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包”被忽视6大潜质
发布时间:2022-02-03 幼儿包饺子活动方案 幼儿故事6岁 幼儿园6的教案很多父母因为家里有个小“淘气包”而头疼万分,其实,小“淘气包”身上很可能存在天才儿童的特征,只是家长容易忽视。在下面的清单中,列出了小孩子6大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家长们可以从下面6个方面观察自己这些淘气包子女,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质,然后提供相应的指导。
霸道
大事小事全都得听他的,什么事他都要管,都要由他安排。这是拥有领导才能及组织能力的表现,有做领袖的潜质。
财迷
小学时已积极地将平日获赠的糖果和零用钱积攒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这种孩子天生有理财观念,他们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大企业家。(大学生范文网 1467.com.cn)
贫嘴
凡事追问到底,让大人非常烦。但这种孩子的好奇心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赏识并悉心栽培,日后可能当上著名记者、探险家或美国太空总署的宇航员。
捣蛋虫
把玩具摆得满屋子都是,喜欢用乐高积木搭巴黎埃菲尔铁塔。这类孩子长大后或许会成为贝聿铭第二,是出色的设计师或建筑师。
故事王
自从学会走路和说话,就爱听故事、讲故事,继而写故事。不要压抑想象力,《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小时候的想象力就非常丰富。
小话痨
一天到晚讲个不停的孩子,大人们千万不要叫他闭嘴,这是具有语言天赋的表现,长大有望成为大律师,是成为新闻主播的材料。
并不是孩子的所有才能,都能通过一支笔和一张纸的考试来证明,他们可能擅长建筑、有丰富想象力或有领导才能。这些才能,需要家长慢慢地发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多元聪明”的孩子容易被忽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但是,到底怎样才算聪明,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有的人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能算是聪明的孩子。其实,这种看法太片面。
聪明的孩子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类孩子的聪明,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上,学习成绩好,考试的分数高。这类聪明的孩子,往往容易被父母和教师所发现和重视。
另一类孩子的聪明表现在能当“孩子头”、“孩子王”、“班干部”,这些孩子的聪明在于他们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钻研能力等,这些就是“多元聪明”的孩子。
但是,这类聪明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父母和教师所发现和重视。
孩子聪明,父母该做些啥
近年,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单单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选拔优秀的孩子。那么,就有可能使大约70%左右的具有高度独创能力的孩子落选。
这一点,应该引起广大父母、教师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从我国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较为严重,往往在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上,学习成绩抓得紧,而对孩子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常常就不太重视,这对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是不利的。
为此,我们更应提倡和强调培养“多元聪明”的孩子。父母必须懂得:孩子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使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
说起孩子是否聪明,许多家长就会想到智力测验。有不少家长还带孩子到过不同的机构做过智力测验和咨询。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并以此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实际上,对儿童的智力测验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孩子的智力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远没有最终定型和完善,一次智力测验的分数不能说明孩子智力发展的真正水平,更不能以此预见将来孩子智力能达到的水平。
望子成龙 不要疏忽孩子的潜质
人类的智力发展经常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人先天优良的遗传因素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天的良好教育则正式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在某方面是不是有天赋或者说是不是有潜质,以便及时确定正确的培养方向。所以,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不要让孩子的潜质在您的疏忽中被埋没了。
3岁以前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
不同特殊智能的孩子在3岁以前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满月后就对各种声音感兴趣,如电视机声、洗衣机声、摇铃铛声等。对音乐的兴趣会更明显,如正在哭闹,听见音乐的声音就能安静下来。发音比同龄的婴儿早,手指比较长,尤其是食指和无名指细长等。百天大的孩子基本能发出简单的音节。1岁左右就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曲子,能对欢快、悲伤的曲子做出不同的反应。3岁以前基本可以辨别高、中、低等音域,并能模仿着哼小调,表现出很强的模仿力和辨别能力。有的还能唱歌或者自行弹奏曲子。如莫扎特两岁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特殊喜爱,3岁多就可以自己弹钢琴,5岁就可以谱曲。幼年时候就接触音乐为他最终成为一代杰出的音乐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有舞蹈、体育天赋的孩子,通常表现出好动、活泼、反应敏捷等体格特征。具有舞蹈天赋的孩子体格特征更加明显,脖子、腿部等部位比一般的孩子要长,对音乐乐感和节奏感掌握较快,模仿性和掌握舞蹈的技能比较强。只要孩子感觉是在跳舞,不管是轻歌曼舞,还是张牙舞爪都应该积极鼓励。
