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影响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21

家庭教育。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是上天给每个家庭最好的礼物,孩子出生时,我们会如此的喜悦和充满希望,短短几年,家长们却面临着让人头痛的的教育问题,无所适从,彷徨而迷茫。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代表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孩子3—6岁时,是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学,那学习自然是老师的事,有什么不会的,直接找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里完全是不同的,周一到周五孩子是在幼儿园,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每天早睡早起,生活变的条条有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自己吃,自己整理物品。到了周末,家长想要孩子多睡一会儿

,打乱了以往的一日常规,周一再回到幼儿园,早晨不想起床,不想上幼儿园,吃饭时边吃边玩,精神状态不佳,生活习惯一塌糊涂。为什么一样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未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而有的孩子却木讷迟钝,体弱多病。事实上,孩子生下来时在天赋方面存在的差距并不大,巨大的差距来源于后天教育。特别是3—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几乎决定了孩子的终身成就,俗话说,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喜欢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对待孩子,要以身作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公交车上,妈妈给儿子说起昨天的考试,看到孩子的分数,妈妈很不满意,想到每天辛苦赚钱来供你读书,你却考这么低的分,笨死了,你是猪吗?孩子的回答让妈妈惊愕不已,说:“我是你生的,我是猪那你不就是母猪吗?妈妈无言,默默流泪。孩子在3—6岁时,家庭没有明确地给孩子指印目标,没有正确的引导,家长一些激烈的语言会让孩子铭记于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别让炫富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很多小孩子虽然年龄小小的,可是攀比和炫富的心理却特别强,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不利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呢?

1.贫富意识对孩子的坏处

一方面,对于家境较好的孩子,贫富意识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以为是,而且不会太懂得如何去珍惜和保护身边的人和事物,更会在同学朋友之间经常出现攀比和炫富的心理行为,这无疑对孩子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形成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他的成长发育。

另一方面,家里经济物质条件较差的孩子,他们由于很多方面都没有其他孩子的条件那么优越,所以难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会使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不良影响。

2.如何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

要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首先应该从家长方面入手,很多家长都想尽量让孩子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孩子平时想要什么,家长都会尽力满足,甚至孩子没要求要的东西,家长也会主动送给孩子,家长的这一行为无疑会助长了孩子的强烈贫富意识。

其次,家长没必要让孩子到贵族学校读书,这样反而会使得孩子的贫富意识变得更加明显,让孩子到普通学校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对于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反而有帮助。

此外,家里经济条件差的,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不要养成攀比心理,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不要因为先天因素和家庭条件差就倍感自卑。

3.怎样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的贫富意识要淡化,孩子的正确金钱观更要树立好。首先,家长不要让孩子有求必应,孩子需要买的东西,家长应该先衡量物品的性价比以及孩子使用的必要性,如果确实对学习成长有帮助,那么就可以考虑买给孩子,而且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和珍惜所得到的物品。

其次,教会孩子如何理财,让孩子有自己的零花钱,家长引导孩子如何去存钱和花钱,这样可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且也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理财意识。

此外,贫穷的孩子不要去攀比他人,富裕的孩子不要去炫富他人,家长在这一点上必须教育好孩子,这也是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方法。

关注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文】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一汪清泉滋养着孩子,只要保持适合的水质,让它自然流动,那么孩子如鱼在水,就能健康成长。

【标】无边界家庭系统

特征:开放、生机勃勃、随心所欲、摇摆、无边界、受外界影响较大 这个家庭有一对比较“新潮”的父母,他们的圈子比较广泛,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朋友、同事联系密切,他们信奉“平等”、“自由”,容易接受新思想以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家庭没有领导者,没有必要的牢固的家庭规则,或者家庭规则朝令夕改。

案例: 西西的画作上花瓣凌乱密集,每片花瓣上都有几种颜色叠加,像腌制了很久的菜叶。在她绘画的过程中,不断有小朋友添加进来的意见,甚至有些小朋友干脆随意帮她添上几笔。她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劲。 乐乐则要求周围的人必须按照他的“规则”生活,比如:他喜欢带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卧室玩蹦蹦床。任何人都不能拒绝他的要求,否则他就会大哭、打滚、摔东西。

分析: 无边界家庭系统是松散、不确定、运行无规则、无边界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常常变更,原因常常是受新思想或外来意见的影响,他们并不那么考究是否适合孩子以及效果。因此,孩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家庭关系中,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安全感严重不足。由于父母是“宽容”的,他并不会表现得敏感、弱小。这样的家庭关系养育出两种小孩,一种是西西那样,她像父母一样,随和、大方、不会拒绝,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会过多依赖外界关系,自我意识薄弱,不肯为自己负责。另一种则像乐乐那样,他主动接掌了本属于父母的领导权,强势。他很有可能成长为好胜、自私、偏执的成人。

