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着我
发布时间:2021-10-05 幼儿老师故事 中班老师教育笔记 幼儿老师教育笔记又是一个春意盎然周五,孩子们的心情也和阳光般的灿烂,就在快乐的嬉戏声中,又来了一名新小朋友:小懿,快乐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了,上午我外出上公开课,江老师带着新来的小懿,下午我回到班上,小懿不断的躲着我,只是依赖着江老师,为了稳定小懿的情绪,还是江老师负责照顾,我便忙里偷闲翻阅小懿的入园资料,记住她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等等,为的是和小懿有共同的话题交流。
第二天,江老师也外出上课,小懿见到陌生的我更加的抗拒进入小四班,在和家长协商好后我抱过哭泣的小懿,此时家长离开了,小懿哭着央求“老师,给我爸爸打电话”,我很肯定地说:“好,宝贝儿,我认识你的爸爸,他叫XXX,你妈妈叫XXX对吧。”小懿不哭了,很吃惊地看着我,我接着说,“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在家家悦上班对吧。”小懿和着说:“对对,就在马路边上的家家悦。”我假装拿起电话拨号:“喂,是小懿爸爸吗?哦,你在上班呀,好,下班来接小懿哈!”小懿很认真的看着我,扣上电话我对小懿说:“他们下班就来接你哈,要是来晚了,我送你去家家悦。”小懿笑了,“嗯,我跟你去。”还将小椅子搬到我旁边,小手塞到我的手里。
在一天的活动中,小懿没有哭泣她非常信任的把小手送给了我,慢慢的小家伙喜欢上了我,喜欢上了小四班,喜欢上了小四班的小朋友。新入园的幼儿在进入陌生的环境大部分都会有入园焦虑症,我们小班教师的工作如何重点之一便是解决这一问题,让孩子顺利的度过焦虑时期、喜欢上幼儿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总的来说都是以爱为基本,让孩子在爱中伸出信任的小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老师同样的爱着我
最近,和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也是喜欢我的,老师也爱我的,这就引起了我的重视,孩子们怎么会这样议论呢?有一次,我在教室整理东西,班上的韩晨媛小朋友正好走过来,我就对她说:“请你帮我把一只盒子拿过来,好吗?你拿的动吗?”她高兴地说:“我拿得动,老师我来帮你拿吧,”帮我拿好走开时,她看到小朋友就说:“老师也是喜欢我的,老师也爱我的,还请我帮忙呢!”过了一天,韩晨媛小朋友又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不是只有喜欢龚益一个,也喜欢我的,还请我帮忙做事呢!”听着孩子的话,我觉得有点心酸,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面向全体幼儿时,可能会对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关心的不够,可能忽略了这部分能力弱的孩子,生怕他们能力弱,而完成不了老师的任务,可能给他们少了点锻炼的机会,忽视了他们的想法,所以造成了孩子们的误解,在孩子们看来,老师请谁帮忙,就是老师喜欢谁,爱谁,误以为不让他们帮忙就是老师不喜欢他们了。
其实我们老师的出发点不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觉得应人而异,适当保护能力弱的孩子,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只是为智育而教学,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忽视了情感的培养,使孩子享受不到爱的关怀……;那我们老师怎么样能做到对孩子们的一视同仁,把爱均衡的分给每个孩子呢?我觉得要做好这一点,它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又是对我们工作的期望。
她使我想到了很多……爱是一种宽容,爱是一种体贴。
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多一个鼓励的目关,多一句悄悄的花语,多一次合理的评价,将会给孩子留下爱的回味。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追求。
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只有孩子们健康快乐了,我们老师的爱没有白白的付出。
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付出。
将自己的身,将自己的心,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孩子,和孩子们共成长,同快乐,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老师以生为本,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多给孩子一点爱吧。
因为只有老师心中有孩子,老师的真爱才能永在。
奶奶,老师让我站着了
今天早上入园后,孩子们在玩着玩具。这时,柴老师进来告诉我说:“小张,刚刚仲宇的奶奶说:你看仲宇的老师怎么这样,我们没空给孩子做沙包,她就让仲宇站着了。”听完后,我仔细想了想说,“没有啊,昨天就是点了点幼儿的名字,贴了贴照片,没有让他站着啊。”“你快别让他站着了,他奶奶不高兴了。”柴老师嘱咐我。
柴老师走后,我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昨天做过的事情,真的没有这回事,她怎么会这样说呢?刚好这时,永康的爸爸送永康来上学,他说:“小张,康康今天不愿意来,说是没有带沙包。”听到这句话,我恍然大悟:这几天让孩子回家每人拿一个沙包来园,说了好几天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带来,因为每次让家长配合带点东西时,总是有这么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所以在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有点生气地对孩子们说要是再拿不来沙包,就让他站着。我想仲宇的奶奶也是因为这个吧!
