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为什么要支持幼儿家园共育工作?答案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0-06-10

家园共育。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长为什么要支持幼儿家园共育工作?答案在这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孩子终于回到幼儿园生活,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结果反而变得更加忙碌,幼儿园的亲子作业、家长会、开放日、运动会等活动都在邀请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在幼儿园阶段,家长花费大量精力来配合老师的工作真的有必要吗?

作为家长,我从不觉得配合老师的工作是浪费时间,相反,孩子在园内的活动、老师布置的任务,我都尽力去参与,因为配合老师的工作,其实就是支持孩子的家园共育。为什么说支持家园共育工作非常重要?小编给你说答案。

1、家园共育能更全面了解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亲子活动,看到孩子在活动中忙前忙后,去帮助别人,去积极地参与,去跟小朋友合作表演节目,表现得很有独立性和主动性。

家长这才发现,其实家长对孩子了解的并不全面,总是自以为对孩子很了解,但实质上,了解的只是在家庭环境中的他罢了。所以参加幼儿园的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能够从集体环境中观察到孩子的另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2、家园共育能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

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我们总觉得自己给予孩子很多爱了,但实质上,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并没有很多。工作的繁重,生活的艰辛,让我们不得不努力工作,来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仅仅是物质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缺失了关爱和陪伴,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和童年,这种遗憾,是再多物质财富也换不来的。而老师布置的亲子任务,却恰恰能帮助我们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让我们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陪孩子完成一件事。能去共同做好一场游戏,去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作品,去开心的击掌庆祝,去让孩子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陪伴和关爱。

3、家园共育能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老师布置了一项亲子作业,要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一项手工:水果娃娃。商量好制作计划后,孩子非常积极的拉着爸爸和妈妈做手工。手工做好了,孩子一脸骄傲的说:我明天要跟老师说,这是我和爸妈一起做的!老师布置亲子任务,是想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而绝不是没事难为家长。

所以,不要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满怀“怨气”,或者从不搭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不开心,家长乱敷衍,浪费了时间,也伤害了感情。

4、家园共育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老师是跟孩子在一天里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也是最能发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的人。 当老师提出对孩子发展的建议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不仅对孩子有利,而且在无形中也肯定了老师的建议,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对孩子上心。

而如果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或只是敷衍老师,那么孩子的缺点没有改善不说,作为老师也会感到为难,甚至觉得无计可施,那么最后受伤的也只有孩子。

为什么我要支持家园共育工作?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自家孩子。在教育方面,我们家长的任务更为艰巨,所以更应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工作,来共同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园共育:为什么幼儿园的孩子要先学会玩?


孩子小时候最大的天性是什么?是玩!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而父母则需要从中观察引导孩子。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这是天性!既然是天性父母就要尊重。

但是,在很多爸爸妈妈的逻辑思维世界里,玩耍与成长、进步、发展是势不两立的对立存在,而好好学习才是成长的王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准绳以百分百的绝对优势长期成为我们学生时代唯一信守的信条。爱学习、学习好的孩子也就与“乖孩子”划上了等号。其实,上述都只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要宣传学习无用论的嫌疑,只不过想给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家长提个醒:孩子不会玩,其实是一种缺点。我并没有在信口开河,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1、可以让孩子比较早的学到一些社交的技巧

孩子通过和他们同龄人之间的玩耍,可以学到很多的社会交往技巧。比如说他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伙伴情绪的变化。

2、玩对孩子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比如说几个孩子在玩同一个玩具时,孩子需要等待轮到他的时机,这就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自我调节,比如说当孩子感到比较沮丧,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有一种自我的控制,而不是立刻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

3、通过玩耍中的动作,可以提升孩子肌肉的能力

孩子会玩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锻炼自己相关的肌肉机能,比如说去拿住玩具,拿住笔,还包括大动作,如何去控制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等。

4、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说当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关玩具的问题,他们就会主动去想如何去解决;当多名孩子在一起玩集体游戏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思考如何公平地玩这个游戏,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也要不断地想一些新的办法,让这个游戏继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中断。这些都将为成年后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孩子的玩里隐藏着大学问,虽然孩子才是主角,但爸爸妈妈们全身心地投入与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你的陪伴,孩子会玩得更带劲,也会因此而拥有一份健康的心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充当一个优秀的玩伴呢?