摩比名师:被人忽视的听觉训练
这一招很少被人重视,要是以前,这个秘密也绝不对人说。肯让公开一些核心技术,是因为的竞争力不仅仅建立在技术层面上。
一个人的注意力包括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触觉注意等。其中,听觉注意能力主要是指倾听的能力。
孩子在学校上课,一般需要一半的时间用于倾听。而听觉能力弱的孩子,大人跟他说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听到一点动静就会看过去,不爱跟别人眼神交流,听了几句就开始走神东张西望。有的看见在认真听,可是眼神呆滞,一问三不知,甚至眼神不愿跟人对视。如果一个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发展不力的话,听课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听音辨别
辨别声音远近。要求孩子把眼睛闭上,家长用同样的力度,由远及近的拍手或由近及远的拍手,让孩子判断声音的远近。
辨别声音大小。旋转音响,让孩子说声音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辨别声音高低。弹钢琴,让孩子判断高音还是低音。
辨别音色。弹各种乐器,让孩子听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敲击各种物品,让孩子听敲的是什么物品。听自然界的声音。家长平时在家里,或出去玩,有机会就和孩子一起练习静听。让孩子静静聆听各种声音,并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比如是什么车声,什么样的人声,什么动物的声音,是远的还是近的。家长也可敲击一些声音,或用其它方式发出一些声音,让孩子去聆听猜想。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听觉注意力。
追踪声音。在空旷的地上,蒙上孩子的眼睛,父母拍手或摇玲等发出各种声音,让孩子追踪声音。
声源的方向听后模仿
让孩子闭上眼睛,让孩子听大人敲击的声音来猜想敲击的物品并模仿敲击的节奏,要求敲击的物品与节奏跟大人相同。
第一步:敲击身边的一些物品3—5下,让孩子模仿。
第二步:分别敲击身边的两种物品3—5下,让孩子模仿。
第三步:分别敲击身边的两种物品要有节奏与轻重,让孩子模仿。比如“重轻轻—重轻轻—重轻轻”循环敲击。
听故事讲故事
给孩子讲一个短小的故事,让孩子听一遍后就尝试给大家讲一遍。以后逐步要求,要模仿家长的动作,绘声绘色的讲解。而且故事的长度也越来越长。
听中找错
家长说一串词或数,让孩子听到错误就拍手。
说错数。家长按顺序数数,故意把数数丢。让孩子听到数丢数时就拍手。孩子数数能力较好,还可以倒着数,让孩子听到数丢数时就拍手。
说错词。听不是动物就拍手:狗、小鸡、桌子、老虎……
说错话。小鸡有四条腿,苹果一定是红色,鸭子的觜是扁的、3比4大、老鼠怕猫……。语言可以涉及到形状、大小、高矮、颜色、轻重、位置、温度等各个方面。
打电话
用十米左右的线穿过两个纸杯的底部,和孩子拉紧之后,就可以跟孩子“打电话”了。
做反动作
家长说“大西瓜”,并双后远离做抱大西瓜状,孩子听后要说一样的话“大西瓜”,手中比划的动作却是相反的“小西瓜”。反之亦然。
家长说:“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藏起来”。家长做藏起来的动作。孩子跟着拍手,当听当藏起来的时候,要做相反的动作把手举起来。当孩子听到“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举起来”时,也要做相反的动作把手藏起来。
打指令做动作
让孩子听指令练习向左向面向右转,挥左手,挥右手,用左手摸右耳,右手拍左腿……
孩子听指令模仿小动物。家长说模仿小狗,又接着说小猫来了……
听数说数
家长说几个数,让孩子复述,数字数由少变多。
家长说几个数,让孩子按倒的顺序复述,数字数由少变多。例家长说367,孩子说763。
让孩子练绕口令学习普通话,学习英语等,都是对孩子听觉能力训练的好方法。
目前,写了这么多核心技术解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写的不一定都正确,也感谢拍砖的朋友,除了让我不断进步之外,也增加了我的点击量。您的支持就是我续写的动力。说两句吧,您写的话我就一定看,有空我就一定回。
孩子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综观中外神童,好像他们天生就有一种资质,或是源自内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他们对于世界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者在某一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博闻强记,喜欢阅读,热衷于艺术,甚至达到废忘食的地步……然后家庭教育加以科学的引导,创造有利的条件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在某个领域的时候便出现了奇迹,“神童”由此而来。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前讲师贝纳德特·泰南认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并不优异,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他们拥有高于同龄儿童的才能。她给出小学生6大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特征一:喜欢发号施令的领袖。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在学校里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特征二:年轻的大亨。在小学里,一些孩子很快发现,如果他们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他们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那样的人。
特征三:刨根问底。一些孩子总是充满好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问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这种特性得到家长的培养和重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员。
