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

发布时间:2021-07-26 幼儿园说课稿人际关系

天底下各种关系里,最亲密、最纯真、最温馨、最靠谱的莫过于亲子关系,这种关系伴随血脉,纯粹又美好!

可是,我们周围的很多人,甭管是上一代,还是这一代,抑或下一代,却在这样的关系里备受煎熬,遗憾、痛苦、束缚和不解,困惑着我们的身心!

多少父母口出狂言:“如果你不是我的儿子或女儿,我早和你.....” 年轻的爸妈:“要不是生了你,我就不会.....”“你怎么这个德性,我怎么可能生了你这样的......”

作为孩子,除了心里滴血,他也会把这些像针一样的藏在心中,化作自己身上的“刺”,再用让你伤心的方式给你痛苦。相爱相杀,冤冤相报,这样的亲子关系,谈“温馨”,谈“美好”,真的太奢侈!

爱是一个需要“艺术”的字眼,没有父母不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孩子从一开始就不爱自己的爸妈。只是,你的“爱”是否用正确又合理的方式传递给了孩子。

如果你的“爱”本身“畸形”,就不用奢望孩子还能回馈给你让你舒服的“爱”。

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

亲子关系,比教育重要一万倍。我们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

佛教有一个词叫“轮回”,我们不说前世今生的轮回,今生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就像一个又一个轮回。

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就是佛教说的业力。

身体的密码是什么?

身体是四位一体的身体,包含物质体(肉体)、情绪体、心智体、灵体(光体)。心智体也是我们的信念系统,它和情绪体都会在我们的物质身体留下记忆。

举例:一位家人在被灵触调理的过程中,唤醒了她儿时的记忆,她看到了自己对父母的恨,一边释放自己的情绪(情绪体解锁),

一边对父母表达:对不起,是我没有看到你们的爱,你们已经尽力给了我所有(心智体转化)。瞬间,她背部的气结包块消失。

心智体(父母不爱我)和情绪体(恨)都在她的物质身体留下了痕迹,这份痕迹切断了她与父母深度的连接(爱的感受和体验),甚至影响着她和其他生命的关系,

因为来自父母的爱是生命力量的源头。而通过灵触我们物质身体,给予物质身体以柔软的爱,情绪体和心智体自动解锁和转化,光体也得到净化和升级。

她打通的不只是物质身体的气结,生命就仿佛打开了一扇爱的大门,光明和力量向她涌来,这就是身体的的神奇和美妙之处。

灵触到底是什么?

灵——是让自己的灵性成长!就是往內观,不要往外求!(灵 是自度)

触——是手法,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手相连,薪火相传,是触疗,是通过我们的手法疗愈他人(触 是 度人)

灵触就是自度度人的一种快速神奇的法门!灵五行属火,触五行属金,灵是来自火星的男人,触是来自金星的女人!

灵触 就是通过灵触师(慢 连贯 不费力)的手法,使人达到( 松 静 定 空)的状态!

松 全身心 放松!静 是安静心静是平静,是静谧,是静穆!

定 是身定心定的一种状态,是安定是安稳是不动的不变的!

空 就是无我的状态!

疗愈者和被疗愈者同时达到 松 静 定 空的最佳状态!同频共振,同体大悲排汗~排气~哭泣~呕吐~流鼻涕等等!哭泣者灵性之像悟性之征也!(疗愈自然而然的发生!就这么简单!)

灵触不是治病的,是疗愈灵魂的!

灵触的理念是——身体是灵魂的显示器!

每个人的身体是圆满具足的,身体本身没有病,而灵魂是累生累世的一些神经记忆!所以说,它出了差错就会生病!

灵触催眠 就是疗愈人的灵魂,灵触疗愈师不是医生!没有医生职业从业资格,也不强调效果,但实际疗愈过程中会创造很多非常好的效果。

这就是灵触的 奇妙之处!

如果您真心的想了解

建议有缘的您走进灵触催眠疗愈工坊 亲身体验,过多的语言无法形容,面对体验~语言是最苍白无力的,体验后才知,真实不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风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由此形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就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成功与失败。我们常说看孩子基本可了解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古代成功人士大多都有着严谨的家风,如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是“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晚清重臣曾国藩,他著有《曾国藩家书》,他的家训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以此来要求子女,一直为后人所传承。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发现在现代家庭中,因对孩子要求的高低不同和对孩子需求的反应敏感不同,存在权威、专制、溺爱、忽视四种家庭教养类型。试问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家教类型呢?

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是这样的:

夫妻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试问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能培养出真正有教养的文明人吗?

