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主题反思:幼儿园真好

发布时间:2021-05-28 教学案例反思 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案例

九月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我们小三班迎来了一张张既好奇又兴奋的小脸蛋,说实在,自他们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紧张胆怯,哭着要回家找妈妈、奶奶。为了让小朋友快快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两位老师想出了很多办法。

为了消除幼儿的陌生感,我们带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的各个地方,认识了大班、中班的老师和小朋友,厨房的叔叔、阿姨等,我们还特别在班级的墙面上布置了猫妈妈和猫宝宝、兔爸爸和兔宝宝、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小朋友们可喜欢了。有一次在生成课上,小猫咪“告诉”老师每天上学路上如果有一条漂亮的马路该有多好啊!于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想办法给小动物们铺一条好看的马路,接着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好看的水粉颜料和一大张白纸,每个孩子都睁大了双眼,准备跃跃欲试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看到水粉颜料,也是第一次作画,而且又是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孩子们能不动心吗?好在我们在暑假的亲子班上都有过手指点画的经验,我先请了一个能力较强的孩子,请他示范给小朋友们看看,当他小心翼翼地并且是郑重其事地“铺”上一颗颗五彩小石子时,许多小朋友都高兴地鼓起掌来,于是我又陆陆续续地请了一些幼儿上来一同铺路。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表情,我想幼儿园真是孩子们发挥的一个好舞台。当我把孩子们铺的大马路贴到墙上去,并学着兔妈妈的话对孩子们说:“宝宝,你看!小三班的小朋友为我们铺了一条这么漂亮的马路,以后我上幼儿就方便多了。”“谢谢,谢谢小三班的小朋友。”这时有的小朋友说“不用谢”这样的礼貌用语,我连忙表扬了这个小朋友,一些孩子也跟着讲起来,这时我听到两个争执声说:“这是‘小河’。”我突然灵感想到,这不正是幼儿生成的“小河”吗?我连忙接口到:“对啊!,我们再给小动物造一条小河,让它们每天都能在河边看美丽的风景吧!”听我这样一说,小朋友们都急着要帮忙。“我来!我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又向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小河是什么样子的呢?”对换于小班的小朋友,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这群孩子,生活经验比较有局限性,语言表达能力还不丰富,被我这样一问就不知怎么回答了,于是我慢慢引导孩子想象:小河是什么颜色的?-----绿色、蓝色。最后决定用一种颜色-----蓝色来表示小河。河水是怎么动的?扭来扭去、像小蛇……有的幼儿理解了老师的话,举手说:“老师,我来画小河?”于是我请了崔捷辰上来,原来我会想他会一笔画出曲线形(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这时孩子凭自己的理解用手指点画的方式,以点状组成了曲线来表示,边画边说小河是弯弯的。“孩子的世界永远是个未知数!”这使我发现小班的孩子虽然能力有限,可他们还是超出了老师所能想到的。最后,我将孩子们事先印好的各自的小手折成一朵朵小花,再添上绿叶,装点了整个主题墙面,这下原本冷清地墙面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我鼓励孩子们去比一比哪朵小花是自己的,孩子们开开心心地上来比划着自己的小手,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成果出来后,我根据这幅形象的画面编了一个小故事给幼儿欣赏,语言的发展要点就是用“谢谢!”“你好!”“再见”“高高兴兴”这些美丽的词语,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整个活动是在开学的后几周完成的,有些匆忙,事后我也总结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问题一:幼儿事先缺乏生活体验

在活动中出现的小石子铺的马路、小河,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观察的并不多,所以老师应该事先适当地安排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小池塘,适当地在观察中让幼儿体会水的流动,注意观察水的颜色,走一走鹅卵石铺成的路,这样有了丰富充足的体验后,幼儿的兴趣会更浓,也更容易接受新的信息。

问题二:材料投放形式单一

在整个添画过程中,我都运用了水粉颜料,材料投放不多,从手印画到手指点画,幼儿局限于这一形式,所以也就有了崔捷辰用点来画成曲线表示小河的形式,在日后的活动中我可以多投放一些绘画工具,如:油画棒、粉笔、记号笔、彩纸等。

这次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也是对于二期课改的一种尝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主要综合了语言、绘画、音乐等课程,摆脱了老师教幼儿学的基本模式,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也在游戏中开心的增长了本领。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九月主题反思