1、多问开放性的问题

玩耍是孩子的国度。进入孩子的世界,你除了多听,还应开放自己,多问多学。不要假设孩子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也不要急着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常常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太阳可以是绿的,云也可以是黄的,爸爸妈妈有了这样的包容力,孩子更能拥有他自己。多问问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的想法。

2、遇到问题,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

游戏也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孩子也会遇到问题和困难。爸爸妈妈可能会不自觉地帮他解决问题。其实游戏是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安全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搬不动他整箱的积木时,可以问问孩子“怎么办呢?”,多些耐心,你可能会和孩子一起享受他打开箱子,搬出积木,解决问题的得意与骄傲。

3、表达对游戏的兴趣

如果孩子对游戏没有兴趣,游戏当然不会好玩。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勉强他去玩他不感兴趣的游戏,很容易玩不下去。倒不如和孩子商量着玩,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爸爸妈妈在陪孩子游戏时,要和孩子一样真诚投入、非常专心,短时间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长时间的敷衍来得更有力量。

4、积极地倾听

孩子都需要爸爸妈妈注意自己,而且越多越好。倾听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爱意,让他更想展现自己。孩子在游戏中所表达的可能有它潜在的涵义,爸爸妈妈多花些心思去倾听孩子所说的,收获的可能是孩子想对你说却不敢或不知如何开口的心里话。在倾听中,让孩子带领你去看他所看到的世界。

总之,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要到期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早就都做足了,是到验收的时候了。

错过了孩子的黄金时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因此,家长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孩子们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有效地陪孩子玩耍就是一门必修课。

家园共育:出现什么信号,要干预孩子的性格?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 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 “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要点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

2、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而实用。

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要点

1、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

2、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 。“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的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要点

1、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2、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不合群

3-6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此外害羞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

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家园共育:幼儿吃饭常捣蛋,这里有妙招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疑惑:宝宝在幼儿园能够乖乖地吃一整碗饭,但回到家里就总是调皮捣蛋,要他安静把饭吃完真是比登天还难。

想要宝宝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好呢?下面教您如何应对不肯吃饭的顽皮小宝贝!

捣蛋型

幼儿园里总有一些小孩精力旺盛,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捣蛋本性。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发出狼一样“嗷嗷”的叫声,一会抓着汤匙或筷子“叮叮当当”敲碗。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而且他们并不明白吃饭意味着什么。当他被周围的热闹环境感染,就很容易兴奋起来,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发出怪声音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家长不妨在饭桌前先给他做好思想工作,告诉他坐在饭桌上将要干嘛,让他乖乖的坐着。如果他的捣蛋已经影响到大家吃饭,你可以告诉他:“吃饭要安安静静哦,吵吵闹闹爸爸会吃不下饭的。没吃饭就没有力气工作,更没有力气带你去游乐园玩喔!”

游走型

一些宝宝容易坐不定,一到吃饭时间就兴奋得走来走去,家长只得追着他跑来跑去。每次吃饭都跟打游击战似的,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孩子还是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填饱肚子。每个幼儿园总有几个孩子特别好动,趁我们不注意就跑来跑去,追逐嬉戏。这样的情况下,追着他跑是没有用的,他会认为这是一个追人的行为,反而会越演越烈。建议家长如果看到他吃了几口就跑开,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担心他吃不饱。你必须让他明白,在吃饭时间玩耍不乖乖坐下来吃饱饭就只能饿肚子。有过饿肚子经验,他下次便不敢乱来了。

边吃边玩型

在幼儿园,用餐时间是固定的,如果宝宝吃饭时不专心,很可能在宝宝还没吃饱时,用餐时间就已经结束,要开始进行别的活动了。所以没吃完饭的宝宝只好饿肚子了。在家里,很多家长就没有注意让宝宝保持吃饭的专注性,所以一些宝宝会在吃饭时间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玩几下就吃上几口,往往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吃饭不专注,边吃边玩这是最不可取的饮食方式。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限制一个合理的时间,如40分钟,之后全家要一起出去散步或者看动画片,宝宝为了不错过散步或看动画片的机会,就会专心吃饭了。在家里最好能在固定的地点用餐,饭厅纯粹的用餐环境,会使宝宝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还有助于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同时家长也应该把玩具收起来,把电视关掉,避免分散宝宝注意力。

