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宝宝吵架了
发布时间:2021-09-15 宝宝入园 宝宝班教育笔记 宝宝睡前故事这个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小二班,班上的孩子都是四岁左右,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全家都宠着所以比较娇惯。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加上年龄较小,能力娇弱。所以自理能力比较差,就拿穿鞋子来说吧,虽然孩子们都知道怎样把鞋子穿上,可是却不知道怎样分清左右。开学这段时间每天下午起床我都会帮助一部分孩子纠正穿鞋的错误,可是每天这样纠正。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我想必须换种方法让孩子改掉这个错误。一天下午起床后,我看见卢子晗的鞋子又穿反了。我并没有马上让她换过来于而是对她说:“哎呀!卢子晗你的鞋子宝宝怎么在吵架!”卢子晗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我笑着对她说:“鞋子宝宝说你把她们的家找错了,她们很不开心。快把鞋子脱下来换下。”听了我的话卢子晗马上把鞋子脱下来换了下边,还对着鞋子说:“鞋子宝宝,你们别生气了,好朋友不吵架了好吗?”就这样卢子晗很自然地把鞋子给还了过来。其他孩子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穿错没,赶紧把鞋子换了过来,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比我每天帮他们纠正错误来得有用。从那以后每天起床我都会提醒她们:“快看看你们的鞋子宝宝又吵架了!”她们会马上改正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我的鞋子不吵架
本学期我接手了新的班级――小三班,班上的孩子平均年龄三周岁左右,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可想而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娇惯程度,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就拿穿鞋来说吧,现在孩子们虽然都知道要怎样把鞋穿在脚上,可是却不知道要怎样分清左右,这些天来每天下午起床我都会帮助一大半的孩子纠正穿鞋的错误,可是一天天这样纠正,收到的效果却不明显,仍然还是有孩子每天都穿反鞋。
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站在寝室门口检查孩子的穿鞋情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朝我走来,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可是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故作惊讶的指着媛媛的鞋说:“哎呀,媛媛,你的鞋子怎么在吵架呀?你看它们怎么在歪着头生气呢!”媛媛马上低下了头发现了我说的事实,对我说:“呵呵,真的,我的鞋子真的生气了!”我接着她的话说:“媛媛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媛媛蹲下身子,坐在床边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个边,在做的过程中还对着鞋子说:“鞋子鞋子,你们别生气了,我这就你们换过来?”就这样媛媛很自然的将反鞋给换了过来,其他的孩子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子又在吵架了呢!”他们会马上改正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子不吵架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想到,小班的孩子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所以对他们的教育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顺着他们的喜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和孩子吵了一架
前几日,我和孩子吵了一架,而且吵得不可开交。事情是这样的:一日孩子午休后起床,栋栋坐在别人床上穿衣服,本来走道很窄,正好滑天瑞不小心踩了他的新鞋子,给踩脏了,于是栋栋大呼:滑天瑞,你过来,把我的鞋子擦干净。我当时正在饶有兴致的给女小朋友梳小辫,听到他这么说,立刻很生气。自己本身对孩子要求挺高,不愿意看到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宽容别人。于是我也大声说:“栋栋你这样做不对,别人踩了你的鞋子,别人就应该给你擦啊?”然后我听他说:“对,就应该这样。”然后,我就给他分析原因:“别人踩了你的鞋子是不小心,应该对你说对不起,他没有说,是他的错.....未等我说完,栋栋就哭了,而且一个劲地强调他的理由:“老师,你不懂得要帮助别人。”这个孩子居然说我不懂得帮助别人,我突然恍然:“原来孩子把让别人给他擦鞋子当成助人为乐的一种表现了”。