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报纸墩的新玩法
发布时间:2021-06-10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户外运动游戏的时候,运动场地上放着许多的报纸墩,那是设计让小朋友们踩着练习平衡能力的,阳阳特别爱玩这个游戏,最近几天他开始对着这些个报纸墩产生了新玩法,他先是用一个报纸墩进行跨越,每次都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之后,他又把几个报墩叠放在一起,用力跳上报墩,再跳下来,呵呵,屡屡成功之后的他又不满足现状,只见他把报墩一个个摆开,学者青蛙的样子,在报墩上跳来跳去,他把报墩变成河里的荷叶了。看见这种情况,我便让其他幼儿观察了他:“瞧,阳阳有了新的玩法了。”其他孩子呢,看了以后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收玩具的时间到了,我让孩子们自己去收报墩,看看他们到底有了哪些想法?他们有的把报墩放成一长条,“过河”“跳远比赛”忙的不亦乐乎。
“一物多玩”是运动游戏中最常见的形式,当教师发现幼儿的创新游戏行为,应及时给与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也带动其他幼儿,帮助他们收集了更多的游戏创意,最终实现了报墩游戏玩法的“五花八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小游戏,多玩法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玩游戏时没有耐心,很多时候家长精心准备的游戏,孩子们往往玩两下就没有兴趣了,这让家长非常头疼。
我认为和孩子们玩游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用心,其次家长还需要开动脑筋,让一种游戏适应多种场合,多种玩法。因为孩子喜欢奇思妙想。可能他在这一刻是这样的想法,在下一刻就变成其他想法了。
之前听家长说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坐公交和地铁时一直喧闹,只有玩手机能使他安静但是又觉得玩手机伤害眼睛。于是我建议家长在公交车上可以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若孩子赢了,孩子要求家长背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由孩子来定),若家长赢了,家长可要求孩子背任意一首在学校学的古诗或者是儿歌。这样孩子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就会学会很多东西。
在家里玩这个游戏,若孩子赢,孩子可以让妈妈给他做好吃的,若家长赢,家长让孩子做一项家务劳动。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可以掌握很多的劳动技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
其实很多游戏看似单调乏味,但是只要家长用心想出各种玩法,孩子们会非常喜欢,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小游戏稍加变化,加入家长的智慧,孩子一定会获益匪浅。
教育随笔:“撕”纸
连续几天了,走进我们的活动室,首先看见的是满地的碎纸,打扫完了,过一段时间还是会有,我屡禁不止,怎么回事呢?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一是破坏了环境卫生;二是使孩子养成了乱扔、乱撕纸的不良习惯。我想不如将错就错,搞一次“撕纸大王”比赛活动,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同时还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和美育教育,一举多得呢!于是,周三下午组织我班进行了“撕纸大王”比赛活动。我宣布了比赛的规则、内容以及要求。比赛开始了,孩子们迅速动手,接着就听到活动室内撕纸的哧……哧……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撕完纸就忙着往准备好的纸上粘贴,孩子们各显身手,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高涨的气氛,兴高采烈的场面,让我高兴万分!我一边指导孩子作业一边进行了随机教育,提醒孩子不要把碎纸弄到地面上,不要把胶水弄到桌子上和衣服上,注意卫生。
时间到了,我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收集起来,让孩子们自己当评委,评出今天的“撕纸大王”经过展示作品,大家评议。最后选出了孙浩杰小朋友为“撕纸大王”,并送给了孙浩杰小朋友一只小星星作为奖励。本次活动还设了一个特别奖“爱清洁的好孩子”,这个奖被赵广毅小朋友夺得。因为赵广毅小朋友不但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碎纸,还主动把地面上的碎纸都捡了起来。我借题发挥,发动孩子向赵广毅小朋友学习,不乱扔纸,做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孩子们深受启发,从此之后,室内再也没有乱扔纸的现象了。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把孩子们的一些不良习惯渗透到活动中进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老器械新玩法
教育随笔:户外活动老器械新玩法
在运动游戏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常常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我觉得教师对幼儿的支持、鼓励是幼儿积极参与“一物多玩”的源泉和动力。
