚姻。

幼儿园阶段恰逢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一开始,孩子们会表现出对自己异性家长强烈的喜欢。之后,孩子会将这份喜欢过渡到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成年人身上。

到5-6岁左右,随着孩子对婚姻认知的完善,他们逐步意识到结婚具有年龄特征,于是会“爱上”自己的同龄小伙伴。至此,各种青梅竹马的故事便会上演。其实,当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对异性表现出爱慕之情时,这只是他们表达内心喜欢的一种最直接方式,简单美好,没有掺入任何杂质。我们同样可以告诉孩子,这只是友谊,还并不是爱情。

著名儿童专家孙瑞雪指出,孩子若能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今后对待感情和婚姻的看法就会理性、客观、包容。因此,处理得当的话,这将是一个让孩子为成长积淀力量的经历,能使孩子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上个台阶”。

美国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博士也说过,父母所能给予孩子最大的礼物,是学习如何搭建亲密的关系与情感。孩子其实是非常善于观察模仿的。大人平日相处时的一举一动,会全部投射进孩子眼中,并给以相似的反馈。婚姻敏感期,是孩子学习表达感情的黄金时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去爱和被爱,需要我们父母从自己做起。相亲相爱,笑语盈盈。和谐的家庭氛围,便是关于婚姻的满分答卷。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爸爸妈妈彼此深爱。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必将是一个“爱能力”满格的人。

这些话,一定要说给孩子听!


父母都爱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点伤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丽又残酷,

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会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颗乐观的心,

这些话,一定要说给孩子听!

1、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

自你出生那天起,注定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喜好、修养、性格都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比如有人会因为你的相貌、成绩、爱好等等不喜欢你,总之,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更不用因此而否定自己。坚持做自己就对了,别忘了,爸爸妈妈永远在背后支持你!

2、孩子,多说谢谢

孩子,作为父母,我们给你生命、抚养你、照顾你,这已经对你是最大的恩惠。

除了我们,你身边的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去这么尽心尽力帮你,所以,当别人帮你一次的时候,一定记得要认真的说声谢谢;若别人不想帮你的时候,也不应该心怀怨恨,要让自己心中充满正能量。

3、孩子,凡事靠自己

孩子,你身边任何人,都不能陪你一辈子,

我们会老;你的兄弟姐妹,也要忙于自己家庭,的生活琐事;就连你的孩子,早晚也会离开你,去成家立业……

所以,你必须得有自己的爱好,有健康的身体,自己快快乐乐地走到最后!

4、孩子,生命无比珍贵

孩子,活着是最美好的!

人到中年,爸爸妈妈越来越明白生命有多可贵,比起那些功名成就浮云,我们更希望你平平安安的活着。

所以,答应我们,在你最无助、最痛苦、最孤独的日子里,你都要选择坚强地活着,不要轻言自残、轻生,你的生命是我们给的,你无权放弃。

5、孩子,常回家看看

你一天天长大,你的路会越走越宽,你会越飞越远,但爸爸妈妈恰恰与你相反,我们会日渐便来,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狭窄。

所以,今后,不论你工作多忙,请抽空多回家看看,尝一尝我们为你做的饭,我们老两口最大的欢乐,莫过于看看你,只要你过的很好,我们就满足了……

玩出来的能力


饶淑园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人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然而,有些成年人却对孩子的玩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玩是浪费时间,是胡闹,从而加以生硬的阻挠和制止,他们认为读书、认字、写字、画画才是正事,才值得孩子们去追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应该纠正。记得我在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题目的大概意思是,屋顶端隔一定的距离系上两根绳子,给少量的工具如钳子、螺丝刀、凳子等,要求把两根绳子系起来(显然拿一根绳子走过去再拿另一根是行不通的)。有两个学生在一分钟内得出正确答案:绳子的一端系上钳子

,然后摆动它,人走过去拿另一端的绳子,等钳子摆过来时抓住它,两根绳子系上即可。"你是怎能样想出来的?"两人均说:小时候就玩过这玩意儿,只是不系钳子系石头。我问其他尚未想出答案的学生,都说没玩过。这就是玩出来的能力。两个学一小时候或许出于好奇,摆弄绳子和石块,这为他们以后学习物理学上的钟摆原理积累了感性认识,更为以后解决此原理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所以,他们一旦碰上类似的问题,解决起来得心应手。孩子玩的时候需要动手动脚动嘴,需要眼看耳听鼻嗅,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这乃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当然,玩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荡,那是无所事事。玩是一种认真、专注入迷的活动。我们常见几个孩子在沙堆里造桥挖河建房,一会儿大声争辩,一会儿细语协商,俨然是个建筑工程队,连母亲叫喊吃饭也无人搭理。他们可能是专注得听不见,也可能是不愿散伙

