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发布时间:2020-08-28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尊重信任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所说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指人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自觉性、独立性。孩子从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完成学校集体和家长提出的要求任务,一直到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为追求崇高的理想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主动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这些都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表现。自我教育能力越强,自觉性就越高,进步就越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要通过外在手段去启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实行自我教育。只有当孩子能自觉地、主动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时,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要根据孩子爱学习、好模仿的特点,一方面帮助孩子掌握道德标准,逐步学会进行自我到断、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确立心目中的榜样,并使其懂得“榜样“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修养而成为强者的。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指导自我教育,正是指导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自尊心的过程。第三,要指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锻炼。要教给他们进行自我锻炼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控制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学习上坚持自我训练、自我检查、自我体验;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改变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等等。有的家长把规定孩子的生活作息制度看作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一项措施,是有一定道理的。YJS21.COm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注意克服包办代替、管重于教的倾向,针对孩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就会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记住:我们培养的是朝气蓬勃富于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葺气沉沉的奴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知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就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自理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教会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可开展教育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这样才是合格的幼儿园宝宝。可创设条件教会幼儿自理能力,幼儿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我投放了许多孩子们不穿的小衣服,孩子们可以练习给布娃娃穿脱衣服,掌握系扣子叠衣服等技能。在操作区我投放了用废旧纸箱制作的小动物。孩子们可以用筷子小勺去喂小动物,练习使用用餐工具。

案例:诺诺小朋友。今天,放学的时候,诺诺外婆来接了,诺诺跑到午睡室把外套拿了出来,准备将衣服穿起来,这时外婆看到了马上抢过诺诺手上的外套说:“你不会穿的,来外婆给你穿快点。”诺诺很不情愿的撅起小嘴,告诉外婆,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自己穿衣服。诺诺抢过外婆手中的衣服很快穿上了。看到这一幕,我特别为孩子高兴,孩子已经有了生活自理的意识。

二、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更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时常还会把家长请到班里,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游戏。比如,孩子比赛帮爸爸妈妈穿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穿完,谁就获胜。物品归类,把物品散放一边,家长和孩子一起归类摆放最先完成的组获胜。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玩的不亦乐乎。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家园共育。

案例:在墙面上,我设计了《看谁跑得快》专栏。设计出跑道,投放了小动物卡片,每天小朋友独立完成一件事,就可以让小动物往前跑一个格。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寻求老师帮助的小朋友也少了。每次离园时老师都要嘱咐小朋友别忘记摆小凳子,现在不用了,为了让自己的小动物跑得快,孩子们会主动的去完成。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指导。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得益。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1.角色扮演

雷雷是一个调皮的男孩,经常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捉弄别人。不管雷雷妈怎么费劲口舌或者体罚雷雷,他依然屡教不改。

雷雷妈后来想了一个方法,和雷雷做了一个游戏:让雷雷爸在家里藏了一些小卡片当作花蜜,雷雷妈和雷雷则扮演勤劳的小蜜蜂,比赛谁收集的“花蜜”多。

雷雷跑来跑去,很快就收集了很多,但妈妈却纹丝不动,等雷雷准备交差的时候把“花蜜”抢来,交给爸爸获得了胜利。雷雷自然不服,伤心地哭了起来。

雷雷妈问雷雷:“你觉得妈妈的做法对吗?”雷雷摇头表示抗议。

这个时候雷雷妈告诉雷雷:当你抢其他小朋友玩具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会像你现在这样伤心,而你的行为就像妈妈一样是个强盗。通过体验了一次“受害者”的角色,雷雷爱抢别人东西的坏习惯终于改了。

共情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把“我”当作“你”。通过角色扮演,有利于降低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进而提高共情能力。

2.认知情绪

很多家长会抱怨:“每当我累得半死回家时,情绪很低落,孩子还缠着我要玩游戏看动漫。孩子就不会看眼色的吗?”

这里我们能发现家长会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孩子“应当”明白他人的情绪变化,“理应”具备共情能力。

是的,随着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情绪体验不断丰富,他们的共情水平也会不断发展。但如果这个孩子从未体会过愤怒、痛苦、烦闷这些情绪,或者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难过、害怕、害羞,他们怎么能理解他人的这些感受呢?

