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安出行,反诈同行”宣传活动的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23 宣传活动的总结报告 反诈活动的总结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筑牢公共出行领域的反诈防火墙,我单位于二零二三年十月至十一月间,联合市公安局、市轨道交通集团及市公交总公司,共同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平安出行,反诈同行”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反诈主题专列”与“反诈主题车站”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社会反响与宣传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精心策划,多方协同,奠定活动坚实基础
本次宣传活动面向全市广大市民与流动人口,具有覆盖广、受众杂、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为确保活动效果,我们前期进行了周密的筹备: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由我单位牵头,与公安反诈中心、轨道交通集团宣传部、公交公司安保部共同组建了项目联合工作组,明确了各方职责,建立了高效的日常沟通与应急协调机制。
精准定位宣传内容: 工作组多次召开协调会,针对地铁、公交乘客的出行习惯与信息接收特点,对宣传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与打磨。最终确定了以揭露“刷单返利”、“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退款”、“杀猪盘”等当前高发诈骗手法为核心,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警示性强。
创新设计宣传载体: 决定打造一列“反诈主题地铁专列”和一座“反诈主题车站”。专列设计上,采用醒目的蓝色作为主色调,车厢内壁、扶手、看板等位置,通过漫画、顺口溜、真实案例短评等多种形式,将反诈知识点进行全景式、沉浸式呈现。主题车站则选取了客流量大的市中心换乘枢纽,在站厅层设置了大型反诈知识科普墙、互动打卡拍照区,并循环播放由反诈民警录制的语音提示。
二、 有序实施,多点开花,营造浓厚反诈氛围
活动于xxxx年十月二十六日正式启动,历时五周,各项环节衔接顺畅,现场秩序井然。
“反诈专列”成为流动风景线: 主题专列在地铁一号线投入运营。车厢内,诸如“刷单前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能发财的好事,为啥能轮到你?”、“网恋前问问自己,帅气多金还知心的TA,为啥需要网线来牵?”等诙谐又直击要害的“灵魂拷问”标语,引发了乘客的强烈共鸣和广泛讨论。许多乘客表示,在通勤途中看到这些内容,既打发了时间,又学到了实用的防骗知识。
“反诈车站”变身科普新阵地: 主题车站内,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科普墙吸引了大量乘客驻足阅读。设置的“反诈承诺签名墙”和与反诈标语合影的“打卡点”,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的参与积极性,尤其是年轻群体,纷纷拍照分享至社交媒体,形成了二次传播的良好效应。
线下互动巩固宣传效果: 在活动启动日及随后两个周末,我们组织反诈民警、公交安保员及志愿者,在主题车站及部分重点公交枢纽设立宣传点。现场发放宣传折页、反诈主题环保袋、纸巾等宣传品共计两万余份。民警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面对面为市民解析诈骗套路,讲解“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核心功能与使用方法,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超千人次。
三、 成效显著,反响热烈,社会效益超越预期
本次“平安出行,反诈同行”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
宣传覆盖面广: 反诈专列日均客流量约十万人次,主题车站日均人流量超三十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直接或间接受众预计超过五百万人次,实现了对公共出行人群的高效触达。
民众认可度高: 活动形式新颖、内容“接地气”,打破了传统宣传的单向灌输模式,获得了市民的普遍好评。现场收集的反馈意见中,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此类宣传“非常必要”且“效果良好”。
媒体关注广泛: 本市多家主流媒体及众多网络自媒体对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相关话题在本地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有效扩大了活动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营造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预警效果初显: 据市反诈中心后续数据反馈,在活动开展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涉及宣传重点的几类诈骗案发率,在相关线路覆盖区域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显示出宣传活动对潜在受害群体的有效警醒作用。
四、 经验与不足,为未来工作提供借鉴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互动深度有待加强: 虽然设置了互动区,但形式仍相对传统,未来可探索引入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互动体验设备,如反诈知识问答机、VR诈骗情景模拟等,以增强吸引力和记忆度。
长效运维机制需完善: 主题专列与车站的宣传内容为固定式,时间长了可能削弱新鲜感。后续应考虑建立内容定期更新机制,及时纳入最新诈骗手法案例,保持宣传的时效性。
部分区域人员疏导压力大: 活动高峰期,主题车站的打卡点与宣传台前出现了短时人员聚集情况,虽未发生安全事故,但也提示我们在未来大型活动中需进一步细化客流疏导预案。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本次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我们计划:
推动模式复制推广: 总结本次“专列+车站”模式的成功经验,条件成熟时,在其它地铁线路及主要公交场站进行推广,扩大战果。
探索常态化宣传合作: 与轨道交通、公交公司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将反诈宣传元素有机融入日常的公共出行环境中,如利用车厢、站台电子屏定期滚动播放反诈短片等。
优化内容与形式: 紧跟诈骗手段变化,动态更新宣传内容。同时,积极策划更多线上线下联动的主题活动,提升宣传的精准度和趣味性。
此次“平安出行,反诈同行”主题宣传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幸福城市贡献力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误区之行骗使诈
赵女士有一次拜访朋友后要离开,她让儿子与所有人道别,自己则站在门口等他。
朋友问赵女士:“奇怪,他怎么不怕你会不等他?”
