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教会孩子乐观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28 幼儿乐观故事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育儿观念:教会孩子乐观的方法
乐观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陪着孩子,或者因家庭的
一些琐事在家里吵架,从而导致孩子比较内向,产生偏激的想法。
在xx小学五年2班就有这样一名学生,一来学校就满脸委屈,只要有同学说她一句她不爱听的话,她马上
哭,说什么不公平。不仅如此,老师也发现她和平时不太一样,成绩一落千丈。当老师找她交谈时,她
表现出非常气愤的神情,说:“不公平,不公平,没有人对我好,她们都讨厌我……”在老师的因势利
导下,才发现原来她还有个妹妹,父母与外公外婆都非常喜欢她的妹妹,由于她的父母只带她来晋江务
工,相比之下,一回老家会比较疼爱她的妹妹。这或许给她的感觉便是:“父母不疼我了,外公外婆不
疼我了,谁都不爱我了。”谈到这里,老师马上想到:这个孩子此时的心情非常糟糕,应该让她往乐观
的方面去想。
老师与她的聊天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后来老师通过观察并与其家长交谈,让她的父母不要再像平时一样
对待她,让她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并一发现她的优点就及时表扬。
通过几次与她及家长面对面交谈,这孩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悲观,成绩也进步了。这个事例,提醒我们
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以下是几点教会孩子学会乐观的方法:
1、营造一个乐观而温馨的家庭环境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3、要学会欣赏孩子
4、父母要保持乐观情绪
5、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6、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
7、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8、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绪”
9、帮助孩子面对缺陷与挫折
10、不要总拿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比较
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享受快乐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会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让孩子快乐成长
育儿观念: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让孩子快乐成长
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越来越失去价值。正如我们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那时的我看到这则寓言故事时就在想,当我得到一块“玉”,我一定不能用锄头来雕琢他,需要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当我经历怀胎十月、初为人母,我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憧憬着孩子的未来,希望她快乐、健康、平安、聪明、出人头地等等满满的愿望溢在心里。如今,女儿索菲快4岁了,在牛津E班度过了快乐开心的时光,成长为一个性格开朗、聪明活泼但又有点多愁善感、偶尔也会有点小任性的小姑娘。回想起教育女儿的点点滴滴,我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方面
在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中一直采用“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表扬让索菲有了较强的表现能力、较好的自信心。同时,“言传身教”在我心里是一个很有份量的词,如我有阅读写作的习惯,每次女儿看到我在看书写字,她就会拿着她的书安静地走到学习桌边写写画画,现在已经养成了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是做作业的好习惯;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当孩子任性生气时,我会给她一个拥抱、让她平静、笑一笑,再问她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让孩子自己说出心里的想法再对她解释和引导,与她平等的谈话交流使得女儿和我像朋友一样交流,现在她是个活泼外向、善于沟通交流的小姑娘了。在幼儿书籍方面,从女儿一岁四个月至今,我一直订购的是巧虎书籍,每一期我都会陪着孩子看DVD、玩玩具、做智趣游戏书,在生活中强化巧虎良好的生活习惯,女儿经常模仿巧虎的各种行为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索菲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她最多的是巧虎的书籍和巧虎的益智玩具。我去的最多的是书店、公园和游乐场,希望能给她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激发女儿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我经常在家和女儿做各种小实验,如“毛细现象”、“报纸开花”、“磁铁小实验”、“太阳能实验”等等。此外,我平时喜欢看育儿书籍,不懂就问,经常上育儿论坛讨论育儿话题或者请教有经验的妈妈育儿方法。我个人比较推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卡特威尔的教育》两本书,这两本分别由中、西方作者写的育儿书籍,我每看一遍都能汲取书中的精华,同时也提醒、反思自己平时的坏习惯并改正。
二、幼儿园教育方面
在这里,我必须且真诚地要感谢牛津E班的三位老师,她们对孩子的鼓励与关爱让索菲幸福、开心地茁壮成长。由于上班比较忙,也常常通过电话和老师交流,印象最深的是金老师经常说“你放心,孩子我们会照顾好,你安心地工作”;悦悦老师说“索菲最近表现很不错哦”;女儿说:“妈妈,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她又对我微笑了”……慢慢地,我非常信赖她们,也很少担心女儿的情绪和学习,因为索菲在幼儿园是最开心的,也因为老师点点滴滴的爱印在孩子的心里了。正是三位老师的严格要求、她们的爱心、责任感、细致与辛勤的付出,让索菲有了较高的情商,并养成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此外,我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思想和发展情况,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每一项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索菲还参加了幼儿园的“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这在索菲的成长路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非常感谢和尊重三位老师,女儿也非常非常爱老师、尊重老师!