中午放学时,我和仲宇奶奶解释了一下,仲宇奶奶也很通情达理,说会尽快给仲宇做一个沙包,也很愿意我们帮他管教孩子之类的话。
没想到自己一句无心的话惹来了一场风波,幸好解释清楚了,要不然和家长之间又多了一个误会了。
教育随笔:老师你看着我
老师你看着我
今天是幼儿园上交论文的最后期限。我坐在电脑前,十指如飞。
“嘭”的一声,门被推开了。率率手里扬着一张纸跑了进来:“张老师!送你一张画!”
“哦.真好看,谢谢。”我快速地用余光扫了一眼递到眼前的画.十指依旧不停,键盘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率率兴奋地仰起小脸,说:“我给你讲讲我的画!”他踮起脚尖.凑到我跟前,认真地说:“这个是我,这个是张老师……”他边看着我边说着。见我还盯着电脑屏幕,就使劲地拽我的胳膊:“张老师.你看着我嘛!”
“你说,你说,老师听着呢!”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依旧没从电脑上移开。
“不行!”这下率率可真急了。他伸出小手,将我的脑袋使劲扳向他自己这边,“老师,你看着我嘛!”
“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呢!”我无奈地停下手,看着率率。这时我才发现他的嘴巴已撅得老高,眼里还噙着泪水。
“对不起。对不起!”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急忙将率率揽了过来,“老师刚才太忙了。老师错了,现在你讲吧,老师看着你听你讲。”
这时率率的脸上方才有了一点笑意。他每讲一句,就要看看我是否在认真听。而我一直认真地听着.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谢谢你,这幅画能送给老师吗?”“好吧!”率率大方地把画递给了我,满意地走了。
此时,我却再也无法静下心来打稿子了。“老师,你看着我”这句话撞击着我的心灵。平时我们总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可当幼儿向我们认真表达时,我们往往未能成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多少次在我们的忙碌和漫不经心中,孩子们失去了表达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做个认真的倾听者,让孩子在你的专心倾听中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享受到表达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是很多教师要做的功课。
“老师,别切着手”
起床后,孩子们都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等着分点心,今天的午点吃的是饼干还有苹果。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苹果在孩子们的严重根本算不上什么好东西,所以孩子们吃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为了能让孩子们多吃水果,我们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今天我准备把苹果削皮、切块,给孩子们拌上他们最喜欢吃的沙拉酱,做一个“水果沙拉”。
苹果在我手中飞快的削着、切着,孩子们也一边吃着饼干,一边等着我的水果大餐,看着孩子们急切的眼神,我手中的刀子也越转越快,这时,一张小脸凑过来说:“老师,小心点,别切着手。”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孙喆小朋友,看着他乌黑明亮的大眼睛
,看着他满脸都是关怀之情,我的心暖暖的,感动极了。我放下手中的东西,抱起他使劲的亲了一下,真诚的说了一声“谢谢你,好孩子。”这时,班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一直持续了很久,今天我们的水果大餐也是吃的最幸福,最开心的一次。
一句暖心的稚语,温馨着你我,一声甜美的问候,组成一个温暖的家庭。
教育随笔:老师,你看着我尿尿
午睡起床时间,一部分孩子还在寝室,阿姨在忙着帮孩子穿衣服。一部分孩子在活动室,我在忙着给孩子吃午点,喝豆浆。
州州走过来:“老师,我要尿尿。”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卫生间,眼睛同时瞟着活动室。
都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两岁左右,两个月以来,几乎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入厕的——一方面是怕他们尿湿,一方面则是,我们的任何动作都必须是迅速的:稍慢一点,这里没有弄好,说不定那里就出问题了。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天,我开始鼓励能够自理的孩子自己入厕,但都是在老师的守护下完成的——完了,还得把他们提得不太整齐的裤子加个工,同时表扬表扬他们的能干,给一个亲吻或拥抱奖励一下。
