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发布时间:2020-09-19

幼儿园别夸我说课稿。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如果忍不住爆发出来了,事后也要马上抚慰孩子,告诉他:“宝宝刚才不乖,妈妈好伤心呀,忍不住生气了,但是妈妈还是很爱宝宝的,宝宝只要改正了坏毛病,还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

解析问题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解析问题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情绪对孩子影响


“老师,今天我妈妈不高兴了。”“为什么?”“不知道,我跟我妈妈说话她都不理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情绪波动时,很容易将这种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是幸运的,会陪孩子一起玩或做游戏,甚至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都会给予满足,当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也会跟着受点委屈:“一边儿玩去,我忙着呢!”“叫你干什么你快点儿行不行!”甚至于还给孩子两下,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总结为“情绪感染”。

每个人都有情绪糟糕的时候,家长工作忙、压力大,有时难免情绪烦躁,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坏情绪是负面的,家长把坏情绪带给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不可取的。纵然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十分亲近,但也不能不负责任的把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必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和行为。因此,父母应注意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更肩负着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

家长应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把坏情绪带回家。要懂得克制,明白把坏情绪带给别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即便是带给自己的孩子也一样给他造成伤害。

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制作一个“阴晴表”,以表情图像来表示当天的心情。当孩子表情栏里出现“委屈”的表情时,家长要及时发现,给孩子排忧解难,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情绪,并无形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样,当自己出现这种表情时,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帮助自己。所以说,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孩子最大天性就是好模仿,自己生活中一点一滴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家长还是一名人民教师都应谨记:好的教育方式成就好的教育结果。

有不良情绪时,不要教导孩子。作为家长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那就尽量少和孩子说话,也不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批评孩子,以免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给孩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氛围。

幼儿教师不能可将坏情绪带给孩子,如果坏情绪来临时可以深呼吸,让自己的身心放松。平复下来在与孩子进行交谈、沟通,切记带着不好的情绪与孩子交流、沟通。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沉重,更应该调整好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对于自己的不良情绪时适度的调整。也可以制作心情“阴晴表”与孩子一起记录心理变化,记录一段时间后,让孩子们自主分享始终保持好心情的秘诀。(鼓励平时稍显羞涩、不爱说话的孩子们勇敢回答)

情绪的流动对幼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家长还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具备基本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做情绪的主人,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作出良好的示范。也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让孩子自主分享书中的内容。

好的教育方式成就好的教育结果,希望自身能吾省自身,时刻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孩子进行不同的调整。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数不清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刚换的窗户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烂;没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卫生间的卷筒纸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屋子里哪儿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全被孩子当成玩具蹂躏得不成样子:烟灰缸、鲜花、报纸、指甲刀、水杯、书……无一幸免。

父母们请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热汤烫死的花一样,这些东西已经死了、破了、碎了、毁了,我们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也搭上吧!如果说孩子有什么错,那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同时身上又实在有无穷的活力!可“生活的经验”谁不是在一次次教训里学到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厅里等朋友,邻桌有一个妈妈和她女儿在吃饭,那女孩儿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小家伙对装果汁的半圆杯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停地看过去摸过来,直到“嘭”的一声,果汁连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洒上了不少果汁。

“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儿?你就是手痒痒!跟你说没说过啊?吃饭的时候不要玩,你就是不听,告诉你啊,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吃饭了!还不快跟我去洗手!”妈妈大声地斥责小女孩。

戏剧性的一幕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个妈妈起身的时候太急,没有注意到餐巾还搭在她腿上,她刚一转身,那块餐巾就扯着盘子、刀叉、杯子、水瓶“咣当”一声全摔在了地上!

声音之大,引来了所有人的张望,妈妈难堪极了,她怒视着女儿:“都怪你!这下你高兴了吧!盘子都摔碎了,还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着的嘴,终于顶不住了,“哇”地大哭起来!

一顿本来开心的晚餐就这样在孩子哭哭啼啼、妈妈怒气冲冲中变了味道。其实当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的时候,她自己也被吓到了——如果她知道她玩杯子的后果是连果汁也喝不成了,那她一定不会那么做的。可惜,这个孩子才五六岁,她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动作。

作为妈妈,这个时候如果是用轻柔的声音说:没关系,再要一杯果汁就好了,玻璃杯子是很脆的,很容易碎,最好不要拿来玩,知道了吗?