特征四:设计师。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让他独自待一会儿,他就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是设计天才。
特征五:故事讲述者。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他们的想像力丰富。发现孩子有此种个性的家长要好好培养孩子,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
特征六:演讲者。这种孩子喜欢同人讲话。他们甚至在上课时也和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作为家长,请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有着特殊的演讲才能,若加以正确培养,他可能成为律师或电视主播。
及时发现潜能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不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
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有人说,天才是天生的,这是一种误解,就比如一颗具有良好质地的种子,如果没有适宜的条件(如土壤、阳光、水分等)来培育,种子也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人才皆同此理。家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这是无容置疑的。比如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肖邦自幼就受双亲的影响,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开始,父母并不想让肖邦去学音乐,但看到小肖邦听不到音乐就哭,刚4岁就要姐姐教他钢琴,父母意识到这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因此,在肖邦4岁时,父母就让他正式从师学习钢琴。小肖邦学得很快,19岁肖邦就因创作了《钢琴协奏曲》而一鸣惊人。
保姆,家庭教育容易被忽视的参与者
对于三口之家来说,请保姆成了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时尚。很多时候,保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于爸爸妈妈。保姆,不仅仅是孩子生活的照顾者,实际上,她方方面面的素质从她走进家门的那刻起就时时刻刻在全方位影响着孩子,然而——保姆&孩子一、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影响3岁的妞妞这几天出现厌食、乏力的症状,而且还有些低烧。爸妈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妞妞患了肺结核。可是妞妞爸妈从没得过这种病,怎么会传染给妞妞呢?最后,他们把疑点落到了与妞妞朝夕相处的保姆身上。经医院诊断,保姆原来是肺结核患者。妞妞爸妈后悔不迭:只恨当初请保姆时没带她去做健康检查。特别提醒:很多家长为了减轻育儿负担,便把孩子交给保姆来带,如果保姆患有某种传染病或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就很有可能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将疾病传给孩子。所以在聘用保姆之前,要求其进行全面健康体检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家长在聘请保姆时只看外表,保姆脸色红润,做事麻利就认为她身体健康。其实,一个人的身体是否真的健康,必须通过相关的检查才能判定。如上所述,有的人患肺结核连自己都不知道,必须通过胸部透视才能发现。专家建议:家长们带保姆去体检,不能只是简单地抽血做个化验,看其是否患有甲肝、乙肝,这种检查很难达到健康体检目的。系统、全面的体检应该包括:①普通检查,主要是听心肺、摸肝脾是否肿大,以及看保姆是否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等;②胸透,看肺部是否有阴影,是否患肺结核;③查血,看谷丙转氨酶是否正常,是否患有甲肝、乙肝等;④查妇科,看是否患有性病等。另外,保姆被查出患有以下疾病的不能上门服务:①病毒性肝炎及其携带者;②活动性肺结核;③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如疥疮、手癣、脚癣、股癣等;④性病,如淋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等;⑤伤寒及带菌者。 二、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小丽是个文静内向的姑娘,老家在广西。高考落榜后,她心情一直很压抑,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很少跟人讲话。后来,老乡带她去上海做保姆,因为她“文静”,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再加上有高中学历,很快被磊磊爸妈看中,专职照料他们不满周岁的儿子磊磊。在雇主家中,小丽也很少说话,尽心尽力地带磊磊,磊磊爸妈对她很满意。转眼间,磊磊4岁半了,样样都好,就是很少说话,也很少跟同龄的伙伴玩耍,整天皱着眉头,活脱脱一个“忧郁女神”。
特别提醒:由于孩子年龄小,正处于模仿期,更容易受到跟他接触较多的保姆的影响。保姆的一举一动甚至神态等都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选择保姆时,一定要注意她的心理健康状况。专家建议: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应选择这样的保姆:●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好性格的保姆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相反,如果保姆多愁善感,终日郁郁寡欢,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如胆小懦弱、过分依赖等。所以家长应请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人当保姆。●富有同情心和耐心。年幼的孩子在身心方面都需要得到细心的呵护,没有同情心和耐心的保姆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常听说有些保姆在家长不在时对孩子进行身心的惩罚,这不能不引起家长注意。●智商正常。