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发布时间:2024-04-20 三年级数学日记最新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还有哪些范文是你没见过的?生活中当我们有文档撰写的文书工作时,好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借鉴好的范文写法灵活的运用到写作中来,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给大家推荐一篇与“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相关的文章,为了方便浏览建议您将本页加入书签!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1)
数学日记-----谁最聪明?
一天,村长带着小羊们到神秘的城堡进行探险活动,在地下室的一个箱子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下面题中藏着一个密码,如果破解它你将获得一个惊天大秘密。怪兽和巫师同做一道乘法算数题,乘积既是密码。怪兽误把一个因数增加14,结果积比正确结果增加了84;巫师把另一个因数增加14,结果积比正确结果增加了168。“这个……!”小羊们陷入了沉思。你能帮帮他们吗?
我得出的密码答案是72。你们做对了吗?
我是这样做的:第一个因数是84÷14=6
第二个因数是168÷14=12
正确的积是6×12=72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2)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做客,谁知,叔叔接到一个电话,说是要叔叔回公司运砖块,我和叔叔一起到了所在的公司,一位姐姐走过来,说:“来啦,这儿有80斤的砖块(相等于77块砖块)要你运。”叔叔听了后对我说:“军军(我的小名),你学过加减乘除吗?”我点点头,叔叔就说:“那好,叔叔问你个问题,这儿有77块砖块,我们一次只能搬9块砖块,要运几次才能全部运完,不能留下一块砖块”我想了想:“77÷9=8(次)……5(块),但是,叔叔说过不能留下一块砖块,所以是9次运完”想好后,我告诉了叔叔,叔叔说:“我还以为你会说8次呢?真棒!”通过老师的教育,我学会了用加减乘除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我要感谢老师的教育,好好学习,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3)
20__年_月_日 晴天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我不服气,又试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猜对?难道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着回答我;“不,我并没有摩法。我是按照‘书的左边是偶数页,书的右边是奇数页’这一规则猜对的”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4)
20XX年X月X日 晴
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水果。
有苹果,有香蕉,有葡萄,有西瓜,有桂圆,有桃子,好多好多水果。(692p.CoM 考试祝福网)
苹果要5元一斤,香蕉要2元一斤,西瓜要1元一斤,桂圆要5元一斤,桃子2元一斤,暑假好累,有很多作业要做,爸妈给我买了很多水果,苹果买了10斤,香蕉买了25斤,西瓜买了50斤,桂圆买了10斤,桃子买了25斤。呵呵,一起要多少钱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4
20XX年X月X日 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5)
20xx年X月X日晴天
今天晚上妈妈和我比赛做口算,做完以后,一算时间,我用了11分钟,妈妈却只用了9分钟,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是怎么算这么快的?”妈妈说:“我是用乘、除法简便运算的。”妈妈教我这种方法以后,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些计算题就像戏曲的变脸一样,它总是以平常的面孔出现,里面却暗藏玄机。说拿450÷25这题来说吧!应该先用450×4=1800,再用25×4=100,最后用1800÷100=18.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陪数,商不变。利用这一个性质,可以使许多这类计算题简便起来,我试着又做对了几道题,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6)
数学日记三年级:时间的问题
今天,我碰到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小明早晨起来穿衣服要用去1分钟,吃早饭要用去3分钟,听英语磁带要用去5分钟,,洗茶杯要用去3分钟,烧开水要用去25分钟,买牛奶要用去8分钟,怎么样才能使时间用的最少?