慢慢吞吞型

幼儿园每个宝宝的个性不同,吃饭的快慢也很大差异。一些宝宝即使吃饭很专注,但还是吃得比较慢。不过我们都有充分预留时间给每位宝宝,不会强迫他们吃快点。不过有些宝宝是有意识地慢吞吞,咽下了这一口,那一口还不知要隔多久才会送到嘴里,一把勺子在碗中拨过来拨过去。这种情况要想办法让他赶上其他小朋友的进度。

宝宝都有爱玩好胜的特点,可以将吃饭当作小游戏或比赛,让宝宝有意识地加快吃饭的速度。比如让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宝宝坐一起,然后让他们比赛看谁先吃完饭,先吃完的表扬一下,或者奖励一朵小红花等。在家里做这个小比赛的时候,家长不妨将宝宝的食物切小一些,方便咀嚼吞咽,以免因为好胜心强而发生呛食危险。

家园共育:为什么淘气的野孩子更聪明,更有出息


为什么说淘气贪玩的孩子更聪明?

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的实验

生物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选择了一批遗传素质一致的老鼠,并把它们任意分成三组。

第一组为“标准环境”:三只老鼠被关在铁笼子里一起喂养;

第二组为“贫乏环境”:老鼠被独自圈养起来,只身处在三面不透明的笼子里,光线昏暗,几乎没有任何刺激;

第三组为“丰富环境”:十几只老鼠一起被关在一只大而宽敞、光线充足、设备齐全的笼子里,笼内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及各种“玩具”可供选择。

研究发现“丰富环境”的老鼠最“淘气贪玩”,“贫乏环境”的老鼠最“老实”。后经解剖老鼠大脑分析发现,三组老鼠在大脑皮层厚度、大脑细胞大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丰富环境” 组的老鼠优势最为显著。

实验表明:环境越丰富、体验越充分、刺激越多,大脑的发育就越好。动物如此,有着更高情感的人类亦然。由此可见,即使资质一样的孩子,在不一样的养成环境里,因为不同的体验,大脑发育的结果截然不同!

在生活中,如何挖掘调皮孩子的潜能?

潜能一:绘画

捣蛋表现:才入住没多久的新房子,天天就在墙上画了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蜡笔线。天天爸发现后,非常生气地打了天天的屁股。事后妈妈问天天为什么这么做?天天委屈地说幼儿园里的墙就是彩色的,他想把家打扮得和幼儿园一样漂亮。听天天说完,爸爸觉得有点后悔不该这么冲动。

挖掘方案:先安抚伤心的孩子,肯定他画得不错。然后让孩子明白画画要选择地方,即使是打扮自己的房间,也要先问问爸爸妈妈。然后再给孩子准备足够大的纸张,满足孩子画长线的愿望。如果父母一直对他的涂鸦抱怨不已,那么孩子的绘画潜能就很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潜能二:舞蹈或运动

捣蛋表现: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被房间里的场景吓了一跳,她发现自己的大床上有3个小姑娘穿着鞋在蹦蹦跳跳,除了自家的丫丫,还有同小区的2个小女孩,空调毯变成了大家的跳舞毯。妈妈气得冲进房间把3个小孩拎到地上来,丫丫被严肃地训了一顿。

挖掘方案:唱唱跳跳是女孩子的天性,为此挨骂会让孩子心生阴影,孩子的玩劣可能由此止步,但有可能她会用更倔强的姿态来面对你的粗暴。所以除了告诉孩子不能把床当舞台之外,还应当创造条件让她玩得自在,比如购置充气式地垫,让丫丫在地垫上玩耍,观察孩子是否有舞蹈或者运动方面的天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

