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一个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讲就像和煦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对于植物的成长一样不可或缺。如果一个家庭整天乌烟瘴气,麻将声不断、吵架声此起彼伏,可想一下,一个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吗?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会骂人就是会打麻将。而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举案齐眉,其乐融融,那么,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积极乐观。

其次,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很多家长也懂得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于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去陪着孩子,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在伏案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玩弄手机,当孩子左顾右盼,说想看电视的时候家长却反过来批评孩子不认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学习,而别人在你旁边拿着手机在玩弄,你会是什么感受,且不说一个成人应该会有比孩子较好的自控能力。既然是陪伴,就应该高效,孩子学习时,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一本书阅读,让学生知道作为家长我都在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持之以恒。家长这份职业是每个人终生的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可能没有职前培训,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要懂得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可能在孩子第一天放学的时候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可我们有多少家长能够在孩子每天放学的时候都坚持问这句话呢?我们有些年轻家长把孩子交待给老人,自己尽情玩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导致孩子在隔代亲的培养下无法无天、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而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孩子已经慢慢地与我们疏远,在我们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对我们却冷若冰霜,那时候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持之以恒地教育孩子已经晚了。

相信大家看过“镜子”纪录片,也一定听过一句话“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作为父母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而且来不得半点马虎。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父母怎样教育好孩子


01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不要因为孩子要依靠父母抚养,就可以随意斥责或打骂。这样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欢的活动也让孩子参与,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

02

在行动上,宜诱导勿控制

孩子的行为常有随意性与多变性,因此,父母要经常诱导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既感到自由,又不失过分。如:孩子玩玩具,应尽量满足供应,但在每次玩完后应教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而不能怕玩具散落满地就不让孩子玩。

03

在方法上,宜明理勿强迫

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但简单的道理是会明白的,不能过低估计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别是在孩子犯无知之过时,更要求父母在责骂之余,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之知错,并有所改。不讲明道理的强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气。

04

在童真上,宜理解勿责难

孩子有孩子的童趣。有些在父母看来是无聊的事,可孩子却玩得津津有味。这就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伴之而来的不同阶段的游戏活动, 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来评估孩子的“创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与阻止。如:孩子好玩弹球与跳牛皮筋,在父母的眼里是无聊的,殊不知,这些“无聊” 之事,也曾经伴随着父母们度过自己的孩提时代。

05

在教育上,宜启发勿压制

孩子对世界特别好奇,他们的追问有时会抵得上“十万个为什么”。而对如此求知的孩子,父母应该感到高兴,不可视之厌烦,处处压制,那样会磨灭孩子那脆弱的求知欲。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采取启发的方式,尽自己所知讲解。

06

在游戏上,宜同乐勿漠视

孩子们玩游戏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与之同乐。这时,如果父母有时间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失望。长此以往,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07

在习惯上,宜培养勿强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采取种种办法促其形成。但是培养习惯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强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并创造条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动养成习惯为上策。

08

在特长上,宜发现勿施压

每当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专长时,总想培养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种特长。于是就生搬硬套,采取高压手段“拔苗助长”,一旦“恨铁不成钢”时,就拳 脚相加,这样做很难培养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 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09

在活动上,宜得当勿过火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活动开展得好坏,活动质量的高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父母要科学安排孩子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 采取室内外相结合、动静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等方法,既让孩子感兴趣,又不失教育的机会。活动的内容与时间要因人而异,切不可过火,否则会事半功倍。

10

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于别人,于是就采取超前培养,超量灌输的办法,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这样既苦了孩子也 累了父母。应该明确智力是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如:先天遗传和年龄变化等。有的孩子年龄只差数月,其智力就有质的飞跃。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过 程,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养。当然,父母也不能任其发展,也要主动地营造学习的氛围,有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尽快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一向被认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家长、社会都期望着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积极的作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忽略了对其的教育。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间的“玩闹”却导致了致命后果的事情,这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如何能与那些血淋淋的悲剧有所关联呢?究其深渊,背后隐藏着教育的危机。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还要告诉他什么不能做。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教只是尽责,教懂才是尽心。

生儿养子,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真正的教育?不妨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1、谢安:身教重于言传

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期的一代名相,“淝水之战”就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取得胜利的。

可能因为平时公务太繁忙了,所以他看起来似乎都没有时间好好教导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来,教导孩子的重担就全都落在妻子的身上。

一天,谢夫人又在对儿子耳提面命,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质问他说:“你这个当爹的也太不称职了,怎么从来都不见你教导自己的儿子?”

没想到这位平时没有时间教导儿子的父亲却回答道:“我常常自己教导儿子啊!”

