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和孩子好好说话
发布时间:2020-07-20 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 教育孩子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心得育儿心得:和孩子好好说话
这两三天以来,我放下了唠叨和命令,还有指责,心平气和地对待女儿做的一切事,我们的关系了来了180度的转弯,她又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她,听话、懂事又乖巧!
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她却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我说什么也不听,好话歹话一概当耳边风,尤其是寒假以来,我感觉到我越来越管不住她了。当我特别迷茫时,我又翻开了那本《当你的孩子7岁》这本书,稍微浏览了一下,书上明明说,这个年龄的孩子超级好相处,尤其是听妈妈的话,和妈妈的关系很好。这个时候,我就伤心,女儿怎么变成了这样?而这两天,我思前想后,决定从自身做起,遇事不着急,不发脾气,想不到的是,效果那么明显,女儿马上换了一个人,什么话都听得进去了。
比如,今天早上,她早早地起床了,我叫她来洗脸了,她洗脸的时候,我对她说:“宝宝,早上没事可以去把数学作业做一做,早上做起来很快的,因为人早上脑子最清醒,做事也效率最高。”我说这话的时候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那就是她根本不会听,照样去玩,我心里想,如果是这样,也算了,我只是建议,做不做是她的事。没想到她听了我的话后,果真跑到那去做起了数学作业,做了几题,说:“果真是快,好爽!”就这样,很快地完成了。想到早上,如果是喋喋不休地说:“数学作业到现在还没做,赶紧去做作业,不然白天玩累了又不想做。”或是“你作业还有许多,等下我吃了早饭就带你弟弟下去。到时你就要在家做作业”等一大堆负面的、唠叨的、威胁的话,女儿心情肯定不好,会不情愿地坐到书桌旁,心情不好,做起作业来效率肯定低,同时更讨厌做作业,而且心情不好也影响身体健康。
后来吃了早饭后,我问女儿要不要把她的衣橱整理一下,因为里面的衣服实在是太多太乱了,女儿说:“好啊!”跑到房间去,把衣橱里的衣服全部拿了出来,很多,我就把儿子给老公抱了,说道:“我们一起来整理,好不好?“好!”女儿非常高兴。整理完了衣橱,女儿说想看电视,忽然又想起来还有语文的写话没有写,就问我:“妈妈,怎么办呢?”我说:“我可以把写话写好了就看电视啊!”她又同意了,然后发愁到:“我不会写啊!”我说:“妈妈指导你哦!”于是我让她在看图写话书上自由选了一篇图画说了几句后就开始写了。
中饭快要熟的时候,宝爸买了几个馒头回来,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吃馒头了,女儿就吃了又吃,最后馒头都冷了,她还要吃,宝爷又在那说话了:“又不吃饭了,冷了还吃……”由于爷爷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任何小事都超级喜欢管,唠叨得又特别多,女儿像没听见一样还在那吃,宝爷又说:“这孩子就是这样不讨人喜欢……”我赶紧过去,和女儿商量:“如果还想吃的话晚上再蒸得吃,好不好?”她马上同意了。
“和孩子好好说话”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一直做到并不容易。有时候,在孩子搅得不停时是最容易发火了,有时候自己的心情欠佳也就难以好好和孩子说话。从这两天的许多事情来看,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孩子没问题,如果有问题那是大人的问题。”希望自己能继续加油,亲子关系更好,能陪伴女儿快乐地长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想想远没这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膏方。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肯定他,鼓励他,同时不要让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其自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表扬,若遇到原则性错误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以指正,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此外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两种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时半会没法分开,因之前已提醒过,妈妈就数落他了,可儿子硬说不是我混的,接着越批评越不肯承认,其实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总以为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认,直到后来向他保证不会批评他,他才说是他干的。反过来就说明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就有可能对他太严厉了,事事较真他心里总有点怕,其实想想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犯错的,有时更是好奇心所驱,所以是诚实重要还是让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通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老师的评价就更为客观,而且老师在发现孩子潜能方面肯定比我们家长来得敏感,所以和老师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觉得与孩子较好的聊天时间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多听听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讲故事,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说到克服缺点如我家孩子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我们会在玩前提醒他玩后要自己收拾,一开始他很不情愿,还会闹情绪,但我们并没有妥协,而是许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予奖励如零食,然后再给他讲道理,渐渐地他这个坏毛病已经改了很多。