我想,直接加起来不就行了,需要45分钟。可是我想错了,答案并不是这个,因为在烧开水的时候,可以吃早饭、洗茶杯、买牛奶、听磁带,这几个事情做完的时间为3+3+8+5=19分钟,所以烧开水用去的时间25分钟再加上穿衣服1分钟,等于26分钟。
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运用好时间,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三年级的数学日记集合10篇
在我们的校园时光中一定少不了作文的存在,写作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创作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你是不是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动笔而烦恼?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最新三年级的数学日记集合10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1)
今天,我在家里遇到了难题,于是我就去问问姐姐,姐姐笑了一笑便说:“好啊,不过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心里嘟囔着:“问就问,我又不怕你。”于是姐姐给我一把尺子,让我分别测出,说是让我在十分钟之内,测出茶几,冰箱,电视机,床,卧室地板的长宽高,周长和面积。
然后我开始测量茶几,它的长是1.3米,宽是0.7米,那面积和周长怎么算呢?我问了问妈她说:“周长就是这个物体的边长总和,面积就是这个物体的长与宽的乘积。”奥,那茶几的周长就是1.3+1.3+0.7+0.7=4米,面积为1.3x0.7=0.91平方米。姐姐看了看,又刁难我,周长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啊,我想了想一口咬定道;“有,(1.3+0.7)x2=4米。”姐姐和妈妈都夸我聪明,我好开心。就这样子,我算出啦那些家具。我又学会了一些数学问题,今后要更加关注身边的每样东西。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2)
有一次,我闲着没事干,就从爸爸的书桌上拿了一本刊物读了起来。上面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个生产鞋油的厂商,向社会征集提高鞋油销量的方法。他征集到很多的方法。其中,有一个人的方法很普通,就是把鞋油的口径变大。鞋油厂商采纳了这个人的方法之后,鞋油的销量果然提高了许多。
看了之后,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个实验。我先量出鞋油的半径是5毫米,如果挤出15毫米的鞋油,那么挤出的鞋油的体积是3.145515=1177.5(立方毫米),约是1立方厘米,把它近似地看成重1克。
然后我把鞋油的半径增加到6毫米,这时挤出同样长的鞋油,它的体积约是3.146615=1695.6(立方毫米),约是2立方厘米,近似地看成重2克。增加口径前,按全国13亿人口每天擦1次来算,一天就用去了113=13(亿克)。增加口径后,一天就用去了213=26(亿克),整整增加了一倍,如果按全世界人口来算,还要多得多。一句简单的话,竟让厂商获得如此大的利润,真是小鞋油,大学问!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3)
课前我预习了一下分数乘除法。懂得了许多知识,比如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分子乘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法需要注意的是:1.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子和分母约。2.分数和整数相乘时,可以把分母和整数进行约分。3.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我们不仅学了分数乘法,还学了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把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得到这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上分数除法课时,老师说分数除整数最简单,然后是整数除分数,最后才是分数除分数。
而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比如说,1里面有两个1/2,有三个1/3,以此类推。
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再根据课堂上评讲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得知:(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乘的数越大,这个因数就越小;乘得越小,这个因数就越大。(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小。
这就是我学到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4)
数学日记
9月26日星期日晴
上次单元测试我又考得不是很好。扣分最多的是第八题想一想的第二小题。题目上写着四年级捐的衣服在1410到1470之间,把可能的件数由大到小写出来。我以为是把它说的1410到1470两个数与它们中间的数写出来。其实是把1420到1460的数写出来。这次的这个题目一定要记记牢,下次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会做了。
数学日记
11月14日星期日雨
上个星期六,我到学校去参加三年级趣味数学的活动。到了劳技室,我们就按老师指定的位置坐好。不一会儿,上课了,老师就开始讲课。一开始,我听得非常认真。可是,后来,我越听越不认真。做好作业,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去批。轮到我的时候,我果然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目。接着,我把那道题目订正好交给老师批,这次那道题目总算对了。唉,我
真后悔:我不该上课不专心听讲。
数学日记
10月17日星期日晴
上次,老师给我们做了数学练习册上的期中测试。我只有考了109分,那一分就是扣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口算题,那道口算题,我在白纸上打了好几遍竖式都打对的,抄下来时就抄错了。唉,我这粗心的毛病怎么就改不掉呢?
数学日记
9月12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没买东西。妈妈给我10元钱叫我自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买了2元钱泡泡糖,两包包心软糖2元钱,两包乐事薯片6元钱,一共10元钱。妈妈买了两包草纸4元,两袋纸杯7元,一支牙膏3元,妈妈一共用了14元钱。我和妈妈一共用了24元钱。
数学日记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去秋游。甲带了4个面包,乙带了3个同样的面包,丙没带面包。中午他们三个人平均分着吃,吃完后,丙拿出2元1角作为面包钱。甲、乙两人各应收回多少钱?
