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 篇1
为庆祝20xx年元旦节,特举办“庆元旦黑板报评比活动”。
1、各班围绕“元旦节”活动,突出相应的主题。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翔实丰富,板书整齐美观,布局合理精美。
2、出刊时间为20xx年12月30日前,31日开始进行评选,未按时出刊的班级不予评选。
1、评委由学校行政组成。
3、检查时间定于31日星期五下午。
1、出刊情况: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未完全出好的班级均不予评分。
2、刊头(20分):
(1)刊头应在醒目位置,大小适中。低年极刊头不得大于板报面积的1/4,高年级刊头不得大于板报面积的`1/6。记10分;
(2)刊头要求突出主题,与主题相关记5分;
(3)的刊头要做到精致、新颖、讲究艺术性,要标明班级、期数,记5分。
3、(20分):
要合理、科学、新颖、富有艺术性。应有标题和插图。
4、内容(30分)
(1)内容要与布置要求相符记5—10分;
(2)主题鲜明、健康向上,有教育意义记5—10分;
(3)主题明确,记5—10分。
5、板书(20分):
板书整齐、美看、端正、清晰、适当加以艺术效果,使用规范字,无错别字。
6、整体效果(10分)
对本期板报整体评价:要求板报合理,内容丰富多彩,书写清楚美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 篇2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 篇3
1、“元”分让我们在今生相遇,“旦”愿快乐与你相伴朝夕,“祝”福好运在你周围汇聚,“吉”使遥远却依然牵挂你,“祥”念未随时光般远去。
2、元旦到了,思念是我的牵盼,短信是我的书笺。清风是我的拥抱,美酒是我的衷肠。钟声是我的问候,礼花是我的祝愿。雪花是我的贺卡,快乐是我的礼物!
3、新年礼花绽放,温馨祝福悠长:笑容荡漾脸上,好运罩在身上;平安走在路上,幸福印在心上;事业握在手上,祝福连在线上;开心幸福至上,元旦快乐无上!
4、新的一年祝福你:好事追着你,主管重视你,病摩躲着你,汽车让着你,情人深爱你,痛苦远离你,开心跟着你,万事顺着你,新年快乐!
5、我的祝福踏着冬日瑞雪,携着四季风光,沐浴着温馨暖阳,翻越千山万水,拿思念指路,以牵挂加速,用短信表达,只为准时将真挚心意送上。祝你新年快乐!
6、元旦要到了,趁着还没有放假,欢庆晚会还没有开始,祝福短信还没有爆发,你的手机还有空间,我的手机还没欠费,发消息还没涨价,早早预祝你元旦快乐!
7、元旦了,我送了一串礼物。快乐送给开心的人,幸福送给有情的人,希望送给等待的人,成功送给奋斗的人,祝福送给正看短信的人!
8、元旦到,笑声到,快快乐乐问候到。元旦到,幸福到,甜甜蜜蜜祝福到。元旦到,热闹到,欢欢喜喜气氛到。元旦到了,向朋友说一声:节日快乐!
9、财神让我转告你,要对人好,尤其要对发这条信息给你的人好,常让此人开心,多多请此人吃饭并送厚礼,财神才会关照你。
10、元旦,完美幸福新年开始,吉祥如意。元旦,美满平安瑞阳高照,和谐融洽。元旦,快乐吉祥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元旦,紫气东来财运亨通,四季发财。祝朋友元旦快乐!健康长寿,安逸生活,与日同辉。
11、元旦,寓意着去年的苦难全部完蛋;圆蛋,寓意着新年我们的愿望都会圆满;手中拿个圆蛋,嘴里说着元旦,新年第一次件事,就是请你吃个蛋蛋。
12、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你微笑甜甜。
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了庆祝元旦的'到来,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校都会开展了“庆元旦、迎新年”黑板报评比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三、评比时间:
20xx年10月5日中午1:30.
四、活动对象:
一至六年级各班由宣传委员组织此次黑板报。
五、评比要求:
1、切合主题、内容充实
2、整体美观大方、字面分配合理
3、有创意、字迹清晰
4、有主标题、小标题、文字、图片等;标题要突出中心思想和内容,图片内容不能太少,字体类型、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图种类及大小的等排版要美观得体、布局科学合理;
六、评比规则:
主题:标题位置适当,并能反映实际情况,主题内容与布置相符,选取反映主题的材料(10分)
字迹:字迹端正,清晰,认真。(10分)
绘画:能够体现主题,健康积极向上。(10分)
版面:版面设计合理,总体感觉良好。(10分)
色彩:线条分明能突出主标题。(10分)
清洁:版面干净整洁。(10分)
创意:自己动手制作编定稿件,自行设计报头题饰和尾花,自编版图总体设计。(20分)
美化:板报设计合理,内容丰富多彩,书写清楚美观,整体版面分配得当,色彩搭配协调,力求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20分)
注:总评100分
七、评比人员:
为了体现此次黑板报评比活动的公平公正、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由我校少队部组织各班宣传委员、大队部队干以及学校两名美术教师参加评比
八、评审:
每个班级分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十、奖励方案:
获奖班级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颁发奖状。
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 篇5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新年小黑板内容设计(优选5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初三毕业季黑板报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