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分析:尊重孩子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1-06-02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案例:

阿铭年龄虽小,却是班上的“捣蛋鬼”。这不,大家都在画可爱的樟树,阿铭却把画面弄得乱糟糟。旁边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在画鬼,乱七八糟!”我看了一眼,确实很乱,不过阿铭很投入,一边画还一边自言自语呢。我想:这不正是《纲要》提倡的“自由表达表现”吗?只是画面实在太乱了,不过他心里肯定有他的想法。于是我走过去轻轻地问:“阿铭,你肯定在画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阿铭脱口而出:“迷宫。”我继续问他:“哦!你这个迷宫好复杂哦,颜色挺漂亮的,怎么走啊?”阿铭摇摇头:“不知道。”我提示他说:“一定要有出口才能玩哦。”阿铭说:“我不会写起点、终点”原来他是不会写字!看来他的确是玩过迷宫,说明他不是在乱画画,只是没按老师的内容画。于是我说:“我教你写吧!”按照他的意思,我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写了“起点”、“终点”,然后对小朋友说:“阿铭不是乱画画,他画的是迷宫。阿铭会教你们玩的。”阿铭神气极了,认真地把作品装在作业袋中。

分析:

虽说画画是孩子们的挚爱,可阿铭画的画却不敢“恭维”,他的绘画水平达不到五岁小朋友的要求,处于涂鸦期的绘画水平,喜欢在自言自语的乱涂乱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带有纯粹的游戏性和随意性。但他的语能力和思维水平又达到了五岁孩子的发展要求。因此,当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时,他表现出了表达自己意识并企图和成人或伙伴交流思想的意图,并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迅速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在老师的支持、引导、帮助下,由“乱七八糟”的图画变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智力游戏图,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对绘画的兴趣。

反思:

对这类幼儿,老师要在尊重幼儿的想法以及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引导他按照活动要求完成作品。相信有了老师的激励和引导,阿铭一定会在绘画活动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幼儿园案例分析:保护孩子的自尊


保护孩子的自尊

案例背景: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和集体尊重的愿望和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各种表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状况。自尊心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发展进取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强的儿童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智力发展好,凡事充满自信;而丧失自尊心的儿童则过低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缺乏自尊心,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看来,自尊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健康领域也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我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平时多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何前卫是我班一个长得有点特别的男孩,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那个小的眼睛是由于眼睑下垂造成的,这成为了小朋友歧视他的理由,让他感到很自卑。

刚开始接这个班,我并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之间有什么言论也不清楚,只是觉得这个男孩子不太活泼,怕生害羞,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跟小伙伴玩,有时尿裤了也不敢跟老师说。由于平时都是他的奶奶接送,从没见过他父母,我以为是老人包办、溺爱,不善教养,或者是孩子缺少父母之爱造成的。一天我趁他奶奶来接他的时候了解情况。他奶奶告诉我何前卫在家是个做事认真,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只是班里有些孩子欺负他、歧视他,不跟他玩,就是因为他的眼睛有一个是残疾的,所以他很自卑,孤独,不敢表达自己的愿望。

为了让小朋友不再欺负和歧视何前卫,让他重新自信和快乐起来,我和班里的其他老师平时都比较关心他、多鼓励他,尽量找机会让他表现自己,并在孩子面前表扬他,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我跟几位老师商量对策,又找有关幼儿心理的资料看看,我觉得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想改变他,就要改变孩子对他的看法,归根究底就是老师如何用一个完美的说法把他的缺陷变成优点。让他拥有自尊,从而获得自信。

又到了一个可以让孩子拿自己心爱玩具来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的日子,有个男孩子今天拿了心爱的玩具枪来,很多男孩子都可以玩他的枪,但何前卫却不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何前卫有个眼睛小很难看,我不喜欢他,所以不给他玩。”其他孩子也同意这个看法。这时我看到一个男孩用枪瞄准某样东西要闭一只眼睛,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的恶意也不批评,就让这个男孩子表演开枪瞄准的动作。当他闭一只眼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都说是为了开枪更准些。这时候我就说了:“其实我们班的何前卫天生就是一个神枪手,因为他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不用刻意闭一只眼,随便用眼睛一看,就可以瞄准目标。以后他长大了,要当解放军或警察,先选中他然后才轮到你们。”这时我看到何前卫眼睛放光,脸上露出意想不到的笑容,而其他孩子表现得对他很羡慕。然后我问何前卫:“你想当解放军和警察吗?”他开心地点点头。我又对他说:“你要当解放军和警察还有一个条件:要勇敢大胆,敢讲,敢说,敢做”他使劲地点点头。“另外,解放军和警察爱帮助人,会用眼睛观察不好的现象并及时报告。你做得到吗?”我继续问。“做得到!”他大声地回答。