由于这7个面包是三个人平均分着吃的,每人吃去面包的价钱应该是相等的,丙付了面包钱2元1角,所以7个面包的总价钱是213=63角,每个面包的价钱就是637=9角。甲带了4个面包,价钱是94=36角,扣除他自己吃去的面包的价钱2元1角,应收回36-21=15角,即1元5角;乙带了3个面包,价钱是93=27角,扣除他自己吃去的面包的价钱,应收回27-21=6角。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5)
天刚亮,妈妈就叫我起床,刚起床我就洗脸刷牙。我说:“妈妈,你有没有空?我想去“开心轩”卖文具。”妈妈说:“好吧!”接着我坐妈妈的摩托车来到富民路。妈妈说:“我给你20元钱,让你当一回小主人吧。”我拿着钱去了面包店,我说:“老板,面包多少钱一个?”老板说:“一块钱一个。”“我要2个。”我说。我和妈妈吃完面包就去“开心轩”。只见货架上摆满了故事书、铅笔、本子、彩笔、还有玩具呢。我说:“买一盒彩笔、5支铅笔、5本中方格和5本课文本。”老板说:“彩笔8块5一盒,铅笔2毛钱一支,课文本和中方格都是3毛钱一本,算算看一共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铅笔要2支,一共1块钱,5本中方格和5本课文本是10本,每本3角就是3元,8元5角+1元+3元=12元5角。”老板说:“你真聪明!”我给老板15元,他又问我:“要找你多少钱呀?”我说:“要找我2元5角。”妈妈满意的笑着说:“你今天的小主人当得不错哦!”我也开心的笑了。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6)
三年级数学日记1_有趣的故事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着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支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着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绑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和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年级数学日记2_跟爷爷学数学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
“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
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
“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3_生活中的数学题
今天我在数学的课外书中看到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大约13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捐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又想起来了,人多光是力量大?不好啊,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了13亿滴水了,那么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了1000滴水,用秤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260吨。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家一个月用了10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足足可以用上2年多了。
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能发26000度的电了。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的水能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的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4_测量
今天,我在家里遇到了难题,于是我就去问问姐姐,姐姐笑了一笑便说:“好啊,不过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心里嘟囔着:“问就问,我又不怕你。”于是姐姐给我一把尺子,让我分别测出,说是让我在十分钟之内,测出茶几,冰箱,电视机,床,卧室地板的长宽高,周长和面积。
然后我开始测量茶几,它的长是1.3米,宽是0.7米,那面积和周长怎么算呢?我问了问妈她说:“周长就是这个物体的边长总和,面积就是这个物体的长与宽的乘积。”奥,那茶几的周长就是1.3+1.3+0.7+0.7=4米,面积为1.3x0.7=0.91平方米。姐姐看了看,又刁难我,周长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啊,我想了想一口咬定道;“有,(1.3+0.7)x2=4米。”姐姐和妈妈都夸我聪明,我好开心。就这样子,我算出啦那些家具。我又学会了一些数学问题,今后要更加关注身边的每样东西。
三年级数学日记5_生活中的测量
今天姑姑和我一起测量了我的小家具。有趣极了!
首先我们测量的是我的小床,长1.9米,宽1.5米,周长是6.8米,面积是2.85平方米。我测量床的长的时候是趴在床上,费了好大的劲才量好的。
接着我们又测量了电视。“电视的长是1.06米,宽是0.62米。”我说!姑姑看我认真的模样,高兴的笑了!又让我算出了周长是3.36米,面积约是0.66平方米。
然后我们又费力的量了我卧室的地面。大约长是4米,宽是3.5米,周长是15米,面积是14平方米。我光着脚在地上仔细的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竟然都不觉得地凉。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7)
今天,我发现了一道十分有趣的题。经过认真分析与细心计算,我终于把这道题“打败”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家三口,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三人现在各为多少岁?
一看到这道题,我顿时傻了眼,彻彻底底地被这道题难倒了。但我知道,如果就这样“认输”的话,将会令多少人失望啊!
