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托二班
发布时间:2021-12-15 中二班幼儿园工作计划 小二班幼儿园工作总结 托班教育笔记 孩子们是越来越棒,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看到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做个有礼貌的小孩,例如:孩子们洗手前都知道先挽袖子,不会挽袖子的小朋友就会对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好吗?”当孩子们不小心把小朋友碰倒时,就会对小朋友说“对不起。”孩子们想玩的玩具,另一个小朋友在玩时,我们引导孩子们不要抢,而是用商量的办法,“我们一起玩好吗?”“你玩完了,我在玩好吗?”···有一次,饭后孩子们在图书区里看书,我发现迪迪正在给欣怡扣扣子,原来迪迪发现小朋友的扣子开了,正在专心的帮助小朋友,两个小家伙开心的笑着。到了放学的时间,我们给孩子们穿衣服时,一回头我发现迪迪在给轩正带帽子,轩乐了呵呵的说谢谢。迪迪害羞的说:“不用谢。”有一次班里新来的宝贝施凝找不到贴有自己标记的椅子,大川、程程几个热情的宝贝就会领着凝凝,帮她找到。这些小家伙们,不但学会懂礼貌,还懂得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充满了爱!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温暖的爱
“我害怕老师,我不去上学了”,听到这样的话,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心情极其难过,突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失败,为什么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杨舒然是今年二月份刚入园的孩子,她是一名聪明可爱的小女生,刚入园时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新鲜,很高兴。后来有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她姥姥说她害怕上幼儿园,害怕老师。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留心观察然然的一举一动。吃饭时,她会小心地搬椅子上桌,并且说“老师,我坐好了。”吃完饭时,她会说:“老师,我吃得很干净。”户外活动时,她总爱当排头,就像个小老师一样,还会让别的小朋友也像她一样站好。睡觉时总是麻利地脱好衣服,很快地躺下......呀!小家伙身上竟然有这么多的闪光点,唉,我却忽落了,也没有及时地给她一些鼓励,给她一些表扬。 从此以后,我经常关注然然,经常跟她谈话,她也很愿意跟老师交流,并且我经常鼓励她,表扬她。然然呢,听到老师的表扬,显得特别高兴,学习也更加认真了,做蒙氏工作也很仔细,在区域活动时,总是能整理地很利索。每天来园时,然然都很高兴,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做为一名教师,早就懂得了因材施教的道理,而面对幼儿,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温暖的爱总是让人觉得那么舒适,我想教师更应该把温暖舒适的爱送给每一个孩子吧!
那一刻的温暖
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多少的言语,简单的行动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爱。
以前我自认为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因为从7岁开始知道24岁毕业,在学校里一直过着学生无忧无虑的日子,回家则更是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直到去年毕业后,参加工作成为了幼儿老师,自己慢慢称量出了自己身上的分量,我已经是28个3岁宝宝的启蒙老师,我应该一改往日的孩子气,但是我身上仍然有很多的任性和自主。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只想认真干事情的人。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苦。也就是这样在领导的眼里可能是傲慢的人。
又一次,因为一件小事和领导发生了口角。我自认为工作态度没错,做事原则没错,就坚持自己。但是,有一次领导说有时候理论未必胜过实践,而且在单位里要从大局考虑事情。我但是觉得很不爽。但是,和领导几次亲密接触后,觉得她是一位舍身取义,顾全大局的人,但是经过一次次的被他感动,我逐渐融化,也默默地认可了他。
时间到处都是爱的影子和例子,学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我们就会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存在。
小班教育随笔:温暖
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天气依然很冷。今天我可能穿的少了一点,手很凉。孩子们不听话的时候,我就走到他们的身边摸着他们的头,说:“宝宝,不要说话啦。”然后拉起他们的小手,他们的小手特热乎。我拉着他们的手说:“你的小手真热乎。给老师捂捂手行吗?”他们高兴地说:“行。”趁这个机会,我和他们说:“我们的宝宝上课的时候不说话啦,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好吗?”因为是说的悄悄话,其他的孩子都羡慕的看着。我给孩子留了面子,他不觉得难堪,他们紧紧地拉着我的手。那一刻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有的是温暖的传递。
因为是上课,孩子们不能走下座位。当我要领着他们一起去厕所的时候,孩子们争着拉我的手,要给我捂手。拉着他们热乎乎的小手,我的心里暖暖的。拉拉孩子们的手,他们很高兴。就这么一点小事,一次拉手,孩子们就这么高兴。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在我心里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孩子们却不这样看。所以,孩子眼里无小事,这就要求我要做得更好。要让孩子们喜欢我,真的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自己的心里有孩子,孩子的心里才能有你。