从此,何前卫变了,变得自信快乐了,而且孩子们推选他当班里的小警察,有事就找他帮忙,他也乐此不彼。所以我相信孩子拥有了自尊,找到了自信,才能快乐起来。

案例分析:

自尊、自信是孪生兄弟,没有自尊,就没有自信。自信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是不会快乐的,要与同伴和睦相处也会有困难。本文中的何前卫由于五官的缺陷,被小朋友瞧不起,伤了自尊,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不敢言语,难与伙伴建立友好关系,表现的很孤独,给自己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我在本事例中,用一个美丽的谎言,帮他建立了自尊,从新获得了自信。

案例反思:

自信心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起点,是儿童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因此,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尊与自信是每个老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1、建设民主式的班级气氛

健康、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是儿童身心发育的最佳环境,是给孩子以勇气力量和自信的源泉。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尽量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意见,但当孩子的想法说法不对,要求不合理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杜绝孩子当中有歧视别人弱点和缺陷的行为。

2、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儿童自我形象是指儿童对于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儿童的自尊心紧密相关。教师应注意不要用静止的眼光对孩子作不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对孩子的能力和行为的负反应不要过多,要充分信任孩子,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优点,克服缺点。当孩子取得成功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当孩子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激励他们从失败中奋起,让他们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

3、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时应注意:我们应该批评的是孩子的言行而不是孩子本身,即对事不对人,这样就不致于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每个健全人最基本的需要,自尊是上进的基础和动力,自信是成功的钥匙,老师只有给幼儿以最大的信任,最必要的指导,最实际的帮助,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歌词内容。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让我很感动。

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我和幼儿一起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喵呜……喵呜”突然,叶可鉴小朋友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当时,我为了整节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便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继续着我们的歌表演,其它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到“小叶子”的这一疑问,他们仍然快乐地跟着我“喵呜……喵呜”地模仿着小花猫。我想,大家都跟着我说“喵呜”,叶可鉴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跟着学的。其实不然,当我们再度表演时,叶可鉴依然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这次她的语气更加果断了,近乎是一种质问的口气。刚才我对她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现在的她要讨回一番公道似的。面对孩子的再次提问,我不能只顾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了,此时,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回答叶可鉴这个问题。我首先表扬了叶可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小朋友,其次建议大家一起听听她的提议,我们一起来学学她说的“啊呜”,用“啊呜”声来学小花猫叫。果不其然,孩子们学得兴致高昂,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啊呜……啊呜……”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仿佛花儿一般在我眼前绽放!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仅仅是两个区别不太大的字,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仅仅是两个字,居然可以带给孩子们如此之大的快乐!

案例分析:

本次的青年教师分层公开教研活动是本学期我在园内部唯一的一次开课机会,也是我在这届小班新生第一次开课,面对那么多客人老师,孩子们没有任何拘束感,很放松,也很投入,让我万分庆幸自己拥有着这群无邪地小精灵。

《小猫》这节小班音乐活动我参考了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做了许多修改。周三上午在小(4)班试上后,发现很多环节不能很好的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有些环节不紧凑,孩子们兴趣索然。讨教多位资深老教师之后,我对自己的

教案做了部分修改与调整。在修改调整的同时,我也想当然的对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做了改动。在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上,歌曲学小猫叫声的部分本就是叶可鉴小朋友所提议的“啊呜……啊呜”,可我觉得这样的叫声不像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倒像是一头凶猛的大狮子,这和我的活动设计大相径庭,于是我便改为我们耳熟能详“喵呜”。没有想到我的这一小小修改竟被叶可鉴“一语道破”。

“为什么当时我在参考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时没有考虑“啊呜”的用意呢?”

“为什么没有考虑明明“啊呜”声像大狮子,为什么陈淑琴这样的资深学者没有修改呢?”