谢夫人一听,顿时懵了。

原来,谢安教育孩子,靠的并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自己平日里的身体力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自己先做好了,孩子们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加以效仿;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怎能去要求孩子们呢?

我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是一样,耳提面命的言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的身教。

2、殷仲堪:以俭为本

殷仲堪出生门阀世家,是东晋末年的重要将领和大臣,他擅清谈,曾说三日不读《道德经》,就觉得舌根变僵硬了。

他就任荆州刺史后,正好遇上水灾,年成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古代南方的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此外再没有其他荤菜。

要是吃饭时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他就捡起来吃掉它。

他这样做,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本性质朴。

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了州郡的长官,就认为我抛弃了平时的操守。现在我做了刺史仍没改变这种操守。清贫俭朴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3、孟母:环境熏陶

孟子和母亲一开始居住的地方临近墓地,孟子年幼,嬉戏游玩时喜欢模仿墓地里的事情,热情于挖坑埋土之类的活动。

孟母见此以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搬走,住在市场旁边。孟子又开始学习商人做买卖的行为,孟母仍以为此地不适合孟子居住,又迁居到学宫附近。

耳濡目染,在学校的影响下,孟子开始学习演习礼仪,孟母这才放心地住了下来。孟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学习《六艺》,终成一代大儒。

孟母的行为为我们指示出环境熏陶的重要性。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谨慎选择居住的环境。

4、诸葛亮:俭以养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子女“俭以养德”的道理。

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

5、梁启超:做人比学问重要

梁启超确实不强求孩子的成绩,也不干涉孩子个人的兴趣选择,但是有一样东西,他十分在意,那就是孩子的品行。

他曾经这样说:

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在梁启超很小的时候,母亲对他总是很温柔,但是有一次,梁启超因为一件小事而撒谎,一向温柔的母亲为此盛怒,打了他十几鞭子,告诫他,不诚实的人将来只能成为乞丐,盗贼。

梁启超谨记在心,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对孩子的品行要求更是严格。他还让孩子们从小读中国的传统经典《论语》《孟子》,教导他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理。

而事实上,梁启超的九个孩子无一不是品德高尚之人。他的大女儿在丈夫去世之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却始终不肯向日本人低头。

三子梁思忠,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以身许国。而九个孩子中,七个曾经在国外名校留学,学成之后,无一不回到他们的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爱国,对梁家而言,从不是一句空话。这样优秀的家风家教,在中国确实首屈一指。

6、鲁迅:尊重孩子

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许广平从街上一福建菜馆要了一碗鱼丸子。吃饭的时候,海婴最先夹了几个丸子放到自己碗里,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便夹起一个吃,感觉很新鲜。

于是就批评海婴,并又给海婴夹了一个,海婴吃了这个之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斥责海婴。

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果然不新鲜。原来,在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于是,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指责是不对的。”

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孩子往往是被教育的那个,家长往往很难尊重孩子的意见。

但是鲁迅却不一样,他十分在乎孩子的观点、想法,不会想当然地斥责孩子,能够设身处地的去观察、思考孩子的意见有何合理,这样的尊重是很多家长不能做到的。

7、丰子恺:自然真诚独立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

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

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而在这样的要求下,他的孩子都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再依赖父母生存,可谓十分独立,这和他们后来做出的成绩是密不可分的。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孩子就得教育,不教育不成器。

不过,发脾气真的是教育吗?“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获得者刘素敏“刘妈妈”说:“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我曾经的董事长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教育家,老太太现在已经退休养老,和已成为科学家的儿子定居美国。回国探亲时,当地县政府特意邀请老太太给当地数千名师生、家长进行一场免费的教育报告会。

被亲切称呼刘妈妈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在育儿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经验。加上近些年来在国外定居,受先进育儿思想洗礼和不断学习,很多育儿观更加鲜明。

会上,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很多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大忌,呼吁千万家长和教育界朋友们,一定要克制这个问题,不要将这个问题再一代代的复制给下一代。

她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他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

◎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

如果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告诉孩子如果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地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得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

曾经做企业的时候,老太太处理自己脾气时有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等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也平息了许多。

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

◎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从不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

