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反思《玩玩填空题》

发布时间:2019-12-23 幼儿园大班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教案 教案幼儿园优质课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玩玩填空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填空空》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文章.出自."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大班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主动性。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快乐,获得知识。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填空空》课件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文章.出自."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大班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主动性。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快乐,获得知识。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数学填空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3=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3=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幼儿百科: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答案以横线代替,以此要求应试者填上正确解。

相关推荐

  • 玩玩数学填空题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玩玩数学填空题”!【计划意图】 面临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观点有了开端的常识履历和明白范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程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明白,为了让幼儿...
    2020-07-1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玩玩填空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填空空》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
    2021-10-30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填空空》课件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
    2022-01-3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数学填空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
    2020-11-2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玩玩数学填空题”!【计划意图】 面临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观点有了开端的常识履历和明白范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程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明白,为了让幼儿...

2020-07-13 阅读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

2021-10-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

2022-01-31 阅读全文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

2020-11-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