我在修改歌词的时候太大意了,根本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夸张的动作,他们喜欢夸张的表情。正如我们早操中小猴子学做操的动作,老师领操时总是觉得蹦跳的动作太多,跳起来很吃力。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乐于那样快乐的蹦跳动作,每做到这个动作,我们都能在孩子的脸上找到他们抑制不住的快乐与兴奋。这样的快乐既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

幼儿园《纲要》早已提出要尊重幼儿,一切为了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贯彻深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运用这样的原理,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一些细节的把握上,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总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设计活动,或许孩子会很听话的配合我们继续着我们的设计方案,可那不是他们的天性,一想到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扭曲了孩子的纯真和无邪,一种无比的罪恶感油然而升,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

叶可鉴虽然打断了我的活动进行,但是她给了我一种启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的,可以说,在我给孩子上课的同时,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

案例:案例分析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


案例:一天美术活动课的内容是《有趣的海底世界》,杪杪小朋友在海底里画了许多热带鱼、海龟、海马和海草,颜色鲜艳,她的画面干净而且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赞赏地摸了摸杪杪的头,就去巡视其他活动。当我再次回到杪杪的身边时,刚才那幅美丽的画面已黑色色块破坏得面目全非!我本想批评她的,可一想还是听听她的话吧,原来杪杪的故事里这里的海水被污染了,上面的黑色块原来是海里油船排放的污水!她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排污水!多美好的愿望呀!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并非风平浪静,杪杪的想像完全合理。

分析:教师全面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上面案例中杪杪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保护幼儿的创造萌芽,全面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是何等重要!评价幼儿美术作品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要评价幼儿画的好还是不好,画的像还是不像,要让幼儿说说他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有一个宽容度。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所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比幼儿绘画结果完美更为重要。

幼儿园案例分析:不想与亲人分开的孩子


九月开学这天,寄宿班里来了很多新生,有一个孩子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总爱把头压低、藏在柜子后面;自选活动时,他不太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一人在美工区里一幅接一幅地画下去,头也不抬;户外游戏时,大家都玩得淋漓尽致,笑得前仰后合,而他却甩开老师的手,站在一旁冷漠地看着大家;穿衣服时,他坐在小椅子上发呆,不知道在思考什么,每当我走过去询问他时,他就会睁着黑亮黑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不说话。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月。

他叫蔻蔻,一个和我有着类似成长经历的男孩,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自从妈妈要求将小哥俩分在不同的班级,蔻蔻的笑脸就消失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快乐起来。

一开始,我就小心地疼爱他,可是蔻蔻太敏感,总是排斥我的一番好意,连带对身边的同伴也总是一付拒绝的神情。小朋友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选择了疏远他。看到蔻蔻的失落,我真希望可以走近他一些,让他信赖我。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滑梯上开心地玩着,蔻蔻则是围着滑梯走了一圈又一圈,我走过去对他说:“走,李老师带你去个地方。”蔻蔻终于有反应了,回了我一句:“去哪儿?”我说:“跟着我走,就知道了。”我将蔻蔻带到另一个滑梯处,因为蔻蔻的哥哥嘉嘉正在那里玩,蔻蔻看到嘉嘉时的反应吓了我一跳。蔻蔻说:“嘉嘉,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好想你。”蔻蔻说完便使劲地搂着哥哥的脖子,生怕哥哥从自己的面前消失。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的心里特别感动,好像也回到童年,和妹妹拉着手捉蝴蝶,不舍得分开。到该回去的时间了,我拉着蔻蔻的手,蔻蔻抬起头看着我,似乎要说些什么,但又咽了回去。

解读:

这是我走近蔻蔻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我可以读懂,我可以排解他的烦恼,实现他的期待。

蔻蔻妈妈将小哥俩分开是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否则双胞胎总在一起的话会互相依赖,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也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关键是影响了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但是,双胞胎的心灵是相通的,和哥哥分开让蔻蔻非常不适应。这种分离之痛在常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可对双胞胎不一样。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和体会,当初双胞胎妹妹和我分开时,彼此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痛苦,极度的不安会加深对彼此强烈的想念。

早上起床,蔻蔻一直赖床不起,老师叫了好几次,蔻蔻不情愿地坐起来,便开始发脾气,扔拖鞋,伸出小拳头要打张老师。身边的小朋友看见了都说:“蔻蔻,你这样做不对。”蔻蔻似乎听不进去大家的话,还是很生气。我走过去对他说:“来,孩子,你看那是谁?”蔻蔻马上和我一起走到窗户前,透过窗户的玻璃,看到对面的班级,哥哥嘉嘉已经站在他们班的窗户前向这里张望了,看到蔻蔻出现,嘉嘉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传递给蔻蔻一个信息:“你要加油,哥哥会陪着你。”看到嘉嘉,蔻蔻的情绪稳定了许多,轻轻走到座位上,开始平静地穿衣服。我蹲下来说:“以后我们每天早上都来窗户前看哥哥,和哥哥比一比,谁做事情快,好吗?”蔻蔻双手捧起我的脸,“嗯”了一声,这一声让我激动不已。