赵女士听了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反问:“怎么会?”
朋友说她的女儿就不行,会吵着要在妈妈身边,怕妈妈会在自己去与大家道别时走掉。赵女士想了想,问她这样的事情是否曾经发生过?朋友嘿嘿一笑:“当然,每次我们要单独出去,被她发现了就会让她先去后面跟奶奶说再见,我们趁机悄悄溜掉。”
“难怪小家伙不信任你啦!”赵女士笑道。
朋友有点儿不甘心:“难道你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
赵女士肯定地告诉她:“我从不骗我的孩子。”
以大人的经验,要技巧性地哄小孩儿不是难事,可为什么要直接骗他们呢?
小松刚学会走路时,他的叔叔曾为了诱使他走向自己而对他说:“来叔叔这里,叔叔给你山楂片吃!”
小松的妈妈马上制止:“如果你手上没有山楂片,就不要骗他。”
不要说小松的妈妈严厉,这是教孩子的基本原则——要让他们成为有信用、正直、负责任的人,我们就不能对他们做没信用、不负责任的事情。童年的小事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是否能做大事。令人疑惑的是,许多人竟然认为骗骗小孩儿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蓓蓓四五岁的时候,发现弟弟有“小鸟”,而自己没有,就向爸爸问个明白。爸爸听了笑笑说:“哦,你的‘小鸟’放在后面那个冰柜里。”
当时他们住在老家,等到蓓蓓六岁后搬了家。可是一直到蓓蓓11岁,只要有人开玩笑,问蓓蓓的“小鸟”在哪里,蓓蓓都会认真地答“在老家的冰柜里”。蓓蓓一直以为自己的“小鸟”藏在冰柜里,只是大人搬家时一时大意没有搬来。蓓蓓的回答每次都会引来一场大笑,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向蓓蓓解释女孩子是没有“小鸟”的。
大人骗小孩子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小孩子说谎又让大人非常紧张。可是,大人没有以身作则,孩子怎么会做得好呢?