平时遇事努力做到多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可以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甚至争执,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听话,把孩子看做朋友,尊重他,引导和帮助他,那么孩子也会尊重你并对你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小孩子哭是好事,哭多了不容易生病,之前婆婆也这么说,就针对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不少,不容易生病我觉得应该无关吧,适当的哭可以增加宝宝的肺活量,和声带的打开,不能宝宝一哭就去哄,这样宝宝会有依赖,虽然说婴儿哭是锻炼身体,但也要注意个"度".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我觉得不一定要用哭来取代这些,梦婷现在很喜欢叫,特别是一个人躺着的时候,很喜欢啊啊啊啊好大声的叫,我觉得这样应该就可以取代哭了吧。
梦婷一直以来就不怎么哭闹的(无理取闹的那种),我不像很多家长那样,孩子一哭不管什么情况下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抱起来,哦哦哦的哄得没完,因为我知道那样一旦习惯了,就老是要那样整天抱着孩子哦哦哦哦个不停,婆婆就特别喜欢抱起宝宝就转啊转的,哦哦哦得没完,所以我基本不喜欢婆婆带孩子,我都是想尽办法自己带着,现在很多差不多和我一起生的朋友,他们总说宝宝太粘人,整天就在妈妈手上还要抱着,不然哭的不得了,因为宝宝一直也是我带的,很少让婆婆他们带的,不过梦婷不粘人的,现在谁都可以抱她,因为我平时就没怎么抱着她,都是把宝宝放床上的,月子里基本都是睡觉,就是吃喝拉撒才起来,满了月还是很爱睡觉,我基本不去打扰她,都是给她睡到自然醒,为什么呢?这孩子只要是睡到自然醒来她都不会哭的,反而醒来看到大人就笑,这点是我最喜欢的,特别喜欢她甜甜的笑容。
开始妈妈还说我,宝宝开始认生认人了,多让婆婆抱去,不然到时候我会很辛苦的,到时候老粘着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但是我坚决我自己的意念,怕就怕在一旦一些不良习惯一养成,那时候的辛苦应该要比现在这种辛苦要重不知道多少倍,我无法去想象,呵呵现在五个多月了,快六个月了,从怀宝宝到现在每天都过着很充实,甚至感觉不够用,时间也过得飞快,宝宝开始和我做着拍手的动作了,我现在只要做拍手的动作她就跟着来:宝宝来,看着妈妈,和我一起拍拍手,拍拍手······她也动起来,只是两只小手手不对拍,哈哈~~~动得很有劲,让她趴着,看似没有爬,拿东西放前面手手勾不到的,不过一会她就拿到了,应该是慢慢往前挪了的,嗯宝宝的每一个进步妈妈都很开心。
育儿心得: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育儿心得: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女儿有四岁多了,她在茁壮地成长。以下是我四年来积累的点滴小经验,自己觉得很好,故记下来和朋友们共享: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认真解答他(她)们的提问。最好在他们第一次对某个事情产生疑惑时,就帮助他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少一些混沌不清,少走一些弯路,便于他们更快地认识这个世界,为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打下基础。
2、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多带他们参加一些酒宴、聚会,有助于培养孩子活泼、外向的性格,为孩子形成良好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打下基础。
3、学会对孩子说“不”。对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坚绝地说“不”。当大人养成这个习惯后,孩子自然就会接受大人的拒绝了,不会再通过又哭又闹的方式要胁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在经过两三次的父母坚定地拒绝后他们知道哭和闹是没有用的,就不会再使用哭闹的方法了。
4、从两三岁时起,当孩子说不想吃你做好的饭菜时,表现出挑食的苗头时,一定要坚定地对他说:“煮什么就吃什么,不然就没东西吃。”这句话说多了,并且父母在行动上也贯彻下来后,孩子就会接受这个观点。只要饭菜不是煮得特别难吃,孩子都会把每顿饭吃完,离挑食的毛病远远的。
5、从两岁起就可以教孩子数数了。先数1到10,学会数后,再学数10到20,然后10到50,10到100。再告诉他百、千、万的概念。当他掌握了这些时,有事没事时多让他数数。比方说,他想要你开电视给他看,你就说,从1数到100我就开给你看。为了看上电视,他就起劲地数。或者他要你讲故事给他听,你就说从1数到200就讲故事,他肯定也会起劲地数。通过这些方式,数字会在他幼小的脑海里不断地加深,对他以后学数学很有帮助。学会数200后,就可以教他加法和减法了。
6、对于年幼的孩子要让他们玩,尽量让他们多出去玩,感受四季天气的变化,让身体适应天气的变化。只有多玩,玩得尽兴了,他们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会把学习识字、写字、数学、英语也当成一种玩,会对学习永葆兴趣。
7、多给孩子讲一些与实际生活真相相符合的儿童故事,就像这个博客里我记下的益智幼儿故事集里那些故事样。少讲一些虚无飘渺、过于浪漫、与生活真相相差太远的神话传说、一千零一夜那些故事,那些除了养成孩子爱幻想的个性,可能并不能带来更多益处。
跟孩子应该好好说话
跟孩子应该好好说话xx爸平时对xxxx真是尽心尽力尽责的,xx喜欢吃什么他会精心的准备,陪着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角色扮演,平时的接送几乎都是他,不可谓没耐心或照顾不好,但他的情绪却并不总是管理的那么好。
