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各种工程车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9-24 幼儿园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车的教案 幼儿园对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后面的空地上正在建造大酒店,高高的吊车每天都在离我们很近的头顶上轰隆轰隆地工作着,一片忙碌的景象。站在我们6班户外活动的场地上吊车吱嘎吱嘎地吊运建筑材料的情景一览无余。很多孩子都好奇地抬起头,一边仰望着吊车在空中转来转去,一边热烈地交流着,有人感叹:“吊车好大啊!”马上有人回应:“因为它要吊起很重的东西。”“吊车真高呀,一定是要造八层楼吧!”“吊车为什么要在上面转来转去呢?”“开吊车的人坐在哪里,他是怎么上去的?”“吊车会不会累?”……一连串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看来,他们对吊车的兴趣很浓啊。

正巧的是,最近我们幼儿园中午正在热播动画片“巴布工程师”,其中用卡通形象向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工程车的作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何不趁此机会,将孩子们的兴趣点有机地综合起来以丰富他们的认知呢?yjS21.cOm

于是,我提议,大家回家收集关于各种工程车的资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孩子们特别关注这件事情,没过多久,大家就收集了好多相关的图片、书籍等,当然也有一些提问的内容。我引导孩子们坐下来一起翻阅、交流,有疑问的就共同来解决。当得知我班的轩轩奶奶就是开吊车的消息后,我们就委派轩轩为临时顾问,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机提出,再由轩轩到奶奶处查询,并将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向大家公布。就这样,我们虽然只是利用了一些晨间的、午后的、操前的时间,却已经对一些工程车的了解很深了。现在,我班的孩子在看“巴布工程师”时,对那些不同外形、不同功能的车子如数家珍,这样就更提高了他们看动画片的兴趣。

老实说,好多车子的名称、功能我之前都不太清楚,但通过孩子们的一个兴趣点,同时利用幼儿园的有利条件,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获得了很多的知识。通过这次小小的活动,使我认识到,融入孩子的世界其实一点都不难,就看老师是否具有一颗真诚的童心,是否有一双闪亮的慧眼,是否有一点跃动的灵感……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各种各样的雨伞


教育随笔:各种各样的雨伞

线条,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幼儿涂鸦的开始,陪伴着幼儿的成长,成为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只要把笔放到纸上移动,便形成了线,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象,线条其实也是幼儿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成年人面对一些形象和线条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而孩子们却用线条的作画方式创造了各种风格各异、面貌不同的线描画。

当幼儿知道了用线条去表现自己的东西时,我逐渐的加上线描的形式、原理、方法等,让孩子不仅能用线画好,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用?还能用各种点、圆、图形,或者是各式各样的装饰手法去装饰画,让幼儿感知线描的特点。因此在孩子们进入中班后我选取的主题是适合线描表现的,如花瓶、房子、鱼、雨伞等。记得在主题画《各种各样的雨伞》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了一个半图形,让幼儿想像,你想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然后我将半圆形画成了一把雨伞,我接着问这把雨伞跟我们平时看到的雨伞有什么不同?我让孩子在黑板上画出伞柄,继续问小朋友你能用线去帮这把雨伞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吗?让孩子们通过结合生活中看到的雨伞以及想象去画出其他的花纹。

在示范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萌芽期能理性的理解线的组合,我又出示了一张线条有疏有密的画,与一个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相比,然后问:“你觉得哪张画更好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我的画上有的地方线条画的特别的密,有的地方特别的疏。这时我拿起笔在这孩子的画上有的地方迅速的添画上线条,幼儿马上发现自己的画变的漂亮了,这样恰到好处的出示范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又一次拿起笔在自己的画上画起来。最后在课后作品的展示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雨伞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创意都十足。通过类似的活动,孩子们知道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粗细关系、轻重关系、黑白关系等,这无疑在涂鸦的基础上又向前提高了一步。

孩子们的各种“小麻烦”


时间的脚步从容而坚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走过。回首时仿佛还能看见孩子们刚入园时的热闹情景,转眼间却已经到了年末了。从一开始的几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可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遇到的各种小麻烦吧。

情景一:

老师说,宝宝们小便后要包好小肚子,前面塞好了后面也塞一塞。皓皓认真地把肚子前面的衣服塞进了裤子里,接下来塞后面。塞后面可真麻烦!只见他低下头,两只手都往右边伸向背后,右手拉开裤子,左手努力地把衣服往里塞,这么一直使劲,不知不觉,竟然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哈哈!

