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小老鼠运大蛋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5张,幼儿创编图书人手一本。

2.布置运蛋场景,“大蛋”一枚。

3.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猜测、联想,大胆表述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活动难点:能用故事中的语言模式“×××(ABB式形容词)的××(食物)我喜欢”进行表述;能发挥想象,表述小老鼠将大蛋改造成各种物品进行游戏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鼠洞图片①(图片的一大半)。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洞。)这会是谁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打开图片l/3遮挡处,出现小老鼠。)

评析:当一个黑黑的大洞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立劾被吸引了:这是谁的家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着,随着小老鼠的出现,孩子们对图片观察的兴趣被瞬间点燃。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完整图①

师:这一天,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得去找点东西吃!小老鼠喜欢吃哪些好吃的东西?

幼:香蕉、苹果、饼干、面包……

(2)观察理解图片②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究竟想吃什么?

(师边讲述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小老鼠边走边想,甜滋滋的萝卜我喜欢,红彤彤的苹果我喜欢,香喷喷的大米我喜欢。

师:小老鼠喜欢吃哪些东西?

幼:甜滋滋的萝卜我喜欢……(引导幼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述。)

师:用小老鼠的话来说说你喜欢吃的东西,好吗?

幼:绿油油的青菜我喜欢、圆溜溜的肉丸我喜欢、甜滋滋的西瓜我喜欢……

评析:教师边说边呈现小老鼠喜欢吃的东西。司爱的图片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在表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时不仅句式运用得很好,而且表述得非常积极,尤其是能够恰当地运用形容词描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幼儿在表述中不仅初步感受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词句,而且培养了幼儿迁移运用的能力。

(3)观察讲述图片③

A、师:瞧!小老鼠最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出示图③的1/4——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大大的蛋、很大很大的蛋……)会是什么蛋呢?

幼: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大龟蛋、鹅蛋、恐龙蛋……

师:小老鼠看到了这么大的蛋,它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幼儿边用语言边用表情来表述。如,幼儿露出惊讶的表情并说:好大的蛋哦……)小老鼠会想什么?会怎么做呢?(想把它搬回家、想吃……)

B、幼儿讨论表演搬蛋

师:(出示“大蛋”)可是这么大的蛋,怎么搬回家呢?小老鼠犯愁了。孩子们,你们帮它想一想吧!(幼儿自由讨论;幼儿表演交流。)

评析:当老师呈现出“大蛋”时,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接下来的实践验证更是精彩纷呈。孩子们在验证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相关的动词。整个过程充满着情趣。这种由设想到实践的方式较好地完成了从形象到逻辑的自然过渡,并在实践中掌握了相关的动词。

师:小老鼠看了小朋友的方法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片③的3/4部分,并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推、拉、扛。)

幼儿讲后师边讲述边表演:呀!好大的蛋!嗨哟,嗨哟,使劲儿拉。嗨哟,嗨哟,使劲儿推。嗨哟,嗨哟,使劲儿扛。小老鼠累得满头大汗。

师讲述后带领幼儿边讲边共同表演小老鼠搬蛋的情景。

(4)观察理解图④:

师:你们猜猜,这个蛋会成为小老鼠的美餐吗?(会、不会……)瞧!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图④)。是谁?(鸟、小鸵鸟……)它们之间会说什么?(幼儿自由联想、讲述。)

幼儿讲述后师讲述:“咔嚓”一声,蛋壳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这是一个大坏蛋!” “我不是大坏蛋,我是一只小鸵鸟,我把蛋壳送给你荡秋千吧!”

师:小朋友,谁从蛋壳里伸出了头?小老鼠说小鸵鸟是大坏蛋,小鸵鸟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现在我就是小鸵鸟,你们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表演一下。(师幼对话表演;请两幼儿对话表演。)

(5)观察理解图⑤:

出示图⑤,师:小老鼠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师小结:瞧,小老鼠坐在秋千上,荡呀荡呀,心里真高兴!

师:你们有没有荡过秋千?心里有什么感觉?(开心……)小老鼠虽然没有吃到蛋,但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它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小蛋壳除了可以送给小老鼠做秋千,还可以做什么?