如一次谈话问孩子,你喜欢家里的谁呢?孩子说:“我喜欢姥姥。”“为什么?”“因为姥姥从来不打我。”“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时打我,爸爸有时还打妈妈。”在孩子稚嫩的话语中,一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显而易见。所以这就是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忽视维系良好家风的结果。

另外一个家庭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家风。如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在家里,通常是孩子当小主持人报节目,妈妈上前去表演,跳舞等。自娱自乐,欢声笑语洋溢在家庭中;业余时间还一起亲子运动、参加户外活动等。

显而易见,这不同的家风,培养出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家庭中不能没有歌声和笑声,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家庭中必须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庭中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也需要活泼、幽默。如果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父母如果总绷着脸,孩子反而会敬而远之;相反与孩子嬉笑打闹,不仅不会让家长有失“威严”,反而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良好的亲子沟通,孩子会更加信任你,反而和你更近。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对孩子的重要性了。

总之,通过营造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建构文明和谐的家风,能有效提高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健康向上家风,开始行动吧!

改变亲子关系从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入手


在商场、游乐园或者街心公园里,你一定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妈妈站在电梯里,对着电梯外正在放声大哭的不足3岁的孩子说:“你哭,你再哭!你要是这么不听话,我就自己一个人回家,把你扔在这!”于是,孩子一脸茫然,既恐慌又有些无助,在一旁的妈妈也显得特别无奈和挫败。

在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们经常会有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这种挫败,不是单纯的对于一件事情做不好而产生的一种失望,而是掺杂了很多对孩子不服管教的担忧、对孩子如此不成材的焦虑,又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去跟孩子沟通,但是丝毫不懂得他想要什么的一种无奈。所以,当孩子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出一些与平时不一样的情绪变化时,我们几近崩溃的情绪就淹没了理智,口不择言地说出了很多伤害孩子的话。但是,在我们表现焦虑发脾气的时候,常常是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变化和他内在的心里需求的。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情绪变化,他们的反常行为常常是因为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在与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妈妈又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着急,行为也会越来越反常。

在遇到孩子不听话、表现异常时,不要忽视他们的情绪变化。要尽量地想着宝宝其实不是在故意捣乱,而是心理上有其他的需求,只是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出来。我们只有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才能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用无尽包容的母爱去理解和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从而让他们的情绪逐渐回归稳定。

家教经验: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教经验: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风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由此形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就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成功与失败。我们常说看孩子基本可了解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古代成功人士大多都有着严谨的家风,如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是“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晚清重臣曾国藩,他著有《曾国藩家书》,他的家训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以此来要求子女,一直为后人所传承。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发现在现代家庭中,因对孩子要求的高低不同和对孩子需求的反应敏感不同,存在权威、专制、溺爱、忽视四种家庭教养类型。试问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家教类型呢?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是这样的:夫妻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试问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能培养出真正有教养的文明人吗?如一次谈话问孩子,你喜欢家里的谁呢?孩子说:“我喜欢姥姥。”“为什么?”“因为姥姥从来不打我。”“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时打我,爸爸有时还打妈妈。”在孩子稚嫩的话语中,一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显而易见。所以这就是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忽视维系良好家风的结果。

另外一个家庭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家风。如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在家里,通常是孩子当小主持人报节目,妈妈上前去表演,跳舞等。自娱自乐,欢声笑语洋溢在家庭中;业余时间还一起亲子运动、参加户外活动等。

显而易见,这不同的家风,培养出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家庭中不能没有歌声和笑声,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家庭中必须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庭中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也需要活泼、幽默。如果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父母如果总绷着脸,孩子反而会敬而远之;相反与孩子嬉笑打闹,不仅不会让家长有失“威严”,反而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良好的亲子沟通,孩子会更加信任你,反而和你更近。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对孩子的重要性了。

总之,通过营造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建构文明和谐的家风,能有效提高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健康向上家风,开始行动吧!

家教知识: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教知识: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风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由此形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就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成功与失败。我们常说看孩子基本可了解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古代成功人士大多都有着严谨的家风,如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是“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晚清重臣曾国藩,他著有《曾国藩家书》,他的家训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以此来要求子女,一直为后人所传承。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发现在现代家庭中,因对孩子要求的高低不同和对孩子需求的反应敏感不同,存在权威、专制、溺爱、忽视四种家庭教养类型。试问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家教类型呢?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是这样的:夫妻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试问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能培养出真正有教养的文明人吗?如一次谈话问孩子,你喜欢家里的谁呢?孩子说:“我喜欢姥姥。”“为什么?”“因为姥姥从来不打我。”“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时打我,爸爸有时还打妈妈。”在孩子稚嫩的话语中,一个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显而易见。所以这就是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忽视维系良好家风的结果。

