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妈妈关心的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2-01-11 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教育问题Q:儿子喜欢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让他玩吗?
A:男孩玩汽车,女孩玩娃娃,这是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尽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游戏,但也有其局限性。当代心理学家对单维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战,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用双性别的特征来描述,一个兼具男孩子的坚定有力与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因此,儿子可以玩洋娃娃吗?答案是,可以。父母大可不必干涉,当然也不必鼓励。如果担心儿子过度女性化,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玩“男性化”的游戏,比如警察抓小偷、雄伟的场景拼搭等。
Q:奶奶总喜欢把儿子打扮成女孩子,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A: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方面的问题。幼儿对性别的认识是从自己的外形、装扮、玩具开始的,身为男孩的宝宝经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别认同会如何呢?他是否会迷惑:“我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奶奶“重女轻男”的态度,会不会使宝宝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变性专家陈焕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当男孩或者把男孩当女孩来养,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别上的混乱甚至扭曲,他所接触的要求变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
Q:宝宝最近开始玩自己的小鸡鸡了,怎么办?
A:孩子有时会沉溺于触摸生殖器所带来的愉悦中,这是他探索身体、进行性实验的一部分,再自然不过。孩子通过这一行为在孤独时找到安慰,在无聊时自我消遣。当然,宝宝玩弄小鸡鸡,不同于幼儿自慰。说得远一些,幼儿的自慰行为大多数情况也是由于太无聊或环境太单调的缘故。如果发现孩子自慰,切勿惊慌,更不要责备孩子,以免过度的反应使孩子受到惊吓,产生负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脏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时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手脏脏的,不要摸小鸡鸡,要不然会有细菌感染。”
孩子的自慰行为不同于成人,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倘若孩子因无聊而自慰,要试着引导孩子投入令他感兴趣的活动中,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妈妈做家务时请孩子帮忙,或拿一本画册给孩子看,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无聊和寂寞。
Q:三四岁的宝宝玩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怎么处理?
A: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属于孩子们正常的身体探索类游戏,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对别人的身体兴趣盎然。扮演医生检查身体,或者商量着“把你的给我看,我就给你看我的”,有时父母会撞到两个孩子赤裸着下身,互相窥视甚至触摸。此时可以适时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不要生气,不要过于忧虑,平静地告诉宝宝:“对别人的身体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抚摸别人的隐私部分,或者让别人抚摸你的隐私部分,都是不对的。”告诉宝宝什么是身体的隐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和宝宝谈论这些问题时,要坦然自在。宝宝了解身体的隐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别意识更多一份庄重和自我护卫的成分。
Q:宝宝看到了父母的裸体,怎么办?
A:有时父母正在换衣或洗澡,宝宝突然闯了进来,有的父母会感到尴尬,急忙遮掩自己的身体,其实大可不必。宝宝要学会的健康的性别意识之一,是认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美好的,包括隐私部分,有的育儿专家甚至建议父母和宝宝一起洗澡,以打破关于身体的神秘感。
不过,在父母需要隐私的空间时,宝宝的“私闯”行为不应受到鼓励。那么,在什么年龄段,父母要注意及时遮掩自己的身体呢?留意宝宝给你的信息,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羞怯?当宝宝开始在父母面前遮掩自己的身体时,那就到了父母也应该遮掩自己身体的时候了。差不多5岁时,大多数宝宝会把自己的身体遮掩起来,不再让别人看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郜妈”的亲子教育经:看到妈妈们的小问题
导读:通过“郜妈”的一双新鲜眼,我们看到了很多妈妈的“小问题”。
“郜妈”,名叫郜莹,台湾女作家,台湾电台、电视台资深主持人,上海浦江之声嘉宾主持人。她写了很多育儿的心得书,引起广泛讨论的是《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郜妈”一直在做一个“爱心点灯”的活动,号召大家为贫困小学捐书,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郜妈”。
“郜妈”的亲子教育经,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郜妈”说大陆妈妈:
有点功利哦
举例:我近期待在大陆发现一个特别现象。在图书大厦里,听到一位妈妈一边翻幼儿书一边说:“字这么少,要买本字多一点的。”还有很多妈妈让0到3岁的孩子上早教班,大家彼此夸耀的经常是:“你看我孩子认识多少字。”而一些问题妈妈都来问我要“立竿见影”的教育药方。
观念:其实太功利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以后说不定都找不到工作哦!