昨晚,我跟xx都洗漱、刷牙完毕上床,准备讲了故事睡觉了,xx爸在书房电脑上看电视,xxxx想再吃点零食,充分沟通后xx还是表达着非常想吃,我便同意让她自己下去吃,吃完后直接喝水、漱口,不再刷牙了,于是她便自己下床去找她那零食,零食盘里没她想吃的那种,我想起我包里还有一小包,让她去我包里拿,xx爸可能听到声音了便到客厅,看到xx刷完牙要吃东西,便大声训她:“总是晚上睡前要吃东西,那还刷什么牙呀,买那么贵的牙膏干啥?穿这么少,感冒了就得去医院,看是谁难受?------”说了一大堆,我一看那情况,赶紧从床上下来,帮xx妞从包里把那小零食拿出来,用眼睛制止xx爸继续下去,拉着xx妞上床,好好拥抱着,当时是真的心疼孩子,xxxx委屈的撇着嘴,眼泪在眼中打转,紧紧的抱着我,我用手拍拍她,好一会儿情绪平息了,她跟说:“爸爸是不是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喜欢吵他,他现在跟他们一样,不会好好说话?”我笑笑说:“有可能吧!你爸很爱你,你也知道,但他的情绪管理一直不好,有时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弄弄就发火了!他是担心你穿的太少感冒,也担心你刷完牙再吃东西长驻牙,会牙疼!”xx妞点点头,开始做鬼脸吃东西了。xx爸也许是之前跟我在一件事情关点上不一致,当时有说过两句,我没在意那么多,正常带xxxx准备睡了,他自己情绪上还没调整过来,xx妞这情况上就发作了,唉!有时真是大人的问题!
对同一件事情上,大人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同,容忍程度便不同,xxxx之前也有刷完牙又吃东西,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好,如果能好好跟孩子沟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他的那顿吼,只让xx妞觉得爸爸态度不好,对她发火了,她做错了,具体哪儿不对她并不明白,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吗?
第二: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不是出于自身本意行事,而是查看他人的脸色,习惯后便成了一身的奴性,少了自我的内在肯定和自信心,更少了创造能力,他更多的是看他人的看法而非自我的想法。
第三:会对亲子关系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会认为只有做的事情符合父母的心意才会爱他,心里有事儿也不敢轻易跟父母沟通,青春期将会更加叛逆。
第四:给孩子的所做的榜样是:发火是解决问题的最方便的方式,许多妈妈说自己孩子总爱发火,脾气不好,请问:您平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在育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自我的成长,远比看许多育儿书更重要,比关注婆婆是如何喂养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对不?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时间好快呀,一转眼楠楠已经是XXX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其中的变化是显著的,作为家长,我不要求孩子什么都行,但一定要培养他对事情感兴趣,我也希望她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心得:
培养他简单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上学之前,我就让她慢慢学会穿简单的衣服,袜子,鞋子,自己吃饭,自己刷牙洗脸,如果他说:“我自己穿,我自己吃,我自己做”那你更应该让他尝试,如果他不是情愿,你可以用愉快的方式让她感兴趣,虽然她可能把衣服穿的很滑稽,或者说饭吃的满桌都是,鞋子穿反,作为父母都不应该笑话,反而应该说说:“你真棒。”要鼓励他,让他学习,否则难以长大。
培养他的阅读能力
从他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讲故事给他听,虽然很多时候他不太明白,但是拉直了小脑袋听的津津有味,我就知道他有了兴趣,慢慢长大我就挑些生动的富有道理的故事,儿歌,成语故事,三字经,给他听。让他用小脑子思考,回答简单的问题,或概括的简述下故事的情节,在激发他的想象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记忆力,培养了兴趣,知道该做个什么样的孩子,所以现在我坚持每天晚上都给他讲上一遍故事。
培养他的好奇心
现在满嘴的为什么,主要是他稍微一点的事情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理,来满足他的好奇心,所以千万不能敷衍他,那就是对他的不负责任,而是尽量找到答案来回答他,哪怕说是自己不知道去问问别人或者老师。
平常有空的时候,我尽量带他去玩玩,今年的动物园,岳王的花卉园,湿地公园,主要是想让她能增长知识,还能呼吸新鲜空气,让她知道各种动物,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培养他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大人的做法来衡量比较,怪他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哪怕一点点的小事都要求他完美,这样反而打击了他的幼小心灵,让她对什么都没有信心,觉得都做的不好,要得到批评。我们应该适当的表扬,再指出哪里的不足,下次一定会做的更好。让她不害怕,更自信满满。
