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课件】尝一尝小班教案范本汇集五篇
发布时间:2022-07-13 《抱一抱》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热门课件】尝一尝小班教案范本汇集五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尝一尝小班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小班科学活动“打开来,尝一尝”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小班下 P130)中的大主题“快乐宝贝”之次主题三“动一动”中的教学活动三。此活动的关键经验是“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打开食品包装或外壳,提高动手能力”。生活中很多的食品都有包装,每种包装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打开,可以剪、可以撕、可以拧、可以拉等等,通过本活动能很好的帮助小班幼儿探索打开的方法、提高动手的能力。
《指南》中指出“3—4 岁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因此,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次教学活动重点设置“参观熊妈妈食品屋-帮帮小熊-小熊送礼物-熊妈妈送果冻”四个游戏情节,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打开各种包装或外壳,由简到难,层层递进,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实施策略:
1、巧妙设计四个游戏环节,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本节活动中为有效调动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共设四个游戏环节:“参观熊妈妈食品屋-帮帮小熊-小熊送礼物-熊妈妈送果冻”,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多探索不同包装的打开方式,有效促进活动目标的落实。
2、创造多个操作体验机会,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儿童对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摆弄。”为此,活动中为让幼儿充分的主动探索,我提供多个尝试打开食品外包装的机会,如自选自己喜欢的两个食品想办法打开并尝一尝;帮小熊想办法打开食品;想办法打开小熊送的礼物(共有三层包装袋,需要拉、撕、剪、剥等);尝试打开拉条袋领熊妈妈送的礼物等等。活动延伸环节又设置悬念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果冻”的打开方式。整个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拉、撕、剪、剥、拧等打开食品外包装的方式,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学习品质。
3、有机整合各领域内容,融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于活动中。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因此,我在引导幼儿探索打开食品外包装方式的过程中,随机向幼儿渗透了健康教育的内容,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吃完糖果要漱口,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等。有机融合了社会情感教育内容,知道同伴间要互相帮助,对帮助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等。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各领域活动内容,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包装外壳的食品打开方式不同。
2、能尝试打开食品包装或外壳,提高动手能力。
3、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活动准备:
1、认知经验准备:幼儿有安全使用剪刀的生活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
1)香蕉、熟鹌鹑蛋、花生等有外壳(皮)的食物,有外包装的食物若干(其中包括虾条薯片等膨化食品)、剪刀等。
2)将各种食品布置成“熊妈妈食品屋”场景,活动前带幼儿洗净双手。
3)湿巾、迷你垃圾桶、托盘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参观“熊妈妈食品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参观“熊妈妈食品屋”,说说认识的食品和打开方式
师:熊妈妈食品屋里有许多好吃的食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食品屋的食品真多呀,你最喜欢吃哪个?怎样才能打开呢?
2、幼儿选两件自己最喜欢的食品,尝试打开并品尝,教师观察幼儿的打开方式
师:你选的好吃的食品是什么?你是怎么打开的?
二、“帮帮小熊”,在“帮”小熊的过程中学习食品外包装的打开方式
师:小熊也去妈妈的食品屋选了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可是它怎么打也打不开,谁能帮助小熊打开呢?
1、“帮小熊打开薯片”,随机丰富幼儿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师:薯片怎么打开?薯片袋的上面有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有锯齿口的食品包装袋,学习锯齿口的食品包装的打开方式
2、“帮小熊打开糖果”,随机丰富幼儿糖果不能多吃,吃完糖果要漱口
师:怎样才能拿到糖果?糖果袋上有一条长长的什么?糖果怎样打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拉条袋上的拉条,学习有拉条的食品包装的打开方式
3、“帮小熊打开花生”,随机丰富幼儿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师:怎样才能吃到花生?花生袋上没有锯齿口也没有拉条怎样才能打开呢?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外包装的时候可以使用剪刀,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三、“小熊送礼物”,幼儿尝试各种食品外包装的打开方式
1、“小熊”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拉条袋内盛棉花糖、花生、橘子、鹌鹑蛋、开心果等)
师:小熊送的礼物里都有什么?怎样才能打开呢?