。不管怎样,对孩子们来说,这种玩是有益的。

育儿经验


育儿经验

教育子女,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会在这个难题中苦苦探索追寻,想方设法找寻到解开这道难题的“金钥匙”。在这支追寻“金钥匙”的大军中,我便是孜孜不倦积极寻求答案的一位家长。

教育孩子要从小事做起,现在我用我和孩子之间的小事谈谈我教育孩子的心得:

1.让孩子懂得尊敬老人,对人友善。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我总是教育孩子对奶奶说话要讲礼貌,要孝顺,不要处处“以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只想着自己,克服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养成处事大度的良好品德和习惯,让孩子心中有爱。比如:她奶奶到菜市场买菜,就会问一下王洁,“王洁你想吃什么菜呀,奶奶给买”,王洁会说,“奶奶您喜欢吃什么呀,奶奶喜欢的,我都喜欢”。

2.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教育孩子,既要“言传”,又要“身教”,为了孩子,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全部改掉,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老公有时睡前有不刷牙的坏习惯,有些时候睡前让王洁去刷牙,她会说,“爸爸也没刷,我也不要刷了,这样一来让老公感觉到孩子在看自己,他就每天晚上都坚持刷牙,而且还有意思无意的让王洁看到他在刷牙。一段时间下来,王洁的睡前卫生做的很好。

3.以鼓励为主,适时,适当的称赞。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条件!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我女儿每天都会从我这儿获得一句很棒的赞美!但是我们要掌握好一个度。首先要夸得准,其次,也不要总是夸,总之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促使孩子不断进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我在家的口号。一些自己的小衣服我都鼓励她自己洗,当她穿着自己洗过的衣服时那个兴奋劲就甭提了,她会说,“看我自己洗过的衣服,厉害吧,(都是我重新又洗过的,为了提高她的动手能力,重洗的时候不让她看到)。过敏性体质、性格偏内向的孩子相对来说,缺少自信,王洁便是其中之一。针对这点,我会在平常生活中鼓励她多自己动手做事,比如拖拖地、洗洗碗等等,洗碗时她也摔碎过,但我们从来没有批评过她,我会蹲下来告诉她没事,我们下次注意。这样下次做的时候她就会认真许多。经过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中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4.耐心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孩子有了坏的习惯或者坏毛病并不可怕,但是,绝不能揪住不放,不能一味的训斥。要帮孩子找原因,一起改掉。以前我过马路的时候只要看着车子少,我就会冲过去,可是后来发现孩子也这样,我就想着是自己做的不好,要从我做起,每次过马路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并告诉她“现在是红灯了,我们要等一下,绿的才能行,妈妈小时候学过一首儿歌是,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等一等”。现在孩子看到红灯会很自然的停下来,可有些大人也像我以前那样的冲过去……,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他们要闯红灯?我只能“答非所问”的告诉他,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跟他们学!

由于孩子气质、性格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各显特色,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力求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家长教子经验:教育女儿经验谈


其实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赏识。希望她快乐的生活,所以每个家庭都有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经验。我也介绍一下我在教育女儿方面的一点点经验。

一、保持家庭和谐、让孩子享受快乐。

作为家长,当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刻,我们就暗下决心,不管孩子的将来如何,最起码我们一定要努力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快乐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好、生活好的前提。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她的照片上给了她一句祝福:快乐成长、快乐生活。所以我们尽量给她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从来不大骂、体罚孩子,即使在她做错事的时候,也很少向她发脾气,我们会和她谈心,告诉她事情的好坏。以教育的方法教育孩子。如:第一次给孩子买玩具,玩一次就摔坏了,我们就给她再买一个,同时告诉她,如果不爱惜自己的东西,下次只能隔很长的时间在给她买。这样孩子就知道了要爱惜东西。随便摔坏是要接受惩罚的。