每一种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一些常见器械。如沙包、呼啦圈、泡沫垫、绳子等都可以创造性的老器械新玩法。如晨间锻炼活动中,我组织小朋友玩沙包,首先发给他们体育器械,让孩子体验玩沙包的乐趣。待小朋友活动结束,休息的时间,我集合小朋友,让她们说说沙包的各种玩法。于是,小朋友们纷纷演示起来。虽然有的小朋友虽在玩,但是玩得不好,我对一些小朋友的玩法点头赞许。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己尝试玩法,鼓励幼儿通过玩,通过跑、跳、滚、投、钻等方法,老师只充当“旁观者”不动声色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及时对幼儿独特的地方进行评价,不断刺激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
我们在思考一物多玩时通常局限在一种器械上,而多种器械组合其实可以发挥它更大的价值。例如:多种体育器材与钻圈的组合玩法:1.老鼠钻洞:将由长筒袜子和棉花做的小老鼠拖带着赶进钻圈中。2.赶小猪:准备报纸做的曲棍球和一些小球当成“小猪”孩子们要赶着这些“小猪”进“猪圈”。
3.小鱼钻网洞:将两只钻圈之间拿绳子编织成网状,孩子们学小鱼游行钻过网洞。
4.火车进山洞:有一个孩子做火车司机孩子们排着队弓背钻圈通过山洞。激发了幼儿对球类区的极大兴趣,发挥了材料的价值,发展幼儿抛球、滚球等技能,在运动的同时也激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创新新玩法。这样就可以将原有的玩法拓展开,通过多种材料的组合实现更大的价值,
老器械新玩法,不仅使体育器械的教育功能发挥最大化,也使户外活动的内容到形式更加新颖和有趣,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激发幼儿的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随笔:会湿的纸
在科学区尧尧拿起一张挂历纸和一张餐巾纸放到水盆里,他对阿宝说:“你看挂历纸半天才湿,餐巾纸放进水就湿了”。阿宝说:“那咱们想个办法让它湿得慢一点”。尧尧自言自语说:“挂历纸厚餐巾纸薄”。阿宝说:“让挂历纸在下面餐巾纸在上面”。就见他俩拿起餐巾纸往水盆里的挂历纸上一放,餐巾纸还是湿得很快。尧尧说:“不行,还是一样会湿,再想想怎么办”。两个人又开始琢磨了,拿各种各样的纸试来试去。阿宝说:“咱们给它放到船里不就湿不了了。”两个人用牛皮纸、挂历纸、手工纸折了小船把餐巾纸放到船里,再小心翼翼的把小船放到水里,餐巾纸终于不湿了,两个人高兴极了。尧尧和阿宝是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细小的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力,还喜欢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此次活动中,尧尧和阿宝能够根据科学区的操作材料大胆探索,不但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挂历纸和餐巾纸遇到水之后的不同变化(挂历纸湿的慢,餐巾纸湿的快)。针对发现的情况,他们能够分析总结出原因(挂历纸厚餐巾纸薄),并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怎么样才能够让它们放在水里不湿)并最终总结出了方法(放在小船里就不湿了)。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过程。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育随笔:“我的”玩具
事件实录: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黄线上,然后玩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A最喜欢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时间,他都会围在玩具筐周围,尝试着伸进箱子摆弄一会玩具。今天我在给小朋友们盛汤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一看,只见A的两只手把汽车紧紧地攥着,正张开嘴巴准备用咬来反抗,而一边的B则心急的大叫:“给我,你给我!”我连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但是他们还是在争抢玩具。我连忙把玩具从A手中拿走,问:“要是抢玩具,玩具宝宝就归我了哦。”我先安抚在哭的B,再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来抢。”我问B:“那你记得陈老师说过,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B说:“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说:“要问他能不能借我玩。”我说:“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问,那嘴巴可以用来咬人吗?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诉他不要来抢玩具。”“B,那你再用小嘴巴问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马上同意说:“可以。”
分析、思考:
虽然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A他在常规这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如有时间就去玩区域里的玩具、集体在活动中随意走动等自由散漫的行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时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会去别人手里抢。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让A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满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说道理的时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时候会动手、咬人。因此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争抢玩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手。还有,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想办法让A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如表扬、冷处理等,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教育随笔:想玩玩具的南南
教育随笔:想玩玩具的南南
饭后,孩子们都在玩喜欢的玩具。突然听到轩轩在喊:“你干嘛,给我呀,给我呀……”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南南走到了轩轩的位置上正抢着轩轩的玩具。我说:“南南,你别抢,玩具筐里还有许多的玩具,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去拿一个玩。”南南听了以后走到玩具筐边翻捡了起来。没过一会儿,轩轩又喊了起来:“把我的玩具给我呀!”我一看,又是南南……
玩具整理好以后,我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并把南南叫到了身边,告诉他玩具要到玩具框里拿,如果喜欢别人的玩具要等别人玩好了再拿,或者可以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请问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我对南南说:“假如你想玩我的玩具,你怎么问我拿?”南南马上接着说:“你要玩我玩具。”我马上纠正说:“你要问我:‘我能玩你的玩具吗?’”南南也跟着说:“我能玩玩具吗?”
南南喜欢玩玩具,而且特别喜欢玩那辆小火车,因此他看见轩轩在玩时候就直接过去拿了。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想玩就拿,因此与轩轩之间发生了争抢。其实,争抢玩具在小班的年龄段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家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并不懂得到了集体里该如何玩玩具。通过今天的事件,我也正好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再现当时的情境,并让越越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说。
接着我还改编了一个故事《怕痛的玩具》,讲述了玩具宝宝两种不同的遭遇:争抢和谦让,让孩子在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了解玩具宝宝喜欢谦让的孩子,并学说:请你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
教育随笔:小贴纸的诱惑
幼儿升入中班以后,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较小班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我和谈老师商量,以发放小贴纸作为每天的奖励方式。如果幼儿和自身相比,吃饭有进步,看图书时能安静,不打扰别人;安静自主入睡;有序排队;做事不拖拉等等,我们就可以奖励一个小贴纸,贴在自己的抽屉上,一周得到小贴纸最多的幼儿,即可获得一次特权。如当一次小老师等。
每天吃饭很慢的诚诚,今天没有发呆,没有和别人聊天,而是安静的吃着饭。今天他没有拖拉到最后一个。吃完以后很兴奋的跑来告诉我:老师,我吃完了,我可以有小贴画吗?我点点头,说:如果你每天都能吃饭这么快,那就更棒了!诚诚高兴的笑了。
下午起床后,诚诚就走到我面前问我:老师,小贴画什么时候发呀?我说:等你们吃完点心以后就会发。他开心的点头说:我一会吃点心也要吃的快快的。
一日活动中每时每刻都有孩子进步的足迹,如:今天有的孩子吃饭好了,可以奖励一颗;有的孩子做事部拖拉了,可以得一颗;集体活动时专注的参与;做操进步了可以得到一颗;午睡好了可以得到一颗等等。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机会,也有了努力的目标。孩子有了动力,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常规习惯也好了很多。
自从这个方法实施以后,果然初见成效。孩子们有事没事就跑到自己的相片前伸着可爱的小手数着自己有几颗星了。我们还准备布置一面墙,面墙壁上制作“今天你进步了吗”?是我们亲手用漂亮的卡纸做的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上边贴有宝贝们的照片,来鼓励孩子的进步,同时也锻炼孩子数学方面的能力。
中班阶段,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自己的思想,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就不能和小班一样了,各种常规习惯都要严格要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发展。但在要求的同时要纵向比较,不能横向比较,尊重个性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步的时候及时肯定,犯错的时候要引导幼儿积极改正。同时,作为教师要懂得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作用,让孩子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