幼:帽子、雨伞、小船、汽车……

3.完整欣赏并创编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可真有趣。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吧。(完整欣赏故事。)

(2)创编图画书。

A.出示小图书(图⑥)。师:这些有趣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一《小老鼠运大蛋》。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也来编编小故事,把你想到的好吃的东西画下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还有小蛋壳除了能变成秋千之外,还会变成什么,也画一画,说一说,最后完整地连起来讲一讲。

B.幼儿自由地选择一本小图书,在上面作画并讲述。

评析:当小图书呈现时,幼儿马上被司爱的形象吸引了。他们每人在自己的图书上把自己斫想的快速地画了出来。并一页一页地边翻边讲述着改编的故事。教师精心设计的小图书让幼儿对这个充满趣味、幽默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4.活动延伸

(1)分组让幼儿完整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2)创编的小图书放在语言区角,继续根据自己的联想添画并讲述故事。

活动评析

这是一节充满情趣的活动,活动中的幼儿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带给倾听者一种愉悦之情。

1.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

执教老师选择的内容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充满趣味的句式、有生动形象的描绘、有充满想象的蛋壳……充分展现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形象。活动内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

2.表现在教具的设计和利用上

执教老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别具匠心地将故事用图片展现出来,形象生动可爱,色彩柔和悦目。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能够巧妙利用图片的灵活性,根据教学需要时而呈现一半图片让幼儿猜测,时而呈现全部让幼儿观察,时而在留白处张贴……最后创编时,老师设计的每人一本小图书,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讲述的激情,而且使倾听者情不自禁地纷纷欣赏。

3.反映在师幼互动上

执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特别和谐,其源于问题的精心设计和教学语态的掌控,比如:会是谁呢?请你帮小老鼠想想办法怎么搬呢?它们之间会说一些什么呢……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亲切自如的演绎下,孩子们的思维被一次次激活,他们在问题的支撑下愿意说、愿意演。而老师时而充满感情地倾听,接纳幼儿的想法,时而饶有兴趣地追问,刺激幼儿的思维,时而神气活现地讲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师幼积极的互动中,促使幼儿在表达中积极思考,在学习中不断成长。(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网)

4.彰显在幼儿精彩的表述中

活动中幼儿表述欲望特别强,尤其是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搬蛋、幼儿想象小老鼠和小鸵鸟对话、幼儿创编故事时,增添了活动的亮点和活力。幼儿在充满游戏性的想想、说说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愉悦的状态,他们大方地表现着,愉快地表述着,而这源于教师创设的宽松氛围。

5.凸显在教师适宜的评价中

活动中,执教老师的评价非常适宜,我们看不到那种简单、空洞、盲目的评价语。我们看到的是对孩子中肯的评价,如:你想的这个办法真不错!你的办法成功了,你真会动脑筋!你说得很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点那就更棒了,相信自己!很有创意,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哦……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表现出教师的真诚,既具体又中肯。让孩子和我们这些倾听者感受到一种激励、一种不断自我完善的力量。

附:故事《小老鼠运大蛋》

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找点东西吃吃!”

“甜滋滋的萝卜,我喜欢!”“红彤彤的苹果,我喜欢!”“香喷喷的大米,我喜欢!”

呀!好大的蛋!嗨哟,嗨哟,使劲儿拉。嗨哟,嗨哟,使劲儿推。嗨哟,嗨哟,使劲儿扛。小老鼠累得满头大汗。

“卡嚓”一声蛋壳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这是一个大坏蛋!”

“我不是大坏蛋,我是一只小鸵鸟,我把蛋壳送给你荡秋千!”小老鼠坐在蛋壳秋千上,荡呀荡呀,心里真高兴!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老鼠阿姨送礼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内容。

2、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

物质准备:准备小礼物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 语言 老鼠阿姨送礼物》,背景底板、动物卡片(老鼠阿姨、小兔子、小松鼠、小青蛙、小猪)、房子卡片、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

1、出示房子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房子里住着谁?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猜猜里面会住着谁呢?

2、出示教学挂图①,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并大胆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1)里面有谁?它在做什么?它的动作是怎样的?(请幼儿模仿老鼠阿姨的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词汇"端")(2)老鼠阿姨手里会"端"着什么呢?(礼物)(3)她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4)老鼠阿姨端着礼物,笑眯眯的会说什么呢?(快来呀,谁要礼物,快来拿吧。)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挂图①:在一片美丽的草丛中,有一座小房子,从里面走出了一位老鼠阿姨,它手上端着一盘的礼物。

(5)还会有谁会来呢?

3、观察教学挂图②(1)有谁跑来拿礼物了?还有谁呢?