如果是这样,结果会怎样?孩子在心里会感激妈妈没有骂她,也会更珍惜下一个玻璃杯子;妈妈自己也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当然也就不会心急火燎的,那堆盘子和杯子也不会集体牺牲掉了。

等那个妈妈拉着小家伙从洗手间里出来,服务生已经给她们换了一套餐具,但看得出,妈妈和女儿的好心情也和玻璃杯、盘子一起摔碎了。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特意绕到这个妈妈的面前,我笑着说:“别沮丧了,我也和你一样,经常打碎东西,这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妈妈愣愣地看着我,可能在想,这话什么意思?

我补充了一句:“一个杯子、一个盘子,和你们的好心情相比,没什么大不了,简直一文不值!”

孩子妈妈这才会心一笑,说了声谢谢。

有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也很值得讲一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超乎凡人?他的回答很让人意外,他说:这和我两岁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她只是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唉,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

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

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科学家说到这里,连记者都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的母亲。

科学家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

“是啊,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就是科学家罗伯特的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花、养玻璃窗、养盘子、养牛奶瓶……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再为那些已经毁坏的、无关紧要的物品而迁怒于孩子了,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使用胶水,把自己的头发粘成了大饼;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用剪刀,让你给他新买的牛仔裤千疮百孔——请都不要生气吧。如果你确实有浑身的劲儿使不出去,那就用来感谢这些曾经被孩子蹂躏过的物品吧,它们曾用“自我牺牲”的悲壮,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设了一小块儿碎石。

育儿观念:当孩子跟你说“我不会”,怎么办?


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你让他他画画,他说不会;让他折飞机,他也说不会……

“我不会!”孩子经常这样说来解释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是孩子真的不会吗?还是孩子懒惰?不愿意去做?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再做结论。

有些心急的妈妈听到孩子这样说就会大包大揽,把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全部承担下来,直到有一天,她总结的说:这个孩子什么也不愿意自己做!

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爱说:“我不会”呢?

一、真的是能力达不到,不会做

你已经给3岁的童童讲了许多遍小红帽的故事了,今天童童还是缠着你讲故事,你说:“那你给妈妈讲一遍吧!我都给你讲好几遍了!”童童不同意的说:“我不会!妈妈讲!”。怎么办?

不要责怪孩子不会讲,3岁孩子是语言发展的高峰期,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简单表达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有些孩子还不能连贯得来讲故事。尤其是有许多家长是读书讲的,语言会更流畅,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孩子要反复听家长讲,然后他们再不断积累。

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读了五遍以上的故事时,有意的把故事中的名词空出来,让孩子填充,这样孩子会觉得简单,然后又有兴趣。慢慢的家长再增加难度,直到帮助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孩子就觉得不难了。

二、缺乏自信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爱唱歌的妞妞给大家唱个歌,妞妞却躲在姥姥怀里不肯唱,最后红着脸说:“我不会!”怎么办?

首先在众人面前表演是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当孩子还有准备好,或是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看着他,他们会感觉倍受注目,而变得紧张。

如果孩子喜欢表演,家长可以和孩子精心挑选一个小节目,在家里练习好。当有场合需要表演时,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不要强迫孩子,要多鼓励他。即使是表演得不好或是没有完全表演完我们都要肯定孩子的表演,因为孩子的自信心是靠大人的肯定得来的。

三、孩子不喜欢做这件事,以不会为借口

妈妈在擦地,地中间摆着牛牛玩的积木,妈妈喊:“牛牛,把你的玩具收了!妈妈要擦地!”牛牛这时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呢,敷衍的说了一句:“我不会!你帮我收吧!”怎么办?

当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件事情,比如上面例子就是需要牛牛自己做的,是习惯的养成,因为他自己玩的玩具一定要自己收拾才对。他说不会是不想现在放下电视而去收拾,不要让孩子的借口成功!

但是如果换成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的某种知识,比如识字、英文等等,我还是建议尊重孩子的兴趣,等孩子有兴趣了再学也不迟。

分析过孩子是要自己做的事情后,我们再看看他在干什么?上面的例子是牛牛在看动画片,我建议妈妈把积木给他留着,并通知牛牛:“请你自己收拾好玩具,如果现在你看电视,可以等动画片演完再收拾好!”