2、幼儿动手尝试打开各种包装并尝一尝。
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打开方式并随机指导。
四、“熊妈妈送果冻”,幼儿再次练习打开拉条袋,探索果冻的打开方式师:熊妈妈谢谢小朋友今天帮助了小熊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他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果冻,哪个小朋友把拉条袋打开了就可以装一个果冻了。活动延伸:引领幼儿随机观察生活中他们常见食品的包装及打开方式,
如矿泉水“拧”开,旺仔牛奶“拉”开,酸奶杯“插”入等。
尝一尝小班教案(篇二)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的容器与食物,各类小食品。
一.大家一起吃
1.表扬孩子的进步,奖励幼儿吃东西。(猜一猜)
2.分享宝宝果,感受大家一起吃的乐趣。
二.找一找,尝一尝
1.还想吃哇?我还准备了很多好东西请你们吃,这些好吃的都藏起来了,它们藏在那里呀?原来好吃的东西都藏在不同的东西里了,你们想不想把它们找出来呀?找到了宝宝们就动动小脑筋,用你的好办法把它们都请出来尝一尝。吃完了垃圾送到垃圾桶里去。
2.幼儿自由选择并品尝。(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打开不同的容器)
3.交流经验
l.宝宝们,快过来了,快看看电视里有些谁呀?(完整看电视)
2.(第二遍看电视分享经验)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倒好东西的?
请幼儿示范交流不同的方法,重点:拧
3.刚才你们的小手用了很多好方法,有的用拉的方法,剥的方法,拧的方法,撕的方法,掀的方法。找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自己吃到了好东西,也给好朋友吃了好东西。原来打开不同的东西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两只小手的本领真大!
三.分享
宝宝们刚才找到的好东西都是自己吃的,现在我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每个里也有很多好东西,你们说这些好东西我们可以怎么样呀?那我们就和好朋友一起吃好东西,大家一起吃好东西,请客人老师也吃吃好东西。
尝一尝小班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品尝,使幼儿知道舌头可以感觉各种不同的味道。
2.丰富词汇:酸、甜、苦、辣、咸
活动准备:
1.夸张的大舌头图片一幅;幼儿分成四组,洗净手坐好。
2.每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调味品,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舌头图片,通过自编的故事病人吃药,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桌子上的调味品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由品尝,相互交流所尝出的味道。根据故事要求,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品尝出的味道。
4.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所喜欢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二:品尝各种味道的小食品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各种味道的基础上进行品尝,培养幼儿细细品尝食物的好习惯。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自带一二种小食品。
2.每组桌上放有足够供幼儿品尝的各种味道的食品。
3.幼儿洗净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动过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2.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桌上的食品名字。
3.幼儿开始品尝食品并相互交流尝出的味道,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还尝过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欢什么味道。
活动三:拌凉菜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自己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味道的调味品。
2.已切好的数量足够的西红柿块、各种萝卜丝、白菜丝。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儿洗净手坐好。
活动过程:
1.以开凉菜馆为由聘请全班幼儿做厨师,激发幼儿兴趣。
2.在动手之前让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并提醒幼儿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凉菜。
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配料、拌菜。
4.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调料。
5.相互品尝并说出所尝出的味道。
1.延伸活动:
(1)请家长协助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家里自己动手拌凉菜。
(2)请幼儿随时将自己课堂外所品尝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2.环境创设:科学角内摆上各种调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尝一尝小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品尝,使幼儿知道舌头可以感觉各种不同的味道。
2.丰富词汇:酸、甜、苦、辣、咸
活动准备:
1.夸张的大舌头图片一幅;幼儿分成四组,洗净手坐好。
2.每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调味品,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舌头图片,通过自编的故事病人吃药,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桌子上的调味品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由品尝,相互交流所尝出的味道。根据故事要求,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品尝出的味道。
4.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所喜欢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尝一尝小班教案(篇五)
设计思路:
为了丰富、充实科学角,我们除了设计了闻一闻、拼一拼、认一认小栏目,又用废旧罐头瓶经洗刷消毒后,盛上各种调味品摆了上去,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的兴趣,都争着抢着来看、来问。我们抓住时机,以尝一尝为本次的活动主题,进行了实验活动。
活动一:品尝各种调味品活动目标:
1、通过品尝,使幼儿知道舌头可以感觉各种不同的味道。
2、丰富词汇:酸、甜、苦、辣、咸。
活动准备:
1、夸张的大舌头图片一幅;幼儿分成四组,洗净手坐好。
2、每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调味品,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舌头图片,通过自编的故事病人吃药,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桌子上的调味品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由品尝,相互交流所尝出的味道。根据故事要求,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品尝出的味道。
4、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所喜欢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二:品尝各种味道的小食品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各种味道的基础上进行品尝,培养幼儿细细品尝食物的好习惯。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自带一二种小食品。