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慢慢分析,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和倍问题。原来,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这个条件当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72+4×3=84(岁)。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后,我们便可以用解决和倍问题的方法来求出儿子今年的年龄:84÷(3×2+1)=12(岁)。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妈妈和爸爸同岁”和“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这两个条件来算出父母今年的年龄:12×3=36(岁)。
从今天这道题,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困难越大,我们便越要勇往直前,打败困难。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8)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9)
今天放学,爷爷正在看报纸,见我回来了,便问:“今天数学学习了什么?”我无精打采地回答:“估算和四舍五入。真没意思。”爷爷追问:“没意思,怎么?没学会?”我说:“当然不是。我们以前就学过。我早就学会了。所以觉得没意思。”爷爷好象不相信。我说:“您要是不信,您出几道题,考考我吧。”说完,我心理暗暗高兴:真是太好了,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可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催爷爷快点出题。爷爷说:“我先给你出道估算题:咱们家的南房长9.1米,宽3.9米,南房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把9.1看成9,把3.9看成4,约是36平方米。”爷爷笑眯眯地说:“不错。再考你一道四舍五入。”我说:“快说吧,这是四舍五入法可是我最拿手的。”“把6.872保留到整数。”我有点疑惑:“保留是什么意思?”我问爷爷。爷爷说:“哈哈,难住了吧。告诉你保留就是四舍五入的意思,这下你输了吧。”我恍然大悟,“是7.”爷爷说:“对了。你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可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呦。”
爷爷的最后一句话向把小锤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上:是呀,知识好比无限的大海,有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学习不要自以为是呀。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10)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买了一袋鸡蛋,准备要教我做我最爱吃的炒蛋。我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手里摸了摸,发觉鸡蛋十分光滑。我把鸡蛋放桌子上,用眼睛去观察它,发现它扁扁的,是个椭圆形。接着我去观察鸡蛋的边角,我找到了鸡蛋的边,就是找不到鸡蛋的角。这时,我想:原来鸡蛋是没有角的,因为鸡蛋是圆的。其实和鸡蛋一样是圆的还有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哈哈,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作者在学炒鸡蛋中也能找到了数学。可见,只要你是个有心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总能发现数学的。)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时光匆匆,带不走的时光可以用文字记录,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防止忘记重要的事情。优秀的文章需要知识的沉淀,那么写好作文的要点是什么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三年级的数学日记,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1
这周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物品。
我直接进入零食区,认真地挑选起来。首先选了海苔,价格是23.9元/包,爸爸问我如何拿3包要多少钱,我就用乘法算了起来23.9元约等于24元,24*3=72元,然后再减去3个0.1元72-(0.1*3)=71.7元。爸爸微笑地点点头,笑着说:“正确,那就拿3包吧!”零食选好后我们来到了冷冻食品区,爸爸从冰柜里拿了一包我喜欢吃的水饺放入购物车,然后就推车走了,我喊住了爸爸说:“爸爸,这个牌子有优惠活动,满38元可以减8元呢,你拿的水饺33.5元/包,只要再买38-33.5=4.5元就可以再减8元了。”于是我们在冰柜里又继续寻找4.5元左右的食品,最终我们选了一包奶黄包14.2元,33.5+14.2=47.7元。再减去优惠的8元47.7-8=39.7元。”哈哈哈…“这时妈妈笑道:”真好,这样你有了两包喜欢吃的东西,又得到了优惠,你可真会算啊!“.