我把州州带到卫生间,问他:“你会自己尿尿吗?”“会。”州州自信地点头。“那今天你自己来,老师看着你。”州州开始脱裤子。就在这时,靠窗坐着的一个孩子把自己的椅子转向窗户,开始向上爬。来不及跟州州说话,我跑过去,把孩子抱下来,同时,另几个孩子还要喝豆浆,我又忙着倒豆浆了。等我忙完,身后一个孩子碰我的腿,回头,是州州。“老师,你看着我尿尿。”我一惊:州州竟然一直跟着我!他会不会忍不住尿湿了裤子?我连忙拉着他又来到卫生间,恨不得立即帮他脱下裤子,可州州却不慌不忙地站在便槽上,开始慢慢地动手往下脱裤子。看着州州的慢动作,我担心着州州会不会因为太慢尿在身上,克制着自己要帮他一把的冲动……直到州州慢慢站起来,确认他的裤子一点也没湿,我的心才放下来,看着他慢慢把裤子提好,再帮他整理一下,忍不住抱着他:“你真能干!”
我知道随着天气转凉,孩子会越穿越多,还是会需要老师的帮助的。可是,趁着现在穿得不太多,锻炼孩子一下,应该是很必要的,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必要。虽然这样做,会让自己多一份担心,说不定还真的会有麻烦。可是,信任孩子,给孩子机会,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吗?
州州,男孩,二岁零四个月。家长总是说,孩子动作慢,希望老师多帮助。可是,他竟然忍着等着“老师,你看着我尿尿”,能独立地完成这样一件对成年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啊!
信任孩子,才是对孩子更深沉的爱。
老师也穿着皮鞋
今天,媛媛来了,我向她妈妈询问起昨天没来的原因。
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一开始以为是媛媛感冒了,结果不是,原来是她的旅游鞋洗了,还没干,不愿意穿皮鞋,说皮鞋太难看,所以没来上学。
正好我穿着皮鞋,就指着鞋对他说:“皮鞋怎么难看了?老师也穿着皮鞋。
”第二天早上,媛媛来了,脚上穿的是一双有黑色花朵的黑皮鞋。
“早上好,媛媛,哦!今天穿皮鞋了,很漂亮呀!”“早上好!”对我的赞美她只是微微一笑,礼貌地回了一句,媛媛平时是个话语很少的人。
妈妈在旁说话了,“她今天自己要穿的,说老师也穿着皮鞋。
”“老师也穿着皮鞋。
”很普通的一句话,却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老师在小朋友心中就是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包括穿着打扮都是小朋友模仿的对象。
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而模仿又是学前儿童的普遍特点。
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他喜欢的和亲近的人的举止言行,只是年龄不同,模仿的内容和模仿的程度不同而已。
儿童能够模仿许多成人都没有觉察到的细节。
在幼儿园老师常常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其父母的影子,而回到家中父母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老师的影子。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言行举止是何等的重要,实在马虎不得。
教育随笔:老师,别带着“有色眼镜”看我
从事幼儿教育22年的我一直在一线工作,每天都与孩子打交道,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在我们班的孩子的成长历程。我接触过来自各种各样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当然他们的性格也就不同,既然他们的性格不同,那我就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我们除了要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外,还应该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是他们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是活泼可爱的,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懂事。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只有你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耿雨欣小朋友是我班非常聪明的孩子,每天都会坚持入园,她的性格直爽,但是他太好动了,老是坐不住小椅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影响别的小朋友。午睡习惯也不好,老是悄悄地跟睡在傍边的孩子说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不高兴时还爱发脾气,从不掩饰,他的情绪经常会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有时候真拿他没有办法。刚开始接触耿雨欣时,我还总是耐心教育他,以为他能有所进步,可一段时间下来,收效不大,我都有些气馁了。可有一天发生的事,让我又对他有了信心。