2、每组桌上放有足够供幼儿品尝的各种味道的食品。
3、幼儿洗净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动过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2、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桌上的食品名字。
3、幼儿开始品尝食品并相互交流尝出的味道,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还尝过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欢什么味道。
活动三:拌凉菜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自己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味道的调味品。
2、已切好的数量足够的西红柿块、各种萝卜丝、白菜丝。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儿洗净手坐好。
活动过程:
1、以开凉菜馆为由聘请全班幼儿做厨师,激发幼儿兴趣。
2、在动手之前让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并提醒幼儿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凉菜。
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配料、拌菜。
4、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调料。
5、相互品尝并说出所尝出的味道。
效果分析:
在整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始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一品尝各种调味品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急得先用鼻子去闻是什么气味。当听到病人舌头说出:我的药是苦苦的味道时,便迫不及待地用筷子蘸着各种调味品品尝起来,尝到了苦味就大声叫起来:这种是苦的!这种是苦的!几乎所有孩子都能正确说出调味品的味道。在活动二品尝各种味道的小食品中,孩子们出乎意料地你尊我让,都热情、主动地请别人品尝自己的食品,一改往日自己的玩具自己独占的局面。大多孩子都能说出一种味道来,有的能力强的孩子尝出了两种味道。有的说:山楂片是又酸又甜。话梅真酸哪!薯片是咸咸的、辣辣的。还有的说:怪味豆又咸、又甜。-----孩子们边相互品尝边讨论。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按自己的意愿加菜、加调料、搅拌。有的孩子学家长的样子做起了糖拌西红柿,有的做起了糖醋萝卜丝,还有的自己尝试着添加各种调料。当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有的幼儿美美地吃着,有的却皱起了眉。我们马上趁机提问,菜为什么不好吃?是不是盐加多了?还应该加点什么调料?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孩子们说着的、笑着的、品尝着的、皱着眉的、闹着鬼脸的,个个都那么开心,那么尽兴,尽情的体验着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
附:1、延伸活动:
(1)请家长协助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家里自己动手拌凉菜。(2)请幼儿随时将自己课堂外所品尝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2、环境创设:科学角内摆上各种调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尝一尝(小班综合)
设计思路:为了丰富、充实科学角,我们除了设计了“闻一闻”、“拼一拼”、“认一认”小栏目,又用废旧罐头瓶经洗刷消毒后,盛上各种调味品摆了上去,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的兴趣,都争着抢着来看、来问。我们抓住时机,以“尝一尝”为本次的活动主题,进行了实验活动。
活动一:“品尝各种调味品”
活动目标:
1、通过品尝,使幼儿知道舌头可以感觉各种不同的味道。
2、丰富词汇:酸、甜、苦、辣、咸
活动准备:
1、夸张的大舌头图片一幅;幼儿分成四组,洗净手坐好。
2、每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调味品,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舌头”图片,通过自编的故事“病人吃药”,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桌子上的调味品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由品尝,相互交流所尝出的味道。根据故事要求,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品尝出的味道。
4、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所喜欢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动二:“品尝各种味道的小食品”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各种味道的基础上进行品尝,培养幼儿细细品尝食物的好习惯。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自带一二种小食品。
2、每组桌上放有足够供幼儿品尝的各种味道的食品。
3、幼儿洗净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动过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2、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桌上的食品名字。3、幼儿开始品尝食品并相互交流尝出的味道,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还尝过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欢什么味道。
活动三:“拌凉菜”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自己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味道的调味品。
2、已切好的数量足够的西红柿块、各种萝卜丝、白菜丝。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儿洗净手坐好。
活动过程:
1、以“开凉菜馆”为由聘请全班幼儿做厨师,激发幼儿兴趣。
2、在动手之前让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并提醒幼儿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凉菜。
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配料、拌菜。
4、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调料。
5、相互品尝并说出所尝出的味道。
1、延伸活动:
(1)请家长协助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家里自己动手拌凉菜。
(2)请幼儿随时将自己课堂外所品尝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2、环境创设:“科学角”内摆上各种调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托班教案:打开来、尝一尝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打开各种容器,感受不同容器的开启方式。
2、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葡萄干、牛肉干、瑞士糖、开心果等食物
2、拉链袋、盒子、塑料瓶等各种食物的容器。
3、托盘、湿巾纸若干。
4、.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感受游戏情景,学说礼貌用语。
1、出示小熊手偶:谁来啦?