小班入园阶段是幼儿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幼儿园环境的关键期。幼儿入园前在家中倍受呵护和关爱,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比较模糊。在幼儿园新生入园时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不适现象:哭闹不止、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有的甚至自由散漫、不受约束。因此为了让幼儿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围绕幼儿园真好这个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幼儿能更快的熟悉幼儿园环境,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够友好的和同伴交往。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并能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初步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及有同伴的快乐。

记录一: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孩子们陆续来园了,老的幼儿主动与老师问好以后,就自主活动起来。有些新的孩子却哭着抱着自带玩具,坐在旁边不肯说话;渐渐的,吴卫未、和陈雯哭的越来越厉害了,我怎么劝也不听,这时,我看见蒋卓豪和小雪几个老生玩的很开心,我就叫来他们和他们一起玩。几个孩子开始帮助他们搬来椅子教他们两个搭起积木来,渐渐的他们不哭了,不一会儿,就兴高采烈的在搭积木了。

交流分享中,我有意识地向两个哭的幼儿问:“你今天和哪位好朋友一起玩的?玩的开心吗?”他们笑着说:“开心。和这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的”。并指着蒋卓豪和小雪。我又问:“那你上幼儿园高兴吗?”他们说:“高兴,幼儿园真好”。

孩子之间成为朋友是一件很快的,很简单的事情。也能吸引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但朋友之间还不是很了解,甚至还叫不出朋友的名字。因此,产生活动哈罗,我的朋友,来熟悉朋友。

记录二:哈罗,我的朋友

首先通过幼儿带来得照片布置墙面,使幼儿初步了解园内环境,熟悉同伴,减少幼儿紧张情绪和不安全感,激发幼儿入园愿望。然后通过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和同伴有亲切。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只在一刹那,他们指着自己好朋友的照片,互相叫着名字。陶晨蕾在没来幼儿园看到男生害怕,现在也和男孩子交朋友了。做游戏时也和主动和男孩子交朋友年,相互抱一抱。

反思:

通过我们这个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孩子们都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了,对幼儿园的环境也不在陌生了,对同伴之间也熟悉了。活动也能够按常规开展,特别是个别如:陶晨蕾、陈雯等幼儿从没上过幼儿园,在交往和生活习惯上存在着问题,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也逐渐改善了。让幼儿感受与朋友玩的快乐与意义。

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了,也体会到了和同伴交往的快乐,学会了交朋友的方法,提高了幼儿交往能力及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

对策:1、继续感受与好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并引导幼儿能互相帮助。

2、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的朋友。

案例: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反思


在以水果为脉络的各个活动中,其实不是让幼儿知道并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而是要获得与真实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水果沙拉》,是让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剥水果,了解水果还有其他的吃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水果全家福》,在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的同时,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装扮的水果和工具、材料,进行装扮。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美感。活动《瓜娃娃》。在有节奏儿歌中,幼儿区分了哪些水果类的瓜,哪些是蔬菜类的瓜。

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得到了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种水果,并与自己的孩子收集各种水果的图片。这使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具有生命力的,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案例:水果主题反思


設計活動的背景

有一次,在午餐吃水果時,兩位幼兒互相討論著喜歡吃哪種水果?一位說蘋果,另一位說香蕉。他們的意見感染了部分幼兒的情緒,他們紛紛加入表達意見,並且各自說出所喜愛的水果種類。為此,我設計了“水果”這一主題。

教師因應幼兒的興趣而設計這個主題正好切合杜威〔DEWEYJ.,1859-1952〕教育的歷程包含兩個因素:第一是課程的設計與教材選擇必須顧及幼兒個人的能力、興趣、需要和習慣。第二是教材應取自實際的生活。

正如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們都很喜歡吃水果,因此對水果特別感興趣,他們會互相議論水果的味道及顏色。教師因此設計這個課題是能夠顧及幼兒的興趣並能掀起全班的學習情緒,加上水果對幼兒來說是有實際的生活經驗,能夠提供實際刺激作思考,便能將學習發揮高度效能,達到學習最佳目的。

設計活動的過程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他們共同探討主題活動。於是與幼兒一起進行一次投票,表決幼兒希望研究哪種水果,經過表決統計出有8位幼兒(即67%)都希望研究蘋果。由於蘋果是一種極普通的水果,無論從幼兒對它的了解和認識,或是資料的收集和課程的展開,都比較容易把握,而且蘋果的特性、外型、用途和常識均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研究價值。最後經全班同意後,請家長協助幼兒回家搜集有關蘋果的資料。

根據陳淑琦<幼兒教育課程設計>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表達意見,共同完成課程的設計,成為課程的主人,才是開放教育的信念。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能夠鼓勵幼兒參與設計活動,讓幼兒表達自己意見,並設計出這個課題“蘋果”,能夠達到開放教育的信念。