那天中午,孩子们在安静地午餐,我也趁这个机会吃饭,当我正准备给自己盛汤时,耿雨欣已经吃完了碗里的汤走过来再准备盛一碗汤,我看见了,把汤勺递给孩子,孩子对我说:“黄老师,你先盛汤,我等你盛好了我再盛汤。”多么温馨的一句话呀,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谦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谦让这种美德在耿雨欣小朋友身上得到完整的诠释。可平时我却常常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他,觉得他太调皮了,对他产生抵触心理。我为我有这样的想法感到难为情。
还有一天中午,有几个小朋友吃完饭没收拾桌子就去卫生间了,我去叫他们。等我进教室时,看到耿雨欣小朋友已经吃好了,正在用调羹把桌上的骨头等东西划到碗里,他一张张桌子划过去,然后倒掉,看他是那么认真。那几个小朋友看了都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我看了心里感到很欣慰,他现在就很棒,不是吗?我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谢谢你,耿雨欣,你真能干!”说完我在他脑门上贴了一颗五角星,他看了看我,高兴地笑着去卫生间洗手去了。
这两件发生在耿雨欣小朋友身上的事情让我感悟到:每个孩子的秉性不同,但他们都有惹人喜爱的一面。对于皮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到他调皮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的闪光点。我们往往武断地认为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是不对的。对这些皮孩子,我们常常很严厉,少了许多宽容与理解,从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皮孩子也有闪光点,让我们多深入观察了解他们,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我们教师要让孩子们的闪光点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我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
工作十年啦!直至现在,还能忆起当年的场面:一个孩子由五六个家人前来护送,“老师,孩子吃饭是个大问题,在家一顿饭要喂3个小时呢!”“老师,孩子上厕所的时候,麻烦您多注意一下,还不会脱裤提裤。”“老师,这孩子不爱说话,您得多费费心啦!”“老师,孩子老是坐不住,就像有多动症一样,这方面麻烦您啦!”······听着这些嘱托,看着这些孩子,我在心里默念:宝贝,加油!你一定是最棒的!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此期间,我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给予我的孩子们无尽的爱与信任,我出奇的发现,宝贝们在一点一滴的进步着,我欣喜地细数着他们的成功与进步:寅名不再乱跑了,小椅子成为他的好朋友,每时每刻都会守在他的身边;子哲的眼睛里开始有老师的存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老师的话他会记在心间;凯迪的小嘴巴终于张开,主动和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涵涵入园不再哭闹,每天见到的是满脸笑意的涵涵,还会甜甜的叫一声:“老师好!”家宝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下午离园还会跟老师说声再见;惠铄自己动手吃饭啦!不再让老师喂,不再让老师抱,乖乖的吃饱喝足;俊豪爱上了幼儿园,每天会早早的来,跑进幼儿园,大声叫:“老师,我来啦!”子郡不再沉默寡言,交上了好多新朋友,老师也成为他众多朋友中的一员······对于孩子们,付出更多的爱,收获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如果是我的孩子”,多好的一句话!心存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或许我们的天空会更晴朗、更开阔、更阳光、更明媚······我——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