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我和风儿捉迷藏》课件

发布时间:2022-02-04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捉迷藏 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风和云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2、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和风的大小,并体验风和人植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有关天气的图片

1、图片上你看到有哪些风?你是怎么知道的?“文章.出自."(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到户外找一找风在哪里;

(1)用眼睛找风,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如小草在摆动,树叶在摇动,衣服在飘动……

(2)用自己的身体 找风:如头发飘动起来,脸上有点凉……。用自己的耳朵招风:区别不同的风声。

二、讨论: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风,害怕什么样的风?

三、和 “风爷爷”做朋友

1、老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

2、幼儿开始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延伸活动:

1、谈话活动:谈谈远足活动后的感受

2、远足时的安全事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艾玛捉迷藏》课件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本.文来源:;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

活动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风车》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看图示的方式,学习制作风车的方法。

2、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感受制作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风车的步骤图5幅。

2、各色正方形纸(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吸管、透明胶、剪刀、大头针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好玩的玩具,你们看看是什么呢?(出示风车)

2、师:你们想玩吗?你们自己也来做一个好吗?

(评析:孩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制作风车所需材料及制作方法。

1、师:做风车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需要哪些工具呢?怎样用这些材料呢?(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并提出意见。)

2、师:怎样制作风车呢?老师今天带来了做风车的步骤图,你们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看,就能学会做风车的。

3、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

师:一共有几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里面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重点让幼儿掌握两个注意点:

剪刀剪折痕时不要全剪开。

第4步中的四个角要按图中箭头的方向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

并加以固定,防止散开。

(评析:步骤图的出示,可以帮助幼儿明确探索的方向,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兴趣与活动的预设自然的相融合了起来,从而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索行为。)

三、幼儿自由探索制作风车。

1、师:老师准备了你们想要的材料,请你们看着步骤图做一个风车吧。如果你们在做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呢?

2、幼儿自由操作,制作风车。

3、教师鼓励幼儿遇到困难看图示或向同伴、老师寻求帮助,并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析:在操作活动中,有二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享有自主性,而教师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进而使幼儿的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

四、师幼一起玩风车。

1、引导幼儿通过相互对比发现风车制作的问题:为什么我的风车不转?为什么我的风车比他的转得慢?

2、师:你在玩风车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就制作风车的材料、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问题是幼儿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幼儿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发展的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反思:

这一次,我也被感染了,拿着小风车和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对知识无穷的探究深深地我。那一打动了个个新的为什么从他们小小的脑袋中奇异地冒出来,让人惊叹他们的思维原来如此的奇特。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挂有这么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有哲理的标语说明了光听不行,过后就会忘记。光看还不行,虽比听效果好,能记住了,但能理解吗?若亲自做了,其中道理就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由此看来,探究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并且总结出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探究

好动。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将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玩中探究知识。(教案来自:.)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二、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探究

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幼儿学习的合作性,是新课标下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的关键一环,本课在制作过程和讨论过程中都放手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互相探究,共同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三、加强开放,促进探究

课堂开放性,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更新教育理念。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开放的教学形式,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幼儿进行活动实践,放手让幼儿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去操作,去讨论,去验证结论。有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要确保幼儿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本.文来源:;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

活动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风来了》课件


设计意图: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产生的原因、风的特征和风的种类。

2.动手"制造风"。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教.案来自:"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

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

(2)刮大风时很冷;

(3)打开冰箱有凉风;

(4)台风;

(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

(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

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活动延伸:

带幼儿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观测风向。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

2022-02-0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看图示的方式,学习制作风车的方法。 2、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感受制作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

2022-03-0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

2021-11-18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通过...

2022-01-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体验风无处不在的乐趣。 2.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活动准备: 1.材料:电风扇、“本文来源:屈,老;师”不同材质的纸(如硬纸片、报纸、卷纸)、塑料袋、气球、布料;折纸用纸。 ...

2022-01-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