解决之道: 1.明确家庭关系,父母作为家庭的领导者,建立必要的适用于所有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以三条为宜。 2.在制定规则或作出决定时,父母要深思熟虑,不要朝令夕改。如:9点必须上床睡觉的规则不要常常拿来破坏。 3.要明确哪些事情,孩子有知晓权,哪些事情,孩子有讨论权,哪些事情有决定权。【标】刻板封闭家庭系统

特征:等级森严、封闭、限制、严厉 刻板封闭家庭有一位明确的领导者,拥有绝对话语权,制定规则,并要求家庭成员严格遵循,否则会招来惩罚。非领导一方的成人常常对领导者充满责备、怨恨、不合作态度。父母按照某种方式养育孩子,严格的、高期望的,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也有些父母情绪波动大,在孩子服从自己时给予孩子很多“好处”,反之则惩罚、冷落孩子。弱势的一方对孩子特别溺爱或者很冷漠。

案例:因为父母要求路路要把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所以,即使是呕吐,她仍然把老师多添的半碗饭吃掉了。平时她很胆小,不敢大声说话,小朋友抢她的玩具,她只会小声抽泣,甚至不敢请老师帮忙。 小朋友都在做早操,只有唯唯推着椅子叫喊着跑来跑去!他暴躁、攻击性强。但是在父母面前,他安静、顺从、乖巧。

分析: 此类家庭领导者绝对权威,不容置疑的地位通过无限削弱其他人的意识获得确立。孩子的自我意识成长被压制,行动被控制,没有选择的机会,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感觉。这样的家庭也会养育出两种孩子,一种是敏感、胆怯、软弱、逃避、压抑的孩子,路路就是此类典型代表。另一种是不诚实、分裂、强硬、暴躁、攻击性强的孩子,唯唯就是这样的孩子。

解决之道: 1.摆正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合作、温暖的。一旦夫妻能够平等对话,就能消除一方的戾气,另一方的怨气。这是家庭情感交流顺畅的关键。 2.多考虑什么是适合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多听听孩子怎么说,了解孩子感受。 3.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主决定权,告诉他,你可以做决定,爸爸妈妈尊重你。

【标】戏剧性冲突家庭系统

特征:刺激、冲突、对抗父母双方个性鲜明,情绪激动,常常发生冲突,刀枪相见,互不退让。这个家庭好像总是在分裂地前进中,常常有两套生活方式。父母用显微镜方式关注孩子成长,焦虑、激动。

案例:牛牛依赖老师,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对上课没有兴趣,对玩的兴趣也不大;情绪波动大,没有固定的朋友。小麦跟牛牛完全不一样,特别能干,爱表现自己,是小朋友们的大姐大。但是,老师也发现,她不敢尝试自己不确定能做好的事情,如:她拒绝上轮滑课,却悄悄在教室里偷偷练习。她对不服从领导的小朋友进行排挤。

分析: 戏剧冲突家庭中父母间战事不断,力量均衡,任何一方都难以获胜。所以,他们会把目光聚集到孩子身上,以弱化冲突,逃避因冲突带来的不良情绪。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他们的神经,他们把各自的期望、情感灌注到孩子身上,要么就会包办孩子的一切,溺爱孩子,要么就要求孩子变得很优秀,以弥补自己在冲突中自我价值缺失。 这样家庭也出现了两种孩子,一是牛牛似的草莓娃娃,被全方位呵护,无微不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差,不能吃苦,依赖性强,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一旦脱离庇护很难生存。另一种是小麦似的模范生娃娃,从小被寄予高期望,被精心雕琢,争强好胜,报复心强,抗挫折能力弱,内心脆弱。

解决之道: 1.家庭系统最先出现的关系优先,也就是说,夫妻关系是优先的。所以,要寻找到一种适合的交流方式,你们可以约定,什么事情由谁主要负责决定,如果出现分歧时用什么方式解决?或者采取第三种方式。 2.孩子最终要脱离家庭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这一点,你们可以讨论,什么地方是可以放手的,并达成共识。 3.没有最优的养育方式,只有最适合的养育方式,所谓的适合,包括孩子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也包括家庭文化元素。比如:让不让孩子玩饮水机的决定,并不至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你们之间是否相爱是否和谐才会对孩子的幸福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早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0--3岁教育即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必然趋势。

一、头三年的教育机不可失

科学研究与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婴幼儿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婴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1.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