最后我们来到自助收银机,小票打印出来后我看了看,一共39件商品,合计378.42元,优惠了8元,实际支付370.42元。原来小数点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2
陈者翰
8月14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人本超市购物,我们买了很多有用的物品。之后来到了饮料区,我们想买喜多多饮料,我拿了小罐喜多多,看见价格牌上写着单价3。5元,我又看了大罐的价格牌,写着单价7。0元,我发现大罐的有850克,而小罐的只有200克。我想3。5X2=7。0元,两小罐和一大罐的钱一样多,但是两小罐总的重量200X2=400克,比一大罐少了850-400=450克。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对我竖起了大指拇指,表扬我的想法很好,让我们花同样的钱得到更多物品。
数学知识可真有用,我要好好学习数学,把数学运用到生活当中,遇到问题要多多比较,多多观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特开心!因为上个礼拜和妈妈约定,这周星期天下午做包子吃。
今天就是周末,我和妈妈上午去菜市场买材料。第一单妈妈买了20块钱的肉。妈妈付给了老板50块钱,妈妈就问我,老板应要找回多少钱给我们?我就想到50减20等于30。
(50-20=30)。我很自信的回答妈妈。妈妈说:“回答正确”!我当时很开心。我和妈妈又去下一家买面粉,酵母还有白砂糖。面粉25元,酵母2元、白砂糖5元。我马上在心里计算这三样物品,一共要给老板多少钱?25+2+5=32,我叫妈妈要付给老板32元。妈妈夸我反应快。
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学做包子,虽然肉包的样子丑了点,但味道却是极美的!我相信下一次我们会越做越好。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4
今天中午妈妈事不在,所以让我管店。在妈妈出去前,她用一张纸记下了店里所有物品的价格。
我心里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别人会不会因为看我小,不买我的东西呢?我会不会……突然,一位看似大约60多岁的老奶奶问我:泰国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妈妈给我的那张纸,对老奶奶说道:“10块钱一斤,喜欢吃泰国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买些去吧。”老奶奶又说道:“看你年纪轻轻,就会做生意了,好!我买两斤去。”说完,我抓了一大把装进袋子里,然后,放到电子称上称。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两斤=一千克,10块一斤,应该按20.00,嗯?怎么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国炒米大约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进袋子里。刚好电子称显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系好给了老奶奶。
等我收钱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所以钱就由妈妈收了。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发现了一道十分有趣的题。经过认真分析与细心计算,我终于把这道题“打败”了。
题目是这样的:一家三口,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三人现在各为多少岁?
一看到这道题,我顿时傻了眼,彻彻底底地被这道题难倒了。但我知道,如果就这样“认输”的话,将会令多少人失望啊!
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慢慢分析,终于发现,这是一个和倍问题。原来,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三人四年前年龄之和是七十二岁”这个条件当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72+4×3=84(岁)。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龄之和后,我们便可以用解决和倍问题的方法来求出儿子今年的年龄:84÷(3×2+1)=12(岁)。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妈妈和爸爸同岁”和“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这两个条件来算出父母今年的年龄:12×3=36(岁)。
从今天这道题,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困难越大,我们便越要勇往直前,打败困难。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6
20xx年5月6日 星期三 阴
今天,我去乡下舅姥姥家里玩。舅姥姥家里有一个养鸡场。一群群黑的,白的,灰的,黄的鸡……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好奇地文舅姥姥:“有多少只呀?”舅姥姥诡异地笑了一笑,朝着鸡群说:“你自己数吧。”
不管三下五除二,数就数,数数可难不倒我。我立刻跑到鸡群开始了我的数数歌:一、二、三、四……”的数起来。但是小鸡总是跑过来又跑过去,我怎么也数不清,急得我满头大汗,这个简单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难住了。但是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难越爱挑战。我摸摸后脑勺,急中生智,咦,办法出来了
我找来几个竹筐子罩住小鸡后再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几个筐里罩着的小鸡的只数分别是29只、18只、21只、17只、32只、23只。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就可以了。我刚刚学会了用小括号来列式计算简便一点。列式:(29+21)+(18+32)+(17+23)=50+50+40=140。
我很快就完成了舅姥姥给我的数鸡任务,舅姥姥笑得直点头,连连夸我的数学学得很好呢!原来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疑问很多难题,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7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8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在家里看电视,这时我的妈妈温柔的说:“宝贝,去帮妈妈买一碗带辣子的米皮,可以吗?”我爽快的答道:“没问题”,妈妈说:“你还可以自主买一包零食,就当是奖励你”。
