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巧嘴的王雅婷

发布时间:2021-09-07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爱的童话

小小班那个头上扎八个小辫的小姑娘就是王雅婷。早上,雅婷小鸟一般的飞进教室,看见我和兰兰,总会甜甜的问声老师好。还忘不了和送他来幼儿园的奶奶说声再见,最可爱的是雅婷每次都会送奶奶一个飞吻,那动作,逗得我和兰兰笑个不停。

说雅婷巧嘴,并不是我和兰兰老师夸张,你听,刚到幼儿园的雅婷就开始了演讲,先说妈妈是怎样不小心给她割破了手指,她举着被纱布包着的手指,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手指伤的很重,那表情看起来真的很痛,围观的孩子都露出了同情的目光,我问她流血了没,她竟然反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觉得妈妈给我割出血才算受伤啊?”嘿,崛起的小嘴就说明对我的问题生气了,兰兰老师抱过她,逗她说:“就是,看我们雅婷多疼啊,老师怎么没同情心啊。来,老师看看雅婷的手伤”几句安慰,才让她重新活跃起来,演讲继续 ,从她昨晚在家看的什么电视节目,以及动画片的谁谁谁有多坏,谁谁谁有多可怜,当然,小小演讲家表情也是一流的丰富,到在家妈妈给她做的什么好吃的,别看雅婷小,还是小小的营养家,多喝水、多吃水果能预防感冒,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她都说得头头是道,小小班的孩子们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他,跟着她一会笑,一会惊讶,一会手舞足蹈,一会安安静静。

巧嘴的雅婷在活动课上也是发言最多的孩子,她的问题有时让我和兰兰老师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记得在学习儿歌《大鱼来》时,当我引导孩子想象鱼儿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游,并让孩子想象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等孩子们对大鱼,小鱼,虾蟹产生了兴趣,我便领着孩子们读儿歌"大鱼不来小鱼来,小鱼不来虾蟹来,虾蟹来了小鱼来,小鱼不来大鱼来。”刚读了一遍,小雅婷的问题就来了;“老师,小鱼,大鱼,虾蟹,他们会说话吗?”“不会啊”“那他们怎样知道谁来谁不来?不会说话怎样打电话啊?大海那么大,他们住的地方一定互相离得很远。”我只能用孩子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她:"我们是人,人有人的语言,动物有动物的语言,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也不会打电话,它们会用他们自己方式联络的。”显然雅婷对我的回答不算满意,你看她那半信半疑的样子就知道,像这种问题小小班只有雅婷能问,有次全园老师来小小班听课,看了雅婷的表现,都开玩笑说小小班出了个“十万个为什么”。

巧嘴的王雅婷,你是小小班的骄傲!继续努力吧!小小班的孩子们最喜欢听你的演讲,小小班的我和兰兰老师也最喜欢你提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和兰兰老师一定不忘学习,扩大知识面,以便回答你的问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假装糊涂练就一个巧嘴好宝宝


1、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2、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3、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

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

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4、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5、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

“小霸王”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中班)


第一周:班级里来了位“小霸王”

班级里来了位西瓜太郎式的“小霸王”,人长得很可爱,可脾气实在大。教了这么多年的书,那凶狠样还从没碰到过!餐点、中饭不肯吃,这是小事,下课在教室里乱跑,午睡不肯睡,每天老师都要和他“搏斗”一个多小时,直到他筋疲力尽、睡意来了后才肯睡下。老师说他一声时,他马上也会顶你几句。他会朝着保育员阿姨说:“你话真多,把嘴巴闭起来。”最可气的是,当老师朝他看时,他会双手叉腰,两眼虎视眈眈地也盯着你,有时还要来个武打动作。第一次带孩子们去操场看哥哥、姐姐做早操,他就和大班的老师武打了起来,只因大班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了他一句。他还把自己班里一个老师的脖子也撕破了,还口口声声地说:“明天我还要来抓你!”

