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发布时间:2020-06-24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住平房最大的好处,便是为孩子提供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天地.每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一声“我走了”便不见了踪影.三五成群的孩子,从这一家窜到那一家.

后来天气渐冷了,我开始限制儿子的这种自由.可一天两天还行,到了第三天,他却怎么也忍不住了,哭闹着要去找他的朋友.邻居们劝我:让他去吧.我碍于面子,点头应允.没想到,他却一去不回,无奈,我又出去找他.最后是儿子哭着跟我回了家.

我想是孩子太寂寞了,于是便想方设法陪他玩.可还是不行,于是前面的“悲剧”重演.

有一天,我陪他玩了一会儿,他又可怜兮兮地一边小声叫着“妈妈”,一边谨慎的看着我的表情.我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想在阻拦,但却忍不住问他一句“妈妈好,还是小朋友还好?”儿子虽小,大概也明白我的心思,只是“嗯”着,却不回答.我不再问什么,只是叮嘱他早点回家.看着他蹦蹦跳跳高兴地夺门而去,我终于明白了:母爱对于孩子虽然重要,但仅有母爱还是不够的,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

这样想通了,我便有心“豁”出去,让他玩个够.第一天回来的比较晚,但我庆幸他终于知道回家了,第二天,第三天……渐渐地,他似乎也开始知道控制自己的行动.比方说我告诉他“玩一会就回家”,结果他真的玩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我要他“别走远了”,他真的不到处乱跑了。

我暗暗的庆幸:这是自己没有野蛮的独占儿子的空间的结果,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儿子也格外的听话了。yJs21.COM

不知道本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让孩子的自信代替依赖


在我们组织的一日活动中,总会对个别能力比较弱或者胆子比较小,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投入更多的关注。当然,相对于那些能力强、胆子大、性格活泼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孩子确实是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长时间在教师帮助下,才能融入集体活动的孩子,是否得到了比较有效与明显的发展了呢?在《送货忙》这一健康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诺诺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由于她胆小,所以平时得到了老师较多的照顾。今天活动一开始,她就粘在我的身边。第一环节是单手托盘走平衡木,她小心翼翼地走得比谁都慢。当我说要增加难度,双手托盘走平衡木时,她怎么也不肯一个人走。尽管我一直鼓励孩子要勇敢,独立完成任务,但当我看到此种情景,我还是理所当然地去扶她。在我的搀扶下,她也完成了动作,可是小伙伴们不服气,都说:诺诺不勇敢!诺诺的头低下了,脸上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想到我的好心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快乐,我想:此时的诺诺肯定沮丧极了。

我觉得:在我与诺诺的相处过程中,太注重每一次活动后的结果。诺诺总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忽略了帮助胆小的孩子建立自信心。其实,我无时不刻的帮助,正在让孩子身上的依赖性渐渐滋生并增长。当依赖成为习惯,那么孩子也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在仔细考虑后,我想,我会调整对她的引导方式。给孩子一个挑战自我的空间,独立面对困难的空间。让自信代替依赖,让孩子体验到真正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这是孩子无意间的信任


来到幼儿园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园长安排我在小五班带班,刚开始我不叫不上孩子的名字,学号也对不上,总是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也把孩子弄的好无辜,经常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是XXX,我是XXX,”天啊,我该怎么办,于是乎我就把孩子的花名册用手机拍下来,回到家里一个一个记,一边念名字一边想他们的样子,终于被我记得八九不离十了。

我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叫王梓赫,小名叫跳跳,刚开始到班级后,跟他说话他不回应我,我就主动的跟他接触,时不时的找他聊一下天,逗他一下,慢慢的他只是对我笑笑,再后来会回答我的问题,再慢慢的他会主动和我说话,请求我的帮助,我开始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我的方法奏效了,跳跳在我的面前变得活跃了,又笑又蹦又跳,我也很开心。