情景二:

午睡起床时,我帮宝宝们把衣服和裤子摊开放在床上,毛衣背面朝上,裤子正面朝上,方便宝宝穿着。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小糊涂们不小心穿错。你瞧,珂珂还没睡饱,眯着眼睛穿衣服,就把裤子穿反了。他抓抓脑袋,迷惑地说:“这个裤子怎么会变的?”呵呵,“是不是从刚才是前面,现在变成后面了?”我问。“嗯。”珂珂点点头,一脸的不解,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情景三:

盥洗室里传来一阵哭声,怎么回事?原来是达达,他站在水池前,一只手拉着另一只手的袖子,哭个不停。看情形,是袖子太紧了拉不起来。我上前拍拍他:“达达,为什么哭?”他抽噎着不说话。我耐心地告诉他:“有事情要用小嘴巴说出来,光哭老师是不会明白的,告诉老师好吗?”达达哽咽着说:“袖子、、卷不起来……”“好的,你说出来,老师就知道了,老师来帮帮你。”接着我与达达约定,以后遇到麻烦都不要哭,要和老师说。

宝宝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麻烦,有的让他们迷惑不解,有的令他们生气难过。而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在宝宝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包办代替他们,而是在一旁给一个提示、在身后当一面后盾。要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一味依靠大人,而要自己想想办法,还可以请同伴帮帮忙。在孩子尝试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为他们加油鼓劲,不论有没有成功都要为他们的勇气喝彩。

一个个的“小麻烦”,变成了宝宝们一次次的成长,更成为了我们老师心中许多美好的回忆。

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

天气有点湿冷,幼儿的精力又旺盛,常规活动时幼儿显得很躁。

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在上面点名,幼儿在下面有的说话、有的玩耍,完全没注意我的指令。

我正想喝止,提醒他们安静下来,突又想到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于是灵机一动,对着孩子说:“来,我们现在谁都不要说话,竖着耳朵听。

你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过一会老师请到你,你就起来告诉大家。

”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仔细的寻找更多的声音,过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说出他们当场听到的很多声音:小鸟声、水声、对面马路汽车开过的声音……有的幼儿还会描述他听到的声音感觉,老师告诉幼儿,如果这些声音象录音机一样把它们同时放大,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声音就会成了噪音,耳朵就没法清静,长期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来几天,我变化着玩法,比如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老师用铅笔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较有趣的声音来,再让幼儿猜猜老师发出的声音是什么,再进行节奏练习。

还有一种变形玩法,就是传悄悄话,请一名幼儿出来看老师口型说什么,然后用小声的声音传给他的好朋友,好朋友听了后,按指示玩游戏,如“请你帮老师拿点名册来。

”等。

这些“听声游戏”有助于孩子养成保持安静、沉默的习惯。

这也是诱导孩子们服从命令的好方法。

小朋友们对这些游戏很有兴趣,几天下来,幼儿安静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轻了。

所以我也总结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在万变中去“应付”幼儿的千变。

关于“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适合各种幼儿教师的好书


1、如果对区域活动指导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陈磊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如果对项目活动感兴趣的可以阅读:

——《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丽莲·凯兹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美]elizabethf.shores二是该书附上许多研究的事例,读者完全可以读后依葫芦画瓢做起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来。陈桂生主编:《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如果你对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儿童观”“教育观”觉得很抽象,那么,阅读这本书相信对你确立可感可知的具体的“儿童观”“教育观”,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对即将走向幼教岗位的在校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意义更具现实而深远。[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8、如果你对一些心理学原理不晓得“活学活用”,不晓得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起来,在做文章的时候也不晓得运用一些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那么,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觉得心理学原理其实很亲切。刘儒德,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如果你想对当前所倡导的诸多“教育新理念”有个整体性认知,那么,这本书介绍性质的“手册”值得一读。书中分大部分: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和教与学的理念;共介绍27项“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2版。