一句话,一个非常反叛的“小老头”,软硬不吃,不知他什么时候有改进?下周一定要整整这个“小霸王”了,不然班级常规从何谈起,希望下周有好的现象出现。我期待着……

第二周:“小霸王”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新中班的孩子虽然很多幼儿都上过托儿所,可在托儿所里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又因家长都忙于工作,幼儿的教育和能力培养都相当弱后。故每届新中班的孩子动手能力都相当弱,这届孩子的能力好像更加不理想。

第一次让孩子们做手工,孩子们都不会拿手工纸和手工小剪刀。有的孩子把手工纸放在桌子上,无从下手,真是忙坏了我们老师,班级里的三个老师都下班去帮助和指导孩子们做手工,还忙不过来。可我们的“小霸王”却出奇的静,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剪着他的手工纸,一会儿功夫,手工纸变成了一朵美丽的七色花。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去帮助能力弱的同伴,他听了也很乐于接受我的提议,立马起身去帮助旁边的小伙伴去了。

幼儿园领导决定新班先开家长会,让幼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作画水平,我利用一个下午活动,让孩子们来画画。因知道他们的作画水平,我挑最简单的来教孩子们:用涂鸦的方法来画大大小小的树和五颜六色的花。我给孩子们做了示范,在我示范的时候,只见“小霸王”坐在位置上,嘴里叫喊着:“这个,我不会……”我对他说:“不会没关系,看老师画。”我就不去理会他了,我知道越和他多说话,他会越来事。孩子们开始作画了,真得,有很多孩子一点也不会。我观察“小霸王”,看见他在纸上慢慢地、小心地涂画着,过了一会儿,他走过来问我花的颜色,我告诉他什么颜色都可以,自己想画什么颜色的花,就用这种颜色的油画棒来涂画。时间过得很快,家长们马上要来接孩子了。我走了一圈,看到许多孩子的作品真是不如意,但在不如意中,我也看到了希望,班级里也有那么几个孩子的作品还可以,在这其中就包含了“小霸王”的作品,我奖给这些孩子小金花,让其余的孩子向他们学习。“小霸王”看着自己胸前的小金花,坐得端端正正,我也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了希望。

第三周:“小霸王”不再是“小霸王”了

从第三周开始,“小霸王”不再是“小霸王”了。早上来园,他会乖乖地自觉坐到小椅子上,和同伴们安静地拼搭玩具;早操排队了,他的动作飞快;上课了,他会认真地听讲;午睡了,他会自觉脱掉外套很快地入睡。更好笑的是,老师要分菜、饭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帮助分调羹,还帮老师管理着同伴。在和他的谈心中,我了解到他很要强,每天都想得小金花

插嘴的孩子


班上有一名幼儿叫祺祺,她开朗大方,思维活跃。她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或其他孩子回答时,情不自禁地“插嘴”。几乎每次说的都让我很意外,我为她澎湃的思维、精彩的说法而高兴。面对她的“插嘴”,说实在,我曾经为此而生气、不满,但回头想想,她“插嘴”也只是急切向我、向其他孩子们表达想法而已,也是一种学习欲望呀。这也证明了她投入学习,没有开小差呀!一次我给孩子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当讲到到“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时,杨祁祺又情不自禁地“插嘴”:“老师,还有其他办法呀!还可以用吸管喝水,我们平时喝饮料都用吸管的。”我不禁赞叹。我转而一想,何不把它深入下去?于是说:“你说的好啊!老师为你高兴!那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在老师的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猜测,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没过多久,无数小手举起来,还伴着“我来!”“我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运用地好,运用地恰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孩子们“插嘴”时,并不能排除一些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也许正是在孩子们那种近乎于风马牛不相干的或异想天开的“插嘴”中,埋藏着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善待这些“插嘴”的学生,并因势利导,使这颗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从而促进孩子们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巧妙的惩罚


辉辉是小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欢。但从小生长在家人溺爱的环境里,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辉辉说要天上的星星他不敢摘月亮,这样天长日久,辉辉被被宠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上幼儿园后,成了班里的小霸王,今天不是给这个抓破脸,就是给那个挠破腮。这不,区域活动时间,辉辉把老师分给他们组的玩具统统占为己有,谁也不让动,其他小朋友不高兴了,都跑来告他的状。于是我决定改掉以往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决定用适当的惩罚来改掉他唯我独尊的会毛病,我走到他的身边,没有跟他说任何话,直接把他抢走的玩具分给了其他小朋友,一点也没有留给他,这时他不高兴了,“哇”的一声哭了,我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问他:“辉辉,你为什么哭?”“我没有玩具了!”他哭着回答道。“没有玩具就不高兴了?”我接着问。他停止了哭声点点头,“那你刚才把玩具都抢走了,别的小朋友没有玩具,是不是也不高兴”“是!”他无奈地回答。“那你想一个让你和小朋友都高兴的办法吧!”最后我让辉辉把玩具重新均匀地分给了小朋友,并让小朋友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看着辉辉和小朋友玩得高兴劲,我也偷偷的笑了。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把今天发生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家人,并向他们讲清了溺爱的害处,希望通过家园共育,来培养辉辉的各种良好习惯,他们也答应今后密切配合。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巧妙的惩罚也许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说教的技巧


