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也会“很黄很暴力”

发布时间:2022-03-28 你很特别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开展预防暴力事件主题班会 幼儿生日会活动方案

特里姆布雷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现在已经证明,人类从开始呼吸第一口气时,就具有感觉愤怒的能力,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表达他的愤怒。等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以发脾气为表现形式的暴力行动达到顶峰。到3岁的时候,他们的暴力行为反而开始下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3岁开始,在整个的一生中,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势。只有大约5%的人在青年时代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暴力性格。他们是这个社会最危险的一群人。

幼儿也会“很黄很暴力”?

我们有时候难免看到震惊世界的杀人案件,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问:是什么原因会使一个人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开杀戒?人的暴力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加拿大著名的暴力行为研究专家特里姆布雷最近公开了他的最新研究结果: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青少年通常是最容易诉诸暴力和犯罪的一个群体,但人类的暴力倾向通常是在蹒跚学步的幼儿时期达到顶峰的。幸运的是,两岁大的幼儿尚不能给人类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如果你不及早帮助他们控制愤怒情绪,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即使想帮他们,恐怕为时已晚。

习以为常的幼儿暴力

有个小男孩叫马克西姆,他有一双棕褐色的大眼睛。在情绪正常的时候,他能说出字母表中所有的单词,还能自己整理头发,一板一眼地唱彼得·加百列爱情歌曲《在你眼中》。

但如果发起疯来,那简直是讨厌极了。他会拍打自己的妈妈,并冲她大声尖叫。他会拿着塑料消防车玩具,追着托儿所其他小朋友猛打一气,有时还会好几个小时站在墙角推搡别的小朋友。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的心意,即使芝麻大点儿的事,他也会气得浑身发抖,面色铁紫,有时甚至会呕吐。

马克西姆年轻的妈妈朱迪思无奈地说:“有时感觉他好像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而马克西姆还不到两岁!据加拿大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两岁左右的孩子处于最易发怒的阶段,同时也是人类攻击意识最强的年龄。

数十年来,暴力行为一直被看作是青少年荷尔蒙和睾丸激素发育所造成的问题。加拿大一家机构2002年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绝大多数加拿大人都认为,人类在十几岁时暴力思想最为严重,因此,他们认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孩子们的举止,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新的研究结果却与这项民意测验的结果大相径庭。研究发现,两岁左右的幼儿其实是攻击意识最强烈的一个群体,这是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几乎每一个像马克西姆一样大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他们最容易发怒,与青春期的男孩或女孩相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研究人员指出,全社会一定不要忽视孩子幼儿期的这种暴力行为。如果忽视这个问题,有可能意味着孩子未来成长的道路将异常曲折,将来不可避免地与青少年犯罪、辍学,甚至成人犯罪联系起来。家长们应该对孩子加以教育,让他们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具有强烈攻击意识的儿童不早早学会控制自己的怒火,那么他们长大后有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别把责任推给录像片

自从有了犯罪这一概念后,人们就在问:难道果真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的那样,人出生时很纯洁,只是后来受周围环境的污染才变坏的?还是如意大利思想家奥古斯丁强调的那样,人的本质本来就是坏的,并不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性善论和性恶论孰是孰非?

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员理查德·特里姆布雷是当今世界暴力行为研究的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特里姆布雷的数千个研究课题为他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除了极少数的情况下,暴力行为与人生经历没有多大关系。这只是我们为生存而进行的进化斗争的残余,以及需要我们用时间,通过刻苦学习才能掌握的一种力量。好像根据某种理想的计划,人类在他们最弱的时候,处境往往最险恶。连特里姆布雷本人也对这种结论感到吃惊,他说:“我感觉我的世界观与别人的完全不同。”

特里姆布雷的研究不是寻找人类之所以具有暴力意识的根源,而是探寻人类之所以息事宁人的态度的根源。特里姆布雷博士表示:“进行身体攻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需要人们学习控制的自然行为。但通过学习并不能达到完美。社会化只是一种表象。”他在解释这种原因时说,它通常情况下是以一种平静的形式出现的,但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枪冲进办公楼时,暴力的一面才会显现出来。但在特里姆布雷博士所有的研究中,包括那些引自新西兰和美国的研究,他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个顺从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具有攻击性的人,事实上,那些经常发怒的成年人,他们小时候就容易发怒,而且也从来不控制自己的愤怒。

如果人类会随着年龄增长,攻击性越来越少的话,那么暴力录像片和动作片是不可能将一个12岁的孩子在一夜之间变成暴徒的。特里姆布雷博士指出:“如果人类要等到电视出现才能发展出他们的暴力行为的话,那么人性恐怕早就不存在了。”在他看来,暴力录像片对孩子有负面影响,而且有时候影响还非常大,但这并不是青少年诉诸暴力的基本原因,否则你很难解释,都看过暴力录像片的孩子为何表现各异。

注意孩子的暴力倾向

如果暴力行为是一种先天性的特性,一个用“零容忍度”将欺凌弱小者排除在外的社会只会造就更多的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将暴力行为去掉呢?