智力正常的保姆可给孩子带来“灵性”、丰富的智力刺激和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保姆说话、思维没有逻辑性不利于孩子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有自信心,不卑不亢。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保姆,在主人面前低三下四,会影响到她对孩子的态度,如有讨好孩子、不敢对孩子提出正当的教育要求等倾向,而且她的自卑心理和表现也会有意无意传给孩子。保姆的个人心理素质,有些是可以在短期内训练的,有些则很难扭转。但再好的保姆,也不可能全部替代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李先生和太太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经常上夜班,孩子一断奶,他们便托人从乡下找来保姆,照顾孩子。一天,正在上班的李先生中途回家取东西,当他打开房门时,差点被眼前的一幕气晕,宝宝躺在床上吸吮着保姆的大脚趾,而保姆正在边嗑瓜子边看电视,连李先生回来都没有察觉。特别提醒:保姆大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在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与都市家庭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朝夕相处过程中,保姆的不良习惯将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家建议:家长请保姆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①普通话要标准。孩子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模仿。由于孩子与保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保姆的普通话说得很差,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很容易受到消极影响。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特别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期间形成了不规范的发音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②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劳、讲卫生,不能有小偷小摸的恶习。③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礼貌习惯,如懂得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社会公德等。 家长&保姆保姆的到来使三口之家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和家长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对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会使孩子更加受益。保姆与家庭主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劳动雇佣关系产生的,劳动报酬由双方协商自愿达成,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两者是平等的,但是从劳动内容来说,两者又是不平等的。保姆为家庭主人提供劳动服务,但其工作项目、方式和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干得怎么样,主要是主人根据自己的感觉说了算,保姆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如果这种互动行为把握不好,就会与保姆在人格上的平等和劳动上的尊重产生矛盾,为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家庭文明留下隐患,保姆对主人“毕恭毕敬”或主人对保姆“颐指气使”的现象,将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发展产生不良影响。[!--empirenews.page--]有位妈妈的想法和做法就颇有教育内涵。这位妈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请保姆帮她照顾孩子,但她们约定的是小时工服务关系,只要妈妈下班回家,保姆就可以离开了,即使有点家务活没有做完,要么妈妈接着做,要么保姆第二天来做。其实,她家里的住房很宽裕,为什么不让保姆住在家里工作呢?这位妈妈说:“如果我在家,必然会指使保姆做这事做那事,这对孩子影响不好,如果他学会了理所当然地对别人发号施令,就显得没教养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保姆像个匆匆过客,来去突然、似乎无足轻重,对成人的影响随着事过境迁便逐渐消失,但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吸收性,与保姆曾经相处的时光成为他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体验,其产生的影响保持长久的“有效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保姆是孩子的“临时家长”或者“代理家长”,分担着父母的家务活和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而家庭教育是自然融于生活中的日常教育,所以父母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保姆履行她的“家长角色”,提高其生活技巧,传授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使其在与孩子的共处中不经意地渗透教育的含金量。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优化自己的家长角色,切勿把保姆为父母省出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看电视、打牌或者用于纯属成人消费、休闲、娱乐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需要的是“血浓于水”的“亲子时光”,而不是照看细致的专人保姆。父母可以利用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和从事品质较高的亲子活动,让自己的家庭成为一家人的“快乐大本营”,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发展得到“总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