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学前期的识字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29 幼儿园认识字宝宝的说课稿 学前教育的读书笔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笔记导读:在学前期,究竟识多少字好,心理学的研究尚无定论。一般应根据不同孩子本身的智力、所处环境及教育条件而定。
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识字多,就能成为“神童”。于是,在学前期,就把许多语文拿来,拼命教儿童识字。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随着大脑神经及知识经验的日趋发展,幼儿开始能够认识一些最基本的常用字,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日、月、山、石等。但在学前期,究竟识多少字好,心理学的研究尚无定论。一般应根据不同孩子本身的智力、所处环境及教育条件而定。然而,多识字并不等于聪明。例如,有的家长教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了几百甚至上千个字,但是,到了小学仍然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因此,只注意机械地认字,忘记了听、说、练的培养,结果,这种孩子有时看图说话的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同伴。
幼儿期间,教孩子学习一些常用字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教授只是为了让孩子打开识字的大门,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即提高智力水平。有了这种智力,有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孩子识字不是很多,却能生后来居上,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性别意识
宝贝对“我是谁”开始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性别意识开始成为宝贝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宝贝对生理上的性别认识一般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是随着宝贝的成长,宝贝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宝宝的性别意识呢?
应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宝贝对自身性别的认可。比如,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女人真累”,这种观点则有可能引起女儿对自己性别的悲观。
性别是有差异的,但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应该让宝贝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注意养育方式对宝贝性别意识的影响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宝贝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没有圆梦——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宝贝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宝贝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事实上,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宝贝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为宝贝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就是宝贝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宝贝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宝贝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宝贝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在爸爸工作辛苦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尊重宝贝先天的气质类型,不要给宝贝套上性别的枷锁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已经呈现了一定的中性化。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本身就具有双性化。因此在性别认同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不宜过多的限制宝贝的爱好,以免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重视爸爸在宝贝性别意识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家们发现,爸爸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妈妈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爸爸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中,爸爸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而妈妈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不加区别的对待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爸爸是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来影响宝贝的活动和对活动的选择的,他们总是比妈妈更多地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事探索活动,帮助宝贝掌握技巧、获得经验,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子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育儿知识:父母如何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
父母的爱有很多形式,有的会很直接,有的会很含蓄。不管如何都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有时候孩子依旧会觉得,自己父母并不是很爱自己。这种情况大部分还是因为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问题,那父母如何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呢?
父母如何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
1、与孩子在一起时,多用积极、肯定的词汇。避免使用尖刻讽刺的话语。尽管孩子们也许不懂这些,但是如果他们懂,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2、当孩子有生理或是情感上的需要时,迅速做出、充满爱意的回应,千万不要不留余地的直接回绝。孩子想和你说话时,尽量抽出时间倾听,即使时间并不充足。
3、无论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多用礼貌用语“对不起”“请”“谢谢”等。
4、孩子心情不好、生气或是与人争吵发生不愉快时,给孩子一个拥抱、依靠、轻拍或是其它孩子喜欢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当他感觉好一些的时候,再跟孩子谈谈这件事。
5、不要使用暴力的惩罚方式。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几年前,就制定出对孩子的奖惩措施。减少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时所产生的麻烦。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不要放纵孩子。犯了错误不予以及时的约束,只会助长孩子继续犯错的坏习惯。
6、抽时间陪陪孩子、陪他们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或是青少年,可以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节日贺卡,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7、父母尽全力去帮助孩子、鼓励孩子,为他提供所需的指导和设备。当孩子长大一点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并利用好这段时间与孩子交谈。
8、孩子的健康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里给予的关怀和引导。定期地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让孩子远离意外事故,鼓励孩子进行身体锻炼,保护孩子的身体,强健他们的体魄。
9、帮助你的孩子与他的朋友、兄弟姐妹以及周围的邻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0、帮助孩子培养自尊心。父母需要相信孩子,这样他会学会相信自己。爱孩子、花时间陪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及赞扬孩子取得的成绩等。
当然以上表达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作为父母也要明白,爱有很多,但有边界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因此除了关心孩子饮食起居之外,还要多关心孩子的精神和情感。
知识拓展: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好处
白岩松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而且现在的人也越来越重视原生家庭的教育和对孩子的影响。
1、好的家庭氛围
家的氛围给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氛围是一种好家风,可以让人好变得更好。
2、好的家庭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榜样,有好的模板,才有好的复制品。
3、家庭物质
贫乏的物质可以孩子从小成熟独立,但也容易会让孩子自卑懦弱;富裕的物质可以让孩子自信无忧,但孩子的看挫折能力或所谓的逆商较差。虽然都有优弊,但总的来说还是富裕点比较好,毕竟从寒门崛起的人太少太少。
4、充满爱的家庭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帮助很大,会让孩子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教宝宝识字
导读:当孩子有认字需要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尽量满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识字的最佳年龄
几岁开始教孩子识字是最适合?相信这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问题。从生理学上讲,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
一些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它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5岁的孩子普遍可以学认字,而且识字速度不比6~7岁的孩子慢。研究还表明,5岁多的孩子能学会汉字的大部分笔画,并且能运用笔划分析字形和书写。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从孩子有图案识别能力开始,就可以教他们识字了。也就是说,识字教育,在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识字方法有多少?
当孩子有认字需要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尽量满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见了环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需要认识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时,他心情舒畅,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识字的时机,“趁机而教”。
教法多种多样,以下一些办法,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为孩子创造一个识字的环境
环境对于孩子认识字是第一重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书面文字:电视里的广告文字、食品包装袋上的彩色文字、快餐店的店招、路边的路牌……这些,都构成了孩子识字现成而良好的环境。
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看到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如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就学“车”(汽车、火车、卡车、警车……);看到树就学“树”(杨树、柳树、松树、大树……)。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汉字的环境效应,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一方面,还能培养孩子爱观察、爱提问的好习惯。
此外,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创造出适合孩子认字的环境,如在冰箱上、电视上贴上写着“冰箱”、“电视”这些汉语和拼音的纸片等。这些有意识的动作会让孩子对每天接触到的东西产生字面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印象。
◎利用图画故事书来教宝宝识字
不放过每一个给孩子读故事书、看图画书的机会。妈妈可以边点着书边给宝宝念;也可以把图画上、书本上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同时出示字卡,让他们在理解情节的同时记住汉字。
有时,也可以采取先背书后认字的方法。先给孩子反复说他喜欢听的故事,直到宝宝能够独立复述出来。这时再一起来看书,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文字的顺序,手指指准那个字,眼睛就要看那个字,并且此时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提字的办法。如,故事书中说到了小牛,就把“牛”拿出来,问宝宝牛吃什么呀?宝宝说:“吃草!”那就再让宝宝认识“草”这个字。
◎识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动作”法
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写着"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动作,并让孩子也来做做"穿"的动作,达到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效果。
◎儿歌学汉字
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宝。
◎“找朋友”法
这是个利用认识的字来认识字的办法,适合于已经认识不少汉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许就能很容易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父母接着让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