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开学如何应对一片哭声,这份止哭秘籍太管用了!

发布时间:2020-07-24

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观念:开学如何应对一片哭声,这份止哭秘籍太管用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开学了,幼儿园老师很快就要开始忙活起来了。新生入园,有一个事想必是很多老师都怕遇到的,那就是孩子们的哭闹。面对孩子的哭闹,老师们也会感觉到到非常的焦急,害怕处理不当会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

其实家长入园哭闹不仅老师怕遇到,家长也会怕,如果孩子一直哭闹家长也不安心,一天都在想着孩子的情况,自己的事情也分心了。

处理孩子的哭闹有什么妙招呢?老师们、家长们别急,面对孩子的哭闹办法有的是,不过得要“对症下药”要分清孩子是什么原因哭闹的。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份幼儿园止哭秘籍,希望对各位家长、老师都有所帮助。

入园就哭闹不停型

在没有进入入幼儿园时,孩子都处在家人的陪伴中,一路上都是开开心心的,可是当真正踏入幼儿园,当看着父母要离开时,就大声哭闹,吵闹着不肯进去幼儿园。老师、家长怎么哄都不听。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心中意识到要自己在幼儿园生活了,没有了家长的陪伴,少了依赖,缺少了安全感,内心感到害怕。

教师的做法:

1.面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可以给孩子一些玩具,给孩子介绍下幼儿园好玩的事情,介绍一些新朋友。

2.在动作上可以对孩子表现的亲密一些,可以抱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有妈妈的感觉。

3.千万不要采取强制止哭的办法,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害怕。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让他慢慢观察其他孩子参加活动,过一段时间他自己也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去参加活动的。

家长的做法:

1.如果是新生在入园前,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要去幼儿园的事情,让孩子心里有所准备,在开学的前几天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参观,多给孩子说说幼儿园好玩有趣的事情。这样可以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如果是老生,家长也应该在开学前就让孩子做好上学的准备,可以多问一些幼儿园的事情,激发孩子入园的兴趣,问班级的老师啊,同班的小朋的情况啊等轻松有趣的问题。

3.家长要做好应对这个情况的准备,不要过分紧张,要理解这个是孩子的正常的反应,也不要过分苛责。

4.白天孩子哭闹久了,体力会消耗。晚上回去要给他喝些淡盐水补充体力,晚上督促孩子睡早点,保持足够的睡眠。

一直憋着不哭型

这类孩子,入园时就一直表现的非常的平静,不哭也不闹,老师说什么也都会听着。但是就是有时候会偷偷一个人走开,默默的在一旁,问他的时候,说话时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对同伴、老师缺少安全感,但是呢,孩子自制能力又很强,所以会表现出很正常。

老师怎么做:

1.老师对这孩子要给多一些关怀,多陪孩子聊聊天,尽快让孩子信任,让孩子从心里打消对幼儿园的不适应感。

2.在肢体动作上,可以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近。也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玩玩游戏,让孩子消除恐惧感。

家长怎么做:

回到家里了,家长可以多提及老师与同伴事情,慢慢消除孩子的对老师与同伴的陌生感。在接送孩子时也可以多跟老师交流,也可以问问同伴的其他小朋友,帮助孩子对同伴、老师尽快建立感情。

过几天才哭型

这类孩子去幼儿园时表现的非常的积极,好几天也不哭不闹,在幼儿园也表现的很好,可是过了几天后,就都不在状态了,就一直吵着闹着要回家。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类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新鲜事物,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但是在幼儿园呆了几天后,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了,所以表现出不想去幼儿园的想法。

老师该怎么做:

1.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多介绍幼儿园的其他好玩的事情,让孩子产生兴趣。

2.可以带孩子逛逛其他的班级,看看其他小朋友做游戏,让孩子消除厌烦的心理。

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要充分肯定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可以告诉孩子老师对他的夸奖,多鼓励孩子与老师,同学交流,让孩子尽快对幼儿园产生感情。