(2)教师小结:有……有……有……还有……(有小松鼠、有小兔子、有小青蛙、还有小猪)(3)它们是怎么样来拿礼物呢?(跑来)(4)跑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请一个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结:跑的很快,像飞一样的,我们说它是"飞跑")(5)它们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模仿他们的动作表情)(6)边跑边说什么呢?("我们来了")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挂图②:听到老鼠阿姨的叫声,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还有小猪,他们迈开大步很快地飞跑过来,脸上非常着急,边跑边说:"我们来了!"他们可高兴了。

5、利用背景底板,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出示底板,教师边逐一出示房子、老鼠阿姨、礼物、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小猪的图卡,边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尝试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表述。针对幼儿掌握情况请个别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师再次提出问题:小动物拿完礼物会对老鼠阿姨说什么呢?(让幼儿明白礼貌也很重要,拿完礼物要对老鼠阿姨说"谢谢!")6、分发小礼物出示准备的小礼物,告诉幼儿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引导幼儿体验和分享受到礼物的快乐心情。

7、结束活动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完整,幼儿掌握情况很好。通过活动发现教学挂图太小了,不适合集体人数较多的集中教育活动使用,幼儿观察起来有点困难。而本人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让幼儿完整掌握图片内容,要求幼儿讲述了4次图片的内容,感觉有点重复了。又想在活动中能展现个体差异,让幼儿尝试了个人的讲述,对幼儿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与其他老师的讲评小结,发现其他教师给的在幼儿能完整讲述之后,可以让幼儿来表演整个讲述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讲述的内容,让我的这个活动可以有一个亮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谁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领,了解它们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节。丰富词汇:抓耳挠腮、合作。(重点)

2.能大胆表达自己摘果子的办法,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角色对话。(难点)

3.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本领会更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幼儿有互相帮助、合作做事的经验感受。

2.物质准备:课件、音乐、视频资料(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合作的照片)。

活动过程

创设谈话情境引入活动,幼儿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领

教师出示小猴、梅花鹿课件。

提问: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么本领?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播放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学说角色对话,初步了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

1.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虽然梅花鹿和小猴都有各自的本领,但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提问:故事里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么本领?它们是怎样夸自己的?

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2.幼儿讨论交流摘果子的办法。

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

3.教师续讲故事第二段,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问: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丰富词汇:合作。

小猴和梅花鹿是怎么说的?

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合作本领更大

1.结合课件,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2.师幼互动,比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后的不同表现及不同心情,理解互相帮助一起合作会让我们更加快乐。

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小猴和梅花鹿没有摘到果子?没摘到果子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抓耳挠腮。

后来是怎样摘到果子的?摘到果子后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现在你们知道谁的本领大了吗?

小结:小猴会爬树、梅花鹿会过河,它们用自己的本领互相帮助就摘到了果子,合作让本领更大了。

幼儿表演故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小动物们合作摘果子的情节,进一步感受合作的快乐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表演故事。

2.重点启发幼儿能够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角色对话。

集体分享交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带来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讲述,交流生活中合作的事情。

提问: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2.欣赏视频,进一步感受合作本领大以及合作带来的快乐。

小结: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一起合作,我们的本领会更大,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活动评析

《谁的本领大》是一篇久经传承的童话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寓意深刻。这篇童话故事以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领——遇到困难想办法——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节为主线,揭示了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才能摘到果子、本领会更大的道理。

《纲要》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针对中班幼儿语言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以及具体形象思维的学习特点,学习角色对话对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活动对故事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动物之间的对话。活动中,运用课件呈现赏析故事、猜测讨论解决困难、角色体验理解内容、情感对比明晰道理、关注生活提升经验的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仅仅获得语言经验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活动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视听结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创设幼儿喜欢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幼儿如临其境,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动画演示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根据中班幼儿直觉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依据故事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生动地表现故事中小猴和梅花鹿摘不到果子到合作摘到果子的过程,让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不仅有助于幼儿模仿,还有利于幼儿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再现生活掠影,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利用ppt展示幼儿生活中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精彩瞬间,帮助幼儿回忆、发现生活当中处处体现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有效提问,引导幼儿分析故事情节,明晰故事所讲道理

提问是支持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有效提问的教学手段,给幼儿创造想说、敢说的空间,让语言活动成为师幼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

开放性提问。活动中,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转折处停一停,抛给孩子们开放性的问题,活跃孩子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如:“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这样的问题给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使幼儿有话乐说、勇于思考,更能有效地促进师幼间的互动,也能带领幼儿走进作品,与作品产生共鸣。