马女士在生活中一直注意不对孩子撒谎,不骗她。可是后来孩子的奶奶来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孩子天黑要出去玩,奶奶认为晚上出去不安全,就吓唬她外面有妖魔鬼怪或老马猴之类的,结果马女士的女儿一直晚上不敢出门。
以前,马女士在孩子会说话以后就教孩子看安全方面的书。虽然孩子不懂什么叫有电危险,但马女士没有骗过她,她也很相信马女士的话,从不去摸电器插座。奶奶来了之后,就吓唬孩子插座会冒火,还有老马猴会出来咬手。孩子开始信,可后来她发现天黑出去也没有老马猴时,慢慢就不听话了。有一天,女儿睡在马女士身边,她们旁边就有电扇的插座。她探着身子一直看,看一会儿伸手靠近一下。马女士问她:“干吗?”女儿笑了,就是那种发现别人说谎的得意表情,说:“没火。”还特别地竖起手指告诉马女士:“没有烂,妈妈。”马女士花了长时间实实在在地讲了电的危险是怎么回事,还给女儿看有关触电的新闻录像。现在,奶奶说的话女儿根本不听。
大人骗孩子,孩子不一定反驳,但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理去尝试和验证大人的话,故意证实不同的结果给大人看。小时候孩子信,等他大了自己有辨别能力了,就完全不相信父母了。这时,连父母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开始怀疑了。离开父母的扶持和教育,让小树自己去单独迎接挑战和困难,岂不是更危险吗?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即将结束了,我猜大家都从中收获了许多的珍贵的经历,那么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也要开始撰写了,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下次活动能做好的更好。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一)
首先,是要进行全校升旗,几十名学生以及家长们都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目光随着五星红旗而缓缓上升,唱着国歌。让学生们感受祖国正日渐强大,而我们的生活也会过的越来越好。进行完升旗仪式后,便开始组织学生们开始今天的端午节活动了。
我们先是开展了端午节知识小问答,由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对阵幼儿园的小班学生。出题人为幼儿园大班的李老师。比赛之前,我们先给孩子们看了一小段视频,再进行出题,题目的答案就在视频里面,比赛的形式是抢答,战况非常的激烈,第一轮的题目,双方打成了平手。虽然小班的同学们年龄比较小,但是人小鬼大,非常的聪明。而大班的哥哥们则本着谦让的态度,很多次都是先让小班的弟弟们回答。第二轮的答题,是连线题,大班和小班,分别派出一位小朋友进行答题,在黑板上总共有五张图片,分别画着粽子、龙舟等代表端午节的物品。题目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这一关实际上比拼的就是看谁的速度更快一些了。最后还是大班的小王同学赢得了胜利,小班的李同学以一秒之差惜败。
大会的第三项活动,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包粽子活动了。这一次没有比赛,而是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粽子吃起来美味,但是包粽子可是很麻烦的。两片小小粽叶相互交织在一起,围成一个小小的绿色漏斗,当然这个漏斗是没有漏的,往里面倒入早已洗好的糯米,再塞进去一颗红枣,用红线把粽子包起来。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成功的包出了好看的粽子,并放入了本园早已准备好的蒸笼中。品尝到了由自己做出来的美味的粽子。
这一次的xx幼儿园开展的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一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文化,感受到了端午节的风情,品尝到美味的端午节粽子。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二)
——“美丽的龙舟”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幼儿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幼儿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幼儿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投入的样子,我想我们的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们自己挑选材料,自己设计龙头,在装饰的时候,孩子们还主动合作,终于,在他们忙碌的工作中一艘艘龙舟成型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拿着,还争相摆弄,嘴里还不停的说“我的龙舟最厉害了,要是比赛肯定得第一”。当然也有部分孩子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脸上有些许失望,但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在饭后、区域活动继续完成,所以孩子们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选择孩子喜欢、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愿望在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得到实现。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三)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xx年6月9日,xx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环境布置
主题墙:挂满粽叶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二、教学活动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的特点,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如带来了粽叶、蛋袋子、彩蛋、艾叶等等。使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可以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xxx幼儿园为了迎接端午节,开展了“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教师们通过课件展示,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渊源,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印象。
同时,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动,大家一边品尝粽子、一边朗诵着端午的儿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师们组织了孩子们开展了“赛龙舟”、“包粽子”等游戏……,并将自己设计的香包送给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今天上午,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三年一班开展了端午到粽香飘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还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的趣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这样的活动,将了解民俗文化与欢度传统节日融为一体,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园各个班级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并且针对端午节3天假期各个班级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
活动中,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节的习俗,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传说,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防溺水、防骗、防中暑等问题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我国端午节传统文化,丰富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希望同学们能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端午节。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四)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明和谐节日新风。根据市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端午主题活动:
1、各班引导幼儿通过视频、绘本故事了解端午节起源、习俗等节日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各班的小朋友进行了形式各异的端午主题活动。有的通过搓绳编织,编成了五彩绳,寓意驱邪迎吉;有的制作小小香包,寓意端午避邪驱瘟、点缀装饰;有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小小蜜粽的制作过程,品尝端午美食;还有的班级用彩纸折叠小小的龙舟,在水池快乐玩耍。幼儿园里还有一群端午小使者,将家中的艾叶拿到幼儿园,插放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室门口,为各班的小朋友送来端午的祝福,庆祝端午节的到来。师幼齐动手一起布置室内外环境,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3、精心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洗粽叶额、包粽子、吃粽子,置身节日里品尝自己动手包的各种粽子,通过亲自参与洗、包、煮、品的整个过程,充分感受了解端午节,加深印象,感受传统,了解民俗,传承民族精神。真正喜欢上我们的传统节日。包好的粽子被送到厨房蒸煮,下午一起品尝香喷喷的粽子,体验端午节日乐趣!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更体会了端午节的快乐。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五)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我园全体师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幼儿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内容,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内容。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端午节前夕,请幼儿和家长通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学习。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园教研室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分年龄班开展专题活动:小班年级以自理自立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班以"尊劳爱幼"为主题,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有道德的`人;大班重点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诵读着名爱国主义名篇佳作以及屈原和端午节的典故等端午节知识,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幼儿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班布置了亲子活动,让幼儿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幼儿园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在班级群及幼儿园网站上进行宣传,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幼儿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3、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园全体教职工结合当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开展争创文明城市的契机,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校
园及生活环境,并进行全园卫生清洁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园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师生的爱国热情。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六)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近端午节的意义,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民俗文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6月7日下午,世纪星幼儿园大班组织了端午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画龙舟”活动。
首先,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了“粽子”文化的来源以及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激发孩子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带领孩子们观看视频《龙舟比赛》,感受“端午”这个中国特有的民族节日,体验浓浓的节日气氛。
老师鼓励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赛龙舟的热烈场景,于是孩子们凭借自己的亲身经验,拿起画笔绘画起来,不一会一幅幅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展现出来,看着美丽的图画,仿佛让我们走进了赛龙舟的现场。
丰富的系列主题活动,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对传统端午节的认识,感受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小朋友学会了与同伴互相协作、互相分享的能力。
幼儿园举办有关端午节活动的总结报告(篇七)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
一、环境布置
主题墙:挂满粽叶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二、教学活动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的特点,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如带来了粽叶、蛋袋子、彩蛋、艾叶等等。使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可以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总结四:幼儿园端午节活动
端午节主题活动小结
端午节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由于今年时间上两个节日间隔较短,而且六一之后只有两天的活动时间就开始了端午假期。布置节日环境、“端午庆祝活动”等几个活动只能在2天的时间里完成,时间上比较紧张。即便如此,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端午节活动仍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情况总结:
本主题活动是以“端午节”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之一,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节”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幼儿的好奇、兴趣而及时调整、修正、设计的活动。整个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适宜引导为主。活动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图片、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并且将幼儿的学习地点还扩展到了家庭(如让幼儿回家包粽子、向妈妈、奶奶学习蛋的制作方法等),体现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学习方式的意识。
孩子最反感的父母行为排行榜
每一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每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於一些家長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不僅沒有效果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應,引起了孩子的反感,這樣的事情是可悲的。為了讓我們的家長不再「好心沒有好結果」,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教育家李彥芳提出的讓孩子們最反感父母的那些做法吧。
1.孩子們普遍反感的做法——嘮叨
說到對父母的反感和不滿,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嘮叨。孩子們是如此反感嘮叨,而父母卻喜往往歡嘮叨,可以說矛盾突出。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愛嘮叨,而孩子又這麼反感嘮叨呢?