潜能三:动手探索能力

捣蛋表现:洋洋喜欢各种各样的汽车玩具,可到了手的玩具最后都离不开一个厄运:被拆得七零八落。不管父母如何劝说,他依然我行我素。那天洋洋又把生日时姑姑送的遥控警车给拆了,散落的零件到处都是,妈妈头疼不已。

挖掘方案:孩子“破坏”的过程,也是手、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能够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鼓励孩子创造,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的呢?”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答案,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发展。

潜能四:交际能力

捣蛋表现:佳佳胆大不怕生,特别喜欢到别人家串门,甚至玩到了吃饭时间都不肯回家,好几次都在别人家吃晚餐,这让平时行事规矩的父母俩倍感尴尬,真不知道怎么生了这么一个爱热闹的孩子。所以,现在只要佳佳提出想出门玩,妈妈就毫不客气地说“不行!”任凭佳佳哭闹。

挖掘方案:父母觉得孩子“太野”,反过来看佳佳是个性格活跃的孩子,只是缺乏一些引导。自信来自于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后天的生活中,孩子的自信被各种原因所削弱。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不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父母应抓住每一个让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不断地积累交往经验,如支持孩子带同伴到家里玩,增加孩子间交流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为什么要支持幼儿家园共育工作?答案在这里》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让“爱”在这里延伸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让“爱”在这里延伸》,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新“纲领”指出要造就幼儿“掩护动植物,体贴四周情况”,于是,我们实验将孩子对身边熟习的人的“爱”的体验,迁徙到动植物方面。天然角中...
    2021-08-20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为什么幼儿园的孩子要先学会玩? 孩子小时候最大的天性是什么?是玩!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而父母则需要从中观察引导孩子。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这是天性!既然是天性父母就要尊重。 但是,在很多爸爸妈妈的逻...
    2020-06-10 阅读全文
  • 小面包原来在这里 这天下午,午点是面包和苹果。 每位幼儿一个苹果和两包面包。 家豪小朋友只吃了一包面包,当他要吃第二包面包时,篮子里却一包面包也没了。 咦?面包怎么少了一包? 于是我问:“小朋友,谁多拿了一包小面包?...
    2020-11-06 阅读全文
  • 睡前故事:妈妈在这里 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菊花镇就开始热鬧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孩子出现在菊花镇上。孩子摇摇晃晃地走着,他对每一个过往的人微笑着。“妈妈!”孩子在墙角处见到一只黑猫,抱起黑猫高兴地喊。“妈妈!”孩...
    2022-02-17 阅读全文
  • 妈妈在这里的幼儿故事 1、妈妈在这里的幼儿故事 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菊花镇就开始热鬧起来。 这时,一个陌生的孩子出现在菊花镇上。 孩子摇摇晃晃地走着,他对每一个过往的人微笑着。 “妈妈!”孩子在墙角处见到一只黑猫...
    2020-08-07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让“爱”在这里延伸》,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新“纲领”指出要造就幼儿“掩护动植物,体贴四周情况”,于是,我们实验将孩子对身边熟习的人的“爱”的体验,迁徙到动植物方面。天然角中...

2021-08-20 阅读全文

孩子小时候最大的天性是什么?是玩!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而父母则需要从中观察引导孩子。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这是天性!既然是天性父母就要尊重。 但是,在很多爸爸妈妈的逻...

2020-06-10 阅读全文

这天下午,午点是面包和苹果。 每位幼儿一个苹果和两包面包。 家豪小朋友只吃了一包面包,当他要吃第二包面包时,篮子里却一包面包也没了。 咦?面包怎么少了一包? 于是我问:“小朋友,谁多拿了一包小面包?...

2020-11-06 阅读全文

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菊花镇就开始热鬧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孩子出现在菊花镇上。孩子摇摇晃晃地走着,他对每一个过往的人微笑着。“妈妈!”孩子在墙角处见到一只黑猫,抱起黑猫高兴地喊。“妈妈!”孩...

2022-02-17 阅读全文

1、妈妈在这里的幼儿故事 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菊花镇就开始热鬧起来。 这时,一个陌生的孩子出现在菊花镇上。 孩子摇摇晃晃地走着,他对每一个过往的人微笑着。 “妈妈!”孩子在墙角处见到一只黑猫...

2020-08-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