小班玩玩具是最头疼的事,扔的桌子上、地上都是,等幼儿离园回家老师们再“打扫战场”。对此我也对孩子们进行过多次说教,可效果不明显,使我大伤脑筋。偶发的一件事却使事情有了转机。

一天,幼儿正在高兴地玩玩具,离园时间快到了,我突发奇想,说:“小朋友,你们快要回家了,在你们回家之前我们先把玩具送回家好吗?”有的幼儿一怔,我接着说:“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帮助别人,天已经晚了,玩具和小朋友一样想回家过夜,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吧。”幼儿高兴地收拾玩具,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哎呀,地上还有,快把它们也送回家。”孩子们说着、笑着,一会所有玩具都送回“家”。

从那以后,每当玩完玩具后总是先要把玩具送回家,不再扔的满地是。一句话改变了幼儿的行为,使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情愿变为争先恐后,一句话是幼儿从此养成了好习惯。细细品味,规程中所谈“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的原则,确实为我们的幼教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多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弥补教育中的不足。

孩子插嘴的背后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径相同,有的认真听讲,坐的很神气,有的则是有时会有点走神,还有的孩子更是喜欢在课堂上插嘴。我们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经常会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插嘴”。记得之前我上一节语言课《树真好》,因为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在倾听、学说散文中的话后让幼儿看着图自己创编的,当我出示图片后,孩子们都纷纷举手想要回答,可没等我点名请孩子回答,涵涵已经脱口而出把这幅画的意思说出来了,之后回答的孩子思路就被她局限住了,纷纷照着她的话讲,几次都是这样,次数多了,我也有点生气了,就批评了她,并告诉她老师不请不举手的小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开始插嘴了。

班里像涵涵这样的喜欢“插嘴”的小朋友很多,其实这也是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个年龄段孩子知识面相比而言比较宽,自制力又不够,好胜心又强,总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同,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孩子插嘴还可能是因为对谈论的内容有兴趣,当他们对你说的内容产生好奇时,往往克制不住的会提出问题希望你解答。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孩子插嘴很多情况下都说明孩子们在认真的倾听、积极的参与思考,但不断的“插嘴”又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教师要在平时也学会倾听,当孩子在表达想法时,我们就要用心的去听孩子们讲述,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榜样,知道在别人讲话时应该认真的听;其次,在课前老师就要强调课堂的纪律,给孩子一个提醒;最后,当孩子插嘴时,教师不能去严厉的批评,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们要去肯定孩子的答案,但是要适当给她“冷处理”,如:“你的答案是对的,但是老师不请你回答,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课堂的纪律,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当然,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但是老师也要锲而不舍,坚持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倾听习惯,日复一日,帮助孩子改掉“插嘴”的毛病。

善待孩子的插嘴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

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允许学生“插嘴”。

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自控性差,稍微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教师要打破陈规,营造一种“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从而敢于站起来“插嘴”。

班上有一名幼儿叫杨祁祺,她开朗大方,做事认真,思维活跃,成绩优异。

她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或同学回答时,情不自禁地“插嘴”。

几乎每次说的都让我很意外,我为她澎湃的思维、精彩的说法而高兴。

面对她的“插嘴”,说实在,我曾经为此而生气、不满,但回头想想,她“插嘴”也只是急切向我、向同学们表达想法而已,也是一种学习欲望呀。

这也证明了她投入学习,没有开小差呀!一次我给孩子讲《乌鸦喝水》这则故事,当学习到“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时,杨祁祺又情不自禁地“插嘴”:“老师,还有其他办法呀!还可以用吸管喝水,我们平时喝饮料都用吸管的。

”我不禁赞叹,同学们也热烈鼓起掌,她美美地坐下。

我转而一想,何不把它深入下去?于是说:“你说的好啊!老师为你高兴!那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在老师的鼓励、撩拨下,孩子们大胆想象、猜测,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

没过多久,无数小手举起来,还伴着“我来!”“我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

运用地好,运用地恰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孩子们“插嘴”时,并不能排除一些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也许正是在孩子们那种近乎于风马牛不相干的或异想天开的“插嘴”中,埋藏着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善待这些“插嘴”的学生,并因势利导,使这颗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从而促进孩子们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我是甜嘴巴