她说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心情就会恢复平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想想远没这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膏方。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肯定他,鼓励他,同时不要让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其自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表扬,若遇到原则性错误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以指正,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此外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两种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时半会没法分开,因之前已提醒过,妈妈就数落他了,可儿子硬说不是我混的,接着越批评越不肯承认,其实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总以为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认,直到后来向他保证不会批评他,他才说是他干的。反过来就说明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就有可能对他太严厉了,事事较真他心里总有点怕,其实想想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犯错的,有时更是好奇心所驱,所以是诚实重要还是让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通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老师的评价就更为客观,而且老师在发现孩子潜能方面肯定比我们家长来得敏感,所以和老师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觉得与孩子较好的聊天时间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多听听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讲故事,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说到克服缺点如我家孩子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我们会在玩前提醒他玩后要自己收拾,一开始他很不情愿,还会闹情绪,但我们并没有妥协,而是许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予奖励如零食,然后再给他讲道理,渐渐地他这个坏毛病已经改了很多。平时遇事努力做到多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可以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甚至争执,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听话,把孩子看做朋友,尊重他,引导和帮助他,那么孩子也会尊重你并对你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很多家长认为从小不让他学些特长,那么以后一定没有前途。就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期望和想法,剥夺了孩子周末的休息时间,而不得不去面临父母为她所安排的一切。其实,这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现在他们还小,不会表达一些真实想法,到大点,他们就会出现厌学、叛逆等一些不良现象。

记得有次,我问班上一个孩子:“你周末到哪里玩了呀!”她摇着脑袋低声地说:“没有,我周末要学钢琴、画画、跳舞、还要去老师那学毛笔字”。从她眼神里,我能读懂她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不愿意的。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功利心、攀比心,使得孩子童年要承受非同龄所承受的学习压力。

每个孩子天性是活泼、好动,他们是从玩的过程中去学会一些本领,而不是所谓的“说教式”、“灌输式”、“代劳型”等模式来教育他们。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之处,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要如何去挖掘这些潜能,这就要靠父母平时的观察、沟通和细心引导。如果家长盲目的决定孩子的一切,不尊重孩子不与孩子商量,这会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独立自主性不强、没有自信心……

所以家长如果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呢?我认为在孩子的培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五点:

1、要学会培养孩子快乐而稳定的情绪。应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情绪要求,根据需要予以满足;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

2、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先是给予孩子活动和玩耍的充分自由空间。在游戏中,只要他在规则之内,没有危险,父母就不要干预、不要过度保护、不要事事代劳,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同时根据他的年龄,分配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果孩子参与了简单的劳动,得到了点滴的成果,得到了大人的赞许,就会更加乐于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和接受任务。3、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正确的行为规则。在园里,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纷争。比如,在一起玩玩具时,小朋友会出现一些打闹、抢玩具、咬人等不良行为。这时,老师与家长应及时处理,并耐心地告诉孩子打人、咬人、抢玩具等是不对的行为,要让孩子学会以商量口吻与同伴交流,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还有些孩子在提出无理要求时,家长不能因为他的哭闹,马上就答应他的要求。因为这样

,会在无形中使孩子知道父母不答应他的要求,只要通过哭闹,父母就一定会答应的。还有在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多观察和参与每日的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夸奖,当孩子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来吸引大人注意和赞美时,自信心就开始得到发展。父母应肯定他们的成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享受过程,而不必为孩子的失败而懊恼,也不必为孩子的领先而欣喜异常,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经验,这对孩子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5、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一个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平等的关系进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中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着重培养。而不是盲目的为孩子报很多特长班,以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为孩子将来打好基础。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


一对90后夫妻为去谁家过年,在高速路大闹,视频曾在网上疯传。

妻子是扬州姑娘,和丈夫因为去谁家过年产生分歧,而将车停在高速路上大闹起来。视频里,丈夫说妻子抢夺方向盘。而妻子则放狠话:大家一起死啊!

怀里的孩子,一直不停地放声大哭。

就在民警对夫妻俩进行劝说的时候,妻子情绪突然变得激动,抱着怀中的孩子挣脱民警,跑向高速公路。情绪是魔鬼。

幸好民警赶紧上前追赶,才没有酿成一出人间悲剧。

更可笑的是,这对小夫妻在去年中秋节,因为同样的问题,也在高速路上大闹而被民警处罚教育过。

看到视频时,我已经完全无语了。先不说这种在高速路停车大闹的行为有多危险,怀里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太让人心疼了。

▽ 视频

每个家庭都会有发生争执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愤怒的感受。但是,如何管理情绪却是一门值得每位父母都好好研究和学习的课程。因为,在亲子关系中,愤怒的情绪是非常具有破坏力的,它只会将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推越远。

