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十分钟
发布时间:2021-11-13 幼儿3分钟故事 三分钟幼儿故事 三分钟儿童故事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们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说着,想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可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唉!这些孩子真是的。软的、硬的都不行。为了让孩子们能又快又静的睡好午觉,我用过了好多方法,如奖小红花、讲故事等但好景不长。今天他们又开始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于是我让他们闹,还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要说、要闹现在开始快点说、快点闹。当然这老师要关注孩子,以防万一。等闹的差不多了,老师再让孩子们停下来开始睡觉。夷,这也挺灵的。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午睡开始时,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你们呢可以在十分钟内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过了这十分钟你们就不可以说了,必须马上安静、闭眼睡觉。好吗?到时老师会提醒大家时间到。”是的,有了这十分钟速度慢的幼儿也能做好。但好的方法不能天天用,时间长了会“失灵”的,要不断更新。
真的,当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他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各种游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自由的“睡前五分钟”
每天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疼,他们一会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我帮着这个,劝着那个,就这样,有几个磨磨蹭蹭的还在挤眉弄眼的。
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在孩子们看来,一但睡着了就失去了说话的自由,所以想方设法的在睡觉前赶快说说话,推推着个,挠挠那个,有时候,就觉得孩子太闹,特别的头疼。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满足了孩子呢。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给孩子,我想孩子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的。
今天的午睡,我告诉孩子们在睡觉的前五分钟,可以尽情的说话,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过了这五分钟就必须上床睡觉。当我说:“我给小朋友五分钟的说话时间,想玩得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当我喊停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把嘴巴闭严,谁也不许说话,然后安安静静的睡觉。”小朋友们乐了。时间过得很快,五分钟一会儿过去了,我喊停的时候小朋友的声音都嘎然停住了,静静的躺在床上,虽然几个调皮的孩子还在做着鬼脸。我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我满足了孩子的一点小小的需求,孩子们却变得异常听话。
我在安静的睡眠里室回味着孩子们睡前的那一幕,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感到孩子们的心是纯洁的,孩子们的笑脸是烂漫的,孩子们的眼睛是充满希望的。
教育随笔:离园前十分钟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不能忽略的。别小看这短短的离园前十分钟,教师如果能组织好,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幼儿能第二天高兴地来幼儿园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在离园期间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能稳定幼儿的情绪。离园前的活动,可以这样组织开展。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教室内整理。
活动了一天的活动室需要打扫,组织孩子们擦擦桌椅,捡捡纸屑,倒纸篓等,特别是中大班的孩子,适当的劳动既能教育他们帮大人做事,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2.自由表演,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可以讲故事,可以唱歌,可以说儿歌等等,内容形式不限,通过离园前的表演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
3.有趣的游戏
根据所学的知识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因离园前幼儿知道自己快要回家了,一些控制力不强的幼儿,往往喜欢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这时教师应让他们安静下来,以集体、个人等形式组织游戏。比如组织孩子们玩一些手指游戏,比如《翻花绳》、《拍手游戏》等等。让孩子们自然进入离园前的宽松的氛围,调整了部分孩子急于回家的焦虑。
4.利用离园前复习所学内容
我们可以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组织以集体、个人等形式的游戏,复习当天所教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安静下来。通过这些活动既稳定了幼儿情绪,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5. 必要的安全教育
离园前的安全教育是必须的。老师可以利用离园前分钟给孩子讲安全教育方面的小故事,或者教他们安全教育儿歌等,通过小故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最后,还要在离园前指导他们自己整理衣服和物品,洗干净手和脸,提醒幼儿将脱下的衣服带回家等。
上述这些虽是小事,但在幼儿离园前是不可忽视的。它既体现了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孩子,捕捉教育契机,充分利用离园前的宽松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们不断发展进步。
幼儿离园前的5分钟检查
多年的从教经验使我养成了一种教育习惯,那就是每天离园前总让孩子们作自主检查,我的做法是:
每天幼儿离园前5分钟,我先给孩子们重点提一提值得注意的安全问题,然后总要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的柜子整理好了没有,落下的东西赶紧放到自己的柜子里。再看看自己的衣裤穿整齐了吗?”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我的彩色笔还没有放到柜子里!”“我的裤子快要掉下来了。”“我的鞋带松了。”“我的扣子没扣好”等等。我一边帮孩子们整理一边说:“老师看哪个小朋友把自己打扮得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接着我带领孩子们念儿歌:“快把衣服拉拉好,裤腰提提高,鞋带系系牢,扣子扣扣好,爸爸笑,妈妈夸,说我是个好宝宝。”这时的孩子们会积极检查自己身体,努力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穿戴整齐的孩子们主动帮助动作慢的孩子们,个别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我就手把手地教她们。
实行每天离园前的检查,使孩子们变得更能干了,自理能力提高了,并且养成了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家长从老师手上接过衣着整齐的孩子,眼里总会露出信任与赞许的目光。
睡前小故事
-->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午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孩子们午饭后心潮澎湃的心难以安静下来,采用强制性的办法对于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没有效果,反而会引发孩子们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们安静的入睡呢?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睡前小故事能帮助孩子们入睡。
故事是所有孩子们的喜好,孩子们喜欢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更喜欢从故事中学会做人的准则。于是,我便开始采用睡前小故事的“策略”:在孩子们午饭后组织些安静的游戏(比如:听平静的音乐等)来平静孩子们心潮澎湃的心,让孩子们首先能安静的走进睡眠室;到睡眠室后我会告诉孩子们安静后再讲故事,这样孩子们躺到床上的速度就会加快一倍,很快就会躺到床上等待老师讲故事;每天午睡前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每天的故事是不同的;故事都是孩子们没有听过的),每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去抚摸着每个孩子的头,鼓励孩子们学习故事中的主人公(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我会对小女孩悄悄地说:“快快睡吧,醒来的时候,你会和白雪公主一样漂亮。”我会对小男孩悄悄地说:“快快睡吧,醒来的时候,你会和小矮人一样勇敢、富有爱心。”)。起床后,我会趁热打铁,表扬睡得好的孩子。就这样,我每天坚持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用故事激励孩子们的午睡,孩子们睡得特别快、特别香,因为他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学习故事中的主人公,争先恐后地得到老师的表扬。
采用强制性的方法对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来说没有实效,如果巧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对付”孩子们出现的疑难问题,我们会受到意外的效果,大家不妨一起来试试吧!
“十分钟说话活动”随笔
“十分钟说话活动”随笔
我园开展“能说会道”实验课题以来,坚持每天晨检后进行“十分种说话活动”。在刚开始进行说话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几乎是“千篇一律”,第一个孩子说的句子几乎就是“十分种说话活动”的成果。比如用“喜欢”说话,卢俊杰是第一个说,他的说话内容是:“我喜欢和茹子成小朋友玩”,好了,所有小朋友说话内容如出一辙:“我喜欢和×××小朋友玩。”每人说一个小朋友。后来我反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对词语理解不够
,也可能是幼儿拓展思维不够好?怎么办呢?
经过和本班老师的商量,又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原来,各班都有这种现象,于是,我们教师积极教研改进活动的策略。首先,对每月选出的四个词语仔细推敲,每周一在学习词语时向幼儿形象地讲解词语意思,有意识地拓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词汇。其次,家园配合,针对幼儿园设计出的“能说会道”记录卡,家长在家里积极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情况用好听的词语说出来,家长进行记录,入园后大家分享交流。
“十分钟说话活动”经过这样的坚持练习后,效果明显改善。孩子们在明白词意的基础上,能把自己的想法用一句话说出来,在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现在我带的中班孩子已经在“十分钟说话活动”中,完整地用本周词语说出两句完整的句子,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能说三到四句话。
相信,有我们幼儿园课题领导组的正确指导,各班教师的认真实施,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十分种说话活动”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午睡前的小秘密~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最近一段时间午睡上床前的几分钟总是让我感到非常地头疼,孩子们这边嘻嘻哈哈,那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总是帮着这个,提醒那个,但还是有几个磨磨蹭蹭的孩子还在挤眉弄眼。可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长期这样可不行,我该怎样做呢?上个月我们班提议孩子从家里拿一本书来幼儿园,供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自由观看,孩子们很喜欢看书,几个爱听故事的孩子常常会缠着老师给他们讲他们带来的图书上面的故事,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何不在每天的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稳定情绪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午睡前的一些兴奋情绪会得到控制。因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受大脑皮质的指挥,如果孩子的兴奋情绪得到了大脑皮质有效地抑制,孩子们午睡时就不会再那么吵闹了。
今天,午睡时间又到了,我请孩子们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后马上上床,安静做好老师将给你们将故事,诶,别说,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了,上床的动作比平时的要快很多,几个常要磨蹭的孩子也很快到床上躺好了,安静地等着老师讲故事,于是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十几分钟后,孩子们渐渐进入梦乡,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听到小猪打呼噜的声音了........