一个温暖的拥抱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不一会儿,一群大班的孩子跑过来玩跳绳跑,他们一过,我班的宣宣哭了,站在那里哭得很伤心,看上去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我心里一惊,只听到周围的孩子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肯定是大班的哥哥欺负她了!可能是大班的哥哥不小心碰到她了。老师,一个大班的哥哥踩了她的脚。从孩子的话语中我得知,是某个大班的孩子踩到了我们小班的孩子的脚。一般说来,孩子之间因闹矛盾导致的哭哭闹闹很常见。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常会对被欺负的孩子讲些道理,如:没关系的,不疼了,大班的哥哥也许不是故意的,不过待会儿老师会批评他!以后你自己也要小心,等等。今天我改变了处理方式。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关爱的目光看着她,然后单腿跪下,伸开双臂做出拥抱她的动作。正哭得伤心的她看到我伸开了双臂马上向我跑来,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好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到母亲身边似的。我什么也没有追问,只是抱着她,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和背。不一会儿,她不哭了,然后就去玩了。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回味一下这个过程,我认识到,当孩子受到委屈时,教师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此时教师其实不用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探究他为什么哭,只需要给予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尽力去抚慰他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教师在与孩子交流时,不要只相信话语的力量,也不需要对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马处理孩子眼前的事就可以了。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抚慰,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此时此地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同情和抚慰。
温暖孩子的心灵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我在工作中非常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我班的孩子形成了一种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那怎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品质的呢?下面我就两个方面来说: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因此我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是非常慎重的,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做出判断。我班的崔俊豪小朋友平时比较散漫,常常跟不上集体的“步伐”,总喜欢溜达溜达,找点事磨蹭磨蹭。一天,小朋友刚排好队,他又走出来了。我暗想:都提醒过多少遍了,怎么总是不改呀!心里不免有些冒火,但这时我要求自己保持冷静,先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只见他轻轻地搬了把椅子请我坐下来,然后又回到队伍站好。我不禁很内疚,责备自己差点错怪了他。从这件小事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不能凭主观轻易判断孩子的行为。又有一次,我有些感冒、咳嗽,刚到盥洗室吐痰,就听到活动室里吵了起来,是平时纪律较差的梁修俊引起的。几个高嗓门的小姑娘说:“就是梁修俊不对,随便离开座位,还打人。”梁修俊不服气地说:“谁随便离开座位了?谁打人了?”我让孩子们静下来慢慢说。梁修俊说:“我看见张老师(她)在咳嗽,想去茶桶里倒点茶给她吃,李凡武拉我的手,我一甩手就碰到了未良蕊。”原来是大伙误解了他的一片好心。幸亏我没早下结论,否则会因为我的主观臆断或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就可能不经意地扼杀了他关心别人的美好情感。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生硬粗暴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持正面教育,利用幼儿本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其消极因素。即使对待经常做错事的孩子,也应该保护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自尊、自爱之心,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让他们昂起头来做人。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是非重要的。防患未然在班级里,经常会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而每出现一次,不良行为就会得到一次强化,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不良习惯。所以,我为孩子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把工作做在前面。如苏冉的伙伴关系比较差。在一次看木偶戏时,他正好与另一个伙伴关系也比较差的小朋友坐得很近。我想他俩在一起容易引起争执,应该设法以不伤他们自尊的方法把他们调开。我就利用苏冉爱画画的特点,对他说:“今天叔叔演木偶戏,有很多布景。咱们班也正在排木偶戏,你很会画画,我们一起看看布景上有些什么,以后请你给我们班画布景好吗?”他高兴地在我旁边坐下来了。这样既保护了苏冉的自尊心,又避免了不良行为的发生。动之以情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千万不能生硬粗暴地批评孩子,而要通过讲道理,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并将已懂得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次自由活动时,曹依岩正在玩小塑料人,李凡武玩踢沙包,一不小心碰到了小塑料人。他赶紧跑过去把小塑料人扶起来,还主动向曹依岩道歉,可曹依岩还是狠狠地朝李凡武后背捶了一拳。为了帮助曹依岩认识错误,我及时组织全班小朋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曹依岩理由十足地说:“他把我的小塑料人碰倒了。”李凡武是个很能谅解、同情别人的孩子,他马上承认自己的不小心,并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当时我也请小朋友评论了这件事谁错谁对,并说说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要求小朋友以友好的态度,针对事实进行评论,不要用“他(她)经常欺负人”“他(她)最讨厌”这一类话。孩子们一致认为曹依岩做得不对。曹依岩也认识到了自己刚才没讲道理,及时地向李凡武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人了。留有余地幼儿园的孩子具有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我觉得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的缺点或错误行为给予适当的谅解和宽容,给幼儿自我改正的余地。王可已经两天没在地上打滚了。这天快要吃午饭了,他又想在地上滚爬。我赶紧走过去,用体谅、爱护的语气,小声地对他说:“怎么?憋不住了,想在地板上滚一滚了?那好,我带你到一个没有小朋友的地方去滚,只让我看见,别让其他小朋友看见,因为小朋友都知道王可进步了。如果再退步,多不好意思啊!”王可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我不想再滚了。”参加幼教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了,同时我觉得对幼儿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方面碰到的一些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
