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教学资源(2篇)

发布时间:2025-07-27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教学资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在撰写教案时,需要确保格式的规范性。以下是关于小学加减法基本运算教学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加减法基本运算教学资源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加减法基本运算教学资源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以及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一位数和两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深化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打下基础。本课在100以内的减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的内容难度适中,许多学生已经尝试过此类计算,但对算理的理解往往模糊,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借助学具进行直观操作,从而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的算理的深刻感悟,并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运用新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为下一课时的退位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 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动数目。(在计数器上拨动数,比较每组数的意义。)

1. 7与70

2. 45与40

3. 82与2

(二)口算练习。“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60+()= 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1. 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图书馆开馆了,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正在忙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 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相关信息。

(1) 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 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个是减一位数,第二个是减两位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导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大家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受

教师:可以试着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包括:

1. 直接数数: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则是往前数10个10,即25、15。

2. 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计算过程。

3. 使用计数器拨数,渗透位值思想。

(五)回顾交流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将算式过程和方法体现出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由抽象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计算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助探索不同的方法,借助学具进行操作,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相互帮助,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展示,又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的操作过程与口算过程对应,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简化思维,强调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通过课件把摆小棒与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显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展示算式计算的步骤,从而让学生再次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 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的流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以及十位与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分,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 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整十数的计算过程。通过比较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明确认知。】

四、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撥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将班级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组,先共同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时,比较两组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从而进一步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误原因。【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五、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各自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两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创造的算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可能会出现: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算,最后一道题是退位减法,以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逐步熟练算法,明确算理,又关注整体参与度,进行汇报和反馈。同时融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提升评价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独立运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算法,并为下一课时学习退位减法打好基础。】

六、畅谈收获

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加减法基本运算教学资源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卷的计算。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 体会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紧密联系,感受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

重点难点: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师准备情境图课件。

2. 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习)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现在来做几道题,并分享你的想法。

38-6= 87-3= 96-6=

师谈话:如果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能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相减,是否够减?(不够减)我们该如何计算这三道题呢?(退位)今天我们将共同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问题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展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的单价解决“我有35元,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的问题。图中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显示的两辆玩具车图)。

生:图上显示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分别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左侧小朋友说:“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需要攒多少钱?”

师:图中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又想要什么?

生:左侧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车,还要攒多少钱?右侧小朋友想知道如何算出还需攒多少元。

师:你知道如何列算式吗?为什么要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与之前所学的35-2、76-4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的算式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中被减数的个位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该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分享小棒的摆放方法。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与方法?

生:个位数6不够8减,所以我们先取出一捆与原来的6根合并,变为16根,再从16根中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后还剩8根,加上剩下的2捆(20根),总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告诉我们如何计算36-8?

生:我发现计算36-8时,可以将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将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结果。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6 – 8 = 28

 / \

 20 16_8

8

(4)引导学生探索其他计算方法。

师: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去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

36 – 8 = 28

 / \

 26 10_8

2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用了多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后计算时要尽量采用简便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同学在下面练习),然后一起订正。

规定订正答案时,挑选1到2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强调当个位数不够减时该如何处理。

2. 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一起订正。在订正答案过程中,让学生分享81-4与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以进一步认识退位减法的过程。

3. 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明确计算任务后,自主计算,最后进行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减法 这是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减法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三幅图意,能看图列加减算式。学习2的加减。 3...
    2021-07-24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 这是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
    2021-08-12 阅读全文
  • 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模板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模板,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课标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
    2023-09-1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学习2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三幅图意,能看图列加减算式。学习2的加减。 3、在活动中能大胆讲述、积极参与。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加减法图各三幅。 2、贴纸若干...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9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
    2019-12-23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减法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三幅图意,能看图列加减算式。学习2的加减。 3...

2021-07-24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

2021-08-12 阅读全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模板,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课标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

2023-09-1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减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三幅图意,能看图列加减算式。学习2的加减。 3、在活动中能大胆讲述、积极参与。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加减法图各三幅。 2、贴纸若干...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

2019-12-23 阅读全文

Copyright©2001-2025 幼儿教师教育网 yjs21.com 湘ICP备2022004057号-6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