于是我说:“帮助别人是在别人有困难的情况下,别人来帮助你的,就像刚才,你的鞋子被被人踩了,但是他不是故意的,没有给你道歉,是他不对。但是你要求他给你擦鞋子,是你不对。”我看栋栋还在嘤嘤地哭,于是继续说:“你要求他来擦鞋子,别人会觉得你很小气,肚量不大,一点都不懂得宽容别人。”孩子仍然觉得他是对的,但似乎比开始时要好多了,然后我叫来了滑天瑞,让两个孩子友好的解决了这件事,但是栋栋仍然不理睬我。于是,我也暂且忽略了他,冷处理,不去理他,栋栋,似乎也察觉了一丝变化,于是找了个机会主动来找,我趁热打铁,又给孩子交待了一下刚才的事情,栋栋终于明白了。有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是个小小的芝麻官,断着一些比芝麻粒还要小的案子,处理着孩子中间发生的一些不为我们成人知道的小小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专业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小班宝宝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妈妈和爸爸吵架了
今天又要午睡了,馨馨开始还是翻来翻去睡不着,尽管老师已经讲完了一个故事了,我过去小声的说:“馨馨,你怎么还没睡呀?”她突然就哭了起来,我想妈妈了,今天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很凶的,原来是家里父母吵架了,我安慰她说:“馨馨很乖的,等会妈妈会早点来接你的,别哭了。。。。。。”我一直在安慰他,还轻轻的唱歌给他听,慢慢的,馨馨的眼睛闭起来了,今天的午睡她还是睡着的,只是睡的有点晚。
看到馨馨午睡哭泣,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原来是它家里爸爸妈妈超架了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孩子现在是懂非懂的时候,对父母吵架很是反感,因此,她看到他们吵架后,心理有些后怕,所以午睡就会哭,要妈妈了,她更依恋的还是妈妈。
下午放学,我与馨馨妈妈进行了交流,也把馨馨午睡的表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很不好,我们一起探讨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很好,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叙事:小班宝宝穿鞋子
小班大部分的孩子还分不清裤子和鞋子是不是穿反了,每天起床我们几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裤子和鞋子穿的对不对,刚开始的时候她们会自己穿,但是当老师发现他们穿反去纠正并让他们换过来时,有的孩子能穿对了,但还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穿,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穿反了,就需要老师的帮忙。
有一天到起床时间,其它小朋友或自己穿或在老师帮助下都陆陆续续穿好出去了,我发现书涵小朋友还坐在床上发呆,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不穿裤子,他告诉我他不会穿,我就帮他把裤子翻好让他自己穿,可是他还是不动,我才察觉出来他是在等着老师帮他穿裤子,自己却动都不动,我猜想他应该是每天在老师帮助下穿裤子,没有老师的帮忙,自己就不想去动了。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想不能一直这样包办代替,帮他把裤子鞋子穿好,应该给他更多的锻炼的机会,而不是让他养成不想自己动手穿的懒习惯,然后我就只是帮他把裤子翻正,告诉他哪只腿塞哪个裤筒里,然后在旁边看着,让他自己穿。有时候其它小朋友穿好之后,我让班里能分得清正反的惜惜小朋友当小老师,在旁边看着书涵小朋友穿裤子和鞋子,如果发现他穿错了就大胆的告诉他让他脱掉重新换过来。过了几天,我发现书涵小朋友没有像之前那样坐在床上发呆不动了,即使是穿错了他也能自己去穿了,不会一直等着老师帮忙,书涵小朋友这个地方值得表扬。
其实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们继续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包办代做。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他们虽然做的慢,有时也会做错,但不能因此而剥夺他们学习锻炼的机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的机会,慢慢地,自然会做的好,然后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教育随笔:小班宝宝穿鞋子
教育随笔:小班宝宝穿鞋子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一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资料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忙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明白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透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宝宝,长大了