分析性提问。针对故事的发展脉络及角色的情感变化,提出分析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角色,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如:“为什么小猴和梅花鹿一开始没有摘到果子,后来摘到果子了?”通过这样的问题互动,能够引发幼儿根据情节分析问题。

递进性提问。活动开始提出“谁的本领大”这个问题,意在引发幼儿说出自己的认识;在分段讲述中,再次出现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幼儿体会理解有些事情仅凭个人的本领是完不成的;在完整理解故事的过程中,第三次提到“谁的本领大”,意在引导幼儿理解合作本领大的道理。三个相同的问题,体现了问题的递进性,也使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体验式学习,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美国行为主义教育学家库伯提出的体验式主动学习理论指出:“幼儿是在体验中获得感知,提高认识经验的。”过程性的体验和感受,不仅使孩子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角色的心理变化,而且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我们运用模仿、表演游戏等形式,启发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如:在模仿小猴、梅花鹿摘果子的过程中,理解它们着急的心情;通过模仿角色对话,从而掌握合作的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幼儿回忆,提升幼儿合作的经验

中班幼儿是合作意识萌芽的阶段,也是培养合作性的关键期。唤起幼儿回忆与同伴互相帮助、一起合作的生活场景,为幼儿提供一个将文学作品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与幼儿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的机会,从而加深对故事里所讲道理的理解和应用,形成愿意与同伴合作的态度,掌握与同伴合作的方法,增强幼儿在生活中的合作意识。在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小松鼠运砖忙


(一)目标: 1.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 2.在游戏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不断尝试中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 难点:在竞赛中遵守规则,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三)准备:木头积木若干、报纸人手一份、圈四个。 (四)过程: 1.练本领。 (1)幼儿做各种运动姿势。 (2)师:小松鼠今天要练一个新本领,听到小铃声向前跳(走),听到串铃声就倒退跳(走)。(3)幼儿练习几次。 2.运砖忙。 (1)师:小松鼠想造一间漂亮的房子,需要许多的砖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运砖呢?我们这里有砖块和报纸。 (2)先尝试用报纸拖着砖块朝前跑,从中发现这样很容易丢掉砖块。 (3)小朋友试试拿着报纸拖砖块倒退走,怎么样才能不掉砖块又能很快的运到目的地。 (4)幼儿每人一张报纸,进行分散练习。 3.谁是运砖高手。 (1)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每组第一个幼儿手持报纸站在起点,听到口令后立即转身拿一块砖放在报纸上,倒走到终点,将砖块放在圈里迅速跑回来,排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个幼儿接着开始运砖,幼儿依次进行游戏,看哪队能最先将砖运玩。 (2)提醒幼儿倒退师要控制好自己的行进路线,如果砖掉出来应该把砖重新放到报纸上才可继续行走。 (3)表扬胜利的一组。 (4)游戏重复进行几次。 4.放松运动。 (1)师:刚才我们把砖都运完了,你们觉得累不累?我们到树荫下休息一会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老鼠运大蛋》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布置运蛋场景,“大蛋”一枚。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猜测、联想,大胆表述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能用故事中的语言模式“××的××(食物)我喜欢”进行表述;能发挥想象,表述小老鼠将大蛋改造成各种物品进行游戏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鼠洞图片①(图片的一大半)。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洞。)这会是谁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打开图片l/3遮挡处,出现小老鼠。)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完整图①

师:这一天,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得去找点东西吃!小老鼠喜欢吃哪些好吃的东西?

幼:香蕉、苹果、饼干、面包……

(2)观察理解图片②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究竟想吃什么?

(师边讲述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小老鼠边走边想,甜甜的萝卜我喜欢,红红的苹果我喜欢,香香的大米我喜欢。

师:小老鼠喜欢吃哪些东西?

幼:甜甜的萝卜我喜欢……(引导幼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述。)

师:用小老鼠的话来说说你喜欢吃的东西,好吗?

幼:绿绿的青菜我喜欢、圆圆的肉丸我喜欢、甜甜的西瓜我喜欢……

(3)观察讲述图片③

A、师:瞧!小老鼠最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出示图③的1/4——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大大的蛋、很大很大的蛋……)会是什么蛋呢?