郜妈说:我的儿子从美国念到硕士后到上海工作,他的月薪一万人民币,但是我认识的女性朋友,还不到30岁,她在上海工作的月薪超过两万人民币。我儿子心理就有些不平衡了。所以我告诉他,对于现代社会,父母一味追求的学历,其实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保证书。怎样做人、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妈妈咨询我,其实就是很功利地想要一张药方,马上把孩子治好,但并不是每个药方都适合每个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维生素,强身健体。
“郜妈”说管教:
父母管孩子要“创新”
举例:其实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父母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吓唬孩子,比如“你再调皮,就把你扔出去,不要你了”。问题是,家长能做到吗?不可能。所以下次吓唬时,请你用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吓唬。
观念: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要说话算数,要有点创新意识。
郜妈说: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在商场大哭大闹要买东西的窘境,我的一个台湾朋友也是,一次他儿子又躺在地上赖皮,他觉得很丢脸,可打骂都不管用,突然灵机一动,他也躺在地上,周围人都围观,还有人说要打电话给警察,孩子就很着急,直喊爸爸坐起来。后来朋友站起来跟大家解释,然后对儿子说:“你觉得丢脸吧,刚才你躺在地上,爸爸和你现在一样觉得丢脸。”这之后,他儿子再也不闹了。有时候,管孩子也要有点创新精神。
“郜妈”说母爱:
做个“力所能及”的妈妈
举例:我做了一个讲座“老鸟妈妈和新鸟妈妈”,其中有新鸟妈妈就问我,作为老鸟妈妈,在对待孩子方面,也会有像新鸟妈妈那样的担忧和害怕吗?我说,当然有,而且怕的大方向差不多,都是怕教育孩子上失策,没教到点儿上、耽误了孩子;怕孩子不成材;怕孩子学坏误入歧途;怕孩子不懂照顾自己;怕孩子不快乐、不幸福……只是害怕的具体事上有些不相同。
观点:不论孩子长到多大了,妈妈那颗担心孩子的心,都永远提在那放不下来。所以不想让自己这颗妈妈心给累死、担忧死,就做个自己“力所能及”的妈妈。
因为这样你才能做得轻松,才能坚持下去。我看到育儿书里都说:孩子别着急,慢慢来,从来没有人说爸爸妈妈,别着急慢慢来,所以我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妈妈们,我也曾因为错误的决定而让我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有所缺憾,我的儿子从小受到爱护,他很依赖我,但他到美国读书之后,我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希望他不要打电话来诉苦,现在我发觉当时做得太绝了,让孩子以为我不再爱他。
很多书都说家长应该怎样,但我希望安慰和鼓励年轻的父母,让我们和孩子彼此都能保有“不模范”的空间去自由挥洒,用心不用力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
“郜妈”说孩子:
要让他们懂得规则
举例: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大陆女生六成愿嫁富二代。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女儿在小学四年级时,跟同学煲电话粥时所说的一段话:“我将来长大后,一定要找个有钱的老公来嫁,然后再用他的钱来打拼我的事业!”我跟她说:“你知道找个有钱男人嫁,必须要花多少心力去打败多少女人吗?而且就算侥幸获胜拿到了这个‘钱口袋’,时时担心他会被其他女人给抢走,与其花费如此多心思还未必能得到或护住这‘钱口袋’,还不如将这些辛苦心思用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钱口袋’来得更稳妥。”
观点:我儿子中学时要买一双名牌球鞋,用的是别人祝贺他考上高中的红包,我希望他不要买,但他认为是花自己的钱,我告诉他:“这个红包钱以后是父母要还给别人的,也就是说,你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在你没有真正赚得到一分钱的时候,你没有权利买奢侈品。”孩子要让他懂得规则。
郜妈指点“母亲节”:
子女“抱蛋”妈妈“种树”
在台湾,母亲节的气氛比较浓,孩子送妈妈卡片和亲手做的小礼物很普遍,学校也会组织,而“郜妈”做过很多关于母亲节的活动和创意,在今天的母亲节,“郜妈”就支几个招给大家。支招一:抱蛋活动
我们曾经让100个孩子每个人领一只生鸡蛋,然后带在身上过一天,等到母亲节的下午,再进行回收。基本上只有10个左右的孩子能够保留鸡蛋完好,孩子们就会抱怨说:“生鸡蛋好容易破哦,很难拿呀。”我们会告诉他们:“拿一天你们都觉得很难,可妈妈们从怀孕那一刻开始,就把你们像生鸡蛋一样,每天小心翼翼地捧着,她们该多不容易啊!”小孩子们特别感动,这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支招二:种棵“妈妈树”
我参加过儿子的一个表演会,当时每个孩子都上台讲自己的妈妈,但我想对儿子说:“虽然辛苦,但有了你,妈妈觉得很快乐。妈妈感谢你。”所以我们酝酿了这个活动,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张卡片,并大声地告诉孩子听,然后一起把卡片挂在树上。这个活动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妈妈对他们的需要和爱。
儿子的问题:妈 妈别人打我了怎么办?