感受集体的温暖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感受集体的温暖”,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你们班的这个小朋友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啊"户外活动时,经常引来众人的疑问。我笑了笑回答"当然是小女孩了"。
筠晗来我们班已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期间她表现的很内向,值得欣慰的是筠晗开始与某些小朋友说话了。
一直以来,筠晗都不爱说话,我主动找筠晗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睛总在往别处看,要么就是低着头,眼睛盯着地板。"筠晗和老师说话的时候要看着老师,这样才有礼貌。"筠晗在家从来没接触过普通话,我想,这可能是她不爱说话的主要原因吧!后来,我见坚持和她聊家事,一开始她只是点点头,笑一笑,后来我转变我的语言。我用方言与她交流,她和我聊的可带劲了。偶尔我加入普通话,慢慢的,筠晗也开始说几句普通话了,但还是放不开。
难道是筠晗认生,可是我们相处有一短时间了呀。我们找到了筠晗的家长了解筠晗在家的表现,筠晗在家很活泼,是个特别听话的小女孩,但是就是不主动找别人说话,在社会交往方面有点差。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开始实施措施,首先多和家长交流,得到家园共育,多和孩子交流,多陪陪孩子,多和筠晗谈谈心,引导她主动与别人玩耍,除此之外,还要多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让活泼开朗的孩子带着筠晗玩,让平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关于“感受集体的温暖”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中班教育随笔:温暖的闪光点
小杰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的好动着实很让人头疼。学习活动中,坐不住小椅,不断晃动的是他;游戏中屡次违反规则的是他;休息中,随性碰触同伴头为乐的是他;用餐时,米粒掉了满桌的也是他;午睡时,在床上翻滚,小嘴不断发出声响的还是他……可是,这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也有他善良,温柔的一面。
清明时节,天气时阴时雨时变好转。这天,乘着天气好转,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前往吴健雄墓地扫墓,一路上,孩子们两两手拉手,一对跟着一对,有序前进。由于怕那多动的小杰在路上不“安分”,我亲手拉着小杰的手,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呀,老师的手好冷!”小杰在碰触到我的手后,反射性地说(一年四季,我的手一直是凉凉的)。“那你就帮我捂捂好吗?”我问,“我才不高兴捂手呢!会把我的手也弄冷的。”小杰一下回绝了我。“老师,我来帮你捂。”旁边的俊俊爽快地说。我不忍回绝俊俊的好意,于是让俊俊拉着我的手。“哇,俊俊的手好暖和哦,谢谢你,俊俊!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啊!”这话,我一半是说给小杰听的,我内心深处想知道小杰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小杰听了我的话,没有任何反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我有点失望)。“老师啊,你的手怎么就捂不热的呢。”一段时间后,俊俊不解地问。“我来我来,这次轮到我来帮老师捂手了。”小杰分开了我和俊俊的手,主动拉上我的手。“你不怕我把你的手弄冷了吗?”我试探性地问道。“没关系,冷了,我还会变热的。”就这样,我和小杰拉着的手再也没分开过,他的手掌不断向我传递着温暖。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刻:午睡时分,孩子们基本进入了梦乡,唯独小杰还在床上翻滚。我轻轻走到他的床边,提醒他闭上眼睛,并握着他的小手示意他不要再多动啦。当我碰触到小杰手的同时,小杰反过来握住我的手,并把手放在他的胸口一动也不动。小手传递过来的温暖,让我一下明白了小杰的用意。就这样,小杰一边帮我捂手一边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此时,我悄悄抽出了我的手,心中却始终保留着一份温暖:多可爱的孩子啊,别看小杰平时多调皮,他也有细腻、温柔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给孩子温暖
送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又迎来了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他们中间有一对特别显眼的孩子-------一对双胞胎,哥哥活泼可爱,弟弟则像女孩一样文静。经我这几天的观察发现,弟弟还有一个小缺点------来园好几天了,他却一直哭哭啼啼,每当午睡的时候就更难了,其他孩子都已经睡着了,而他却还哭着喊着找妈妈。
今天午睡的时候,发现其他的孩子早已躺下,只见他还呆呆的坐在床上不肯入睡。我连忙走到他身边,慢慢的和他聊起了天。你家里有几口人?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每天是谁送你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愿意和谁玩?玩什么?听到真,他忽然高兴的和我说了起来,在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我家里没有,我没玩过,老师,我不愿意睡觉,我愿意玩玩具,听他这一说,我连忙对症下药。好孩子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幼儿园里听老师的话,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入睡了,听老师的话,等你睡起来,老师和你一起玩玩具好吗?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老师真好。轻轻的躺下了,我便坐在他的床边,用手轻轻的拍了几下,他便睡着了。
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父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是多么需要像妈妈一样的去关心、呵护他们,作为我们老师做到这一点,孩子也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