10、《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刘占兰,廖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适宜阅读对象为教研员、有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幼儿园。

11、《教师20项修炼》(郭元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也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的老师,可以看看这本书。

12、《解放儿童》(刘晓东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这是一本介于科普与专业的论文集,全书共三篇,第一篇“走出儿童教育的误区”、第二篇“本能、潜意识与儿童教育”、第三篇“尊崇天性解放儿童”。刘晓东教授在学前教育研究上是一位很有“历史感”、以“接着说”为使命的难得的研究者。适宜阅读对象为对儿童教育感兴趣的人士。

13、《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张声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书上有一段话“人类的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靠暴力进行管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用制度进行管理,现在优秀的企业开始用企业文化来进行管理”(p57)。适宜阅读对象:最好是有阅读过《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有想使自己的管理上一个层次的园长。

中班随笔:观察各种标志


今天,我们带小朋友去大街上观察各种标志。一路走来,小朋友的兴致很高,自从孩子们了解了今天的参观目的后,他们的眼睛紧盯着周围的标志图。有的孩子不放周边的每个标志,一有新发现就嚷嚷着说:“这是联通的标志,我爸爸的手机就是这里交钱的。”“这是药店的标志吧,里面都是卖药片的。这个标志和医院的标志有点差不多。”“但是颜色不一样,医院的是红色的,这个是绿色的,下面还有两条叶子呢!”“老师,这是银行标志吧,我和妈妈来过。”“这是什么标志?很漂亮。”“这是卖彩票的标志,我们幼儿园游戏里也有卖彩票的。”“那我们也做一个这样的标志吧?”“。。。”

从他们七嘴八舌的交流中

,我觉得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一事一物都有着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只是在老师提供的这个平台上能有更多交流与表现的机会,如果有多一些像今天这样能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的活动,我想:孩子们相互之间不但有着广泛的交流,也会互相提高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建构区观察记录:小小汽车工程师


观察实录:

B坐上了用大积木拼成的小车上面,突然车的重甲部分断了,C蹲了下来与B一起用小手敲一敲、搭一搭,共同将车拼好了,A拿了一块长方体的积木来到小车边,将积木放于小车上,B说“我试试”他坐上了小车,A来到小车尾部将脱落的积木重新搭了起来,C坐上了小车,A来到小车头上用双手推小车,同时B也来到小车尾部用双手推小车,他们一起嘴巴喊:“一二三,一二三。”20秒后A、C走开了,B将小车来回挪,来了一位老师问“你们在干什么?”“老师快来看我们的车,”B坐上了车,A坐在了B的后面,C一看没位置了就蹲在车后面推,嘴里说“转弯,滴滴,倒车”。

分析评价:

1.从幼儿的搭建作品看幼儿的建构技能和认知发展。

游戏中,A、B、C一直在寻找积木往小车上放,看得出来幼儿已有上面、旁边的空间感知,且在小车坏掉的时候,幼儿寻找方法将小车修好,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良好,在游戏的最后,孩子们说“滴滴,倒车”,“转弯”,他用运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让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在游戏中,幼儿用的都是简单句,交流不多。

2.从幼儿的互动看幼儿社会交往和游戏品质。

从游戏开始到结束,A、B、C一直在围着小车转,体现了《指南》中科学领域“对周围事物感兴趣”的目标,当小车坏了,B与C能合作将小车搭好,说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在老师介入的时候,A、B、C能大方邀请老师来看看自己的小车,体现了《指南》“愿意邀请别人与自己一起玩”的目标。

支持策略:

1.以幼为本,丰富幼儿游戏经验

前期经验,在环境提供方面,可以再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让幼儿更方便、更容易地改造小车。

后期留影,当幼儿完成小车的搭建,教师可以拍照整理,引导幼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材料说话,提供隐形教育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一开始想要改造小车,但是改造了几次发现积木不适合,放不上去,放上去会倒等问题,所以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搭建图纸供幼儿自主学习,丰富幼儿游戏体验。