幼: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大龟蛋、鹅蛋、恐龙蛋……

师:小老鼠看到了这么大的蛋,它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幼儿边用语言边用表情来表述。如,幼儿露出惊讶的表情并说:好大的蛋哦……)小老鼠会想什么?会怎么做呢?(想把它搬回家、想吃……)

B、幼儿讨论表演搬蛋

师:(出示“大蛋”)可是这么大的蛋,怎么搬回家呢?小老鼠犯愁了。孩子们,你们帮它想一想吧!(幼儿自由讨论;幼儿表演交流。)

师:小老鼠看了小朋友的方法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片③的3/4部分,并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推、拉、扛。)

幼儿讲后师边讲述边表演:呀!好大的蛋!嗨哟,嗨哟,使劲儿拉。嗨哟,嗨哟,使劲儿推。嗨哟,嗨哟,使劲儿扛。小老鼠累得满头大汗。

师讲述后带领幼儿边讲边共同表演小老鼠搬蛋的情景。

(4)观察理解图④:

师:你们猜猜,这个蛋会成为小老鼠的美餐吗?(会、不会……)瞧!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图④)。是谁?(鸟、小鸵鸟……)它们之间会说什么?(幼儿自由联想、讲述。)

幼儿讲述后师讲述:“咔嚓”一声,蛋壳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这是一个大坏蛋!”“我不是大坏蛋,我是一只小鸵鸟,我把蛋壳送给你荡秋千吧!”

师:小朋友,谁从蛋壳里伸出了头?小老鼠说小鸵鸟是大坏蛋,小鸵鸟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现在我就是小鸵鸟,你们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表演一下。(师幼对话表演;请两幼儿对话表演。)

(5)观察理解图⑤:

出示图⑤,师:小老鼠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师小结:瞧,小老鼠坐在秋千上,荡呀荡呀,心里真高兴!

师:你们有没有荡过秋千?心里有什么感觉?(开心……)小老鼠虽然没有吃到蛋,但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它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小蛋壳除了可以送给小老鼠做秋千,还可以做什么?

幼:帽子、雨伞、小船、汽车……

3.完整欣赏并创编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可真有趣。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吧。(完整欣赏故事。)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也来编编小故事,把你想到的好吃的东西画下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还有小蛋壳除了能变成秋千之外,还会变成什么,也画一画,说一说,最后完整地连起来讲一讲。

4.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邀请小朋友来编故事,把你想吃的好东西画下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还有蛋壳除了能变成秋千之外,还会变成什么样,也画一画,说一说,最后完整地连起来讲一讲。

5.活动延伸

(1)分组让幼儿绘画创编故事。

(2)创编的绘画作品放在语言区角,继续根据自己的联想添画并讲述故事.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是幼教博览中的一节中班教育活动,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趣味性浓、幽默、以故事的形式出现,配以图片更能激发中班幼儿的学习兴趣,素以我觉得本节活动很适合我班幼儿。

2、《小老鼠云大蛋》课后反思:本届活动是一节公开示范课,幼儿参与积极,师幼互动良好,只是目标2完成不够好。幼儿创编能力较差,绘画功底不好导致创编内容不丰富,是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课前积极准备,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定好目标,更好的完成活动。

本活动全班幼儿都参与了,有一两个小朋友互动不是很好,与他们的个性有关,平时的他们文静,内敛因此参与活动不积极。

幼儿百科:老鼠会用面部表情表示自己感受不适。感到痛苦时,它们的眼睛眯起,双颊鼓起,双耳向后,胡须聚成一团或者竖起来。在注射镇痛剂之后,这些表情全部消失,又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老鼠阿姨送礼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内容。 2、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 物质准备:准备小礼物若干。 材料配套:教...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谁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领,了解它们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节。丰富词汇:抓耳挠腮、合作。(重点) 2.能大胆表达自己摘果子的办法,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小松鼠运砖忙 (一)目标:1.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2.在游戏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不断尝试中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难点:在竞赛中遵守规则,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021-08-3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老鼠运大蛋》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
    2020-12-1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做蛋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优美语言:香喷喷、乐呵呵。 2.能根据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创造。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回家观察打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糕图片,引起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内容。 2、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 物质准备:准备小礼物若干。 材料配套:教...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领,了解它们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节。丰富词汇:抓耳挠腮、合作。(重点) 2.能大胆表达自己摘果子的办法,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

2019-12-17 阅读全文

(一)目标:1.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2.在游戏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不断尝试中探索拖物倒退走的正确方法。难点:在竞赛中遵守规则,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021-08-3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

2020-12-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优美语言:香喷喷、乐呵呵。 2.能根据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创造。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回家观察打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糕图片,引起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