二、注意孩子性格的培养。

我的女儿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她。所以只要我们外出、我们都会带上她,让她接触各种大小场合。有时孩子不愿去,我都会和她商量。说服她。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们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孩子受益终身。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就要积极给孩子创造条件。比如;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增强她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启迪心态。

四、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加强自信。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贪玩的天性。我的措施是加入她,和她一起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她没有明显的帮助,千万不要轻易的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

五、完善自我,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1、对孩子许下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2、要求孩子少看或不看电视的时候,自己首先不看。

3、工作、家务之余,多读书。

4、当家长在孩子面前做错事的时候,主动向孩子道歉。

其实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有独特、新颖的教育方法。说实在的话,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学者说:“世界最难事之,就是教育还孩子”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对女儿的教育,我们有时有苦恼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开始对周围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她的自信、自立。同时也告诉她要有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

以上只是我作为一名年轻家长的不成熟的教育方法。望大家指导,给予我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我们小时候,育儿理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的错。

这个小孩不听话;那个小孩不用功;这个小孩调皮捣蛋;那个小孩撒谎骗人。

70、80后,很少听到没有挨过打的孩子。拎起来打屁股是正常的。用皮带绑起来抽,拿着擀面杖轮,甚至直接扇耳光,也都有听说过。

我也挨过打。打得最重的那次,是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50分。我妈按着我,我爸打,拿块小木板,噼里啪啦,伴随着我拼命的嚎叫声,记忆深刻。我皮厚,屁股没有被肿,后来小升初,我数学96分。

终于轮到我们做父母,结果育儿理论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

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精心专心,没有有效陪伴,没有教养内涵,没有经济能力去买几百万的学区房,没有挣得赢家人生,你看人家王思聪。

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可是怎么听,怎么心酸,请允许我先去墙角里哭一会儿再来。

我是一个焦虑的母亲,自从有孩子以后,一直自发自觉的拼命努力学习。看了很多儿童教育书。书里讲的都是正面鼓励,积极赞美,用心陪伴;附着图文并茂的介绍,如何开发,如何奖励,如何鼓舞,如何正面引导,但是没看到哪本书,有提到惩罚,就算提到,也是仅仅是在陈述弊端。

一句话现代育儿理论的基点是:孩子们都是天使,惩罚天使的必然是魔鬼。你是不是想下地狱?

如果说,我们那一代是吓大的,现在的孩子就是哄大的。

惩罚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缩头缩脑的沉浸到阴影里面。每个熊孩子都是宠爱一身,满腹经纶的小皇帝。天文地理,国学英语,无所不知,可是行为粗鲁,自私冷漠,无视规矩。

父母彻底沦落成了给孩子们打工的奴隶,威严扫地,毫无控制力。

带孩子去参加试听课,开课之前,十几个孩子满地乱跑,大喊大叫。有个六七岁的男孩子,跑到讲台上,边扭屁股边脱裤子,让大家都看到里面的小内裤。他妈妈就坐在人群里面看着他,用自己的手指刮自己的脸,意思说羞羞。

他的举动成功的引起所有小孩子的注意,小孩子们都围着他笑。他把裤子拉上去又脱,反反复复脱三次。孩子的妈妈,一直坐在人群中,开始是用手势表示羞羞,后来见不管用,索性扭过头去不看自己的儿子。

作为妈妈,我明白,这个妈妈不是不想管,管不了。她比谁都更明白,若是出言制止,将会当场上演一出怎样的闹剧。

当她的儿子终于第三次把裤子提上去的时候,这个妈妈居然做鼓掌的样子,对于提上裤子的动作,表示鼓励。

我相信这个妈妈一定也读了很多的育儿书,因为都说教育要,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积极赞美,才会不伤害孩子脆弱心灵中,任意一个小小的角,才会让孩子自由成长,快乐童年,人生阳光。

我确信所有的人做了父母之后,对孩子说过的最多的话,绝对不是“我爱你”,而是“不行”,“不要”,“不可以”!

而且,流血流汗的努力拼命,实现自己更美好的价值,是一件从来没有被编进人生的程序的事情。人类的价值观完全是后天社会属性的表现。吃饱喝足,少出力,多偷懒,找个地方躺下来晒着,才是人性的本能。

所以,从我这个粗鲁母亲的角度来看,在育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绝对不是如暴风雨一样猛砸下来的赞美和鼓励,也不是永远细声慢语的耐心陪伴。育儿中最重要的是:制定规矩,透明公平,奖罚分明。

孟子三千年前就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婆婆在她的院墙边种了很多蔷薇,每年她都要花很多时间去修理。蔷薇科的植物都带刺,修理一整墙的蔷薇,并不是一件美事。

有一次我问:“让它长成自然的样子,也省了你的事儿,不好么?”