儿子的问题:妈妈别人打我了怎么办?今天在周一例会上,大一班的xx老师反应了说她们班里有很多的家长,对待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打的反应是别人打你了,你要打回来,而且,还要是双倍奉还。其实,我们在心里想想,这样,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社会上就会能吃得开,就能有立足之地了吗?
作为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园老师的我,因为家里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他也是经常在学校里给老师们惹出不少麻烦来,但是,无论什么事情,我觉得我们家长都应该和孩子去分析对错,对的支持,错的就要响应老师的号召:“改正”。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不用听老师的,自己去解决就行了,打回来。那这样,试想想以后,以后的以后,这孩子我们还能教育的好吗?千万不要随意。如果我们感觉自己素手无策,我建议家长们可以看看郑委老师的博客,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xx老师真的很有心噢,发动孩子的力量,来问问他们的爸爸妈妈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问题。希望今天我们晚上都有所收获。
年轻妈妈育儿的11个常见问题
1.如何知道婴儿是否对添加的食物过敏?
婴儿对某些食物过敏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尝试新食物时,更容易发生。一般食物过敏的反应是出疹或腹泻,因此,给婴儿添加新的食物时,应先添加单一的食品,一旦发生过敏,即可找到过敏的食物,待婴儿适应单一的食物后,再添加混合种类的辅食。
2.新生儿为什么易呕吐?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表现。新生儿由于胃肠道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本身就容易呕吐。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纳过多;贲门松弛,易被胃内容物冲开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幽门肌肉发达,受胃内容物刺激时易发生收缩,痉挛,使食物反流。由于上述原因,当婴儿吮吸太急,吸进了空气时,就容易发生呕吐。若在喂奶后将孩子轻轻竖起,令其趴在大人的肩上,轻拍其背部使其打嗝,就会避免呕吐发生。
孩子呕吐的另一个原因是喂养不当。如:喂得太多,超过了胃容量;吃得太急;乳汁温度不适(太凉或太热),使胃蠕动增加,导致发生呕吐。这种呕吐往往偶然发生,且呕吐量较多。对此就注意纠正喂养方法。
此外,一些消化道疾病也可导致呕吐,如:先天性食道闭锁,胃扭转、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等,但这类情况并不多见。
在孩子休息时,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他——频繁地试体温、喂水、喂药也会使孩子感到疲劳。
3.如何预防臀红?
臀红又叫尿布疹。由于新生儿皮肤柔软,若大小便后不及时换尿布或擦洗臀部,孩子的皮肤就会受尿便酸碱性刺激和湿尿布的浸泡而引起皮疹,严重的可出现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非常疼痛。
预防尿布疹的最好的方法是勤换尿布,用过的尿布要烫洗干净,再在日光下晒干,保持尿布的清洁和柔软。孩子大小便后要给他(她)洗净臀部和会阴处,擦干后扑上爽身粉或涂5--10%的鞣酸软膏,以防尿便直接刺激皮肤。若已发生尿布疹,要设法使患处保持干燥、清洁。大小便后要将臀部洗净擦干,再涂上龙胆紫或尿溴红。
4.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牛奶或奶粉中维生素c和d的含量很少,所以人工喂养的小儿需要补充维生素c和d。
母乳喂养的小儿,若母亲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柑桔水果,小儿就不会缺乏维生素c,但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极低,所以吃母乳的孩子易缺乏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的常用办法是给小儿服用鱼肝油,给小儿喝桔汁则可补充维生素c。
5.小儿何时开始出牙?