2、这里是小熊的家,今天小熊请我们来做客,宝宝高兴吗?
3、帮助孩子学说礼貌用语:“你好”、“谢谢”等。
(二)、尝试打开各种容器,感受不同容器的开启方式。
1、幼儿向小熊问好。小熊请小朋友坐。(老师套手偶)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周围,老师展示托盘里的食品。
小熊:“小朋友,谢谢你们来我家做客。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
3、幼儿看着包装盒自由猜,说说是什么。
4、小熊:我把好吃的东西都藏在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里,你有办法吃到他们吗?
(引导托儿预测有没有办法吃到这些东西。)
5、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罐子、盒子(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关注以下内容:注意幼儿的习惯养成,如吃东西以前要擦手、剥下的果壳和包装纸等要放在指定地方。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容器和包装袋。边操作边说“打开来,尝一尝”。)
6、鼓励孩子与同伴共同分享食物。
(三)、共同回忆,说说自己开启容器的方法。
1、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打开盒子、瓶子的。(如:“转一转盖子就打开了”,“是把盖子掰开来的呀”等等)
2、谁愿意学学这样打开盖子?(巩固练习开盖子的方法)
3、小结:原来瓶子、盒子、袋子有不一样的开法。
(四)、整理场地,感受自己动手做事的乐趣。
小熊表扬你们真棒!会打开各种瓶子、盒子、袋子,吃到里面好吃的东西,你们愿意帮助小熊把桌子整理干净吗?(师幼共同整理场地)
幼儿园小班教案《打开来尝一尝》
小班教案《打开来尝一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膨化食品、糖果不能多吃,尝试打开各种容器、食品包装或外壳,提高动手能力,渗透幼儿的环保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打开来尝一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打开各种容器、食品包装或外壳,提高动手能力。
2、知道膨化食品、糖果不能多吃。
3、渗透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探索食品包装或外壳不同的开启方式。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容器(瓶子、保鲜盒、拉链包)
2、各种食品(桔子、糖、各种膨化食品、豆干、饼干、花生、熟鸡蛋)
3、湿巾人手一份,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二、操作探索,打开食品容器,练习剥皮。
1、你们的小手真灵巧,手指游戏做的真棒,小手除了会做手指游戏,还会做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出示鸡蛋、花生、桔子,提问:你们的小手能不能剥开这些食物的外壳
2、练习剥皮。请幼儿自主选择鸡蛋、桔子、花生练习剥皮,可以请剥的好的幼儿示范剥法。
三、开启各种食品包装或容器
请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食品打开包装。发现幼儿打开食物的方法不正确时,引导幼幼儿讨论并示范。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有的拧、有的是拉、有的是掀开…..,原来打开不一样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四、幼儿品尝食品,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1、食品外包装的开启方式
(1)请你们每人挑选一样你最喜欢的食品,打开来尝一尝,在幼儿吃的过程中提问:你刚才吃到了什么,怎样吃到的?吃剩的果皮、外壳应该放到什么地方?
(2)教育幼儿膨化食品、糖果不能多吃,吃多了对身体有害。
五、结束
评价幼儿的表现,请幼儿带好自己剥的食品,带回去和其他幼儿一起分享。
幼儿百科:尝的本意是指伸平舌头接纳食物,引申义是辨别食物滋味,品评食物质量。
小小班社会教案:尝尝味道
活动目的:
1、丰富原关食物味道的知识,丰富词: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2、能正确运用感官,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及想象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以乐乐小朋友过生日引出课题
今天是乐乐的生日,他很高兴,他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要请小朋友吃。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集中活动内容
(1)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香的?
(2)丰富词: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但是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味道分类
(1)乐乐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乐乐吃好吗?乐乐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乐乐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播放单音乐《生日快乐》,活动结束——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乐乐的生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