另外一个家庭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家风。如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在家里,通常是孩子当小主持人报节目,妈妈上前去表演,跳舞等。自娱自乐,欢声笑语洋溢在家庭中;业余时间还一起亲子运动、参加户外活动等。

显而易见,这不同的家风,培养出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家庭中不能没有歌声和笑声,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家庭中必须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庭中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也需要活泼、幽默。如果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父母总绷着脸,孩子反而会敬而远之;相反与孩子嬉笑打闹,不仅不会让家长有失“威严”,反而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良好的亲子沟通,孩子会更加信任你,反而和你更近。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对孩子的重要性了。

总之,通过营造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建构文明和谐的家风,能有效提高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健康向上家风,开始行动

要改变孩子 先改变家长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有家长问:

1岁3个月宝宝脾气急躁,怎样叫她平静下来?

解答

脾气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性格”。用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话说,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环境影响的“合金”。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脾气是由两元素组成:一是天生的成分(神经类型),二是后天环境的影响。由此,人的性格便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前者决定性格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则决定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

刚出生的孩子之间性格差异也是存在的,但差异很小。比如有的孩子哭声很小,而且有时有会儿;有的则哭声很大,哭起来没完没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性格差异会逐步增大。

脾气急躁,就是遇到不称心的事马上激动不安、生气、发怒,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应该纠正。

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在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家长的诱导下,能够发生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新的良好的性格类型。家长要树立信心。

我向来主张“孩子生病,家长吃药。”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一是家长要加强自身修炼,强化自我克制能力,遇到孩子急躁,家长不急躁,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左右。因为家长管教孩子急躁时的态度会暗示、影响孩子。

二是家长要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急躁还要坚持循循善诱,态度要温和,不要太强势、太冲动。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简单、粗暴、武断,企图以家长的强势迫使孩子就范会适得其反。

三是家长的心态要放平和,不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解决孩子脾气急躁的问题,不要指望一次根除,万事大吉,要允许有反复。

四是遇到孩子情绪高度激动时,家长也可以做出必要的暂时的让步、妥协,有利于破解“顶牛”、“僵持”势态,缓解紧张关系。因为高度激动时刻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的,待以后寻机管教。

五是家长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暂时缓解孩子的情绪。

六是如果孩子不听劝导、总是暴躁的话,家人可以延缓表态,利用“时间的帮助”,等孩子情绪自行平静下来再表态、处理。

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家里人谁也不搭理他,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暴躁使家长忍无可忍,从而迫使反省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断绝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被孤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实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惩罚。

八是孩子脾气急躁,很可能是受家长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家长要切实加强性格方面的自身修养,用温和性格感染、影响孩子,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要改变孩子 先改变家长》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有家长问:1岁3个月宝宝脾气急躁,怎样叫她平静下来?

解答

脾气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性格”。用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话说,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环境影响的“合金”。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脾气是由两元素组成:一是天生的成分(神经类型),二是后天环境的影响。由此,人的性格便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前者决定性格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则决定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

刚出生的孩子之间性格差异也是存在的,但差异很小。比如有的孩子哭声很小,而且有时有会儿;有的则哭声很大,哭起来没完没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性格差异会逐步增大。

脾气急躁,就是遇到不称心的事马上激动不安、生气、发怒,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应该纠正。

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在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家长的诱导下,能够发生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新的良好的性格类型。家长要树立信心。

我向来主张“孩子生病,家长吃药。”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一是家长要加强自身修炼,强化自我克制能力,遇到孩子急躁,家长不急躁,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左右。因为家长管教孩子急躁时的态度会暗示、影响孩子。

二是家长要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急躁还要坚持循循善诱,态度要温和,不要太强势、太冲动。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简单、粗暴、武断,企图以家长的强势迫使孩子就范会适得其反。

三是家长的心态要放平和,不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解决孩子脾气急躁的问题,不要指望一次根除,万事大吉,要允许有反复。

四是遇到孩子情绪高度激动时,家长也可以做出必要的暂时的让步、妥协,有利于破解“顶牛”、“僵持”势态,缓解紧张关系。因为高度激动时刻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的,待以后寻机管教。

五是家长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暂时缓解孩子的情绪。

六是如果孩子不听劝导、总是暴躁的话,家人可以延缓表态,利用“时间的帮助”,等孩子情绪自行平静下来再表态、处理。

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家里人谁也不搭理他,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暴躁使家长忍无可忍,从而迫使反省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断绝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被孤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实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惩罚。

八是孩子脾气急躁,很可能是受家长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家长要切实加强性格方面的自身修养,用温和性格感染、影响孩子,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吧!