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即使是我们可以很轻易帮他做也不要去做,因为孩子其实都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只是他们需要有一个好的习惯,一个人要独立面对社会就是从自己照顾自己开始的!

不要让“我不会”成为孩子懒惰、推卸责任的借口!

不要自作主张认为你的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了,孩子能不能做我们都不知道,也许他可以,也许他还没有能力。没关系,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只要他去做了,就离成功近一步了,即使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说的“我不会!”要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

育儿观念:巧对孩子的磨蹭


育儿观念:巧对孩子的磨蹭

那天,因为小家伙的磨蹭,得到了他爸爸的一巴掌。我知道,经常面对过的很多孩子的磨蹭问题,在我家小子身上也表现出来了,看来,面对磨蹭,得与我家孩子进行一番较量了。

第一、让孩子品尝磨蹭的后果。

最好的惩罚是让孩子体会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而不是来自于成人的责打或者训斥。同样,面对孩子的磨蹭,我首先得让孩子体会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

机会来了。

那天晚上,又到了刷牙时间,我在卫生间叫着小家伙的名字,可是没有回应,一声,两声,三声,依然没有。于是我把洗脚水放好,然后走到小家伙面前说:“好好,牙膏挤好,洗脸水、洗脚水放好,这些工作你自己完成,妈妈上床了。”说完没有给小家伙任何解释的机会,迅速转身上了床,钻进被子,拿出一本书佯装看起来。

小家伙走到房间,看了看,也曾试图***,大叫,甚至哭了出来,可是无济于事,没有得到我们的同情,无可奈何下只好自己去刷牙了。刷完牙在那里大声叫到:“毛巾我挤不干。”可是无论他怎么叫唤,我们依然没有理他。小家伙只好默默地干完下面的工作,然后带着哭腔走到了大房间,爬上了床。

我知道,此时此刻,小家伙已经是非常的愤怒,同时也伴有一丝丝后悔,后悔刚才没有按照爸爸妈妈的吩咐立即去刷牙洗脸了。

第二、交换体验,感受着急的心理。

心有所动,才能有所行动。同样要改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必须让孩子从心里真正认识到这种坏习惯的不对之处,才能努力地进行改变。面对孩子的磨蹭,我除了让小家伙多次充分地体验到自然后果惩罚法之外,还多次让小家伙体验到面对他人磨蹭时,自己那种着急、气愤的情感体验,触动孩子对磨蹭这一习惯的深恶痛绝。

同样是那天晚上,小家伙好不容易上了床,面对即将到来的故事,刚才的失落减轻了些,有了些许得意。可是,我在讲故事前的磨蹭,让小家伙万分着急,更充分地体会到磨蹭给他人带来的焦虑心理。

好不容易上了床,孩子提出要讲故事,于是磨蹭的妈妈出现了。

“该讲故事了!”小家伙催促到,一声,两声,随着小家伙的催促,那位磨蹭的妈妈才慢慢地拿来了故事书。

“讲啊!”孩子又一次催到。

“我要伸个懒腰。”说完,我丢下书,慢吞吞地伸了个懒腰。

“我要喝口茶。”

“我要看看时间。”伴随着每一个要求,磨蹭妈妈都以极慢的动作花去了相当多的时间,而旁边,是急不可耐的儿子,我越慢,小家伙越着急,急得在那里直动……

故事讲完了,我与孩子交流起讲故事前妈妈的表现,小家伙告诉我,他十分的生气与难过。当我问小家伙以后是否还这样磨蹭时,孩子果断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孩子的坏习惯并不是一日就能改变的,但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面对孩子的磨磨蹭蹭,坚持这两步,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孩子是可以与磨蹭与再见的!