之後,我將課室設計成一個蘋果園,在活動角中擺放不同的蘋果書籍、圖片、玩具及剪報以激發幼兒的思考及學習動機。

根據美

國科學教育家布魯納(Bruner1950)主張〔在實際教學情境中,安排有利學習發現各種結果的情境,利用學生主動探索的好奇心,引起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習區提供多元選擇的機會,可以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

在活動中,幼兒探索一邊進行探索,一邊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帶回校的物品。(如蘋果模型、真實蘋果及圖片等)他們都能與別人分享資料,並且能產生問題,如:“蘋果有幾多種顏色?”“蘋果裡面是怎樣?”於是他們去進行探索。幼兒在不同的活動中進行探索,包括:觀察蘋果的顏色、觸摸蘋果的形狀、研究蘋果的內部結構、品嚐蘋果的味道等。經過探索後,他們會將自己的經驗統整並得出新的觀點,包括:蘋果不只有紅色,還有青色及黃色;蘋果有果皮、果肉、果核;蘋果可以做水果、沙律及煲湯。根據鄭美蓮杜陳聲珮(2003)

教師於活動中曾介入協助幼兒建構知識,如幼兒看見青蘋果時說出綠色,於是教師糾正幼兒為青色;教師亦有提問幼兒除了紅色的蘋果,還有什麼顏色?如何將蘋果切開?這樣便能使幼兒作出思考,達成知識建構。

根據陳淑敏(2001)

根據杜威(Dewey,1933,p.106-107)認為若沒有思考的因素,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

根據皮亞傑對認知建構的觀點,個體具有自我調節的基模體系。為了平衡心智,個體就主動地把已有的經驗作出連繫,將新舊概念作量(同化)或質(調節)上的轉變,以創造新的經驗(皮亞傑1986)。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讓幼兒作出思考,經過同化,調適後將舊有經驗統整,加上新經驗,便成為新知識。如教師問幼兒蘋果裡面有怎麼?幼兒會猜裡面有蘋果肉,但當切開後還有果核時,他們便要將經驗重整,把紅色果皮,白色果肉,黑色果核連在一起,成為蘋果的新知識。

在活動中得著

起初對於在幼小班實行設計活動是覺得沒有可能的事情,但當我看過鄭美蓮杜陳聲珮(2003)

透過這次成功的經驗,我能掌握到教學的重點是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提供多方面的刺激及探索的機會給幼兒發展,設計多些以幼兒為中心的活動給幼兒,讓他們於互動間彼此學習。

加上本班是全日制的幼兒,教師有更多時間及空間給予機會讓幼兒於自由時間探索,幼兒於校內的時間越長,我們接觸他們的機會越多,更應好好把握這些時間讓幼兒進行不同的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

今次個人功課與小組功課均使我對課程設計上獲益良多,如小組功課有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大家可以互補不足或互相提點,一同分享成果,但個人功課只可就著個人學校的特點加以發揮,這只可以自己鑽研,不過也讓自己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班的幼兒,這是一大得著。今後定必為更多幼兒設計切合幼兒興趣的課程。

案例:主题活动反思


十二月份是一个多变的季节,所以我们将大主题活动定为“身边的变化”。我在与孩子们相处了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觉了许多孩子们的不同的变化。孩子从一开始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吃了;有的孩子从一开始的自言自语到现在喜欢与同伴一同交往了。看到身边孩子们的这番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我的脑海里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变化呢?