因此,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尤其是不同情景下同一个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同样是难过,有的人会流泪,有的人会抱着膝盖低着头),是我们需要努力为孩子提供的。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认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或体会到他人的情绪状态。

学习情绪认识,除了常见的图片、动画等方式,还可以加强自然情境下对情绪的强化。

比如妈妈和孩子一起做完家务,很累了,这时候,妈妈靠在沙发上,做出很累的状态,边做边告诉孩子“哎,好累啊”,让孩子知道原来这个样子叫做“累”。

当孩子对情绪有了一个良好的认知后,自然会知道当你回家很累时不该“打扰”你了,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孩子学会“察言观色”了。

3.以身作则

阿飞是一个人缘好、人脉广、特别会照顾人的男生,当他遇到困难时,四面八方都有人帮忙。当问及他怎么“修炼”时,他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小学时他搬了新家,隔壁的男主人是位警察。某天,这位警察因公殉职了。只剩下了10岁的儿子和孩子的妈妈。

以前他放学回家,从不拿钥匙,会喊爸爸来开门,因为他爸下班早会先到家。邻居警察过世后,爸爸特别嘱咐他,以后你自己带钥匙开门,别喊爸爸给你开了。

阿飞不懂,问为什么。

爸爸说:你一喊爸爸,隔壁小男孩听见会不好受的。

从此以后,他知道别人有什么不愿提起的东西,或者不好受的某个点,都会刻意地避开,不小心提起也会立刻道歉。如果在一起有人不小心提起,也会帮别人解围化开僵局。

父亲的共情,传递给了他。做事之前都能为别人着想,所以他才会有这么多知心好友,人们也愿意帮助他。

在很多时候、很多细节,只有父母自己做好了榜样,孩子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学会共情,让善良更体贴。

4.扩大关注

对于孩子来说,比起理解家人或亲密朋友的情绪状态,理解陌生人的情感状态会更加困难。因此,家长可以尝试帮助孩子扩大自己的关注圈。

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如夏令营、读书会等,交几个朋友,不仅仅局限在孩子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带孩子倾听一段演讲,或观看访谈类节目,听听别人的想法和心声;散步时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一起探讨他们可能在想什么,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猜测别人是开心还是悲伤,是烦恼还是惬意,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对于情感的分析;与孩子一起出门旅行,感受到世界还有那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美好。

最高级的善良,是学会共情。

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孩子有了共情能力之后,更易觉察他人的内心体验,体贴他人、理解他人,从而更能和自己、和他人愉快地相处,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昨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则新闻就是有关于孩子被拐骗的,看到失去孩子妈妈撕心裂肺的表情,我的心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疼痛。

是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不可能因为怕孩子走失而禁锢孩子的自由,将把绑在家里,而是从小就教育孩子怎样保护自己,从防水、防电、防火、防走失等安全教育开始做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给他一些简单的自我防卫的本领。如:教育孩子用电:不是不让孩子使用电器,而是教给他 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知道插插座的时候,不要接触到铁片,要正确地使用开关插头……教育孩子防火:从小就知道不要玩火,看一些火灾的记实片,让他们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学会逃生、急救等……

教育孩子不要随便陌生人讲话,未经父母允许,不要拿陌生人给的东西,当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要开门,可以先问问他找谁,请陌生人自己跟父母联系、留纸条在门口或是下次再来找父母,并且不能将父母的电话告诉陌生人……教育孩子认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名字等,假如孩子走丢后,遇到好人或是警察,至少让孩子有线索可以找到自己的家。

这个丢失的孩子,是外来人口的子女,他们平时工作忙,孩子交给别人托管要又花钱,因此,让孩子在门口或是市场玩,父母掉以轻心,这样,孩子就被人贩子盯上了,人贩子有可能只用一颗两毛钱的糖就将孩子骗走了,并以最快的速度卖出去,可以说,人贩子的背后是有更大的主使者的,他们不是一般的犯罪团伙。如果交给了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我向他们也就不会这么容易就得手。

经常有家长问我:“老师,你们用什么方法管这些孩子呀?你看,你们带几十孩子到外面玩,他们既文明又安全。我们只带一个的孩子出去玩,他要么就摔交,要么就跟人打架。”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或是打架而不让孩子出来活动,儿童处于成长关键期,他们的健康比什么来得重要,而我们应该保证孩子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因此,孩子每天都要锻炼,上体育课、做课间操、玩大型器械等都是锻炼的好方式。我们老师带一群孩子出来玩时,我们会先教孩子玩的技能技巧,使他们懂得怎样玩?怎样玩才是安全的?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玩滑滑梯时,头不能先落地,否则有可能会使头部受伤,在滑梯上面,不要争先恐后,要学会互相谦让的等,家长缺少的是正确的引导。