户外自主活动的开展已经有三个星期了,孩子们玩的很疯狂,大声喊,大声笑,非常放松,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非常的感动,就是跳跳的信任,有一个爬木梯的环节,跳跳想上去,他看看我,对我说:“老师这个有点危险。”我说:“没事的老师会保护你的,放心吧!”我扶着跳跳的腰,并告诉他“手抓牢,脚踩稳,”他开始大胆的往后退着爬,爬过去之后觉得非常开心,觉得很有成就感,来回几次后我告诉他不要往后退,我们试着往前爬,跳跳尝试了几次,很成功,我告诉跳跳我要去看一下别的小朋友,你先不玩这个项目,玩其他的好吗?他看看别的项目似乎不太敢兴趣,没有动,还在继续爬木梯,我就站在旁边看他怎么爬上去,开始的时候,孩子有点笨手笨脚,不知道该迈哪条腿,有点害怕,当他回头看到我在看他的时候,就开始比较大胆的动了起来,反复了几次都要看看我在没在看他,顿时我的心里很感动,这是孩子无意间的信任,他觉得老师在自己是安全的。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无意间的态度,但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觉得自己在短短的四个星期里,能够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真的很不容易,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价值,有了回应,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我心中需要用心呵护的花朵,感谢你们的信任!

别让孩子以“哭”替代“说”


家长观点: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汉

皮皮快5岁了,小帅哥一个,但是却有爱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妈说,2岁以前的皮皮是不爱哭,很乖,可是现在越大却越爱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经常哭。小男生之间免不了会打打闹闹,但打闹的结果永远是皮皮最后哭得稀里哗啦地跑回家找妈妈。皮皮妈的脾气也很暴躁,哭烦了也免不了打几下皮皮的小屁股,最后干脆就把皮皮甩在一边,哭到足够自动停止。时间一长,皮皮有了委屈也不在妈妈面前哭了,每次都憋着个红红的小眼睛撅着嘴,一声不吭地自己跑到房间里去看图画书。皮皮妈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以为儿子开始学会坚强地忍住泪水了。

“不哭的小男生才是坚强的!”皮皮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爱哭的宝宝长大了以后会很懦弱的。”

2、孩子应该宠着、妥协着

小宝妈对于自己的宝贝丫头绝对是疼爱到家了,漂亮的小宝可是幼儿园公认的“小公主”。但是小宝也因此被妈妈惯出了爱哭的毛病,每次有什么要买的衣服和零食,如果妈妈没有帮她买的话,小宝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小宝妈心疼宝宝,不想让小宝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小苹果一样的脸蛋哭得没了血色多难看啊。所以每次小宝一哭,妈妈就妥协了,马上给小宝买来她喜欢的裙子和零食。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到手,小宝这才破涕为笑。

为此小宝妈很是伤脑筋,爱哭的宝宝,小时候还可以哄哄,要是长大了一直都是这样的话那麻烦就大了。但自己又实在不忍心看宝宝哭成那样,忍不住还是会妥协。

分析问题:多听孩子说为什么哭

实际上,皮皮的妈妈在处理宝宝爱哭的问题的时候是有很多的误区的。面对爱哭的宝宝,妈妈们绝对不能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年龄小的宝宝的个人表达能力并不强,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像皮皮这样的宝宝则更多的体现为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不哭的宝宝并不代表坚强。如果把委屈憋在心里,这对于宝宝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在皮皮哭的时候,皮皮妈应该多抚摸和拥抱孩子,并且帮皮皮学会用语言来表达心里想要说的话。比方说宝宝因为妈妈不同意带他去吃麦当劳而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说:“你现在一定很想去吃麦当劳,可是我们约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遗憾,我也替你感到很伤心。”这样帮宝宝说出心里话来,宝宝心里就会感觉好受一些。或者可以鼓励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什么会不开心,为什么要哭,妈咪们此时要耐心地倾听,不要作太多的批评。逐渐地,宝宝也能够学会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情绪。

相比之下,小宝妈的“爱妥协”的麻烦就稍微大一些了。小宝爱哭的习惯的养成某种程度上小宝妈有一定的责任哦。小宝妈对于宝宝纵容了一些,心疼宝宝是一方面,但把宝宝培养成坚强性格也是必须的。所以当小宝出现通过哭的方式来换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小宝妈应该“坚定立场不心软”,并且很明确地告诉宝宝:“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并把自己不买的理由说给宝宝听。不能因为宝宝的眼泪而心疼,更不应该因为面子而纵容宝宝。这样对宝宝的成长会有误导作用。

