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精选(6篇)
发布时间:2022-09-27 航拍中国观后感 观航拍中国心得体会 航拍中国观看心得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航拍中国观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题记
生动精彩的解说,搭配着轻松的音乐,在短短50分钟的时间内,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愉悦的感受。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展示中国风景:我们看到的,是海南的海滨风光,是新疆的异域风情;感叹的,是黑龙江的沃野千里,是江西的一江碧水;陶醉的,是上海的历史底蕴,是陕西的奔放豪情……
六集300多分钟的航程,这些地方跨越祖国的东南西北,随着镜头缓缓进入众人的视野,向世界阐释着东方大国的独特神韵。
“这河山日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站立在庐山之巅,便恍然能看到众多武侠里的风流人物,陡峭峰林中透出隐隐侠气,一颦一笑,满是江湖仙侠之风。,仿佛与李白遨游,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恍若与苏东坡同行,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座座山峰或平缓,或陡峭,层层山峰,无言向人们阐述着繁华的历史。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停留在黑龙江银装素裹的大地,雪白如糖霜一样的冰雪映射出世界上最纯真的色彩,掩埋在重重冰雪之下的千里沃野,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魅力四射的雪乡,千形百状的冰雕,有序新奇的采冰……冰雪,是黑龙江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伫立在海南的海滨,感受热带岛屿的热浪澎湃与激情火热。沿海地区的灯塔,是一种责任,几十年风吹雨打,更是一种使命。现代化的货船,渔民的高超技术,惊险刺激的海上项目,不仅展现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也向众人展示出了蓝色世界海洋的冰山一角。
以新的姿态俯瞰九州大地,在云霄之中,白云之下是一个别具一格的新的中国,新的角度,新的视野,中国的多姿风采,以新的方式展现在眼前。在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存在着如此之多我所未知之处。
这片土地上,有可爱精灵一般的动物,有如同红树林海底世界,也有面对飞行器时,人们好奇的明眸,恢宏而庄重的楼房,高耸而现代的大厦……我体会到的是自然的蔚为壮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善。
这盛世,如你所愿。有幸我亲吻热土,俯瞰九州,生于华夏,千年前,云端下也许是皎皎明月,也许是亭台楼阁;而如今时隔千年,云端下却是鳞次栉比的楼宇,也是一个个奋斗的延续……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wwW.Qx54.COM 群学网】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3
央视纪录频道从1月28号开始推出《航拍中国》大型纪录片,至今为止已经播出四集,分别是海南篇,陕西篇,新疆篇,黑龙江篇。第一季总共六集,接下来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兴奋激动,我海南风姿绚丽,我陕西历史厚重,我新疆天高云阔,我黑龙江物产丰富,关掉电脑屏幕竟然不自觉的哼唱起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抵制台游,抵制韩游,抵制日游,从此再也不要去刷标语喊口号了,建议从上到下直接普及这部纪录片,那绝对立马凝聚人心,赞美祖国,蔑视周边。关键是这个不让人反感啊,没有那些说教,没有那些激进,我们所有人被激发出来的热烈激情,都源于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那深沉的爱。就是因为这些美景,就是因为这些物产,惶惶华夏绝对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捍卫。
这个系列纪录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让人于上空观沧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还有它拍的每个省,基本上是把那里的地理人文风俗历史一起拿来介绍,让人尤其的涨知识。一起看片子时,很多弹幕都强烈建议让中小学的地理课上多放这个系列的片子。我也感觉这个建议好,这部片子涵盖了很多东西,把中国的地理结构以震撼的影像呈现出来,从视觉上绝对能激发他们对我们祖国山水的兴趣,还有从此以后学生们都会爱上地理老师的,地理老师会更加拼命的讲我们祖国的博大浩瀚,这比什么爱国教育都简单凑效。
看这部片子里的天蓝蓝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静之前的《穹顶之下》。难道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中国?年前大家都还在关注环境污染,大气雾霾,怎么过了一个年大家都惊叹我们中国的干净美丽了呢?这估计要归功于主席说的正能量了。一个成熟的社会,有善就必定有恶,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云阔难免也有污水滔滔。关键是看我们社会的总体趋势了,看这些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我们是过度阶段,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劣气的`东西若将是被一点点吹散,我们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责,平心静气的等上几年,以观其变。
大国的崛起,我们要正视现状,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4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5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x》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x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x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x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x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x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x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x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x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观看航拍中国感悟心得体会 篇6
我是在哔哩哔哩上看完的《航拍中国》海南篇,看着弹幕里齐刷刷发出“好美啊”的赞叹,真心觉得祖国河山的壮阔和美丽,有机会真的应该多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才不会局限于眼前的微小得失。就拿海南来说,这片祖国南端的`神奇土地,从古至今孕育了无数靠海而生的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一颗顺着洋流而来的椰子,到迎着灯塔生生不息的赶海人,海南不但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更是蕴藏着无限希望的沃土。
身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过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蓝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阳光看巨大的南海观音像时,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比起北方的雾霾和沙尘,海南真的是太适合度假休闲了。我家亲戚每年冬天,都要带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个月,好躲开雾霾最严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在海南买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个月,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前三名了。