先说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例吧。

美国有一对华裔夫妇开了一家中餐厅,因为生意很忙,母亲无暇顾及5岁的女儿。一旦女儿不听话便会遭到暴打。

有一次,因为女儿不听话,妈妈陈某一怒之下便“失手”将女儿殴打致死。

随后夫妻二人便把女儿放进容器里用盐覆盖好藏在冰箱上方,并且报警声称女儿失踪了。

最终妻子陈某判处22年,丈夫赵某判处12年。

五岁的小女孩做梦也想不到,给了她生命的两个人,也剥夺了她的生命。

这绝对不是个案。翻翻新闻,你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事件。因为父母吵架、父母情绪不好,伤害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大量调查显示,父母情绪稳定,孩子会更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春节回家,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对表妹的逼婚。

其实表妹年龄根本不大,可是在她妈妈眼里,25岁还没结婚,简直是不能忍,特别是在表妹拒绝了她妈妈给安排的相亲男后。

她妈妈联合其他亲戚,试图说服表妹接受相亲男,表妹一直低着头,闷声不说话。她妈妈忍无可忍,恶狠狠地大骂道:“你要是再错过这一个,就等着单身一辈子!”

表妹的眼泪瞬间掉下来。

后来她告诉我,自己从心底里讨厌她妈妈这一套。因为她妈妈一直对她的教育就是,家里没有钱,找老公一定要找个家庭条件好的。甚至经常在她面前发脾气,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我默然。在面对时刻提着刀的父母,作为孩子会有更多的对刀的恐惧。这个刀,就是父母的坏情绪。当孩子们无力反抗时,只能逆来顺受。但一旦他们有能力反抗了,或许事情就走向另一个方向了。

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最直观的人际影响,他们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设定的来源,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当父母给孩子的感受是气定神闲、平心静气,会让孩子更有机会,也更从容,无所顾忌地走向外面的世界。

但倘若父母总是时常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大吼大叫地对待孩子,那么这些孩子更容易缺乏对世界最起码的安全感,更容易走向极端。

据调查显示,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98%来自于家庭影响。父母双方关系不和睦,没有更多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甚至放任自流,都会给青少年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比如一个案例,雷雷11岁时,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可悲的是,父亲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他发火、出气。

由于缺少家庭爱抚和管教,他产生怨恨,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在校期间顶撞教师,经常和同学打架,后来因结伙斗殴致人重伤,走上犯罪道路。

而有些父母,则特别喜欢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或许大家都有印象,之前陈乔恩在接受某节目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自己对妈妈有不好的回忆。

因为她小的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妈妈要非常辛苦才能勉强养活他们兄妹几个。也正是因为这样,妈妈的情绪非常不稳定,陈乔恩经常被妈妈打,她甚至害怕听到妈妈上楼的声音,她觉得像“魔鬼的声音一样”。

哪怕现在长大了,成为明星,她仍然无法释怀。性格孤僻、不喜合群、不善交际、酗酒等,成为她身上众多标签之一。

不得不说,老公是你自己选的,生活是你自己过的。你却将对老公的怨恨,对生活的不满足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是什么逻辑?倚强凌弱吗?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家庭环境及家长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无可厚非。情绪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理。但很明显的是,情绪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自己去承担,而不是将糟糕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哪怕我内心翻江倒海,我也绝不在孩子面前怨气冲天,我给你最好的关怀和快乐,而不是互相为对方的糟糕情绪买单。

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也指出: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所以,当负面情绪袭来时,或许你可以尝试采用冷静箴言,在每一次发脾气之前,默念这些“咒语”:

“我承认,我的愤怒情绪是毫无意义的,它缺乏理智也会让我失去控制。”

“我的孩子在一个鸡飞狗跳的环境里生活,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吗?”

“我必须控制脾气,才能走近孩子”

很多妈妈或许认为这种行为很幼稚。

但在大量的家庭实践中,冷静箴言可以帮助你,让愤怒情绪急刹车,因愤怒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的机率大大降低。

有一种幸福,叫父母情绪稳定。

这种幸福,你能做到孩子就能拥有!

用一首小诗结束本文,也与所有的父母共勉: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挑妈妈》

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响?有个答案,我记忆至今。

“20多岁时,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无奈。”

你的三观里,其实藏着孩子20岁后的样子。

是的。父母的三观,从来都是一个家庭的三观,它会彼此传染,会对孩子言传身教。

每一个孩子,在成年后,都会或多或少变成父母的样子。

1

自己没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墙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网都更新好几代了。你觉得很正常。

但是你儿子不练琴,你不能忍,你觉得他好过分。

为人父母,身教永远比言传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伪。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模仿家长的行为,而非听信他们口中的道理。

你懒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奋自律样样都好,怎么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2