3.教师推波,助力幼儿发展

观察中,我们看见有一个老师介入,但是只是简单问了“你们在干什么”就没有后续了,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契机推动游戏发展,比如幼儿说“倒车,滴滴”就可以作成一个“交警指挥”的小游戏,而不是让游戏停留在简单的坐车、修车方面,教师要做好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

绘本运用与课程设计工作坊背后的教育情怀


-->

绘本运用与课程设计工作坊背后的教育情怀

幼儿绘本热,源于近十年绘本阅读在学前教育界的兴盛,源于教师认识水平的提升,源于教育方式的革新。全语言教育在幼教领域的全面展开,让绘本阅读作为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形式,站在了课程研究的前沿。但绘本阅读仅仅只能服务于语言活动吗?绘本到底应该怎么用?绘本阅读的未来该如何安放?带着这些问题,今日教育杂志社引进了孙莉莉教授的“绘本运用与课程设计工作坊”,希望教师可以在这里寻找到答案。

2015年3月26日,今日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绘本运用与课程设计工作坊”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热爱绘本阅读的幼教工作者,集结重庆,以学习共同体的姿态,感受了为期三天的绘本运用新思潮。

与传统的讲座方式不同,工作坊是以收起纸笔,拿起手机开始的。收起纸笔让参与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拿起手机,让微信微群为工作坊搭建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上诉两点的达成更好的解放了肢体,解放了肢体教师们才有更接近儿童的状态。如果说这个开场给了参与者新鲜感,那工作坊本身涌动的新思潮才是今日教直更渴望发起的那场新革命。

讲好故事: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把文学之美传递给他

“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只要会讲故事就行了。”

近1O年来,绘本被当作儿童文学作品引进幼儿园,在此之前,适合低幼的文学作品很少,成人不理解3—6岁儿童文学赏析的特点。大多数时候,老师通过对孩子提出问题“这个故事美不美,好不好,讲了什么道理?”这种方式完成作品赏析,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赏析不到文学的美。

近年来,低幼儿童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兴盛,大家慢慢意识到幼儿审美与儿童、少年和成人的差别。优秀绘本作为文学体裁进入幼儿园教学,给学前教育领域带来很大震撼。

在此之前,教师教育一定会讲《三只蝴蝶》《拔萝卜》等故事,因为这些故事能阐明道理。《大卫不可以》《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作品的进入,颠覆了教师对于低幼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摒弃道理,表达浓浓的爱,突出顽童的心性,淡化教育意义,给低幼儿童文学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基于幼儿的特殊性,要把文学作品的美感带给他,作为教师首先承担的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把适合他们的故事、文学、图书带给他们。正如孙莉莉所说:“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只要会讲故事就行了。每天讲一个,一个孩子一年在幼儿园将近200天,三年就有600个故事,如果都是高品质的幼儿园文学,就为孩子奠定了儿童文学赏析的基础。”

“没有基础的老师,会讲故事是第一步。”

在绘本风行之前,成人主要以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作品赏析,优点是可以听完整的故事,缺点则是无法反复让孩子去读。绘本故事的图文关系决定了他跟故事书是不一样的,绘本的出现让孩子有反复阅读的机会。以前讲故事是为了讲明白一个道理,结论是重点;现在赏析图画书,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变声音、变情绪、加道具、加肢体动作,成为一个阅读的支架。把孩子引到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过程是重点。老师的表达与图画、故事本身,形成合力,孩子会发现故事好玩、有趣,表现出没听够,要自己去反复的看,这才是完整儿童赏析的过程。在孙莉莉看来,没有基础的老师,会讲故事是第一步,所以绘本工作坊设计了很多环节是教会教师怎么讲故事。

用好故事:发现绘本的多样性及绘本活动的多样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中。绘本是教师们在语言领域使用得最广泛的教育载体。工作坊就从教师最熟悉的领域开始,帮助教师们重新认识绘本及绘本活动。

绘本与语言领域:图画书提供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语言变得有意义

以往在语言领域,教师教学是以听说读写为主,缺乏运用。譬如:教师会教给孩子“棕色的熊”“白色的兔子”等书中偏正短语的用法,但这对小朋友来说意义不大。图画书提供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语言变得有意义,教师和孩子一起讲述、复述、改编、创作这些故事,语言被使用。这是一个全语言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是儿童思维和交流表达的工具。