还没调来香花幼儿园之前,就听说幼儿园有个礼仪课题,一直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直到来到香花幼儿园园内,才从点滴中感受到孩子之间、老师之间的浓厚的礼仪氛围,礼仪之花早已悄然开放。

“我是甜嘴巴”

每天早晨当我跨入幼儿园,总会迎来两旁的礼仪宝宝甜甜的“老师早。”进入班级以后,随着孩子们一个个来园,也总能听到一声声“老师早,阿姨早,小朋友早。”这一声声简单的话语却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礼貌与懂事,总是让我的心情添加了几抹彩色。

还记得我第一次发小红花时的情景,我刚递给小朋友,就随之而来一句,“谢谢吴老师。”我原以为是个别孩子才这样,没想到每一个孩子接到小红花时都有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孩子们真的是非常有礼貌。

还有一次,我外出听课回来匆忙地进入教室,进班以后孩子们看见我开心地喊了起来,“吴老师好。”还有的说,“吴老师,辛苦了。”小小的话语,却有着巨大的力量,我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甜嘴巴,真是惹人爱!

礼仪当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体现,更体现在行动上。脱下来的衣服孩子们能主动折叠好,午睡时的鞋子能整齐地排列,有好的东西大家懂得了分享……

礼仪是方方面面的,我和孩子们一起学礼仪,践行礼仪,感受礼仪的魅力。

相关推荐

  • 乖巧的嘴巴_幼儿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嘴巴的用处,说出嘴巴可以做什么。 2、学习保护嘴巴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吃的东西若干,ji毛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谜语:...
    2020-04-22 阅读全文
  • 玩游戏培养嘴巧的孩子 导读:发声是学习说话的基础,从宝贝一出生就经常和他咿咿呀呀“说话”,可以逗引宝贝有意识地模仿,并激励他主动发声。 尽管宝贝说话的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但后天环境仍然是影响宝贝语言能力发展速度的更重要的因素...
    2021-08-09 阅读全文
  • 教育笔记:《没有自信的婷婷》 教育笔记:《没有自信的婷婷》 婷婷是个非常内向的小女孩,记得她刚来幼儿园时不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交流沟通,每次和她说话都低着头。脾气也很倔强,但是现在的婷婷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了,上课...
    2020-08-17 阅读全文
  • 练就巧嘴儿童的童谣系列之一 1、满碗饭——红碗饭,黄饭碗,红饭碗盛满碗饭,黄饭碗盛半碗饭,黄饭碗添半碗饭,和红饭碗一样盛了满碗饭。 2、手指头——一个指头拉勾勾,两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系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合一拢,攥...
    2021-06-08 阅读全文
  • 练就巧嘴儿童的童谣系列之二 1、学捏梨——盘里放着一个梨,小丽拿泥学捏梨。眼看着梨,手捏着泥,一会儿捏成一个泥梨,放在盘里比一比,泥梨真梨差不离。送给姐姐小泥梨,奶奶直夸小丽丽。 2、两只小兔——两只小白兔,上山采蘑菇,碰见只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嘴巴的用处,说出嘴巴可以做什么。 2、学习保护嘴巴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吃的东西若干,ji毛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谜语:...

2020-04-22 阅读全文

导读:发声是学习说话的基础,从宝贝一出生就经常和他咿咿呀呀“说话”,可以逗引宝贝有意识地模仿,并激励他主动发声。 尽管宝贝说话的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但后天环境仍然是影响宝贝语言能力发展速度的更重要的因素...

2021-08-09 阅读全文

教育笔记:《没有自信的婷婷》 婷婷是个非常内向的小女孩,记得她刚来幼儿园时不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交流沟通,每次和她说话都低着头。脾气也很倔强,但是现在的婷婷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了,上课...

2020-08-17 阅读全文

1、满碗饭——红碗饭,黄饭碗,红饭碗盛满碗饭,黄饭碗盛半碗饭,黄饭碗添半碗饭,和红饭碗一样盛了满碗饭。 2、手指头——一个指头拉勾勾,两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系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合一拢,攥...

2021-06-08 阅读全文

1、学捏梨——盘里放着一个梨,小丽拿泥学捏梨。眼看着梨,手捏着泥,一会儿捏成一个泥梨,放在盘里比一比,泥梨真梨差不离。送给姐姐小泥梨,奶奶直夸小丽丽。 2、两只小兔——两只小白兔,上山采蘑菇,碰见只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