间断式哭闹型

很多孩子明明在玩游戏,在老师的教课时也表现的很好,玩的开开心心的,一脸的开心样子,可是一到午睡、午饭时间就一直在哭闹,怎么哄都不听。

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玩时,情绪比较高涨,整个人都注意到游戏上面了,而在吃饭和午睡时,基本处于一个人的活动,少了同伴与大人的依赖,感到不适应。

老师怎么办:

1.看到这种情况,老师要走过去给孩子帮助,要在身边督促孩子把饭吃完,慢慢的教导孩子,让孩子心里可以自然的适应一个人吃饭、午睡。

2.平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当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时,适当的给孩子言语上的鼓励如“你真棒”“你真厉害”等。

家长怎么办:

在家庭中,家长要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少一点溺爱,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做。

受影响而哭闹型

有些小朋友本来自己表现的好好的,游戏也做的挺开心的,可是一看到同伴小朋友哭,眼泪哗哗的流下了。

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受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影响,情绪不稳定,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

老师怎么做:

1.老师要把哭闹不停的孩子隔离开,安排他们到其他的活动区,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参加活动

2.带情绪容易受影响的孩子去操场散散心,玩玩其他游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慢慢转移不开心的情绪。

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要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要鼓励,多跟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情,让孩子尽快适应。

结语:

开学前几天,孩子会哭闹,这其实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老师与家长不要过分担心。老师要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耐心的引导孩子。

老师也要保持与跟家长沟通,及时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双方好好配合起来,耐心的对孩子进行教导,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乱丢东西的行为


育儿观念: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乱丢东西的行为

回应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父母与孩子(零岁左右的孩子)沟通重要途径,不回应等于拒绝和孩子沟通,不沟通的原因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是我们不懂得和不会语言的零岁左右孩子沟通。不知道孩子要找的感觉是什么?例如:半岁左右的孩子没有人教都会乱丢东西,乱丢是孩子要的感觉,也是父母在遗传基因里留给孩子的先天记忆内容。父母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回应呢?说教孩子听不懂肯定不行,多数的父母采取不回应的态度。

不回应父母就丧失了一次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孩子少了一次被引导后增加新的记忆内容的机会。那么我们怎样去回应孩子这样的行为呢?父母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不要乱丢东西,我们要改变的是乱,而不是丢,我们在孩子面前摆一个桶或盒子,我们把小球球投进桶里或盒子里。这是我们针对乱丢东西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孩子能的接受这个信息的理由是没有改变丢的行为形态,反而,将东西丢进固定的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加上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孩子很快就会学着将东西丢进固定的地方,父母不断地鼓励,孩子会学得更快的原因是孩子天生对鼓励地掌声,语言都能找到感觉。

只要我们找到与孩子沟通,回应的途径和相应的方法,孩子再小都是可以接收我们的信息,并改善其行为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昨天放学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样在外面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个钟头后回家写作业。可是,就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哭呀……”

忙着准备晚饭的我,当时也没有太在意,隔着客厅问儿子道:“怎么了宝贝儿?哪里不舒服吗?”儿子说:“没有哪里不舒服,妈妈,我就是想哭……”我顺着他说道:“好吧,如果你真的想哭你就哭吧。”等我稍等片刻去卧室看他时,发现他竟然真的趴在书桌上哭了,那泪珠呀还真的就挂在脸上呢。唉哟,还真哭了呀……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没想到竟然是真哭!儿童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有心情不好莫名其妙想哭的时候,今儿个我们就经历了,嘿嘿。

我赶紧走到他身边,搂着他,轻轻抚着他的后背,柔声地问道:“宝贝儿,你是写作业累了吗?”

他带着哭腔回道:“没有,妈妈!”

我轻声说:“噢,这样呀,如果你觉得哭一哭能好受些,你就哭吧。来,到你的小床上躺着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就好了。”

儿子顺从的上了床,抱着个毛巾被,竟然呜呜地大声哭起来………

我走出房间,想留他单独呆一会儿。给他点儿时间让他哭一会儿,等他稍微平静下来的时候再来抚慰他。

过了几分钟后,我又走进卧室,坐到床边,问他:“好点了吗,宝贝儿?”