说完,我就一溜烟儿的跑出了家门,首先我拿着妈妈给的10元钱,先去超市买了一包我最喜欢喝的葡萄味酸奶,我拿着酸奶去收银台付钱,那位叔叔问道:“小朋友这包酸奶是1元5角,你给我了10元,我该找你多少钱呢?”说着,我拿出小手在收银台上列起了竖式,几秒钟的时间,我便大声答道:“要找8元5角”,叔叔夸我真是棒极了。
接着我蹦蹦跳跳的来到了凉皮摊,我告诉阿姨:“买一份带辣子的米皮”,等阿姨调好后,我问阿姨:“多少钱呀?”阿姨说:“3元5角”我看了手里的'钱刚好有3张1元和一张5元、一张5角“我直接就拿了3张1元和1张5角共计是3元5角付款后我还剩5元 。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了我买的东西和剩下的钱数一致,直夸我真能干,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明天还要陪奶奶到市场买菜购物,数学真是太奇妙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
一般写周记都是什么样的呢?周记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的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写周记吧,每一篇周记都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您是否想掌握有关“数学日记三年级”的最新情况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感谢您来到这个网页期待您将会喜欢这个网站!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1)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2)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书。我们来到阅览室,阅览室里的书可真多呀!有绘本、有故事书……我们先来到了最喜欢的绘本区。我和周子然一起数了一下,发现每一行都有20本书。
这时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对我说:“你知道绘本区一共有多少本书吗?”我抬头数了数发现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么绘本区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听完我的回答后十分赞同。
于是,我们一起在阅览室从下午一点阅读到两点半。我看了绘本30页、故事书28页,一共看了30+28=58(页),总共花了一个半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半小时就是30分钟,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钟)。
阅读的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3)
3月3日星期三晴
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4)
吴书杭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能诗善画。传说一位名叫伦文叙的状元为苏轼画的《百鸟归巢图》题了一首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妈妈问我:苏东坡这幅画的标题明明是“百鸟”;可是这状元题诗中为何没有提“百”这个字,只数鸟儿有多少只呢?你看: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只数到八而已。那么请你想一下:画中的鸟儿,到底是100只呢,还是8只?为了解开这个谜,妈妈让我先把诗中关于鸟儿只数的数字写出来:1 、1 、3 、4 、5 、6 、7 、8。然后让我自己思考。刚开始我想不出来,后来妈妈提醒我可以试着这些数合在一起,然后再想想与“百”有没有关系呢?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可以用这些数组成一个算式,计算结果恰好等于100:1+1+3×4+5×6+7×8=100。原来,诗中的第二句不能简单读成“三、四、五、六、七、八只”,而应该读成三四、五六、七八只。其中的“三四”、“五六”、“七八”,都是两数相乘,得数分别是12、30和56。连同上句的1只、又1只,全部加起来,隐含着总数是“百”。哇,太妙了!不愧是状元,全科贯通,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5)
2018年4月4日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首届数学节汇报展示活动。也许有人说:“数学节?数学也有节日?数学也可以表演吗?”是的,如果看了这次的展示活动后,你肯定也会说:“是的,你们的数学节好玩又有趣。”
数学节里,我们举行了全校的数学节节徽设计比赛,我的好朋友林垚欣的设计还脱颖而出,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而我在数学手抄报比赛中也获奖了,并张贴在了展示栏板里。
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全校的展示活动开始了,这次的表演太精彩了!有讲故事《1和0的争斗》、有小品《打官司》,歌曲表演《doremi》和《数鸭子》,在生动有趣、妙趣横生的表演中,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数学的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
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我期待着明年的数学节的到来!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6)
上一次,我们拜访了老朋友“百分数”,这一次我们继续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数。
上一次,我们只探索了百分应用(1)的“第一扇智慧门”,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单位“1”的应用;之后,我们去拜访一下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吧,你有勇气去陪我去探索吗有的就来吧!