小儿乳牙共二十个,约六个月开始出牙,至2--2.5岁出齐。小儿出牙时间差异比较大,有些早至4个月,而有些却迟至10个月左右,都属正常情况。二岁以内小儿乳牙总数大约等于月龄减4--6,例如14个月小儿出牙8--10个。
6.如何预防婴儿患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膳食中铁摄入量不足引起的。贫血的婴儿有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易疲乏,和生长迟缓等表现。近年的研究还发现,缺铁性贫血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也有不良的影响。出生时婴儿的体内储存有丰富的铁,加之从母乳中得到的铁可以满足宝宝头四个月的铁需要。但四个月以后,必须有规律地给孩子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每日给婴儿添加1--2个蛋黄,每周二次在婴儿辅食中加入肝泥。可以大大减少贫血的发生。若同时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菜汤或果汁,可促进铁的吸收。
7.如何预防婴幼儿患佝偻病?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使钙磷摄入不足所致。人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但大多数食物中含量较低,不够用,人体主要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因此,当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较少,晒太阳太少,小儿就会患佝偻病。预防佝偻病要注意以下措施:1)提倡母乳喂孩子,并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2)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一小时以上;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
8.如何让宝宝睡好觉?
许多年轻的父母经常询问“如何让宝宝安安静静睡觉?”这的确是所有父母都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简怀孕前最关心的8个方面牛奶喂养常犯四大错误·男性生殖力冬季最强?·那英毛阿敏新自主式母亲·宝宝有泪总轻弹(组图)·唐朝孙思邈怀胎十月建议·女性警惕哪些不适症状·单身妈妈如何摆好性爱位置单而有效的措施:让孩子吃饱十分重要;睡前洗个热水澡有助于孩子入睡;让孩子听有规律的声音如轻柔的节拍声等;给孩子一个与白天不同的利于入睡的环境。如关掉电视机,收音机,减弱室内光线及尽量减少嘈音;保持室内温度在19--21摄氏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儿的睡眠时间是没有规律的。
9.怎样让孩子安全睡觉?
婴儿睡觉应采取仰卧位。其他体位只有在医生的指导时才能使用。此外,为使孩子睡眠时安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二岁以前,不要让孩子用枕头睡觉,枕头有时可使孩子窒息;不要使用塑料床单;不要给婴儿盖太多或太厚的被子,让孩子太热不好,甚至有危险;还要使用安全婴儿床。
10.每天孩子睡觉的时间是多长?如何安排?
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新生婴儿需睡18--20小时左右,白天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差不多。随月龄的增长,婴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3--6个月时为14小时左右,6--12个月为12--14小时,而且晚上睡眠的时间逐渐延长。要安排好宝宝的睡眠,就要注意在白天给予适当的活动或运动,比如到户外晒太阳,中午或早晚这段时间安排听音乐或做游戏,这样可适当缩短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消耗其精力,在晚上睡得更香更甜。这种训练可从4--5个月开始。
11.宝宝啼哭怎么办?