我们在关爱儿童健康的同时,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而安全教育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加强孩子教育的同时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也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们都希望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童年,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需求。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无疑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纲要》里也提出把培养幼儿的情商放在第一位,但是幼儿在园里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在家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家长要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先从转变思想开始,其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情商大于智商。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喜欢和其他(她)孩子对比,“某某孩子认识那么多字、会那么多才艺......我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一天也不爱说话,也不会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难道是脑子太笨了?”。这正是情商与智商谁最重要最好的解释。——许多孩子的学习问题不是智商低,而是缺乏情商培养!情商教育,是良好道德品质,是乐观的个人品性,是诚恳的处事态度,情商高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然智商就会高。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EQ)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因此,父母作为教育的指引者和扶持者,在情商教育方面一定要用心。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有意培养和教育逐步发展的。

二、改变自私学会无私

教会孩子分享这点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能做到,但是这里所说的“无私”不是分享,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优点无私的教授与朋友。比如说,当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溜溜球,别的小朋友不会玩,那么自己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别人,教交朋友玩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自信,更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让孩子养成无私的好习惯。

三、改变傲慢学会赞美

孩子包括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夸赞的话,却很少有孩子主动赞美别人。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我们要想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时候,就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是要多加赞美别人的,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不仅是会增强对方的自信,你也是会受到对方的好感的,同时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的。

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当孩子发脾气、打人时家长都觉得是孩子的错、而且对孩子一头凶,孩子的世界有时候我们大人可是不懂的,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和呵斥,而是教会孩子怎么样去管理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随意生气不要让孩子多说无用话

不要让孩子揭别人的短处。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否则容易使孩子养成独来独往的个性的,不利于健康成长。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父母训练孩子理性要点:

首先是父母一定一定要理性,不受世俗污浊氛围的影响,父母要有坚定的信念:诚实、善良、包容、认真、负责、进取、吃苦、吃亏、质朴、勤俭……等等品质,从长远而言,一定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幸福和成功的。

与孩子交往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有情绪:父母说话没有情绪、行为没有情绪。

尽量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用对待大人的方式和孩子说话交往。

尽量减少、逐渐减少使用儿语;尽量减少、逐渐减少宝宝、宝贝、小宝贝、莎莎、聪聪、婷婷……之类的称呼。

尽量多地对孩子做过的一些事情进行事后的总结、复盘。

困难、不爽、打击、不舒服、身体受伤……的情况是训练理性特别好、也特别重要的机会。比如,对轻微的不舒服、伤痛,可以采取忽视或无视的态度,轻描淡写地说一声“哈哈,没事的,过一会儿就不痛的了”,同时平静地、轻轻地拍拍孩子。当孩子无意中突破了原来不敢突破的事情时,应及时与孩子总结“孩子,你终于敢做××了,表扬你!你发现吗,你原来害怕的事情实际上也并没有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哦……”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

五六岁之后,应该和孩子解释“理性”的概念,让孩子逐渐懂得并践行,懂得“按照理性去思考和行动”的意义,懂得“按照‘应该’去思考和行动”。

意志力训练,意志力对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的孩子,跑步是训练意志力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慢跑,跑步必须“过极限”才能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尽量表扬过程,尽量避免表扬结果。

教育观念必须改变。父母不应该有“一定要孩子幸福!”的观念,应该换成“一定要孩子成长!”的观念。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我的孩子任性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尼卡教授合作研究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问题,做了以下的实验:

研究者向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一辆大的救火车、一辆小的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用手指大的救火车,表示喜欢它。研究者进而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儿,如果你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儿那辆小的卡车。(要求坚持15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幼儿等待时间不如澳大利亚小朋友长,真正坚持15分钟的人数不多,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应当引起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良好的自控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学者对一些3岁半至4岁半幼儿进行自我延迟满足追踪30年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幼儿期能够等待的青年人都较为成功,而那些在幼儿期等不得、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长大后事业都无起色。事实上,幼儿阶段自控能力较好的人,到了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大都比较好。我们一些中学校长说,有的孩子很聪明,可是自控力差,上课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例如,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生下来头一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时期,一切都要依附于成人,如果得到成人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他就会感到安全,就会相信周围的一切,信心十足地迈出自主的第一步。如果婴儿最初就受到冷遇,就会产生恐惧、不安全感,他就会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周围的一切。其次,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两三岁儿童自我开始分化,他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例如,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成人应当支持儿童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幼儿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帮助老师、妈妈做事,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或给予物质奖励等诱因,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就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幼儿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不仅异于同伴,更重要的是异于成人。因此,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幼儿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价值取向。而父母往往过低估计幼儿的能力,觉得他小,怕他做不成事反添麻烦,于是不顾幼儿的愿望而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就会习惯依赖于成人。如果家长对他们管束太紧,干涉太多

从小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应该逐渐教会孩子,当遭遇不测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如何让自己转危为安。以下假设的几个场景以及应对方法,供父母参考。

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很自信地一个人走了。

茵茵边走边玩,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应对方法: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

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能力


数学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是刺激婴幼儿大脑神经元发展的最佳途径。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孩子"玩"数学,而非“教”数学。才能为他以后的正规训练打下基础。

首先要注意的是对孩子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游戏、实验、操作、拼摆等形式)进行引导,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或对孩子进行强制性教育,教育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特征和知识水平,不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过于复杂,让他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对小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让好事变坏事。过于简单有不能很好的挖掘他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认为知识很简单,不用认真学就可以掌握。这样他对数学的学习就不会有成就感,态度不积极。

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要新颖,不要老套,要寓教于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游戏化,让孩子易于接受,把教育惯穿到儿童生活中,和生活起居、游戏玩具融为一体,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例如,在操作中让幼儿练习数操作的物品或玩具的个数,让孩子渐渐学习数数;或念有数字的儿歌给孩子听,如:123,爬上山,456,翻筋斗……”就这样边念边数宝宝的手指,宝宝很有兴趣,慢慢就理解了。学会点数后要对孩子渗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让幼儿了解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孩子对数字有所感觉的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不要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公式或加减运算的得数。要让孩子自己学会主动地通过对简单事物的操作去探究加减的应用。什么样的形式或什么语言代表加法,什么形式要用减法。比如:在摆插塑时,先数给孩子看,我有几块插塑,老师有给我几块,现在我一共有几块插塑。让孩子边摆边数,借给小朋友几块,我还剩下几块等等。这样的训练,孩子觉得是在做游戏,渐渐学会简单的加减方法。

但是这种用实物进行的数学教育,不能强化,不能复杂,点到为止,以防止孩子进入小学后养成用实物的习惯。对于不喜欢计算的孩子,那就大可不必勉强他,增加他的负荷。只需指导孩子正确数数能初步了解数字代表的。妈妈们不用担心,进入小学后,在老师正规系统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会和别的孩子一样聪明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
    2020-09-18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1.角色扮演 雷雷是一个调皮的男孩,经常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捉弄别人。不管雷雷妈怎么费劲口舌或者体罚雷雷,他依然屡教不改。 雷雷妈后来想了一个方法,和雷雷做了一个游...
    2020-07-2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昨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则新闻就是有关于孩子被拐骗的,看到失去孩子妈妈撕心裂肺的表情,我的心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疼痛。 是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为父...
    2020-10-19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无疑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纲要》里也提...
    2020-05-22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父母训练孩子理性要点: 首先是父母一定一定要理性,不受世俗污浊氛围的影响,父母要有坚定的信念:诚实、善良、包容、认真、负责、进取、吃苦、吃亏、质朴、勤俭……等等品质,从长...
    2020-05-22 阅读全文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

2020-09-18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1.角色扮演 雷雷是一个调皮的男孩,经常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捉弄别人。不管雷雷妈怎么费劲口舌或者体罚雷雷,他依然屡教不改。 雷雷妈后来想了一个方法,和雷雷做了一个游...

2020-07-2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昨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则新闻就是有关于孩子被拐骗的,看到失去孩子妈妈撕心裂肺的表情,我的心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疼痛。 是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为父...

2020-10-19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无疑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纲要》里也提...

2020-05-22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父母训练孩子理性要点: 首先是父母一定一定要理性,不受世俗污浊氛围的影响,父母要有坚定的信念:诚实、善良、包容、认真、负责、进取、吃苦、吃亏、质朴、勤俭……等等品质,从长...

2020-05-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