教育孩子的路还很漫长,我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如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等等。感谢孩子让我成长,我希望自己能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进步。我认为: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育儿观念: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育儿观念: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我们做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启蒙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性格、爱好、品德养成乃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与家长给予孩子的感悟和教育的方法息息相关,所以,做为父母,无论有多忙,我都坚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更多的陪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我是杨茹欣的母亲,我把我这几年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2、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3、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及时发现孩子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4、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她可能会因为胆小而惧怕你,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孩子就会报喜不报忧,这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
5、鼓励孩子多运动,陪孩子玩球、骑脚踏车、跳舞…..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她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运动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我们做父母的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成功的教育孩子,这将是我们父母不断学习的课题。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合作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合作是进入社会、成为21世纪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为此,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教师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掌握基本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商量等与人合作的技巧,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1、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遇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与孩子多商量,提倡让孩子自己做主来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2、孩子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语言,懂得谦让与必要的妥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
3、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游戏,让孩子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成果。
4、利用文学作品对孩子进行合作教育。家长可为孩子选择一些渗透合作教育的优秀幼儿读物,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理解、领会合作的重要性,并学倒一些与人合作的技巧。
5、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合作。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宽容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宽容
有人说:懂得宽容的人是最可交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是指容纳异己和一些与自己想法不符的事情,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可当我偶然间遇上这一幕时,让我对宽容由来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上周末,我带着儿子去儿童公园,临近中午,孩子想去肯德基。周末的肯德基里分外热闹,有许多如同我一样带着孩子的身影。在大厅的一角,那个专门供孩子玩耍的区域里,聚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玩滑梯。玩得正热烈,突然传来一个孩子大哭的声音,原来是个大概5、6岁的男孩,它在玩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争抢或者其他原因,被人把脸上抓伤了一道痕。哭声聚焦了许多家长和孩子关注的眼光,而犯错的是一个大约3、4岁的男孩,妈妈正在批评他不该抓哥哥,让他向哥哥道歉,小男孩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劲儿的朝妈妈身后躲。
如果事情是这样正常发展,也许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可偏偏事与愿违。受伤孩子还奶奶带着的,奶奶对道歉毫不理会,一边顾着心疼自己的孙子,一边骂着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比你小这么多,你都搞不过,还让自己受伤了。你今天自己去还回来,不然就不用回去了。”临了还不忘说一句:“没用的东西。”
大孩子不知所措了,真的尝试去找那个抓他的孩子报复。这边的妈妈也不乐意委屈了,结果可想而知。一件小事引发了两边大人间的恶言相向,唇舌对骂。而两个孩子就在大人的吵闹中各自吓得大哭。
先不说这种行为对孩子幼小心灵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大人是否知道有“言传身教”这个词语?是否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榜样的道理?为什么不能多为孩子想一想,教会孩子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呢?
试问这样的父母:在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有着诸多光荣传统的大集体里,如果时常对孩子灌输的观念是“不能吃一点亏”,“谁欺负你一定要还回去”,遇到事情互不相让,大动肝火,互相指责,教孩子的都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观点,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宽容大度受欢迎的人吗?是有胸怀、有气魄,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吗?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从长远打算。孩子终归会长大而离开大人的庇护,要独立面对生活。而当今与未来的社会,是为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想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寸利必争。否则,只会因小失大。相反,应努力培养孩子宽阔的胸襟和能容的度量,必求宽容谦让,力戒心偏性狭,贪图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这话多么深刻而又富含人生指导意义。
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只有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至大”、“至刚”的人,才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风浪中站稳脚跟!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现在就谈几点本人引导孩子的做法:
一.让他感到家的温暖。我和老公有空时经常陪他一起做游戏,一起运动,让他感到幸福。同时让他经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鼓励他在学校积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二..让他明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他懂得应该怎么做,在他表现良好时给予足 够的表扬。
三.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意识,幼儿时期是自控力较差的时期,当我孩子做错事时,我就告诉他“你是个好孩子,你不能做”,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四.帮助他形成自理能力。惰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幼儿时期则表现为依赖性。明明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想做,由父母代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理能力。所以时常对他提出一些要求,鼓励他自己完成,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给予帮助让他迎头赶上,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总之,我认为教育孩子要通过正确的家教理念为指导,以平常心对待孩子,重视做人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最后,愿天下父母都能自觉担负起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把我们的下一代培育好,教育好,这是家庭的幸事,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