一进去,看到有一道题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阳光超市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价便宜80元。电磁炉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我们慢慢去探索吧,张教师告诉了我们:“这一道是百分数的应用里的一种‘逆叙’,遇到这些题目,我们先要把重点句补充完整。”比如这一道题我们先在“比原价便宜80元”前面补上“售价20元”,这样一来,我们就好去探索了。我们就能够先算出单位“1”,原价:320+80=400元,我们已知了相差(80)那我们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们拿到了第二小扇门的钥匙了,我们继续开了第二小扇门,只看到有一个公式“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相差除以单位“1”。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此刻我们来比较一下。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7)
缪诗英
9月20日星期日晴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
我的老妈时时刻刻都不忘记给我灌输知识。妈妈说:“苹果一斤6元,我买了四斤,一共多少钱?”我回答说6+6+6+6=24(元)”,妈妈说:“你真棒!居然答对了”。爸爸说:“那我来考考你,小西兰花一斤八元,我买了三斤是多少元?对了,不能再用加法了。”我在心里想:好,那我用乘法,3X8=24(元)。爸爸说:“不错哦,有进步!”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就在一旁得意洋洋。被爸爸发现了,他又来考我:“哈哈,一斤榴莲22。8元,一个榴莲5斤,那你知道这个榴莲要花多少钱吗?”我皱皱眉头,我们还没有学小数,不知道该怎么计算啊,过了几分钟,爸爸看我回答不出来,就说:“这下还得意吗?这是你还没有学的知识哦,所以做人不要太得意哦,因为你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做人得虚心,虚心才使人进步”。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我明白做人要虚心,虚心才使人进步!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8)
胡馨予
快到新年了,我和妈妈准备去买点年货。
妈妈首先准备给我和妹妹,还有表哥、表妹共4人,一人买一个风筝当作新年礼物,妈妈说:“风筝买1送1,一个风筝15元,共几元?”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算式:4&pide;(1+1)=2(个),2×15=30(元)。算完之后我飞快地说了答案:“共30元!”我说了之后妈妈开心地点了点头。
我对妈妈说:“我想要换几支新的笔,于是妈妈把我带到了文具专卖区。“答对了题目才能买新文具,”妈妈说,“一支黑笔5元,一支铅笔3元,一盒铅笔30元,那一盒铅笔中有多少支铅笔?”“30&pide;3=10(支),共10支铅笔!”
妈妈买完这些东西之后,又买了其他好多年货,准备带我们去郊外野餐、放风筝,还有过年吃的零嘴。好期待去郊外的日子快点到来。
上面就是网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三年级300字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9)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超市。我们先去买面包,牛角包5元,肉松包7元,香肠包9元,我们买了两个牛角包,一个肉松包和一个香肠包。妈妈问了问我:“这些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元呀?”我想了想:2x5+7+9=26元,便回答妈妈:“一共是26元。”
接着,我们去买饮料,我们买了四瓶冰红茶和一瓶可乐,一瓶冰红茶是4.5元,一瓶可乐是2元,那么就是:4.5x4+2=20元,我们还买了一些零食,我们买了两包薯片,三包饼干,两桶口香糖,薯片7元一包,饼干14元一包,口香糖3元一桶,那我们一共要给:2x7+3x14+2x3=62元。
我们又来到了被子区,准备买一个床具四件套,我们看了一下,枕头套两个是24元,被子套是45元,床套是43元,而四件套的售价是:105元,妈妈跟我说:“你算一算,单件买和四件套哪个便宜?便宜多少?”我想了一想:24+45+43=112元,而四件套是105元,112-105=7元。我回答妈妈:“四件套便宜,便宜7元。”妈妈说:“没错,让我们买四件套吧。
到柜台付钱的时候,妈妈问我:“你还记得今天买的东西一共多少元吗?”我想了一想:我们买了两个牛角包、一个肉松包、一个香肠包、四瓶冰红茶、一瓶可乐和一个床具四件套,一共是:26+20+62+105=213元。我回答妈妈:“一共是213元。”付完钱后,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10)
数学日记-----谁最聪明?
一天,村长带着小羊们到神秘的城堡进行探险活动,在地下室的一个箱子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下面题中藏着一个密码,如果破解它你将获得一个惊天大秘密。怪兽和巫师同做一道乘法算数题,乘积既是密码。怪兽误把一个因数增加14,结果积比正确结果增加了84;巫师把另一个因数增加14,结果积比正确结果增加了168。“这个……!”小羊们陷入了沉思。你能帮帮他们吗?
我得出的密码答案是72。你们做对了吗?
我是这样做的:第一个因数是84÷14=6
第二个因数是168÷14=12
正确的积是6×12=72
数学日记三年级(篇11)
一个明朗的早晨,阳光照在我家阳台上,衣服晒着晒着就干了,阳光照在了我的书桌上,阳光照在我家正在打扫的扫地机器人上。
妈妈喊住正在一旁玩耍的我:芊芊,我来考考你,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需要多少分钟?