育儿观念的千差万别


育儿观念的千差万别

老同学的宝宝两岁了。由于夫妻俩工作上的原因,他们两地分居已经3年了。我非常不赞成他们的育儿观念,尤其是孩子在北京由老人和妈妈一起带,爸爸自己在东京挣钱。我告诉他们,没有父亲一起生活,缺少父爱,孩子会有心里缺陷的,但他们觉得孩子那么小,不明白的。每次孩子都是半年左右才能见一次爸爸,每次都像陌生人一样害怕,又哭又闹。怎么就不相信我的话呢?我真是替他们着急。谁说小孩什么都不明白,3岁之前,父爱和母爱是非常关键的,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可是很少有父母知道这一点。我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们对这一点好像更加无知,倒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朋友对这一点很明白,很重视家庭的团聚。还说这对老朋友吧,在我几次暗示和明说之后,他们仍然保持自己的观念,没有任何改变,我真是替他们着急呀。他们的育儿观念奇怪得很,不能带孩子去商店,因为商店病毒太多;不能带孩子出去玩,因为孩子要睡觉,除了能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其他事件都取消,买菜也只能一个人在家看孩子,另一个去买菜。我建议孩子和爸爸经常视频交流一下,人家说电脑屏幕有辐射,不能让孩子看电脑。我怎么就理解不了呢?我每天在超市或者百货商店看到那么多妈妈带着孩子买菜,大家不都挺好的嘛!每天几分钟的视频,就能把孩子辐射出病吗?是我太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还是他们太过分了啊。反正我是理解不了。所以感觉,和这对老同学谈得来的话题越来越少,交流的欲望也越来越少,真是有点遗憾呢。

我下决心,我一定要和孩子爸爸自己带孩子,谁也不能离开谁,让孩子得到充足的父爱和母爱,但是不能溺爱。怎样算恰好,怎样算溺爱,这把尺子可能每个人心里都不同,但是就算是有些事情处理得不对,只要不是单亲带孩子,孩子怎么都是健康的。单亲带出来的孩子那种伤害没法弥补,我坚信这一点。老同学,老朋友们,看看我的呼声吧。

育儿观念:别做“强势”的傻父母


育儿观念:别做“强势”的傻父母

今天是儿子的素描课,一路上顶着太阳,跟儿子边聊边往培训班走,儿子还是一肚子的火,他说:“我不知道我爸爸那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总之我觉得我爸爸太可怜了!”

我笑笑,我说:“你爸爸现在活得不是很滋润啊,没看出他受到过什么刺激啊!”

“他是男人,他不会告诉你的,我也是男人,我比你更了解他!”

“是吗?小子,说说你的想法!”

“我今天从起床一直到吃中饭,就没见我奶奶停止过唠叨,一直在家里埋怨来埋怨去的,家里现在什么都有了,她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啊?”

“她怎么了,说你什么了吗?”

“何止是说,简直就是要吃人啊!”

“不会吧,你是他们的孙子,他们疼你都来不及呢!”

“哼,像他们这样疼别人,还不活活把别人气死才怪!”儿子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这又让我想起早上发生的事情,原来是儿子起床晚了,没按时吃早餐,只顾自己坐在自己的床上发愣,老人见状,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地对着儿子一顿狂风冒雨的“袭击”,把一些陈年老帐都翻了出来,公公说几句,婆婆跟着后面火上浇油,后来小家伙实在听不下去了,摔开门就来公司找我评理来了,我一时不知所措,看儿子一副委屈的样子,又好笑又好气,“这么一点点大,脾气倒不小!”

看他正在气头上,我为了稳定他的情绪,倒了杯水给他,可是那浓重的火药味久久弥散在这狭小的办公室里,让我感觉到了窒息的恐惧,儿子那圆溜溜的眼睛突然瞪得好大,他突然转过身,冷不丁的说:“妈妈,你告诉我,为什么我有这样不通情达理的爷爷奶奶,我该怎么跟他们相处?我坐在自己的床上,他们说我肯定是想玩电脑,我躺在你们床上看会报纸,他们说我一定是想去看电视,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做他们才不挑刺啊?”

突然意识到:孩子嘴里的话虽然不能当真,但是可以想象,老人的态度一定非常强势,伤害到了孩子脆弱的心灵,他们可能出于好心,心疼孩子没有吃早饭,但是语言的表达上又恰恰表达的不是爱而是埋怨,孩子误以为老人是在数落自己,进而内心拉起了怨恨的“导火线”。

找到了“着火点”,我开始试图慢慢解开孩子的心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刚才不是说你是男子汉,很能理解男子汉的吗?那你告诉我,你受委屈跟爸爸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会想到爸爸小时候很可怜?”

“爸爸说小时候奶奶就是很凶很凶,有话也不好好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经常打我爸,我现在才知道我爸爸为什么不喜欢跟奶奶谈天,她根本不懂得理解别人,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儿子愤愤不平的样子突然让我差点笑出来。

“可是我不这样认为!你看,爸爸现在多阳光,每天都是神采飞扬的!”