在语言领域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发现图画书中的游戏元素和语言教育资源,从音韵、节奏、修辞、想象中理解语言怎么运用。

因此工作坊开展了四个小活动,关于节奏、韵律、内容和想像。

节奏:讲好故事,需要重复阅读,从不同的语气中去发现不同的语境。

重复阅读“Yes.I can.”“No.Ican’t.”教师能从同样语言中发掘出

多少不同的语境:骄傲的,委屈的,高冷的,悲伤的,和蔼的……

韵律:讲好故事,需要角色代入,从绘本角色中找准孩子的兴趣点。

在你熟悉的绘本中去读出年迈的老人,顽皮的熊,生气的鼹鼠,开朗的鸭子……看看你能从声音表情中演绎出多少绘本角色的神韵。

内容:讲好故事,需用好的形式,文学性、艺术性、戏剧性都是绘本呈现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教师们在工作坊现场儿童广播剧演绎过程中,情绪的起伏,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听众对于故事的理解,表

现得不好,听众就可能听不懂。这是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孩子同样会遇到的问题。

想象:用好故事,需要展开想象,绘本中跌宕的情节可让成人和孩子一起脑洞大开,互动游戏。

读完工怍坊提示的《小真的长头发》,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吹牛比赛,看谁可以像小真一样充满想象。绘本启发教师设计游戏,教师让孩子在游戏中运用夸张、对比、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为孩子以后的写作表达做铺垫。

幼教随笔:小推车的妙用


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一件不经意的玩具。却让孩子演绎出了这么多奇特的富有生活的玩法。老师们,放手把!让孩子的双手描绘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把一百种语言全部给他们留下!

今天下午,我班户外活动玩的是自制玩具“小推车”。这种玩具是用两个易拉罐连在一起,用铁丝穿起来,然后上面安上一个长长的木棍。孩子们就可以推着在公路上跑。可以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也可以发展孩子的灵敏反应能力。

孩子们一人推着一辆“小推车”,异常活跃异常兴奋地玩着。忽然,我发现淙淙拿着小推车在墙上来回滚。“淙淙,你在干什么?“李老师,我是刷漆的。”奥,原来他把它当成了刷漆的滚子了。有好多孩子都加入进来了,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描绘他们心中五彩斑斓的墙壁,仿佛这整个带有童话色彩的院墙就是由他们刷出来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兴奋与骄傲!

这时,平平好像想起了什么,拿起“小推车”飞快的向草坪奔去!在草坪上来回推起来!许多孩子也好象想起了什么,也推起来,爱说话的昊皓告诉我:“老师,看我们的剪草机把草坪剪的多整齐!”

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一件不经意的玩具。却让孩子演绎出了这么多奇特的富有生活的玩法。老师们,放手把!让孩子的双手描绘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把一百种语言全部给他们留下!

相关推荐

  • 各种各样的车子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建立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 活动准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车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加强对生活中常见车辆的认识,了解三种特殊车辆的用途(警车110、救护车120、消防车119),适合幼儿...
    2020-05-20 阅读全文
  • 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汽车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汽车,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汽车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观察...
    2021-07-15 阅读全文
  •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汽车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汽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汽车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使幼儿简要了解汽车的发明过程,激发幼儿当“小发明家”的愿望,适合幼儿...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托班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学学生活中的几种车。 2、觉察几种车的颜色、外形、用途的明显不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消防车、警车、出租车(真实);各种车的替代物及辅助材料等。 活动过程: 1、谈话...
    2020-04-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建立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 活动准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加强对生活中常见车辆的认识,了解三种特殊车辆的用途(警车110、救护车120、消防车119),适合幼儿...

2020-05-2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汽车,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美术各种各样的汽车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观察...

2021-07-15 阅读全文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汽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汽车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使幼儿简要了解汽车的发明过程,激发幼儿当“小发明家”的愿望,适合幼儿...

2021-05-1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学学生活中的几种车。 2、觉察几种车的颜色、外形、用途的明显不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消防车、警车、出租车(真实);各种车的替代物及辅助材料等。 活动过程: 1、谈话...

2020-04-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