解读:

蔻蔻能够捧起我的脸,主动拉近我和他的距离,说明我们的关系又进了一步。蔻蔻一直都以哥哥为榜样,很信任哥哥,我相信,如果看到哥哥很适应班级生活,积极面对,一定会对他有影响。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机会,让哥哥用积极的情绪带动弟弟,也让蔻蔻再一次感觉到,老师能够猜懂他的小心思,真心实意地帮助他,相信蔻蔻会慢慢对我产生信赖。

晚间活动时,大家都在玩猜名字的游戏,可蔻蔻躲在柜子后面,老师和小朋友再三邀请他,他还是拒绝了。我看到他看着大家玩,似乎也被游戏吸引了,几次都露出了笑容。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来吧,和大家一起玩,好吗?”蔻蔻摇头。我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参加,这样吧,我和你一组,我们俩一起猜好吗?”蔻蔻犹豫了一下,答应了。玩的过程中,蔻蔻紧紧抓着我的手。游戏结束后,蔻蔻还拉着我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解读:

离开哥哥,蔻蔻要学会自己去适应,变得独立和勇敢。作为老师,我要伸出双手,用我的陪伴使蔻蔻感觉到温暖,让他不再恐惧,给他鼓励和信心,让他坚强起来。

午睡时,蔻蔻要求我坐在他的床边陪他,我答应了。这时,我的双胞胎妹妹来找我,她和我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蔻蔻好奇地看着我们两个人,偷偷地乐了。妹妹走后,蔻蔻说:“你们两个和我们两个一样,都是双胞胎。”我说:“是的,我是双胞胎姐姐,你是双胞胎弟弟。我和妹妹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是我们会彼此惦记着对方,你们也这样,是吗?”蔻蔻说:“是的。”我亲了亲蔻蔻:“你就把我当作你最信任的哥哥,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你就说出来让我帮助你,好吗?”蔻蔻搂着我,悄悄地对我说了一句:“我喜欢你。”

解读:

能够和蔻蔻走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是双胞胎,我比别人更能体会到他的情绪和需要。但是,我相信,关键在于通过我的悉心付出,取得他的信任,并成为他新的依恋对象。

自从和蔻蔻拉近了距离,我开始发现,原来蔻蔻有着开朗的一面,他开始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不再躲到柜子后面,他开始积极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交流他的想法和见闻,现在的蔻-蔻都能够勇敢自信地在大家面前演奏小提琴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也会有烦恼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观察孩子细微之处的变化,解开他们内心中不为人知的小烦恼和小秘密,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揣摩他们的忧伤和快乐,化解他们心中的烦恼和焦虑,伸出可信赖的双手给予他们帮助,从而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关推荐

  • 案例: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
    2021-05-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案例分析:保护孩子的自尊 保护孩子的自尊 案例背景: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和集体尊重的愿望和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各种表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状况。自尊心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发展进取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强的儿童勇于...
    2021-06-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指南》中之指出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当孩子想要向要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当孩子主动和你...
    2021-06-19 阅读全文
  •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案例:案例分析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 案例:一天美术活动课的内容是《有趣的海底世界》,杪杪小朋友在海底里画了许多热带鱼、海龟、海马和海草,颜色鲜艳,她的画面干净而且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赞赏地摸了摸杪杪的头,就去巡视其他活动。当...
    2021-05-21 阅读全文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

2021-05-20 阅读全文

保护孩子的自尊 案例背景: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和集体尊重的愿望和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各种表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状况。自尊心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发展进取的一种原动力。自尊心强的儿童勇于...

2021-06-02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指南》中之指出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当孩子想要向要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当孩子主动和你...

2021-06-19 阅读全文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

2021-05-27 阅读全文

案例:一天美术活动课的内容是《有趣的海底世界》,杪杪小朋友在海底里画了许多热带鱼、海龟、海马和海草,颜色鲜艳,她的画面干净而且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赞赏地摸了摸杪杪的头,就去巡视其他活动。当...

2021-05-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