“那是跟你在一起的缘故,你不信让他跟我奶奶单独呆几天试试,他不疯了才怪!”

“男人呢,就应该像爸爸那样拥有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做大事,爸爸小时候如果像你现在这样,一点委屈都受不了,那他怎么面对工作中的那些压力呢,也许爸爸心里的委屈的确不比你少,但是爸爸忍过来了,所以现在的爸爸才有了今天,有了可爱的你,有了我们漂亮的家,不对吗?”

“什么漂亮的家,在奶奶眼里,我们都是她的垃圾,她整天挑剔这挑剔那,最好家里就让她一个人呆!”

“那怎么可以,如果她真的想一个人住的话她就不会到这里来跟我们住一起了,想跟我们住一起就是想多看看儿子孙子啊,只是她实在是太爱了,爱得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了,爱糊涂了,对吧,儿子?”

“反正你怎么说,我都觉得她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她呆家里就是想来挑刺的,也不知道我哪里惹到她了,她整天总是疑神疑鬼的看着别人,生怕她不在,别人会把家吃了似的!”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说不定妈妈也会这样的,总觉得孩子大了,什么都不听我的了,我讲什么也不管用了,但也不能不讲啊,于是就讲啊讲啊,讲到后来呢,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儿子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我下次要尽量少跟他们呆一起,不然我真的成了他们的垃圾袋了!”后来又冒了一句“能给别人当垃圾袋,也是一种荣幸啊,最起码不污染环境啊!”我被儿子的这句话逗得突然笑了出来。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婆婆其实是属于刀子嘴豆腐心的那种类型,可能由于天性好强,说起话来嗓门特别大,讲话速度又特别快,如果不了解她的人,一定觉得这个人真的很难相处,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她虽然不是那种平易近人、和蔼慈祥的老人,但是她却是个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人,有时候她甚至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她喜欢用她的标准来给每个人判断或定义,显然是要有冲突的,所以今天出现了上午的这一幕,我一点都不意外。其实就是属于隔代之间的生活观念的矛盾,老人恨不得将孩子的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要规范化、标准化,而孩子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当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老人有冲突的时候,他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这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去化解,很容易就造成孩子对老人的误会。

很多时候,想跟老人好好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老人的思维已经被框架固定了起来,你怎么开导都是徒劳。那么我们只有教育孩子,让他学会适应这样的环境,因为父母我们无从选择。

突然想起上次看到的一篇故事里好像是讲关于一只狗的动物心理学故事:“把一只狗关进迷宫装置,施以电击,让它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狗本能地逃跑,到处乱撞,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数次重复之后,每当有电击发生,它都会往那个出口跑。然后将这个出口安上玻璃屏障,当电击再次发生时,狗重重地撞到了玻璃上。它又发疯般到处乱撞,终于又找到了一个出口。然后出口又被安上玻璃屏障……如此反反复复,直至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狗疯狂乱撞的程度在逐次降低。当所有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只狗的最后反应就是,他再也不会挣扎,每当电击发生,它都会选择忍受,直到电击结束。哪怕后来将玻璃屏障全部拆除了,它也仍然选择忍受。

如果在每一次的分歧中,都是以大人的胜利而告终,(无论你是用粗暴还是温柔取胜),我们的孩子还怎么可能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梦想?他的自信、自尊、自强还如何能够建立?如果孩子面对的始终是强势的大人,那么他最终的选择也只能和那只狗一样!

人毕竟不是狗,也有人会顽强反抗,甚至会走到事情的反面,走上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叛逆。这种叛逆往往都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味道。因为他知道,反正他也是无路可走的,他不是你的对手,他只能拿自己开刀,他的反抗也就有了一种自虐倾向。虽然不能战胜你,但可以毁灭自己,而毁灭自己就是对你最好的报复。若事情到了这一步,你的强势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个生命的悲剧,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出现!当孩子出现了这种不能忍受的委屈时,不妨让孩子说出来,哭出来,闹出来,先别管孩子是对还是错,让孩子发泄一下,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当孩子情绪稳定以后,再给孩子疏导,让孩子知道生活真的不是像想象的那样,让孩子及早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无法改变他们,但是我们却可以帮助他们,只要我们多宽容一些,多理解一些,多疏导一些,那么孩子就离安全越近些!