现代研究表明,从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一个对周围环境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在语言、动作、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有着惊人的发展潜能。4-5个月的胎儿已经具备了视觉反应能力,出生后三天的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母亲的脸上,一岁以后的婴儿开始具备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所以,我们要从生命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为孩子不断创造每个阶段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相互作用,刺激孩子的发展。只有从0岁开始的教育,才是不失时机的教育,才是完整教育的开始。

2.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必须从小养成。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不断地扩充和熟练化,但是人的基本品性,习惯必须从小培养,才能为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俗话说“三岁看老”说明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变成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要从一个人本性形成的起始点上就为其提供适时适量的条件,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当代脑科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三岁教育提供了依据。

脑神经学研究证明:0-3岁是发展大脑的黄金期。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左右,其中70%是在三岁前形成的。大脑的健康发育,一方面靠吸收合理充足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靠来自外部的刺激--优质的环境和合理的教育。

4.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0-3岁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类在三岁前吸收获取知识的能力,相当于成人花60年时间获得的知识。"”她主张抓住婴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比较流行的"早期教育银行论"的主要观点是: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像在其头脑中进行了有效的储蓄,实施适时的教育越早,将来受益越多。

5.各国政府对早期教育高度关注。

在新西兰,1993年启动了三岁前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普鲁凯特计划”,主要研究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已取得很重要的研究成果。

秘鲁则建立了面向三岁前婴幼儿的"娃娃之家"工程,专门对三岁前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二、0-3岁教育现状的简析

我国0-3岁婴幼儿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目前,父母关心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子女的学业和智力开发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导致父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和成长,造成保护过多,包办过多的局面,不利于孩子的早期成长。

2.父母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

在我国,妇女就业率高,这就给亲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看管。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和孩子游戏谈话,导致亲子关系淡化,这对婴幼儿语言、动作、情感都不利。

3.年轻父母缺乏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我国对父母教养子女的指导不够,导致婴幼儿出世后,年轻的父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有的父母虽然文化层次高,能从书本和媒体中得到些育儿知识,但却很难运用到实践中。

4.重养轻教,教育意识淡薄。

许多父母认为,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三岁前就是让孩子吃好,这样孩子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百依百顺,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5.亲子游戏的时间少,空间小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成人与孩子交往的主要方式。可实际上许多父母没时间和孩子玩,且不会自制玩具,家庭给孩子辟出游戏角更是稀少。

改善我国目前亲子教育的现状,必须依赖于全社会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重视,依赖于现代育儿理念的传播,更依赖于家庭教育天地的拓展。

三、推行早期幼儿教育的策略与方式

1.建立专门的研究、指导机构

由于0-3岁儿童的主要施教者是父母,而绝大多数都不懂方法,所以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组织他们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使之变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编撰系列科学,具体可行的教育指导书。

为使家长的自学,进修和研究有所依据,应该推行一系列参考书籍,相应用于儿童各个发展阶段和发展最佳期的教育指导,要既有科学的依据,又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实效。

3.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

促进社会立法,对未婚、新婚夫妇进行培训,要求掌握其方法,为其提供系统资料,告诉其咨询、研究的方法,使家长培训规范化、制度化。这对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将产生不可供量的积极作用。

4.建立施教者培训机构。

为了保证施教者的专业素质与从教能力,必须对其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要制定相应的大纲,明确目标和要求以供培训学校参考使用。这项工作可由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类的学校负责。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


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撰写了一本名为《父亲的因素》的新书。他在书中列举了能对子女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几种种类型的父亲——功成名就型、心态消极型、漫不经心型和富有同情心或导师型等。

第一种——超级功成名就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现可能会远远不及你真正的能力,你在事业上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

第二种——被动型父亲:如果你是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表达上会有障碍。在一个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的工作环境中,能否与同事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十分关键。

第三种——缺席型父亲:如果你是缺席型父亲的儿子,你在与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层人物互动方面可能会出现障碍,你很容易对上司产生敌意和愤怒。而且,你可能会有打击同事的倾向,并且常常会有愤怒情绪。

那作为父亲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好一个父亲的角色呢?作为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亲拘泥于所谓教育的内容和原则,而忽视了教育的时机和方式,把与子女的关系搞得很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家长向子女传递情感的过程。

有位父亲曾对我说:“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他15岁的儿子却说:“我觉得父亲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在他眼里,我浑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没有了快乐。”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种责任、怕别人说自己不尽责时,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爱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育缺乏良好关系的认可。越是这样,越能把孩子“逼上梁山”,产生逆反心理。

在多数家庭里,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会受到挑战。心理学家认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