活动一:轱辘轱辘转

首先,我们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去发现。从亲子活动班开始,我们就发现许多孩子对于玩具小汽车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轱辘轱辘转”这样一个小主题活动,再加上我们小区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地铁轻轨站附近,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有生活经验,“二期课改”也倡导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教师环境布置相结合,所以我们就将背景环境设计成了“马路与轨道交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是什么?现阶段,这种在预设中进行生成的理念较适合小班的活动,同时我也发现小朋友们对小椅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时会把小椅子当成小汽车推着开,有时几名幼儿合作将小椅子搬在一起当成汽车来开。可是,幼儿在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往往不懂得保护自己或者是爱护幼儿园的小椅子,有时会有一些小椅子被小朋友们这样拖来拖去,出现损坏的现象;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朋友被椅子绊倒。何不将安全教育同幼儿的兴趣作一个整合呢?当小朋友看到主题墙上的背景都兴奋地举起小手说这是轻轨,接着我们就从这一话题中进行引申,提出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问题1:你乘过轻轨吗?问题2:你乘轻轨到哪里?问题3:乘轻轨快吗?幼儿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答着这些问题,同时老师也对孩子的语言进行丰富,如“长长的轻轨。”“速度很快。”“很漂亮的。”孩子们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会了数量、颜色等简单的概念。同时也学会了“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交通规则,当我提议:“让我们也来变一辆轻轨列车吧!”孩子们真得是拍双手拍双脚来庆贺。只见孩子们一个一个有秩序地挨着个,井井有条地搬着小椅子排排坐,并没有争抢的现象出现,这时出现了一个难点:小椅子没地方放了,怎么办?只听朱宝说到:“把小椅子转个弯放。”“是个好主意,让我们来试试看。”“噢,成功!”小朋友高兴地拍起手来。“好,现在开始开车,注意!红灯停,绿灯行。”我说道。我双手分别拿着红、绿两块色板,让幼儿根据指示灯来开车,这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从玩中学的乐趣。

活动二:小不点儿

接下来我们开展了“小不点儿”的活动,在认识大----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体验大----小的变化。这一次我们也从孩子身边出发,首先请家长配合将家中的“全家福”带到幼儿园,以“说说我家人”的形式展开,让幼儿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从中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们可喜欢让大家认识自己家里的长辈了,一个个都自豪举着手中的照片,谢君琪开心地告诉同伴:“这是我的爸爸,这是他在埃菲尔铁塔拍的。这是我妈妈,她在马来西亚拍的。”孩子们从同伴口中认识了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与马来西亚,这种生生互动比老师单一的传授效果好得多。

反思问题:

我班开展的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地方,同时也会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自从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相应的游戏时间变得少了,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案例:主题活动总反思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沐浴着春的阳光,嗅着春的清香,这是一次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中班主题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由语言、艺术、观察、实践等几方面交叉、综合来完成教学目标。我深刻的体会到:

1、由于是预定的计划,因而对于目标以及在实践中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教师可以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

2、在活动过程,我们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

3、由于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

4、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案例:“ 冬天”的主题反思


飞扬的雪花带来了寒冷的冬天,我们的主题活动——冬天也诞生在这个时刻,真是不谋而合。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下雪的情景和变化,探讨关于下雪和雪花的知识。虽然改变了一些教学计划,但孩子们一样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主题活动还设计了制作、剪贴活动,结合元旦联欢活动,剪贴窗花,做拉花,排节目等,使幼儿感受到冬天里节日的快乐。通过活动“动物过冬”使幼儿了解动物的不同方式,知道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散文诗“云和风儿”使幼儿从感受到散文诗的语言美。幼儿通过“认识日历”、“我长大了,我进步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知道自己长大了一岁,对新的一年有美好的憧憬。

通过组织幼儿观察冬天的天气的变化,花草树木的变化,人们服饰的变化,启发幼儿感知冬天天气,让幼儿体验冬天的美丽。让幼儿知道冬天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享受冬天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愿意参加户外活动,不怕冷,鼓励幼儿冬天愿意参加户外活动,不怕寒冷,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相关推荐

  • 小班主题教案:幼儿园真好 【主题说明】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心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这意味着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幼儿面对的将不是他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
    2020-01-07 阅读全文
  • 托班主题教案:幼儿园真好 活动设计意图: 孩子们从一个比较熟悉的环境到了另一个陌生环境。他们必然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焦虑的情绪,我们此时的工作不仅是创设一个温馨、舒适、安全、可靠、充满童趣的新环境,还要安排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来缓解...
    2020-09-0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
    2022-02-0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真好》含反思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园大班教案《树真好》含反思”,希望能为...
    2022-07-1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有朋友真好》教案与反思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教案写好,编写教案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怎样才能让教案实现教学活动?也许"幼儿园《有朋友真好》教案与反思"就是你要找的,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2022-12-15 阅读全文

【主题说明】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心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这意味着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幼儿面对的将不是他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

2020-01-07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意图: 孩子们从一个比较熟悉的环境到了另一个陌生环境。他们必然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焦虑的情绪,我们此时的工作不仅是创设一个温馨、舒适、安全、可靠、充满童趣的新环境,还要安排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来缓解...

2020-09-08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

2022-02-07 阅读全文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园大班教案《树真好》含反思”,希望能为...

2022-07-15 阅读全文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教案写好,编写教案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怎样才能让教案实现教学活动?也许"幼儿园《有朋友真好》教案与反思"就是你要找的,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2022-12-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