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今天放学晚接的时候,我们班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准时的来接自己的孩子。

只有倪天宇和黄立洲两位小朋友还没有接走,他们俩就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睁着大眼睛使劲的往外看。

我在教室里收拾整理,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猛然想到今天吃餐点的时候还多了一个苹果(有个小朋友没有来),于是我就说:“想家了吧,没关系的老师还在呢,对了这里还有个苹果想不想吃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俩都急忙跑到我跟前抢着说:“我要吃,我要吃”可是就有一个苹果怎么办呢?,他们来俩都睁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老师,你说怎么办呢?”我刚想要把帮他们解决,可又一想:“这样的问题时常发生,何不乘今天让他们自己解决呢,也许是个很好的契机呢”于是我就说:“这个苹果问题也挺让我为难的,到底该怎么办呢?你们又没有好一点的办法啊”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也鼓滴滴的直转,我也微笑的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倪天宇说:“那不让黄力洲吃吧,我在家一直吃的”黄力洲一听连忙说:“不不,我家也有的,老师让天宇吃吧”他们俩你推我,我推你,我看着哈哈大笑说:“那你们都不吃,苹果怎么办呢?”力洲听了小声的说:“要不,老师你把苹果分开来,我们一人一半分开来吃好吗?”天宇也表示故意还直说:‘我们是好朋友,现在都有的吃了,真好!“我听了也表示同意,已经到了我想要的结果了。

于是就把苹果分开,他们俩津津有味的吃着苹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暂时忘记了还没有人接的难过……一场风波就这样在无声中平息了。

事后我在想,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会经常出现这种吵闹争夺的现象,如果在孩子一求救,一告诉,老师立马就解决,孩子们也许一开始表面是会认同,可心里肯定辉不服气。

而且也不符合“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老师可以用一两拨千斤的方式,先去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解绝了问题,又增进了孩子的协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有时候包办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我们应该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商量,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关于“给孩子一点的空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给孩子想像的空间


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我孩子们用大纸箱玩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指挥员,孩子当司机,在游戏中司机要听指挥员的口令,看指挥员手里的信号灯来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只听平时特调皮的世轩喊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车没油了,怎么办呢?”其他司机听他这么一说,也嚷嚷起来:“我的车也没油了,我的车也没油了。”做为指挥员的我马上问:“没油了这可怎么办?车没法开了。”只听聪明的志国说:“开到加油站去加油。”“对对对,到加油站去加油。”孩子又模仿到加油站给车加上油,车子又开动了

,在接下来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又想象出了很多新的玩法,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不一定按我们规定的模式去死板的玩,孩子们可在游戏中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新玩法,会更加增进游戏的乐趣,不要局限、捆绑孩子的想象力,无论在任何活动中,让孩子去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吧!只要他们玩的高兴学的快乐就行。

对不起,宝贝

离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忽然,小波小朋友喊了起来:“老师,我的小本本不见了?不知被谁拿去了?”听孩子这么一喊,马上龙胜说:“是家琪拿去了,在她的书包里,我看见了”。听孩子们这样一说。我记起在下午活动的时候,曾记得看见家琪的桌上是有个小本本,还挺精致的,我在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这孩子怎么就改不了呢!就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说过她好多次了,近段时间没有报告她的,我还使劲的表扬她不乱拿别人东西了,今天老毛病怎么又犯了,哎!真气人。”

不容我多想,我把家琪叫道我面前,摸着她的头说:“家琪,你是个乖宝宝,怎么又拿小朋友的东西了,我们不是说好了,以后不随便拿朋友的东西吗?”家琪抬头看着我,大声说:“我没拿,是小琪给我的,我不知道是妮可的。”听孩子这么一说,我忙询问小琪是怎么回事,经过了解,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妮可把小本本送个小琪,小琪又转手送给了家琪,妮可把这事忘了,结果就说自己的小本本不见了,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我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我及时表扬了家琪,并向孩子诚恳道歉道歉。

小孩子的话的确半真半假,作为老师要学习学会琢磨分析孩子的话。正确对待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点滴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冤枉了孩子,伤害了孩子自尊,只有这样孩子才生活得开心舒心,健康快乐成长。