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吧!昨天我过生日,收到许多朋友的问侯,一朋友还远道而来送我一捧鲜花,这让我很是意外也倍感欣喜。人是精神的动物,因为被朋友惦记,所以心生感动呢。

我过生日,高兴,也就很放松,所以对儿子态度也变好,他也因为我过生日,一大早就告诉我,不会跟我“计较”,不再跟我争吵。我一笑了之。细想他放假以来,我陪他在家,可能精力不再分散,专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满眼都看到他的不是,自然心情不爽地总要说他几句,他想当然地就跟我干了,母子俩争呼不断也是由此而生。

许多朋友看了我的博文听了我跟儿子的争斗后都笑着指出我有点更年期啊,鸡蛋里挑骨头,眼光都随着儿子转,关注太多,所以自然就对儿子心生不满,建议我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一下态度和做法,只有你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

这道理我懂,也经常说别人啊,可事到临头,自己总会控制不住自己。既然如此,那咱也是个知错就改的人。昨天我开始改变,一大早就问儿子今天的打算,他说干这干那,我听罢告诉他,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当天的任务,只有完成任务了才可以出去玩!然后我俩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

上午我做了生日蛋糕,他过来帮忙,然后我看书听音乐做瑜伽,他写作业吹葫芦丝,两不干预,结果一上午我俩相安无事,他有点磨蹭,我忍住也不吱声,下午依然如此。在我没有干涉的情况下,他顺利完成当天规定的任务,傍晚出去骑自行车两小时。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我乐,嘿,今天挺好,我俩没有争吵呢。

今天上午同昨天一样,交待完后各干各的,看他依然磨蹭,几次想冲过去提醒他一次但都忍住了,有一次悄悄溜进他的房间,看他正在看书,也没敢吱声就又溜了出来,他或许是知道我这是无声地提醒了吧,一会功夫听到他吹葫芦丝的声音,呵呵,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想想,有时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他不听咱的吩咐就会火冒三丈地指责他不听话不听劝,觉得这孩子越长越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呵呵,可是想想,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们为什么要强压他听我们的话?我们所说的话都正确吗?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也有不定性偷懒的时侯,我们也不能全然不管不顾任由他自由发展,适当的提醒监督还是必要的啊!

要想改变孩子的一些习惯,一些做法,首当其冲应该先改变的倒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我们改变了,自然孩子就会改变,这两天我深有体会,当然我们这些父母身上的恶习并不比孩子少多少,想要一下子扭转改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天改变一点点,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要我们愿意改变,相信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大概如此吧。

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吧!从今天做起,做孩子的榜样!

相关推荐

  • 改变从现在开始读后感 探索“改变从现在开始读后感”的秘密内容接下来请阅读,请认真对待本文并参考。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基础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在作品这本书当中描述的一些情节,让阅读者会留下深刻印象。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
    2024-07-13 阅读全文
  • 改变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句子四十六条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改变自己便从此刻开始。哪些改变自己的励志句子特别令人受用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改变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句子”,欢迎您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8-27 阅读全文
  • 改变从自律开始演讲稿分享(5篇) 演讲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了,每当我们需要参加自律的演讲时,演讲是否精彩,取决于是否提前准备好关于自律的演讲稿。演讲有不断完善自我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身价值,哪些好的自律的演讲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改变从自律开始演讲稿,感谢您的参阅。...
    2022-11-1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家风改变,孩子改变 家风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由此形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就直接影响...
    2020-10-14 阅读全文
  • 改变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们班新来了五个小朋友。有三周岁半的,又不满四周岁的,其中赵宇浩小朋友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每次到幼儿园都是泪眼汪汪的来,来到后就跟在我的身后像个小跟屁虫,不管我做什么只要不出教室他就像影...
    2021-10-06 阅读全文

探索“改变从现在开始读后感”的秘密内容接下来请阅读,请认真对待本文并参考。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基础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在作品这本书当中描述的一些情节,让阅读者会留下深刻印象。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

2024-07-13 阅读全文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改变自己便从此刻开始。哪些改变自己的励志句子特别令人受用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改变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句子”,欢迎您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8-27 阅读全文

演讲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了,每当我们需要参加自律的演讲时,演讲是否精彩,取决于是否提前准备好关于自律的演讲稿。演讲有不断完善自我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身价值,哪些好的自律的演讲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改变从自律开始演讲稿,感谢您的参阅。...

2022-11-11 阅读全文

家风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由此形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也就直接影响...

2020-10-14 阅读全文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们班新来了五个小朋友。有三周岁半的,又不满四周岁的,其中赵宇浩小朋友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每次到幼儿园都是泪眼汪汪的来,来到后就跟在我的身后像个小跟屁虫,不管我做什么只要不出教室他就像影...

2021-10-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