多等一分钟
幼儿园分园要修花坛了,以此作为各班的种植区。在墙的拐角处堆了一堆沙子,这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了。
一天上午,我带领孩子们到院子做课间操。孩子们一走到拐弯处,就喜欢用双手去摸那些沙子,感觉很好玩的样子,队子的秩序一下子就乱了。弄得院子里到处都是沙子,还会把沙子带到活动室里来,我告诉孩子们不要动沙子了,然后带着孩子们开始做操。
课间操做结束了,又路过那堆沙子,有一个男孩吕嘉诚,只见他走到拐弯处时,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弄那些沙子。我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个情景后,心里想:我刚刚和孩子们说了,他怎么又去动那些沙子呢?我很生气,刚想大声喊,让他住手,又转念一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只见吕嘉诚轻轻地伸出手,把那些沙堆周围散落的沙子全用手捧起来拍在沙堆上,又站起来拍拍手,很满意地继续向前走去。我暗自庆幸:"幸好没批评他,不然可就错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虽然他们有时会做错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时候,孩子们是想做好事的,而我们没有耐心地去观察、发现,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从而误解了他们。
这件小事提醒我,面对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钟,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等待可以使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很多事情如果换一种方式去处理,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结果,其实在适当的时候学会等待,会给人更多思考的空间,让人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待可以让一颗浮躁的心变得平静,让自己在平静中学会等待。等待又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在等待中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
学会等待,让自己心态更平和;学会等待,让自己心情更舒畅;学会等待,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学会等待,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学会等待,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让我们都学会等待吧!等待花儿静静地开放,仔细聆听花开的声音。
“一分钟”约定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天又到了户外自由活动时间了,当我刚带着孩子刚迈进塑胶场地时,突然辰辰突然大声向我喊道“老师,我们能不能自由的跑一会儿?”,在孩子们的提一下,孩子们象一群欢乐的小鸟在塑胶上飞跑起来。过了一会,只见几个孩子围坐在了一个墙角,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争论着什么,好奇的我连忙走近一看,原来地上有一只奄奄一息的小虫子;还有的孩子仍再塑胶上你追我赶,高兴地脸上笑开了花。不知不觉,到了休息的时间了,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该回去了。”我连喊了几声,可是有的孩子像根本没有听到一样,还是各玩各的,当我看见手中的哨子,马上放到嘴边用力的吹了起来,就在这时,突然,不知是谁大声说到:“我还不想回去,再玩一分钟好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可爱又能说的想金垚,是啊,孩子们正玩在兴头上,当然不愿意回教室。但是,我也应该给孩子一个时间观念啊。于是,我说:“那好吧!再玩一分钟好了!”“好!”孩子们高兴地答应着。一会儿,当我再次招呼孩子们:“孩子们,时间到了。我们排队,看谁第一个先来到我身边”这次,孩子们一听到我的话,立刻争抢着跑到我身旁来。看来,我承诺了孩子们,孩子们也记住了刚才的“一分钟”约定。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我们既要顾及孩子的兴趣,又要使孩子遵守一定的约定,那样才会伤害孩子们的兴趣。遵守约定,不仅能增强老师与孩子们的感情,还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