多亏有了航拍中国这档纪录片,才让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这里有东南亚风情的骑楼建筑,也有从小渔村变身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博鳌。还知道了博鳌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鱼多鱼肥的意思,所以说,有时候起个好名字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还看到了海南飞速的发展。这里有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也有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蜿蜒海岸线;有尽情享受慢生活的内地游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国发展列车的海南当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终的结语一样,海南岛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富饶资源,更得益于祖国对海南逐年的重视,从自然经济到国防发展,未来海南的发展就像它身后的这片大海一样,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延伸阅读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
每部电影所表达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品尝的,写一篇观后感最能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悟。这个时候不妨动笔将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整理成一份观后感。观后感可以直接的描写我们是因为哪些情节而收获感动。如何写出可读性高的作品观后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呈上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
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2
这是我觉得最好看国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比舌尖上的中国更好看!先说画面,每一帧都想截屏,如果有4K电视的话更好了。画面清晰度超级高,调色也很好看,整体都超级美。再说配音和文案,几个宣传片都不是最后的李龙滨,但是李龙滨真的很适合。很磁性,但是有没有那么的深的感觉,又显得很年轻。很棒!文案也很不错,特别适合抄下来,看到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是真的很感动。
说一下不足,一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首播中间跨度太大,没有衔接好。可以看出中间去拍过年了,但是跨度时间太大了,安排不合理。第二就是配乐,因为最后的两集一看就是中间穿插了新拍摄的内容,又添加了一个新配乐,最开始是在第五集动物的地方,很不协调。不过除了那一点点之外,其他部分都很好。都是自己重新做的曲子,很用心。第三就是江西那一集,很明显就是为了迎合拍摄做出来的晒秋图,吐槽的人很多。虽然我赶脚没啥,但是想想那些村民的努力,这种做法虽然好看震撼,但是宁愿不要。
最后附一张图,配合弹幕,表达我的心声!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3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x》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x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x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x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x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x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x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x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x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4
《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确实,美到让人窒息。黑龙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
世界的创造,让我们和这大自然奇迹相遇,这是恩赐,亦是缘分。雪花飞飞扬扬,飞扬到北方的衣兜,我双手合十,祝福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思念的人。或许这些记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年老时,在某个有着点点暖阳的午后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乡村小院,摇着摇椅微笑着静静回忆,有风微微的拂过,所有的记忆是甜的。
好吧,美丽的黑龙江,我等到什么时候一定再来看看你。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5
自然孕育了文化,文化丰富了自然,欢声笑语在自然与人文的编织中熠熠生辉,留下的光绵长深厚而又令人向往。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西》以其细腻优美的风格触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成功地做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向观众再现了江西那典雅与韵味并存的美。
即使你不是特别偏爱美景,也绝对会因此而发出赞叹。富有韵味的构图,点缀上灵性的色彩,配以美妙的音乐,以导演余乐的手细细研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属于视觉的饕餮盛宴。
构图塑造美的'框架。影片在对画面进行展现时,各种构图混合运用,营造独特的中国式意境。当镜头在河流与公路进行俯拍时,曲线构图与斜线构图带来的流动感有一种特别的韵律,使画面的空间更具深度。而在对于各种建筑进行展现时,对称构图所带来的平稳则充分为观众展示了古建筑的古朴美。吸引眼球的是,导演在这里巧妙的将画面快速转场,使画面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同时,完美的保留了对称构图本身的平衡美感。鸟瞰镜头下,古朴的乡村交织在绿色的丛林之中,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影响,相互递进,共同在阳光下跳动着唯美的华尔兹,以此塑造出美的框架。
色彩点缀美的本质。在航拍之旅中,眼睛好比音锤,色彩宛如键盘,它们的每次接触都会激起心灵的震动。影片中,绿色作为主色调贯穿全片,无论是壮丽的庐山还是偏爱江西的竹林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画面,它完美的诠释了江西的活力与生机。而在对于小镇生活与民俗进行讲述时,则以为暖色调的红色与黄色为主。其中最惊艳的是客家人的烧瓦塔,当暖暖的红色映衬到人们的脸庞,那抹浓浓的幸福隔着屏幕传递到了观众心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欢乐。应该说,这份民俗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其本质无疑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交集而产生的美,而这份美,将随着时间继续延续下去。
音乐升华美的意境。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说过:“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的放大影像的效果。”这一点在《航拍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的总体音调平缓而优雅,配合上饱含情感的解说词,在完美突出画面的同时,又超越了画面,以此延伸出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蕴意,那就是,美的意境。每个地方都有着独属于它的意境,庐山清冷的箫声,婺源欢快的笛声,龙虎山的鼓声,人们在幸福中发出的笑声,加上富有中国韵味的留白转场,那属于视觉与听觉上的美着实让人不得不发出赞叹。其实不仅仅只是如此,音乐更大程度上还表明了导演的期望。当画面转向南昌时,音调则在欢快中带着雀跃,解说词也高昂起来,对着滕王阁、八一广场发出了赞叹,并表明只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千古名句流传下去,滕王阁也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只要人与自然能够一直友好的延续,江西的美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2023《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6
敢不敢和深圳来一场比赛,看看谁先抵达高度的终点?跟随向上生长着的城市,划开一道道崭新的天际线。这里是《航拍中国》第二季,这里是中国人追赶时间的故事。不要犹豫,快快紧随深圳,一起去感受“速度与激情”!