我婆婆摇头:“养花,七分靠管,三分靠剪。单浇水施肥是不行的,剪不能随便乱剪,但是想要它盛开到荼蘼,就要及时剪。”

人也是一种动物。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在努力泯灭人类骨子里面存留下来野蛮天性,把一个软软,眯着眼的小动物训练成一个遵守规矩的人。整个社会规范也不过就是一堆堆人给自己制定下的规矩,框定了自己,也方便了自己。

所以人在江湖,想走得快,想吃的开,绝对不是张扬自我,恣意妄为,而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有一次我一个人带着两孩子赶火车。子觅看见别的小孩吃巧克力,她也要。我包里有巧克力,但是检票的时候,抱着她,牵着思迪,拉着箱子,背着自己的包,还垮了一个袋子。我实在是没办法掏出巧克力,撕开袋子。还要提防着她不会把巧克力掉地下,或者化在手里,摸得满脸都是巧克力。我给她说:“等一会儿,上了车就给你。”

也许是饿了,也许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她烦躁不安,被拒绝后,就开始发脾气,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火车站的地有多脏,我就不形容了。我试图去把她拉起来,她全身的力量,拼命往下拽。子觅是个很胖的小妞,那时三岁,差不多三十斤了,跟个秤砣一样,根本拽不起来。

一个卷毛混血儿在地上嚎叫,恨不得全候车厅的人都来围观。人越多她哭的越厉害,我怎么提也提不起来。所有人的票都剪完了,再不走就晚了。

我没办法,咬着牙,使劲的把她提起来,她还想再往下坠,还没等她再坐下去,我手起手落的就狠狠的在肉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子觅被震住了,一下子就止住了哭声,惊恐地看着我。

我把她抱起来,让她勾住我的脖子,我厉声厉气地说:“不许再哭了。抱住我,我们上火车。”

旁边思迪看到妈妈发脾气了,也是有些惊恐。跟着我拼命的跑,没有和平常一下,喊累喊跑不动。

我如逃难一样,跑上车。还没坐定,火车就开了。

我是个粗鲁的母亲,思迪子觅,我都打过屁股和掌心。不过现场拎起来,当着人的面挥手就是一巴掌的次数非常少见,所以这一次,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我想如果把这拍了视频,请专家点评。肯定会说,今天子觅的表现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她能坐在地上哭,那是因为平常的时候,我对她放任。打孩子是不对的,尤其当乌泱泱好几百号人。还会有更有效的建议是,最好不要一个人带着两个幼龄孩子的出门,火车站是非常危险的地方,总要有个照应……

很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活在当口,我首先要完成的事,赶上这辆火车。其他的事儿,容我喘过气来再说。

真实生活中,有很多当口,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如说的那样,细心耐心,闲庭信步。这就需要成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相互驯养的默契关系,彼此知道对方的底线,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一起快速的走过。

如果说我这次是一个意外事件,那我朋友儿子挨打,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我朋友的儿子三岁时,喜欢拿家里厕所刷,当作一柄剑迎风挥舞。为了增加效果,自己还会去马桶坑里沾点水,甩的客厅里一地水点。

让我们坐下来慢慢说,三岁左右,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一个转型。孩子们需要不停的挑衅父母的极限,从中证实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探索自身能力,吸引注意力,扩张自己的根据地。

给他买塑料剑,木头剑,甚至干净没用过的马桶刷,爸爸妈妈陪着舞,都没有用。因为儿子知道,只要他一挥马桶刷,所有的大人都会朝他靠拢。五千年前,周幽王烽火戏诸,也就这么个效果,不过结果更惨烈,丢了了整个帝国。

有阵子,他们把马桶刷藏起来呀。问题是,去朋友家玩,儿子会把别人的马桶刷拿出来,在别人家的客厅里舞,可以脑补一下尴尬指数。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对此有什么办法?不是分析原因,不是提出看法,而是有什么有效意见,可以改变这个客厅地板上横着一个滴水的马桶刷的问题?