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希望孩子事事順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順心就不停地說教,翻來覆去,便成了嘮叨。父母嘮叨一般總是指責的多,批評的多,報怨的多,有時甚至諷刺挖苦,孩子當然不愛聽,甚至會感到厭煩。
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后,我們做家長的就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確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學會尊重孩子,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嘮叨個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談話指導孩子,這樣的教育才易於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2.脾氣暴躁,不問是非,逮住就罵
這種情況雖不是普遍現象,卻排在了第二位,足見孩子們對父母粗暴態度的反感。
孩子是如此不喜歡脾氣暴躁、方法簡單的家長。所以,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應當加強自我修養,盡量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為一丁點小事大動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為發火的對象。當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時候,家長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千萬不要簡單粗暴,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
3.動不動就埋怨、指責,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這似乎是大部分家長所共有的毛病。由於他們對孩子期望值太高,因而對孩子過於苛刻。當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要求有差距時,就埋怨、指責孩子。
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班或者全年級甚至全校、全世界最優秀的。他們對於孩子的表現,這也不合心,那也不滿意;而且老拿別人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他們恰恰忘了這樣做不僅引起孩子的反感,達不到激勵的目的,反而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給孩子成長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因為你老是說他這也不如人,那也比人差,孩子聽慣了負面的評價,他哪裡還有自信心,哪裡還有成功的慾望?
所以,要給孩子自信、給孩子追求成功的慾望,家長就必須克服埋怨、指責和拿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缺點比較的壞習慣,對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採取命令式,不通情達理,過分限制自由
這樣的家長雖然也不是多數,但還排在了第四位,由此可見孩子渴望理解、追求平等、追求個性的願望之強烈。
所以,對待孩子不要太嚴厲、太細、管理太多,也不要簡單粗暴,要充分尊重孩子,少採取命令式,多一些協商,讓孩子在平等寬鬆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
5.除了學習別的都不關心,濫報各種輔導班
這似乎是所有家長的共性。他們只盯著孩子的作業本和成績單,他們只要求孩子成績好,除此之外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忽略,都可以不要。而且為了孩子能夠出眾、拔尖、多才多藝,他們還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也不管孩子到底喜不喜歡、有沒有特長、有沒有興趣。
在此,我要提醒家長注意,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讓孩子產生反感,這樣的教育方法是註定要失敗的。
6.髒話連篇、愛瞎吹,穿著不得體
這種類型的家長雖然只是少數,但也是孩子所反感的。
記得一次開家長會,一個女學生的媽媽邋裡邋遢就來了。和其他打扮得體的父母相比,他的孩子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回家后就和媽媽大發脾氣,並且要求媽媽以後再也不要到學校去找自己。還有一次我到一個學生家裡進行家訪,當著孩子的面,他的爸爸口若懸河,雲山霧海地說了許多,而且時不時帶著髒字,搞得孩子很尷尬。第二天,這個學生來找我,為他爸爸的瞎吹和不文明表示道歉。
我從教20多年,期間接觸了許許多多的家長,大多數家長都比較文雅、謙虛、得體,但也有少數家長,真的有失體統。有的大大咧咧不說,一開口就帶髒字,而且髒話連篇,他自己倒不覺得,但是聽他說話的人卻覺得彆扭。也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愛瞎吹,和誰說話都雲里霧裡的,根本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有少數家長,不注意自己的儀錶,穿著打扮太不講究、太過隨便、邋裡邋遢。孩子攤上這樣的家長,自然會覺得丟臉。因此這就值得我們所有的家長注意。
以上種種是孩子們最反感家長的幾種做法。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許多,比如不相信孩子、不能正確評價孩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或者放任自流等。我們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效果更加顯著,就得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以孩子們樂意接受的方式去進行家庭教育。千萬不要用孩子們反感的方法去對待他們。
新春出行,全家游同里古镇年味十足
古人偏爱鸡,因为鸡不仅是德禽还是祥禽。“鸡”与“吉”同音,民间更把鸡视为吉祥物,所以鸡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过年用鸡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习俗,鸡在年节习俗的活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祭品,老一辈的人都喜欢用丰富的祭品去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继续得到祖先的庇佑。说鸡道鸡,喜鸡爱鸡,就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
吃年夜饭,是春节中每家每户最热闹的时候。老苏州对年夜饭特别讲究,餐桌上的菜肴,都富有吉祥的意思。像鱼、青菜、菠菜、肉圆、黄豆芽等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苏州人来说,这些菜也是有说法的,比如肉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豆芽也叫做如意菜,象征着事事如意的意思;菠菜因为梗比较长,“梗”“庚”同音,“长庚”代表着长寿的意思......