婴儿尚未具备语言功能,哭吵是表达要求或反应身体不适以引起大人注意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婴儿哭吵是因为饥饿,口渴,尿湿,尿布不干净以及要抱等,这种啼哭是生理性的,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啼哭:喂孩子母乳及其他食物,让孩子吃饱喝足;抱孩子走动,并轻轻摇动;给孩子哼小调,说话或让其听些柔和的声音;给孩子适当的玩具或坐在窗边向外望等。由于护理不当或粗心大意所致的包裹过紧,环境过热过冷,物件疼痛,热水袋烫痛等引起的哭吵,则必须仔细查看,怯除诱因。哭吵有时也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反应,如消化不良,中耳炎,肠绞痛等,此时婴儿的哭声多呈痛苦状,抱起或喂奶也不能使哭闹停止,多伴有发热,咳嗽,吐泻,面色苍白,精神柔弱或呻吟等病理特征,这属病理啼哭,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育儿心得:别开生面的“妈妈茶社”
育儿心得:别开生面的“妈妈茶社”
在这春意暖暖的夜晚,我们小四甲班的妈妈们怀着一颗对孩子无比关爱的心,抱着一个为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共同愿望,相聚在清香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妈妈茶社”。
时即六时,妈妈们面带微笑,踏着清悠的音乐陆续步入清香园。妈妈们互相招呼,虽然彼此不曾相见,但是共同的心愿使我们感到无比亲近,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浓浓的热茶促膝长谈,今晚的清香园可谓是“春意融融,情意浓浓”。
首先,家委会会长充满激情的开场白拉开了活动的帷幕。随后,在一派热烈的掌声中,我们请上了小四甲班的班主任——丁老师,她用朴实的话语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妈妈们尽情畅谈,交流“育儿经验”,更好地教育孩子。接着发言的是贺佳仪妈妈,针对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的安排,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要求每班准备一个家长集体节目,大家共同讨论节目形式、内容,妈妈们积极献计献策,节目马上定下来:童谣歌曲大联唱,妈妈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随之,主持人切入正题,我们今天非常难得聚集一起,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按照家长事先提出的问题分块交流。首先是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如吃饭、脱衣服等,妈妈们普遍感到孩子在家这方面依赖性很强,吴若童妈妈介绍了她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说到:“我家女儿起先吃饭拖拉,令人头疼,后来我们家长运用承诺和及时奖励的方法,小姑娘喜欢五颜六色的粘纸,一元一大张,在她向我要时,我就要求她吃饭要进步,并且答应她的说到做到,第二天承诺兑现了,她欢天喜地,表现比以前好多了,但也不能过度地依顺孩子,以免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当孩子表现好时,我们家长要及时给予称赞和鼓励,以巩固她的良好行为习惯。”接着,关于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方面的教育,柯雪妮妈妈说到,她家女儿这学期这方面进步很大,得益于孩子周末学舞蹈,一开始学时,她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上课讲的舞蹈动作没掌握,妈妈看到后想不让她学,小女孩对舞蹈很感兴趣,于是家长就要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模仿老师的动作,几堂课下来效果很大,妈妈们听了都感受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妨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紧接着介绍的是邹家鹰的妈妈,老师和妈妈们都觉得她家孩子很懂事,要她妈妈讲讲她们对孩子是如何教育的。邹家鹰的妈妈说到,她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每天已成了一种习惯,讲故事时尽量演绎好故事里的人物,让孩子感觉到故事里丰富的情感,讲故事的同时注意孩子的反应,在必要时停下来让孩子提问,让孩子觉得听故事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妈妈们发言的情绪很高,后来徐乾欣的妈妈又谈到孩子在家比较任性的问题,认为孩子的任性可能与大人的迁就有关,孩子的要求如果是正当合理的,大人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但是孩子的要求如果是无理的,应给予适当的分析和解释,决不能迁就,家庭成员的意见要一致,否则将使孩子“有机可乘”或“无所适从”,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任性……看来这样的交流实在难得,妈妈们纷纷取经探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许多共同语言,真是一言难尽。
时光在不经意间匆匆而过,虽然我们不常相聚,虽然我们不常联络,但是孩子的教育使我们走到了一起,使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心声。今晚的“妈妈茶社”令人回味无穷,我们深深感到:幼儿教育也是一门大学问,父母尤其要正确处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琐事,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渗透教育,平时应抽出时间经常与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到适合孩子的个性化育儿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妈妈一定要问孩子的10个问题
做为一个好妈妈,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①陌生人让你领路怎么办?
②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③被高年级孩子“威胁”了怎么办?
④你独自在家里,有个陌生人和你说爸爸出事故了,带你去看爸爸怎么办?
⑤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怎么办?
⑥在上学路上,有陌生人要你上他的车怎么办?
⑦独自一人在路上,有陌生人跟踪你怎么办?
⑧如果坐出租车上学,发现司机把车开到你不熟悉的路上,怎么办?
⑨有陌生人请你吃东西怎么办?
⑩放学回家时发现家里呗盗窃了怎么办?
↓↓作为家长,不仅要在陪伴时呵护孩子的安全,更要教会孩子在独自身处险境时如何镇定应对。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们记得一定要给孩子们“科普”这10个问题哦!下面,我们来给大家看下这10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