后来我朋友有一次,把儿子提起来,裤子拽下来,朝着屁股啪啪啪一顿。儿子白白的屁股上,全是红色的巴掌印。打完之后,他把自己锁洗手间里,看着自己嗡嗡发麻的手,对着镜子说:“你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从此儿子知道,玩马桶刷会屁股疼。在自己长得比爸爸高之前,这个家里还是老爸的地盘。偶然还会偷偷再玩一下,阿姨警告:“再玩,我就去告诉你爸爸。”儿子一脸不满,摸摸屁股,也就放弃了。

现在儿子已经十岁了,问他为什么那么爱玩马桶刷。已经长到一米五的半大小子一脸迷茫地摇头,“怎么可能?你们在污蔑我?”

我并不是在推崇惩罚孩子,我是推崇制定规矩。规矩制定后一定要严格遵守,不可以轻易放弃。

成人不应该依仗自己更高更大更强壮更有力,把惩罚作为一种优于孩子的特权。但是在育儿的问题上,惩罚也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被淡化的话题。惩罚是一个锋利的宝剑,可以切肉,也可以切手指头,但是就因为怕切到手指头而锁到抽屉里面,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如果说,规矩是垒起来的墙,惩罚就是孩子们失控后,撞到墙上的蘑菇包,撞得越狠,记得越牢。孩子都是一个个的小人精,这次在这里撞到了,知道了疼,下次绝对尽早拐弯,只留个优美背影。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天生出来的好孩子。每个好孩子都是七分的赞美,三分的惩罚,十分守规矩。

父母和孩子,双方协定,共同认可,在一起制定规矩。言必信,行必果,对于父母也对于子女。

契约精神,始于孩提。

家园共育《幼教经验:爱要说出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管理经验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教经验:告诉孩子你真棒 我曾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都启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举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2021-02-01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爱的目光 总之,一个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用爱的目光去迎接孩子,才能和孩子在心灵交流、与智慧对话、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们用充满渴望与探求的眼神注视着你时,作为老师,你该以怎样的目光来面对他们?是慈...
    2021-08-03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让爱与感谢充盈幼教事业 感谢能让我们生发出爱心,爱则能让我们知道去感恩,从而让我们的慈悲之怀像水结晶一样扩展到全世界。 总是对日本人带有一种很深程度上的偏见,但其实我们的祖先都是同一个,就像不管我们如何地生活在这个世界。爱与...
    2021-08-14 阅读全文
  • 幼教投稿:爱的坚持 金秋,巴城。当九月的晨光驱散了夏日炎炎,像慈祥的母亲张大了双臂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时,我便匆匆唤醒熟睡的儿子,一手拿着早点,一手牵着儿子乘着旭日的翅膀走在来巴城园的小路上。十分钟的路程让我思绪万千,让我在...
    2021-03-12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爱的力量 乐乐是个听话的孩子,懂礼貌、乐于助人,别的小朋友哭了,乐乐就过去牵着小朋友的手哄她。只要看到有家长或者老师来班里,乐乐就会主动搬板凳让他们坐,很是让人喜欢。但是乐乐有一个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也着实让...
    2021-01-23 阅读全文

我曾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孩子都启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中举了许多典型的例子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2021-02-01 阅读全文

总之,一个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用爱的目光去迎接孩子,才能和孩子在心灵交流、与智慧对话、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们用充满渴望与探求的眼神注视着你时,作为老师,你该以怎样的目光来面对他们?是慈...

2021-08-03 阅读全文

感谢能让我们生发出爱心,爱则能让我们知道去感恩,从而让我们的慈悲之怀像水结晶一样扩展到全世界。 总是对日本人带有一种很深程度上的偏见,但其实我们的祖先都是同一个,就像不管我们如何地生活在这个世界。爱与...

2021-08-14 阅读全文

金秋,巴城。当九月的晨光驱散了夏日炎炎,像慈祥的母亲张大了双臂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时,我便匆匆唤醒熟睡的儿子,一手拿着早点,一手牵着儿子乘着旭日的翅膀走在来巴城园的小路上。十分钟的路程让我思绪万千,让我在...

2021-03-12 阅读全文

乐乐是个听话的孩子,懂礼貌、乐于助人,别的小朋友哭了,乐乐就过去牵着小朋友的手哄她。只要看到有家长或者老师来班里,乐乐就会主动搬板凳让他们坐,很是让人喜欢。但是乐乐有一个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也着实让...

2021-01-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