年初一的时候醒来,孩子们也会收获到一份惊喜,那就是压岁钱啦。穿上新意,拿着压岁钱,再吃着加了糖的小圆子,代表着新年的一年甜甜蜜蜜,开开心心。从腊月到正月,为了迎新春,苏州人也是要吃各种糕点的。姥姥也会让我们吃点年糕,希望来年我们全家都能高高兴兴,美满幸福;婆婆也会端来春卷,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吃春卷也是期望新春新气象。
鸡年到,快乐到。2017是我们十二年一轮回的鸡年,有的人选择回到家乡和家人团圆,而有的人选择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异国他乡体验不一样的年味。在苏州待了十几年了,每天都过得非常舒适惬意。不管去哪,最终都还是会留恋这座城市。今年是第一次在苏州过新年,带着家人去倾听一曲吴侬软语的绽放,感受惟妙惟肖的古戏曲演唱,带着孩子参加猜灯谜的游戏等,别有一番浓浓的苏式年味。
新年之际,我带着家人一起去了同里古镇游玩,感受江南的浓浓年味。公婆是第一次去,而小温馨和我们已经去过一次。但春节假期,人是特别多,走哪都是人挤人的场面。小温馨看到河里面有摇橹船,她表示特别想去坐,婆婆一听小温馨想,就立刻让大王去买票。于是,我们一家人就租了一条摇橹船(90/船,可坐6人)。坐在船上观望着四周,红红的灯笼,浓郁的民俗表演,金鸡献瑞除旧岁,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同里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了春联和年画画。因为天气的放晴,当天的旅客更达一万人次以上。近年来,多数人都不再满足于回家团圆过新年了,更多的会选择全家旅游过新年。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苏州过新年,以往都是提前请假,匆匆忙忙的来回奔波,否则就要担心路上堵车。
公公来到苏州,竟然情不自禁的忆起了古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往今来,可是有不少名人夸赞过苏州呢?比如李白的“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比如范成大的“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比如唐寅的“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比如白居易的“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比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古镇风景优美,水多桥多,古色古香,有着独特的气质。景点有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退思园去年去过一次,院内建筑非常完美,亭台楼阁轩榭坊。嘉荫堂,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嘉荫堂是个修身养性的地方,置身其中,近可观小桥流水,闻风水声,听鸟鸣,远可观小桥驳岸,老树苍翠。崇本堂的建筑结构颇为科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它的各种雕刻。三桥,是“长庆”“吉利”“太平”,对于同里人来说,以“太平”桥最古老,走过之后就可以保平安了。总之,三桥也是同里人的风水宝地,走三桥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苏州就是一个慢城,原生态的景色非常多。婆婆说,来同里随便走走就已经很开心了。同里古镇在新年之际也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活动表演啊。有精湛的民间艺术演出,还有热闹非凡的迎财神,创意的猜灯谜,古戏台上的戏曲表演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苏州在年节里会有各色年糕,网络得知,正月里有小元宵,二月初二吃撑腰糕,三月清明家家吃青团,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端午粽,六月廿四谢灶团,七月中元缸头糕,八月廿四吃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要吃萝卜团,十一月还有南瓜团,到了腊月,就主打甜蜜糖年糕。在同里闲逛的时候,据说有一些商户早上七点就起床到店里,开始为一天的制糕做准备了。买了一份白玉方糕,香糯爽口,冬天里吃起来真是暖心,还有山楂糕,小温馨更是吃得合不拢嘴。
新春全家游同里古镇,年味十足。不得不说,苏州的精致,舒适更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梦里水乡”的同里,置身其中,江南的温暖在内心微微荡漾。同里古镇展现了春节传统的韵味,舞龙舞狮子,戏曲表演,迎接财神等活动让我们一家人度过了一个“鸡祥如意”的欢喜年。我相信,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苏州的文化底蕴依然会散发更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