1:重现海上丝绸之路,再现水下考古
2:古时参加科考竟能入住自己姓氏的祠堂
3: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有一支伸向大海的“角”
4:美味早茶,叹的不仅是茶,还有一份人情味
5:一座余存几百年的教堂竟是用食物建造的?
6:在这里,夜晚是灯光的主场
7:在天愿做“小蛮腰”,在地愿为广州塔
8:屋檐层叠似花瓣盛开 花萼楼美如其名
9:这座桥传承了八百年前的智慧
10:一颗种子成长惊人 明华巨轮轰动海湾
11:中国唯一一座海岛上的歌剧院
12:在深圳,即使是第一高楼也会有压力
13:天然氧吧,濒危动物的避风港
14:科技引领时尚,创新发展未来
15:太骄傲,港珠澳大桥不可思议的工程学背后的秘密
16:广东藏着一个小“桂林”上天入地赏喀斯特地貌
17:为博贵妃笑的荔枝来自这里
18:你绝对没见过的丹霞山美景,我为你呈现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多写作文可以增强我们对身边细微事物的观察能力。好的作文能让你获得更好的名次。你是否对写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以下“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的总体方向。而且,新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的,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且心生喜欢,更加的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我们尽量的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的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转载请注明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的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说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经打算拍电影版新,真正想把新的魅力拍出来。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2
《航拍中国》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拍摄难度最大、单集投资最高的纪录片。
1月28日那天是大年初一,央视《航拍中国》节目第一季第一集聚焦大美海南。
以空中视角俯瞰美丽海南,立体化的展示了海南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海南、生态海南、文明海南。
海南省位于我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
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
沿着北部海岸线,又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在蔚蓝的天空下我看到了:
琼州海峡: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它的南岸是我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
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伴随着塌陷和海峡形成,火山开始喷发。
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海南岛北部的面积随之扩大。
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在海南岛的北部,火山运动的痕迹随处可见。
这片面积仅有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透过电视屏幕我仿佛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
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
我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我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 。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4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5
最近想要去旅行,然而不知道要去哪里,再看一眼航拍中国,率先点了新疆这集。不仅因为自己曾经在新疆待了一年,还因为感叹新疆的广阔。
这是航拍中国所有纪录片中自然景色最多的地方,想看壮阔的自然景观的,这一集绝对不容错过,而事实告诉你,的确是这样,新疆久负盛名,然而与内地有重重误会。以我在新疆待了一年多的见识,我觉得新疆真是美得不可胜收,在很多草原都可以看到冰雪覆盖的高山,山峦起伏,叠叠嶂嶂,还有美丽的湖泊,中国最大的沙漠,新疆汇集了所有自然该有的风景,除了海洋~~~
很少有人去新疆,但是我觉得新疆真的不可怕,你所看到的城市都是以汉人居多,并且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等都是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民族,人人都会跳舞,当地的民风也很开放,所以根本没必要过分担心自己的安全。而且新疆处处是资源啊,石油、风能、棉花、葡萄,土地一大片,人口稀少,在内地挣得头破血流的人们,真的土豪都是几百亩地。新疆刷新了我一个甘肃人的认识,但是甘肃以东的人似乎更加知之甚少,到的北京、上海,对于他们来说,甚至不如对日本韩国了解的多,说是出国都不觉得惊讶,但是去新疆就感觉很苦逼的样子,真是太幼稚了,也了解的太少了。在陕甘宁青藏新,每个省份都有很多的民族,大家和平共处,但是外地却对新疆妖魔化,导致新疆在现在的北京、上海深圳的人的眼中,就只有不好的印象,就是信息流通不够啊。
所以其他的我就不说了,大家请欣赏美景吧,随便一截就是大片的风景,再没有哪个省份能同时具备这样壮阔的景色了,珍惜吧
再看一眼新疆,她壮阔的雪山、荒漠、清冷的赛里木河,魅力的草原伊犁河谷,热情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人,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广阔风景。
估计新疆这篇是所有省份最有自然景观最震撼壮丽的地方了,有雪山,有草原、有荒漠、峡谷、绿洲,大湖,也有云杉,野驴,胡杨林,棉花,葡萄等标志性的动植物,还有热情的大巴扎,可惜没有哈萨克的舞蹈,人人都跳的棒棒的。
声明:这些照片都来自于航拍中国的截图。
感叹啊,新疆是最难得的将雪山沙漠草原湖泊峡谷都包括在内的省份了吧,怪不得被誉为研究自然地理的天堂~
1浩瀚的赛里木湖,我去过两次了,每次到湖边,都只是到湖边稍微待一会儿,就算是炎热的夏天,湖边也是冷冷的,进入九月份就开始飘雪了。湖非常大,根本看不到边,壮阔气势与青海湖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