现代科学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复杂的,通常也是令人惊奇的基因和环境方面的诀窍,在这种基因和环境条件下,大脑会在适当的时间生成一种适当的神经联系,孩子的父亲会被鼓励与他们的孩子一起玩,而孩子的父母也会被建议去教自己孩子合适的行为举止,而且还要像他们教授孩子数学时一样专心。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经常抢其他孩子玩具的儿童与一个你当场抓住偷你家电视机而且又反过来与你争斗的盗贼没有任何区别。特里姆布雷博士说:“这其实是同一种行为。只不过与你争斗的盗贼是个粗壮的暴徒罢了。”

在研究会议上,特里姆布雷博士拿出了几张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幼儿揪头发、扔起钉机的照片,在场的观众差不多全都笑了起来,直到听到特里姆布雷博士的研究结果才停止。人们终于明白,对于幼儿的暴力倾向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的成长。很多点滴都历历在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孩子们在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啊,孩子还是有着自己的童年的,孩子还是有着孩子的天性的啊。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耍。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现在的孩子都有着很重的负担,回到家里还得学很多的兴趣班。比如芊芊她回家还得学钢琴、英语这些东西都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这么小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一些和自己家庭相匹配的一些“科目”。

很多时候就“减少”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可是每次从孩子的眼里都看到了那种“渴望”的眼神:妈妈,我能不能玩会啊?妈妈,我能不能看会电视啊?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到底怎么想。只是想着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那样我很没面子的。和他人聊天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须不知孩子已经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多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在幼儿园一大堆的课程让他们头都大了。回家还得继续,试问你们小时候有那么多作业课程吗?知识是应该学的但是也得让孩子喘喘气呀!

多给孩子一些喘气的时间。

同龄不同级,孩子也会很孤独


一些孩子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虽然和好朋友的出生年份是同一年,但是生日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尾,所以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好朋友因为出生在年头所以顺利进入了小学,但是自己因为出生在年尾,所以还要再等上一年。

虽然这件事情对爸爸妈妈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但是要是想要让孩子明白,这可是非常难了,孩子会想要知道,为什么他可以顺利去上小学,自己却不行。

怎么样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儿童早期教育专家艾丽森博南诺说到,每年有这么多人进入小学,相应地,也会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和好朋友一起进入小学的,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失去了好朋友。

博南诺说:“在幼儿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小伙伴会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和比自己稍微年长一点儿的小朋友建立了很亲密的友谊,但是一同经历了幼儿园以后,这些人可能就会开始了另一个阶段的学习。”

博南诺解释,那些上学比较晚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他们会觉得自己被留下来了,这种反应是正常的。这主要是由于孩子所熟悉的日托或者幼儿园的环境改变了——因为和他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离开了。因此,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适应这样的变化呢?

爸爸妈妈可以邀请一些读小学的孩子们在放学后和孩子说说学校的生活,让孩子有所期待:具体可以有他们每天的日程安排、新老师、认识的新朋友等等。这样一来,能够让孩子对于进入学校有所准备。

尽管鼓励孩子们继续维持友谊很重要,但是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上了小学以后同样也会和班级或学校的同学们建立起新的友谊关系。

家长应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所以,在好朋友离开自己去上小学以后,虽然孩子在幼儿园里面仍会受到老师们的悉心照料,可是到家后,没有人陪着自己一起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怎么样调节孩子的情绪呢?家庭顾问还有家长教育专家马丁奥格尔索普说,爸爸妈妈感知到孩子悲伤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的专家表示,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明白他很难过,同时要采用最简单的方式,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不开心,因为你的小伙伴离开了。不过,这是非常正常的,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还有工作中也会遇到朋友离开的情况。”

但是,爸爸妈妈也要知道的是,自己也不用太多虑。不排除有的时候,在孩子面对小伙伴升学的难受心情时,爸爸妈妈要是太从自己出发,讲述自己朋友离开的例子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悲伤情绪带给孩子,这意味着以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孩子,可能会加重了孩子不开心的情绪。

所以,奥格尔索普想要跟爸爸妈妈说的是,在调节孩子情绪的时候,最好是能够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新学期的积极方面,让孩子能够明白,就算是小伙伴转学是一件让他很消沉的事,但面对新生活,还是有着很多未知的精彩在等待着自己。

另外,在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与他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一同去公园、玩游戏,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妈妈唱着恬静、柔美的摇篮曲哄宝宝入睡是幅多么美的画面……