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其中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最后第三个关键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这样的父亲喜欢回来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现代父亲的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 “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 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 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 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父母的语气会影响孩子一生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感、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我们家长关心的重点。所以我认为,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大支持,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奠定孩子一生行为习惯的基石。

每一位家长,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与爱,孩子也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看着他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

我的女儿裴家禾,今年8岁,小学二年级,她不是很出色,但也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习上积极主动,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喜爱读书,有爱心讲礼貌,为人热情大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做事情拖拉、丢三落四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少年,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是我的一点家庭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这些“小事件”,无形中养成了孩子 “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娇惯心理。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很多家长抱着“树大自直”的想法,期待孩子某一天“突然长大”,但也有不少树,长大了,反倒长成歪脖树。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孩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大格。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也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以做作业为例,裴家禾从上学第一天起,作业都是独立完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完成作业才能玩。从升入二年级,每天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主动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当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到她在书房里大声地朗读,我就知道,她已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并正在预习课文。预习时,她主动读三遍课文,然后是生字组词,一字组多词。复习、预习结束,自己按课程表收拾书包。这个习惯从未让父母督促,都是很自然地主动完成。

二、培养独立意识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教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摆碗筷、打扫自己的卧室、洗自己的袜子等。赶上妈妈出差,裴家禾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早上自己起床、穿衣、吃饭,自己梳头扎辫子(尽管扎得比较毛糙),晚上自己洗刷、独立睡觉,还不忘睡前给妈妈发条短信,汇报她一天的表现。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多与孩子沟通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激发孩子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每天抽空骑车、打羽毛球,在玩耍中培养与孩子的情感。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

6种好性格影响孩子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将影响孩子一生。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这六种性格……

(一)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

特别提示: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思想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争论、识字和读书等。

(二)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特别提示:帮宝宝建立自信的六招

(四)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也会关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帮你拿拖鞋,你的鼓励“宝宝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议4-5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

特别提示:让宝宝勤快家长可以这么做

一、要求孩子分担一定的家务活儿,鼓励他们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日本的家长很注意同学校一致起来,在家中进行勤劳、节俭等教育,不少母亲甚至特意外出,多给孩子一些学着独立干家务的机会。在美国,家长们还鼓励大、中学生当义务工,如到孤儿院、安老院去劳动服务。

三、榜样与示范教育。不少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让他们亲眼目睹家长们工作的艰辛。

(五)独立精神

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材?

特别提示:独立生活习惯的关键期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宝宝学会了走,他就乐意走来走去,帮大人拿东西,一旦学会了用勺子去盛饭,他就不断地去练习这一技能,这就是培养宝宝独立的良好习惯的时机。

具体说,2——3岁,是幼儿期中形成各种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因为此时,幼儿身上同时有着事事都有要自己干的独立欲望和缠着妈妈撒娇的强烈依赖性,父母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时机。

(六)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

相信《影响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别让炫富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很多小孩子虽然年龄小小的,可是攀比和炫富的心理却特别强,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不利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呢? 1.贫富意识对孩子的坏处 一方面,对于家境较好的孩子,...
    2021-01-11 阅读全文
  • 关注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文】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一汪清泉滋养着孩子,只要保持适合的水质,让它自然流动,那么孩子如鱼在水,就能健康成长。 【标】无边界家庭系统 特征:开放、生机勃勃、随心所欲、摇摆、无边界、受外界影响较大这个家...
    2021-09-06 阅读全文
  • 性格影响孩子一生 导读:人的性格与成才关系极大,也与人生关系极大。性格对一个人来说,就如赫拉克里特说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只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
    2021-09-30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0--3岁教育即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必然趋势。 一、头三年的教育机不可失 科学研究与国内...
    2021-04-10 阅读全文
  •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 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撰写了一本名为《父亲的因素》的新书...
    2020-09-30 阅读全文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很多小孩子虽然年龄小小的,可是攀比和炫富的心理却特别强,这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不利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呢? 1.贫富意识对孩子的坏处 一方面,对于家境较好的孩子,...

2021-01-11 阅读全文

【正文】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一汪清泉滋养着孩子,只要保持适合的水质,让它自然流动,那么孩子如鱼在水,就能健康成长。 【标】无边界家庭系统 特征:开放、生机勃勃、随心所欲、摇摆、无边界、受外界影响较大这个家...

2021-09-06 阅读全文

导读:人的性格与成才关系极大,也与人生关系极大。性格对一个人来说,就如赫拉克里特说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只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

2021-09-30 阅读全文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0--3岁教育即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必然趋势。 一、头三年的教育机不可失 科学研究与国内...

2021-04-10 阅读全文

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 父亲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撰写了一本名为《父亲的因素》的新书...

2020-09-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