给孩子空间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球,我组织起玩球的孩子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球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球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可以拍球,可以原地站立拍球;双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蹲着拍球,向前走一步,拍一下;拍一下,接一下;一边拍球,一边向外侧抬脚;两脚交替进…… 这时奕鸣也高兴地说:“用球可以做操,也可以像姚明叔叔那样投篮。”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球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地商讨,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球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球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

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


自开学进入大班以来,班里的每位老师都觉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别兴奋,每次餐前、餐后、包括吃餐点等等,孩子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好像一开话匣就关不上的感觉。特别是午睡时,孩子们边脱衣服,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自己的话题。他们一会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乱。我走进去,问他们:“在干什么呢?”熙熙说:“我们在数男、女朋友谁上来得多。”我来了兴趣,那谁上来得多啊,大家都凑过来,;“加上老师女朋友多。”我和他们聊了一会,觉得时间有点长,“好了,开始躺下睡觉。”可是小朋友还是有讨论声,小朋友一边上床他们一边数数,我就又说了一遍,好了安静,今天就到这里了。可是,不论老师怎么教育引导,都不管用。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反思,寻扰着原因。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他们从电视上手机上家长嘴里等获得信息,而好奇心让孩子们成为有事藏不住的主,平时我们需要孩子们能够一起参与有目的的活动,我们上午上课,然后小便,洗手,吃饭、睡觉。一连串的环节,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像这种漫无边际的聊天活动不多,在孩子们看来,一但睡着了就失去了说话的自由,那还不趁着脱衣服的时候痛快地说一会儿话,找点自己想做的事。

为了让孩子们在睡觉前有说话的机会,我在吃饭前十分钟,给了小朋友自己的时间,;“你现在可以自己交谈,和小朋友聊聊天,数数今天小朋友男朋友和女朋友各来多少位,午睡的时候就不用数了,因为你数完了还是没用的,因为谁来得多就是谁最多,我让中午数数的熙熙小朋友起来数,

然后给他们自由的时间,看着他们满脸的笑容,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满足了孩子呢。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给孩子,我想孩子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的。

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蛋,有的还带着甜甜的笑,我也不由地笑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相关推荐

  • 最好的老师也无法代替妈妈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
    2021-09-16 阅读全文
  • 这是孩子无意间的信任 来到幼儿园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园长安排我在小五班带班,刚开始我不叫不上孩子的名字,学号也对不上,总是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也把孩子弄的好无辜,经常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是XXX,...
    2020-06-18 阅读全文
  • 亲子,爸爸的角色无可替代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教育只是妈妈的专职工作,父亲的责任只是养家糊口,偶而心情好、有时间,才和宝宝戏耍一番。 父亲在育儿这件事中最多扮演一个给...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让孩子的自信代替依赖 在我们组织的一日活动中,总会对个别能力比较弱或者胆子比较小,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投入更多的关注。当然,相对于那些能力强、胆子大、性格活泼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孩子确实是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长时间在教师帮助下,...
    2020-03-31 阅读全文
  • 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的方法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用积木堆出各种城堡、汽车,而有的孩子却只能摞高高,这点除了年龄差异外,这和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空间思维能力对于日常的生活、工作至关重要,就拿问路来说,如果对于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2021-05-04 阅读全文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

2021-09-16 阅读全文

来到幼儿园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园长安排我在小五班带班,刚开始我不叫不上孩子的名字,学号也对不上,总是把自己弄的手忙脚乱,也把孩子弄的好无辜,经常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是XXX,...

2020-06-18 阅读全文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孩子的教育只是妈妈的专职工作,父亲的责任只是养家糊口,偶而心情好、有时间,才和宝宝戏耍一番。 父亲在育儿这件事中最多扮演一个给...

2019-12-16 阅读全文

在我们组织的一日活动中,总会对个别能力比较弱或者胆子比较小,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投入更多的关注。当然,相对于那些能力强、胆子大、性格活泼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孩子确实是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长时间在教师帮助下,...

2020-03-31 阅读全文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用积木堆出各种城堡、汽车,而有的孩子却只能摞高高,这点除了年龄差异外,这和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空间思维能力对于日常的生活、工作至关重要,就拿问路来说,如果对于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2021-05-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