我顿时来了兴致,低头思索片刻,回答道:我先算出客厅的面积再除以每分钟扫地机器人打扫客厅的时间。
妈妈微笑地点头,接着问:那你怎么得到客厅的面积和扫地机器人的每分钟扫地面积呢?
我指着地上的瓷砖说:客厅地面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砖组成,我用软尺量出瓷砖边长:边长=100厘米=1米,瓷砖的面积等于1平方米。而地上有20块瓷砖和5块半瓷砖,客厅地面面积=54+2+0。5=22。5平方米。接着,我用软尺量扫地机器人的宽度30厘米,用秒表测量机器人每移动一米需要4秒。我知道了,机器人每分钟扫地面积=60410。3=4。5平方米,所以客厅打扫时间=22。54。5=5分钟。我自信地说。妈妈开心地说:芊芊你真棒,三年级下册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
啊,我们的数学多么奇妙,多么有趣,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思考,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爱思考的大脑,就一定能在平时生活中有所发现。
最新六年级的数学日记五篇
以下“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相关主题内容,为幼儿教师教育网收集并整理。我们经常会被领导要求撰写一些重要的文档,范文作为学习的参考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借鉴范文的处理方式能够使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这篇文章对你很有启示请把它保存下来!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1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与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与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2
地点:符号王国
人物;=、÷、×、+、-、()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一天,符号姑娘们在符号王国吵闹着。
书:我给你们出1道题,你们把你们应该坐的座位坐好。题目是这样的:
3333=6
符号们都站好了,而且也没有站错!
():幸好,没有那个难看的东西÷号,不然我们整齐的队列,被÷号一乱,就都变成丑小鸭了。
÷号听了()的话,低下了头。
÷:难道我的两个黑球就这么讨厌吗?
书:+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定要相互帮助!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3
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4
数学日记六年级,日记大全500字
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最近学习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我将每道题的多种方法都让孩子做为了解,增强孩子的思维。
例如: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讨论:同桌之间说说如何求解?
交流:
生1:8103
=803
=240(人)
师:810表示?
生1:一个方阵的人数
师:再乘3?
生:就变成3个方阵的人数。
师:对。我们在一起看看他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的人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我用分步和他的方法一样。
810=80(人)803=240(人)
师:分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还有吗?
生:我写的是带小括号。3(810)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和大家说说先算什么?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师:对,小括号有优先的权力,先算小括号里的,810=80,也就是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带小括号的和上面都是同一种方法,只是不同的形式。你们可真厉害,一种方法列出了多种算式。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吗?
生2:8310
师:给大家讲讲你列的算式?
生:83=24,求的是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然后每个方阵有10行,也就是24个10。
8310
=2410
=240(人)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但是形式不同。
生:分步:83=24(人)2410=240(人)
师:你们认为他写的对吗?(孩子们没有发现)
83求的是什么?
生:3个方阵有几行?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5
今日晚自习的时候,我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拿出一本课外书做起来,没想到上头的一道题却难住了我。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牧场长满青草,每一天青草都均匀的生长,这片牧场可供八头牛吃10天,可供6头牛吃20天,可供多少头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样也想不出来。于是我就胡乱的翻弄着桌上的一本数学课外书,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本书上居然有一道题和这道题类似,下头还有关于这道题的解析。于是,我就对照着解析仔细思考起来。
原先这个问题叫:“牛顿问题”,这道题最初是牛顿提出来的,所以而得名。根据这道题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题。下头我在此讲解一下:由于这片草地草的数量每一天都在变化,关键应找不变量——原有的草的数量,总的草量能够分为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得草,新长的草虽然在变,但由于是均匀生长,因儿这片草地每一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是不变的。假设一头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头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和原先的草全吃光,6头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与原先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10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和,120份是原先的草的数量和6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合,所以每一天新长的草的份数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数量为80—4×10=40份,这片草地每一天新长草的4份相当于可安排4头牛专吃新长的草。设可供X头牛吃5天,于是能够列式为:40÷(X-4)=5。解得X=12,当我写完这道题的解法的时候,交给教师看了看,教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日,我真很高兴,虽然这道题不是自我做的,但我为自我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