育儿观念:别代替我成长,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立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现实中,父母长辈却给孩子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认为孩子还没长大,不能自己做决定,制止了孩子自由的想法。我想说,经验需要自己积累,给孩子一个自己长得的机会吧!

在幼儿园,时不时的我会发现一些类似这样的事情。一天早上,我来到幼儿园,刚刚给孩子们准备好区域活动材料,耳边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老师,早上好!”我忙微笑着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早上好!”原来是子琪和浩浩两名小朋友同时走近了活动室,他俩一起兴高采烈的谈论着,子琪说:“我昨天和妹妹一起在土堆上挖了一个大地洞,像迷宫一样,可好玩了,明天我们一起玩吧!。”浩浩说:“我妈妈不让我玩土,她说会把衣服弄脏的。”

还有一次,我正在浇花,楠楠走过来对我说:“老师,这些花真漂亮,你在给它们浇水吗?”我说:“是啊,要不要试一试呢?”楠楠忙摇着小手说:“不用了,妈妈不让我浇花,她说,会把身上弄湿的。”

在与孩子们和家长的交流中,我还听到了一些事情,如爷爷奶奶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怕穿不好;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怕撒了;家长帮孩子收拾玩具,怕累着……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怕这怕那,孩子想做的事情就这样一次次的被阻止。父母出于关心、出于担忧、出于爱护,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替孩子遮风挡雨,恨不得帮孩子排除一切障碍,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让给孩子,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父母的这种“好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陪伴着,而不是孩子的统治者。家长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可以按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想法随意涂画。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密码,只有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探索、发现、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成长。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能给他们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不要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更不要过于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你耐心地把规则讲给孩子听,他们同样会做得很好。换句话说,即便孩子做得很糟糕,那也不要紧,毕竟孩子多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把孩子包裹得越紧,孩子越是弱不禁风。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没有经历,便不会有成长。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吧!还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育儿观念:千万别小看了孩子的记忆力


育儿观念:千万别小看了孩子的记忆力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任由思想无拘无束,他们可以匪夷所思,不管是不是切合实际。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他们就可以用他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示一个不同的世界,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样的,孩子的记忆力也是无限的,他们的记忆力往往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实录一:辰辰半岁多的时候给他买了一些英文的儿歌CD,倒不是因为有意要辰辰从小接触英语,是自己比较喜欢英文歌,挑选的时候就无意间都拿了英文的。之后,每天都给他放这些儿歌,起初他也不怎么感冒,一副“听就听呗”的样子,但是也不抗拒。到了一岁多,想换一批儿歌给他听听,之前的CD每天听,我自己都听得快出老茧了,但他却不乐意了,当时还不会说话,吱吱呀呀地反对我换儿歌,没办法,只好给他继续听,但是明显发现他听得仔细了,不放儿歌的时候,只要我哼出曲调,他就会冲着我笑。

分析:之后,我才慢慢发现,辰辰其实已经深深记住了这些曲子,甚至是歌词,即使他还不会说出来,更不会唱出来,但是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这些东西。他之所以不让我换,是他发现自己还没有完全地驾驭这些歌曲,他还要继续听,直到把他们完全记住。这个在一年后,得到了充分地印证,两岁不到的时候,他有一天居然流利地哼起了这些碟片里的曲子。虽然歌词“支离破碎”,但是已经让我非常惊讶,从那时起我就不敢在小觑孩子的记忆力了。

实录二:辰辰三岁不到的时候,接受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有一次,亲戚送了个玩具机器人,摁下发音键,就是英文的“ThisisthenumberONE”(这是数字“1”)或者是“ThisisthenumberTWO”,抑扬顿挫的发音立刻吸引了他。他不断地摁键,不断地听。我在旁边就无意识地学着机器人说,没想到我一说,儿子的兴趣就更大了。他发现我听懂了,还能模仿机器人,马上问我:“妈妈,什么意思?”“哦,机器人在说,这是数字1,这是数字2。”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一些基本数字的概念,他就很迷惑地看着我,肯定是在想,我知道1念yi,2念er,怎么突然不一样了,我就立刻跟他解释,这是英文,另外一种语言,我们平时讲的是中文。当我跟他说了一遍1到10的英文后,他又接着问:“那11怎么说?100怎么说?”我如实地回答了他。第二天他似乎什么都忘了,但是又重复问我前一天的问题,我还是耐心地跟他说了一遍,这次我只说了1到10。之后的每天他都会问,每天我们都会练习,一个星期之后,他已经可以流利地说1到10的英文了,还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去献宝,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表扬后,就更想往下学,又问了我11,12,13……