以上是我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小心得,当然也许不是很好,很到位,希望能和更多的爸爸妈妈交流,学到更好的育儿知识。把我们的小宝贝教的更好,更懂事,更健康。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好伙伴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好伙伴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各种书籍网络上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孩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变化很大,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欣赏与鼓励教育。我的孩子一直不是一个很勇于表现自己的宝宝,记得第一次秋游,整车的孩子都唱歌了,他想唱,但最终没有开口,我心里是有些遗憾,但还是安慰孩子说,没关系,下次我们好好准备一下。在元宵节的那天家长活动日,孩子出乎我以外的举手上去讲故事了,虽然声音不是很洪亮,也比较急促,但在我看来,已经是最美妙的故事。之后我更加细心地帮他在每次活动都做做准备,让他有信心地区展现自己,同时也注重与他的沟通。还记得几天前,班级里要举办“活跃宝宝”的选举,周末我就和他说,宝宝,到时候你就举手上去弹钢琴吧!他没有应声。后来,我们聊到这个话题,他说他没有想到上去表演钢琴,我想,他还是有点胆怯。于是安慰他说,没关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隔天,我把曲谱复印好,让他带到幼儿园去表演,他很开心地在班级里表演了一下,放学回家后还分享了这次经历,并有信心参加之后的钢琴比赛。欣赏与鼓励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
与孩子之间的互相尊重教育。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长辈,明白那些事情是正确的,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在尊重老师、尊重长辈方面,做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也非常尊重孩子,坚持平等教育方法。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同时也要做一些引导教育。我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早教英语,让他觉得像玩一样的学习,接着,我带他和我的新加坡朋友的小孩玩,那位小朋友只会说英语,这时,我就引导他,英语学习好了,还是很有用的,这次我们去香港,他也意识到,原来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英语。就更加喜欢到上外宝宝那边学习,自己就会很主动地在家复习。这样的习惯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最近孩子开始要求我让他学习钢琴,我们也交流了一下,我告诉他,一旦我们开始学习钢琴,就会很枯燥,希望他能坚持,学习钢琴目的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只是希望能丰富他以后的生活!
我还在努力地为成为一个好妈妈而摸索,我觉得孩子给我最高的评价就是:妈妈是我的好朋友。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关系下去。同时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我们经常说的教育幼儿,也就是幼儿养成教育,它的内容包括的面很广:爱祖国、讲卫生、懂礼貌、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等。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学会书写数字,背诵唐诗,认识汉字,学习书面上的知识。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幼儿进入中班后,我们发现班级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大体有三种情况:有些幼儿不但学习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讲,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条,也很懂礼貌、守规则,各项常规都很好,一般不需要老师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儿,吃饭磨蹭、集体活动乱讲话、区角活动打闹,争抢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在某些方面的情况比较明显,如有的幼儿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的行为拖沓,还有的规则意识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如:见面有礼貌的问好,饭前便后洗手,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班级中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骨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有段时间,班级有些小朋友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有一次,上课发现一个小朋友很自觉的就坐好了听课。我马上表扬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向他学习。那天大部分上课都非常的认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时的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个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等等,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家长要指出幼儿出现的问题。比如:动作慢。你衣服叠的真整齐,如果叠的在快一点就更好了。
以上三点是我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一些体会。家庭教育在幼儿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正确教育孩子,只有让幼儿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