一点都不可爱,还抱怨孩子不爱你

你家都成猪窝了,他当然不愿意回。

你一个月不见他一面,他当然跟你不亲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凶他,他当然讨厌你。

真的,孩子对你的所有嫌弃、疏远、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请自省。

别总是上来就给孩子定性“你怎么这么特殊”。

99%的时候,不是孩子冷漠无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

不赖孩子,就赖你。

3

自己哪儿都对,错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儿就劈头盖脸骂孩子。

从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没道理。就算意识到自己错了也必须强词夺理。

仗着自己是大人,欺负小孩嘴笨说不过你。

这种幼稚、虚荣、不讲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发自内心的鄙视。

到他对着你呵呵那天,你可别觉得冤。

4

让孩子为不幸婚姻背锅

口口声声爱孩子,其实并没有给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连“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这种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无可救药,还死拖着不离婚。

明明是因为自己懦弱无能迈不出这一步,还非得一口咬定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忍辱负重。

其实这种鸡飞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孩子不稀罕。

真为孩子好,你要么经营好这个家,打理好夫妻关系,别天天冷战热战,让孩子心惊胆战。

自己不敢离就大方承认,别拉孩子背锅。

5

热爱养巨婴,乐此不疲

一般来说,西方父母会认为孩子18岁以后就是大人了。

但中国父母永远觉得自己的孩子长不大。所以事无巨细要照顾,大小要求要满足,三四十岁的人了,打个喷嚏你还是立刻去给他找外套。

一个人被呵护得这么严实,他怎么独立?

而几十岁了还什么都让妈妈做主的男人,很难想象能在社会、工作、家庭中能有什么担当。

中国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离。

可孩子必然得离开你,自己过日子啊。

不分就会畸形。巨婴很丑的。

坚持让孩子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是大部分中国家长欠缺的一节必修课。

6

总以为“那种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中国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别可怜。

大人们对所有跟生殖有关的器官和行为都讳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更奇葩的是,当学校试图认认真真教点性知识,还总有家长去投诉,说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们怎么能教孩子这个呢。

实在是仁者见仁,淫者见淫。

该你教的你不教,别人好好教你还不让,而那些知识他又必须要了解,于是他就只能通过歪门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试法去探索了,那岂不是更糟?

其实何至于啊。孩子问,你就简简单单实实在在说说。

小孩子不会那么认真,你告诉他生殖器的名称,他会觉得像胳膊、脚丫那么正常。

这点事儿真没那么复杂。是我们大人想太多了。

7

强求孩子做圣人

你们夫妻俩不争不抢和平友好,是因为你们早有准备,报纸买两份。

要是就一份,你俩也得抢,对吧。

那凭啥要求孩子守着一个玩具互相谦让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象成圣人了。强求他们必须爱人如己高风亮节。

自己做的时候抓心挠肝,说孩子倒是云淡风轻。

其实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争强好胜甚至野蛮粗暴的一面,素质绝对不会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们好好做人。但如果他们没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8

自己不正,还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长,心里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动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个三五块钱的小便宜,马上就现了原形,根本经不起考验。

偏偏又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在孩子心里高大英明一身正气,还奇怪孩子为什么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装得再像也没用,真实的你什么样,孩子就会学成什么样。

父母的人品会像病菌一样往下传。最后孩子的三观和行为模式,保证都是你骨子里的精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特别是小时候,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孩子天生白纸一张,你画花他就开花,你种瓜他就结瓜。

你的行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笔。

装的不算。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的真实面目。

所以,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未来。

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母相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相信《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怎样教育好孩子 01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不要因为孩子要依靠父母抚养,就可以随意斥责或打骂。这样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欢的活动也让孩子参与,而...
    2020-12-1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一向被认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家长、社会都期望着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积极的作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忽略了对其的教育。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间的“玩闹”却导致了致命后果的事情,这让人唏...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
    2021-07-08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
    2020-07-27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很多家长认为从小不让他学些特长,那么以后一定没有前途。就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期望和想法,剥夺了孩子周末的休息时间,而不得不去面临父母为她所安排...
    2020-10-03 阅读全文

01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不要因为孩子要依靠父母抚养,就可以随意斥责或打骂。这样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欢的活动也让孩子参与,而...

2020-12-10 阅读全文

孩子一向被认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家长、社会都期望着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积极的作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忽略了对其的教育。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间的“玩闹”却导致了致命后果的事情,这让人唏...

2020-09-30 阅读全文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

2021-07-08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

2020-07-27 阅读全文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很多家长认为从小不让他学些特长,那么以后一定没有前途。就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期望和想法,剥夺了孩子周末的休息时间,而不得不去面临父母为她所安排...

2020-10-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