见他越学越快,我就干脆像教学生那样,把英文的数字规律跟他讲了一遍,告诉他不用死记硬背一个个数字,数字和数字之间都是有关系的,只要学会基本的1到20,后面的数字是可以自己组合的,只要记住规律。一开始还担心告诉他这些是不是太深了,但是没想到小家伙自己会消化,过了几天真的又开始问我英文数字之间的规律了,我就告诉他20是twenty,30是thirty,几十的后面都是ty,然后他就自己往下说,40是forty,50是fivety,60是sixty…….我一边鼓掌一边纠正他:“弟弟真聪明,但是50不是fivety,是fifty,就它和别的稍微有点不一样。”他“噢”了一下之后,后面的几天50还是fivety,我也不去强求,只是他说的时候,我纠正一次,久而久之,他就自然而然地会了,而且还饶有兴趣的自己组合数字,没过几天,1到99他已经都了如指掌了。

分析:自己也没有想到儿子的接受能力居然那么强,估计最大的动力还是他对这方面感兴趣。很庆幸自己没有遏制了儿子的兴趣,没有想当然地认为他还是个孩子,一定学不会那么多。其实,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我们大人无法估量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什么,但是当孩子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也不要扼杀了这些萌芽。

实录三:上了幼儿园之后,辰辰对数字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一次上街,他什么都不要,就是要我给他买个乘法口诀表挂在家里。一开始还以为他是一时的兴趣,没想到,一学期后,他居然已经把乘法口诀暗记在心里了。在我面前脱口而出的时候,除了几个说错之外,其他全对,说实话,我们真是不得不开始有点佩服他了。

分析:乘法口诀挂在他的游乐区,也就是他平时待的最多的地方,每天看似他漫不经心地看上几眼,自己也从来不去问他记住了没有,没想到他还真的把它们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现在,辰辰快满四周岁了,他的小脑袋瓜里已经装了好多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当他把这些宝贝展示出来的时候,我都不得不佩服他那持久的记忆力。他在不停地记住生活中每一样他感兴趣地东西,我们能帮助他的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一定的指点,不给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强求。

喜欢《育儿观念:别老对孩子说“我生气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别夸我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情绪对孩子影响 “老师,今天我妈妈不高兴了。”“为什么?”“不知道,我跟我妈妈说话她都不理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情绪波动时,很容易将这种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是幸...
    2020-09-2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
    2020-11-1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当孩子跟你说“我不会”,怎么办? 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你让他他画画,他说不会;让他折飞机,他也说不会…… “我不会!”孩子经常这样说来解释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是孩子真的不会吗?还是孩子懒惰?不愿意去做?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再做结论。 有些...
    2020-12-0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巧对孩子的磨蹭 育儿观念:巧对孩子的磨蹭 那天,因为小家伙的磨蹭,得到了他爸爸的一巴掌。我知道,经常面对过的很多孩子的磨蹭问题,在我家小子身上也表现出来了,看来,面对磨蹭,得与我家孩子进行一番较量了。 第一、让孩子品...
    2020-10-10 阅读全文
  • 我不生气了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2、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种情绪变化。活动准备:表情图片、好方法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人物高兴的表情图,体验开心的情绪 1、出示...
    2019-12-12 阅读全文

“老师,今天我妈妈不高兴了。”“为什么?”“不知道,我跟我妈妈说话她都不理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情绪波动时,很容易将这种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是幸...

2020-09-29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

2020-11-13 阅读全文

我们和孩子一起玩,你让他他画画,他说不会;让他折飞机,他也说不会…… “我不会!”孩子经常这样说来解释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是孩子真的不会吗?还是孩子懒惰?不愿意去做?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再做结论。 有些...

2020-12-0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巧对孩子的磨蹭 那天,因为小家伙的磨蹭,得到了他爸爸的一巴掌。我知道,经常面对过的很多孩子的磨蹭问题,在我家小子身上也表现出来了,看来,面对磨蹭,得与我家孩子进行一番较量了。 第一、让孩子品...

2020-10-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2、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种情绪变化。活动准备:表情图片、好方法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人物高兴的表情图,体验开心的情绪 1、出示...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