他说:“还没太好呢,妈妈”

但这样一直哭下去似乎也不是办法呢,我说:“那能让妈妈抱抱你吗?”儿子便主动坐到我身边,倒到我的怀里。

我轻抚他的后背,温柔地问:“宝贝儿,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然后觉得心里很难受?”

儿子终于呜咽着说了:“妈妈,我刚才在抄写课文时,看到植物种子离开了妈妈,我就想到以前我们捐书给的那些可怜孩子了,他们可真可怜呀,都没有妈妈!”噢,这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

我安慰他道:“妈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妈妈答应你,等我们有机会时多捐些书和衣服给那些可怜的孩子,好吗?”

儿子说:“好的,妈妈。”我继续说:“宝贝儿,那些可怜的孩子也有人会照顾他们的,即使没有了妈妈的照顾,一定也会有类似妈妈爸爸一样的人来照顾他们的,你不用为他们担心的,好吗?”儿子这时终于止住了哭声,说:“噢,这样呀,我知道了,妈妈!”这时,儿子顺手从床上的折纸中捡起一条小船,说:“我今天还答应给同桌折条船来着。”我说:“噢,那我们现在来折小船,好不好?”儿子马上就阴转晴了:“好,我现在就把明天要送给她的小船折好。”于是,擦干眼泪,起床,找纸,开心地折小船去了。

孩儿这由哭到笑的过程变化好快呀,这一切,把下班回家的奇爸给整迷糊了,他在厨房拉着我小声地问:“这小子咋地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把我吓一跳!”哈哈,看看,还好是我来处理这件事儿,要换成奇爸估计会对儿子的哭很不耐烦,也许会狠狠地把孩儿给严厉的教训一顿。

在孩子想哭的时候,你有让他痛快地哭出来吗?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心情郁闷的时候,这个时候哭不失为一种释放坏情绪的一种办法。也许他能讲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或许他自己根本就说不清楚是为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哭出来,让他释放出不好的情绪,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所以,当您的孩子想哭的时候,要记得成全孩子,让他一次哭个够,哭过了,心情马上就会灿烂了。

家长育儿经:给孩子一片天空


给孩子一片天空

豆豆班支蔡仪家长

我是支蔡仪的妈妈。我来交流下我的育儿经。我家宝宝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在家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唱歌跳舞,我就根据她的性格,去选购了儿童歌曲,每天晚上放1个小时的歌和她一起学,一起唱。有时打扫卫生就喊宝宝一起干,喊她扫扫地,擦擦桌子。我洗衣服,她就自己主动跑来要求也要洗衣服,就让她洗点袜子,不要说,她洗了也蛮干净的。我喜欢不管做什么事都喊宝宝一起参与,不能老是这你不会弄的,你去看电视,从小就要培养她独立的一面,不管她做的好不好,都要表扬她干的真榜。小孩的观察能力蛮强的,我给宝宝买了一条裤子,正面有个小熊,一次她自己穿裤子,穿对了,我就觉的蛮惊奇的,我说:你怎么这么厉害啊,裤子都穿对了。宝宝说:我上次看见这面有个熊,我就把它穿这了。我家也买了很多儿童图书,以前都是被宝宝撕坏的,现在孩子大点了,知道书是看的了,现在看书的时候就说认识数字,最简单的1-10,她知道1-10怎么数,可就是不说,非要你先说,她才肯说。我就说:这次换你先说,你做老师来教教我。把主动权交给宝宝。有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也许她不想学了,不要勉强,下次在教。这就是我的一点小小经验,和大家分享下!

育儿观念:如何与孩子交流


育儿观念:如何与孩子交流

孩子们已经进入中班下学期了,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今天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喝水”等问题。他们开始关心起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

今天离园的时候,金宇鑫的奶奶问我:“老师,今天有没有作业?”边上的张语涵奶奶也凑上来问:“老师,今天孩子学什么知识了?需要辅导吗?”祺祺妈妈也赶紧过来说:“每天回家我都问他学了什么,可他什么也说不出来。”面对家长的问题,我知道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随着幼儿的成长,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开发。而且家长们也会更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有利于家园共同进行一致的教育。