王浩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每一天进餐的时候,他总会制造出一些小的问题,在每一个礼拜一的早上,小朋友都挥手告别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走进幼儿园,这个礼拜一也不例外。今天王浩来的很早,他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后,去区角玩。进餐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去洗手了,但我发现王浩没有去,于是,我问他:“你为什们没去下手?”他说:“我在家已经洗手了,我的手干净,不用洗了。”马上就要吃饭了,我看他还是没有去洗手,我找到他说:“如果你不洗手,手上的细菌会通过你吃的食物跑到你的身体里,那么你的身体就会被感染上会生病的,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不洗吗?”他低着头小声的说:“不愿意。”我说:“那你觉得今天的行为对吗?”他低头不语。我说:“那你赶快洗手吃饭去,记住,以后吃饭前要记得洗手。”其实,王浩平时还是很乖的,不过偶尔有时候也会调皮捣蛋的。
几天过去了,王浩在每次吃饭前都回去洗手,但是有一天他同桌的孩子告状说:“老师快来看。王浩太恶心了!”我走过去,看到他正在用手把鸡蛋黄捏碎,撒满了桌子。我蹲在他身边正要开口,他一下子搂住我,趴在我的耳边说:“梁老师,告诉你,我洗手了,而且我也没往别人碗里扔鸡蛋,我不太爱吃鸡蛋我只是把鸡蛋弄到桌子上面了。”说完他就低下了头,看到他这样,我也趴在他的耳边说:“不往别人碗里扔是对的,说明你懂事了,长大了,可是把蛋黄撒一桌子。脏不脏呀?”于是,他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说:“这样才是个乖孩子。”
王浩虽然有时候会调皮,但是只要他喜欢的事情,做起来就会非常的认真。我观察了他好久,我发现他很乐于帮助别人,爱劳动。有时候,进完餐以后,桌子上会有一些食物残渣,他有时候就会亲自去拿抹布去把桌子上的食物残渣弄到垃圾桶里面去,于是,我就想让他为班里服务也许会成为约束他行为的动力。于是,我问他:“你愿意为咱班的卫生服务吗?”他使劲的点头。我说:“如果你能好好的负责咱班里的卫生,那我就把咱班里的卫生就交给你了,如果你看见咱班里面哪一位小朋友乱扔垃圾,你就去对他们说,请不要乱扔垃圾,请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面去。”他听完之后很高兴,然后高兴地走来走去的去检查有没有小朋友乱扔垃圾,看到他这样很积极的做事情,我心里面很高兴。
此外,我还发现,他还对班上的植物还非常的感兴趣,每天来的时候,他都会去浇水,于是,我就问他:“你愿意每天为它浇水吗?”他点点头,我说:“那我就把它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对它哦。”有一天我问他:“这几天你的小种子好像没长多少。”他说:“每天我都浇水了,我也觉得没长多高,为什么呢?”我指着花盆外边溅出来的水和泥点儿问他:“小种子生活的环境如果不干净,它就不高兴,长得当然就慢了!”听完我的话,他笑着说:“都是我不小心,浇水的时候把水洒到了外面,我赶快把它擦干净吧,好快点长大,跟我比赛!”说完就去拿布把水擦干净了。吃午饭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碗边有米粒和菜汤。小声对他说:“你的小种子生活环境可真干净,那你的小桌子上的东西怎么办呢?”他对我说:“等我吃完了,就把它擦干净。”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浩进步了,当他还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时候,我就会在他耳边说:“你都长大了,让你的小种子看一看,我的小主人最棒啦!”他马上就会意识到该怎样去做。我常对他说“你长大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渴望长大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可以使他有意无意地用“长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王浩的精心照料下,小种子越长越高.郁郁葱葱。小朋友们都愿意去观赏.还说:“王浩种得真好!我每天也要给种子浇水。”我让大家向王浩学习,做事情就要认真、细心、坚持不懈,这样你也会取得成功的。孩子们把敬佩的眼神投向了王浩,他真是非常得意,脸上写满了自信。老师的信任、表扬,小朋友的肯定、鼓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王浩.同时也约束了他的行为。你要是问他:“王浩,你现在有进步了,小种子长得也特好,这是为什么呢?”他会大声地告诉你:“因为我长大啦!”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需要激励、需要体验、需要挫折,但不能让孩子在否定中长大。所以,老师的职责就是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教育随笔:小班宝宝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