可是,年轻的妈妈是否知道,唱摇篮曲也有很大的讲究吗?如果,唱法不对,宝宝不仅不容易入睡,反而会出现吵闹的现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唱法并不是说用美声或者用流行的唱法,而是指唱的时间、场合和曲目。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摇篮曲,怎么唱

1、选择通俗,曲调优美的歌:如“风儿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小宝宝要睡觉,眼睛闭闭好。”歌词简单,宝宝易于接受。成人选择歌曲时,首先要了解曲子的性质是否符合宝宝的特点。

2、哼唱优美,音唱准确:哼唱摇篮曲一定要优美、动听,并注意音准。如果音不准,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影响宝宝安静入睡。

3、所唱曲目要固定:无目的地唱摇篮曲,曲调变换不定,宝宝的情绪会随歌曲的变化而变化,不易安然入睡。而唱固定的曲子有利于在宝宝脑中形成一种信号,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自然而然地入睡了。

4、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唱:当宝宝正在游戏或处于亢亩的状态时,成人哄宝宝睡觉,宝宝是无法安静入睡的。另外,宝宝睡觉的环境喧闹或常有人说话、走动,即便成人哼唱优美悦耳的摇篮曲,宝宝也不会理会你。

育儿心得:爸爸的陪伴也很重要


育儿心得:爸爸的陪伴也很重要

儿子今年已经4岁半了。活泼、爱运动,最主要的是他有爱心、讲道理,这些都让我们全家人都为之骄傲。可是他还是有很多小缺点,比如:胆子小、爱粘着妈妈,而且容易哭。

总结他的性格特点,我回顾一下我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教育、相处方式,才发现他太多的时间是和妈妈、奶奶在一起的。因为爸爸的工作更忙,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或者说有时候陪孩子玩的时候,也是儿子玩自己的,爸爸在一边忙自己的事儿。其实,真正的陪伴应该是参与儿子的游戏,或者两个人共同努力完成什么。男孩子的天性中有一些是相似的。比如说喜欢车,喜欢枪,喜欢打打闹闹,喜欢拼装玩具,喜欢修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和爸爸共同游戏中获得快乐并且健康成长的。和爸爸的相处游戏中男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男子汉的坚强,不怕苦并且能够像爸爸那样豁达。同时学者承担责任,保护弱小,而这些品质正是在我儿子身上所缺少的。

母亲对孩子的爱太细心,太温柔,会让孩子不懂得独立,不愿意承担责任。看着从小带到大的儿子,他就是我的心头肉,每天看着他就觉得内心一片柔软。也许这样也会让我对他形成溺爱吧。

怎样教育孩子是现在都还存在着争论的话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在过程中摸索,再总结回顾,最后学习、改正。也许,我们只是一对很平凡的父母,给不了孩子最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会努力,让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相关推荐

  • 美国幼儿园收费也很昂贵 美国的孩子一般多大上幼儿园,幼儿园的收费情况怎么样? 美国幼儿园收费不便宜 美国的幼儿一般是年满三岁入园,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够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否则就会被劝退。三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儿所...
    2021-04-24 阅读全文
  • 教育也很现实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太小学化了,其中还掺着不少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从而带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大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孩子们真的快乐吗? 幼儿园“小学化”与小学“中学化”有关。时下,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一些...
    2021-11-1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的成长。很多点滴都历历在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孩子们在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但...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幼儿注意力教育很重要! 一般家长总说我孩子就是在幼儿园里听课不认真,上课不认真听,这些都属于注意力的范畴。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随幼儿成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长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但幼儿的...
    2020-11-10 阅读全文
  • 给他们机会锻炼也会做的很好 在幼儿园每个班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聪明机灵,做事果断麻利的孩子,他们听老师的话,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也总习惯放心地将一些小事交给他们来完成,比如当小值日发放玩具、手工课时给其他小朋友分发手工纸、剪刀...
    2021-02-03 阅读全文

美国的孩子一般多大上幼儿园,幼儿园的收费情况怎么样? 美国幼儿园收费不便宜 美国的幼儿一般是年满三岁入园,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够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否则就会被劝退。三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儿所...

2021-04-24 阅读全文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太小学化了,其中还掺着不少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从而带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大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孩子们真的快乐吗? 幼儿园“小学化”与小学“中学化”有关。时下,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一些...

2021-11-1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的成长。很多点滴都历历在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孩子们在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但...

2020-09-29 阅读全文

一般家长总说我孩子就是在幼儿园里听课不认真,上课不认真听,这些都属于注意力的范畴。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随幼儿成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长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但幼儿的...

2020-11-10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每个班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聪明机灵,做事果断麻利的孩子,他们听老师的话,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也总习惯放心地将一些小事交给他们来完成,比如当小值日发放玩具、手工课时给其他小朋友分发手工纸、剪刀...

2021-02-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