家长们的心理是值得认可的,但同时也反映一个问题。幼儿时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学,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到底学了什么。与孩子交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问孩子学了什么、太笼统,孩子不会总结今天我学什么了。因为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和新鲜事物,他很难讲清学了什么。

许多父母觉得,跟孩子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管自己采取怎样的表达方式,孩子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其实当家长对孩子老是提相同的问题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问题时,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谈兴趣的,家长与孩子的谈话自然就难以进行下去了。那么,家长如何使孩子愿意与自己谈心呢?建议试试以下方法。

1、从兴趣入手。家长从幼儿园接回孩子,不要急着问孩子“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或“学了什么”,可以与孩子谈谈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对孩子说:“告诉我,在幼儿园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事是什么?”还可以先与孩子玩一会儿或共同参与某项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等你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时机自然来到,孩子有了谈话的兴趣,他就会兴奋地说出一串串他高兴的事情来。

2、玩交谈游戏。游戏始终是孩子的最爱。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互动式的谈话游戏。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问我答”的游戏,与孩子一问一答或者与孩子交换角色,让孩子充当老师,家长来做学生,由孩子模仿老师提出问题,家长回答问题。这种交互提问的方式和角色互换的方法既能够避免孩子的紧张被动,又能够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了解对方的好办法。

3、注意交流方法。除了与孩子谈他感兴趣的事情,还要注意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情况,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从成人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探听式的自上而下的询问,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与孩子谈话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辅导孩子折纸、小制作、绘画时,不要简单地教会孩子怎样做,或者直接指责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说可以怎样制作,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或你想要了解的情况。

4、做忠实听众。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程度取决于成人倾听孩子谈话的态度。家长与孩子谈话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要表示理解,不要将成人的感受强加于孩子,也不要经常用提问和评价打断孩子的谈话,如果时间不足,可以和孩子约一个时间,下次再谈。要注意通过谈话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体以及孩子的情绪、心理状态和内心的期待等等,这些是成人通过迫切询问得不到结果,而对孩子成长又十分重要的东西。

与孩子交流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老师和家长们都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

喜欢《育儿观念:开学如何应对一片哭声,这份止哭秘籍太管用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师心得:幼师应对入园新生止哭秘籍 幼师应对入园新生止哭秘籍 一、不停哭型 入园前的亲子活动,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玩得都很开心,但是第一天开始上幼儿园,便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了,他们觉得十分害怕、不安全,所以从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那一刻起,...
    2021-04-2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乱丢东西的行为 育儿观念: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乱丢东西的行为 回应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父母与孩子(零岁左右的孩子)沟通重要途径,不回应等于拒绝和孩子沟通,不沟通的原因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是我们不懂得和不会语言的零岁...
    2020-10-2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昨天放学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样在外面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个钟头后回家写作业。可是,就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哭呀……” 忙着准备晚饭的...
    2020-10-22 阅读全文
  • 家长育儿经:给孩子一片天空 给孩子一片天空 豆豆班支蔡仪家长 我是支蔡仪的妈妈。我来交流下我的育儿经。我家宝宝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在家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唱歌跳舞,我就根据她的性格,去选购了儿童歌曲,每天晚上放1个小时的歌和她一起学...
    2020-09-16 阅读全文

幼师应对入园新生止哭秘籍 一、不停哭型 入园前的亲子活动,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玩得都很开心,但是第一天开始上幼儿园,便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了,他们觉得十分害怕、不安全,所以从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那一刻起,...

2021-04-26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乱丢东西的行为 回应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父母与孩子(零岁左右的孩子)沟通重要途径,不回应等于拒绝和孩子沟通,不沟通的原因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是我们不懂得和不会语言的零岁...

2020-10-29 阅读全文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孩子想哭,您让他哭了吗? 昨天放学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样在外面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们玩了一个钟头后回家写作业。可是,就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哭呀……” 忙着准备晚饭的...

2020-10-22 阅读全文

给孩子一片天空 豆豆班支蔡仪家长 我是支蔡仪的妈妈。我来交流下我的育儿经。我家宝宝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在家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唱歌跳舞,我就根据她的性格,去选购了儿童歌曲,每天晚上放1个小时的歌和她一起学...

2020-09-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