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刚男子汉
发布时间:2021-09-09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导读:儿童在早期男性观念与行为的获得,很关键的就是说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与行为,并接受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其男性化角色的规范影响。
男子汉如果失去了阳刚之气,对个体,对社会乃至对整个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当我们惊呼体育竞技场上的“阴盛阳衰”现象时,在小男孩的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不和谐”现象。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战争”观念和成人的“战争”观念不同,前者是一种游戏行为,而不是成年人心目中的道德行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鲁.庞斯认为,儿童之间的“战争”游戏应该说是正常的,有助于儿童建立社会正义感。
心理卫生工作者指出,儿童在早期男性观念与行为的获得,很关键的就是说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与行为,并接受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其男性化角色的规范影响,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许多父亲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争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对家庭里的事,特别是有关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将此重任托给母亲,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有的甚至认为“教孩子”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所以,在家庭里,母性的温柔字根表和性别角色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龙的传人”、“听话、不要太顽皮”的评价标准使小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悄然离去。
有的家庭喜欢安静而有序的生活,对孩子的吵闹极为厌烦,小男孩稍有顽皮吵闹就会遭到训斥,长此以往,在母性的循循善诱下,他们也会变得和小女孩一样细腻,胆小,依赖性强,习惯于独自宁静玩耍。实际上,对于小男孩而言,父亲既是教育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社会化指导者,在很多家庭中,父亲一般比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更具权威,故应引导小男孩在很多问题上向父亲求教,而不要一味依赖母亲。如果父亲将小男孩健康成长时刻放在心上,就更利于把男孩培训成更加符合男性所需的性格特点。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打造小小男子汉
导读:一位哲人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因此,妈妈们,请大胆地撒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吧!
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经历自己独立处事才能长大成人。一位哲人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因此,妈妈们,请大胆地撒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吧!
方法一:妈妈,请用你的肯定去激发儿子的男子汉气概
一位母亲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4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烧,这位母亲带他去打针。针刚扎进屁股,儿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母亲见儿子哭得小肩膀直打颤,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儿子看到妈妈哭了,立刻停止了哭泣,揉着眼睛问妈妈:“又没扎你,你哭什么?”
妈妈给儿子擦了擦眼泪,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
闻听此言,儿子转而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
第二天,儿子壮着胆独自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妈妈和护士都被这个小小男子汉逗笑了。
这位妈妈便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专家、青少年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一直主张,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就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幼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方法二:告诉你的儿子,一切全靠你了
要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母亲过于能干、刚强,就会使孩子没有施展自己本领的天地,他会变得软弱;相反,如果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男孩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有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爸爸出差了,妈妈独自照料儿子。妈妈胆子小,她家楼上有人养了一条大狗,每次上楼,狗一叫,妈妈就会吓得直哆嗦。爸爸出差之后,妈妈对儿子说:“这回惨了,你爸走了,我连楼都不敢上了。你要保护妈妈,一切全靠你了!”儿子拍着胸脯说:“别怕,妈妈,我来保护你!”
于是,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每次上楼,儿子走前面,妈妈跟在后面。大狗一叫,儿子虽然也害怕,却壮着胆子对妈妈说:“别怕,有我呢!跟我走!”从此以后,不论在任何场合,儿子都争着保护妈妈。
在培养男孩男子汉气质方面,一位妈妈还这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在生活中遇到我确实不擅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我便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他在爽快答应的同时,总会流露出一种作为男子汉帮助母亲、保护女性的自豪与得意。现在,家里像修电器、搬东西等技术活和力气活基本上都是儿子的事。
的确如此,妈妈把儿子当成男子汉来培养,他就会变成令妈妈满意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妈妈一直把儿子看成小孩子,即使儿子已经长到了10岁、20岁,他在心底还是希望妈妈关心他、保护他,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如何打造宝宝男子汉气概
导读:男子汉既有天生的气质因素,更有后天打造的成分。从儿子两岁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
男子汉既有天生的气质因素,更有后天打造的成分。从儿子两岁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
1、创造机会让他充当“保护神”的角色
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直想往床上躺,可还得对付儿子的“纠缠”,但我明白,这个阶段让他明白你的辛苦是不太现实的。于是,我轻轻对他说:“妈妈累了,能把你的肩膀借靠吗?”儿子不明所以,但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头歪到一边,小小的肩膀向我凑过来,还认真地说:“妈妈,是不是靠在我的肩膀上就不累了?”我蹲下来把头轻轻地靠在他的肩上,赞赏地说:“是啊!我儿子是男子汉,长大了要保护妈妈。
”儿子咧开嘴巴笑了。那以后,儿子动不动就要充当我的“保护神”,神气着呢!
2、可以不高兴但不能随便发脾气
有些孩子一不高兴就又撕又咬,乱发脾气,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遇事就会不懂得控制。我告诉儿子:“不高兴时,你可以说出来,但绝对不可以乱发脾气。”但这事不光要言传更需要身教。因此,我很小心地让自己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有我这个榜样,儿子也很少胡来了。
3、后果好坏自己担
从小学会遇事承担后果,长大了自然就会有责任心。我很注意在小事上让儿子有意识地学习这一点。比如,儿子生气时把图画书扔在地上,我绝对不给他捡,也不允许家人捡。如果他当时不肯捡也没关系,就让书在地上好了。等他缠着我讲故事时,我就对他说:“你不是把书扔了吗?妈妈不能给你讲了。”儿子这时才开始着急,赶紧自己把书捡起来。
小贴士:
男子汉打造计划的几种表情:
无助。经常假装寻求儿子的帮助。
事不关己。让他知道你不可能帮他做所有的事。
无奈。我也和你一样想做某件事,但我能等待。
沉默。不高兴时可以不说话,但不乱发脾气。
哈哈大笑。高兴时像孩子一样放声大笑,随时保持一颗童心。
让你的宝宝从小培养阳光心态
导读:要想孩子成为阳光男孩或阳光女孩,父母首先要有阳光心态。注重从正面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多看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事物,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以健康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
“阳光男孩”、“阳光女孩”是对心理健康、性格开朗孩子的称谓,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宝贝成为阳光儿童。尽管拥有这样的美好愿望,但为什么仍然有不少孩子性格抑郁、心胸不开阔呢?
答案就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生活点滴中,在父母对孩子灌输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时常会不经意发现,有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忽视了正面教育,言谈举止会不知不觉向孩子灌输一些消极的东西。如有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快,便把社会、人际关系看得一团糟,认为这也不如意,那也不顺心。用灰色的心理感染孩子,影响孩子,使本该感受到阳光和鲜花的孩子,幼稚的心灵慢慢蒙上了阴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多半是性格内向、忧郁多疑、心胸不开阔之人。
同样为人父母,我的体会是,阳光心态需要从小培养。要想孩子成为阳光男孩或阳光女孩,父母首先要有阳光心态。注重从正面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多看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事物,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以健康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
孩子参加“我看交警”征文比赛,孩子说:“交警有什么好的,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交警在推搡三轮车工人。”我认为孩子说的是实事,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当时我是医院外科的临床护士,经常遇到交警协助抢救无名伤员的事情。为了让孩子正确认识交警,写出交警的闪光点,我把值班时所遇到的事情告诉了孩子,以便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交警。
为了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人民交警为人民”,在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有意引导他去观察身边的交警,让孩子看到,在炎炎烈日或风雨交加的天气,交警是如何坚守岗位,维护交通秩序的。
孩子很快完成了作文,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慢慢学会了以正确、客观的心态,宽容、善良地对待他人。
也许我并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但在培养孩子阳光性格方面,我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