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让点名换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1-05-24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每天早上的点名成了一种惯例,小朋友对点名也就是随口用一句“到”就完事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点过自己后,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开始左右讲话,这点很令我苦恼。

无意中,在一篇杂志中看到,一位老师的点名方式非常不一般,她要求小朋友在听到自己名字后,立即起来说一句广告词,小朋友兴趣非常浓。我在想,这种方式用在我们班能否见效呢?第二天早上点名时,我把这种点名方式说给小朋友听,不过,我没让小朋友非得说广告词不可,我要求他们说一句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老师说,也可以是对小朋友说,还可以说说你喜欢的人、事、物等等。

一下子,小朋友思绪打开了。开始点名了,我发现平时感觉上课不怎么样的小朋友竟然能说出一句话,在我的提醒下,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这天早上,我发现通过这种点名方式,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了,因为大家都在思考着我要说一句什么话?或他会说什么?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小朋友要把话讲完整,讲通顺,虽然我用这种方式没几天,但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带给幼儿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由此,我感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不断的变换自己的各种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我们的幼儿,让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活动。[工作总结之家 WWW.dg15.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中午我在值午睡时,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就像班里的小新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不停的翻来翻去,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有一次,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到嘉禾小朋友睡得真香,还有卓艺小朋友、还有博文小朋友她们都快睡着了。”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文迪小朋友睡得很好,还有臣翌。”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起床的时候到了,我们班里有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弱,穿裤子很慢。我这时候会说:“今天豆豆肯定穿得快快的,不会最后一个从午睡房里出来,对不对?小朋友给他们加加油好吗?”果然,她穿衣服的速度显然比平时快了很多,不会在床上慢吞吞的,很快就穿好了衣服。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随笔:换种方式试一试


根据园领导的安排,今年我带小班,多年来我带惯了大班,已经熟悉了大班孩子的日常活动,对于大班各个环节的活动已游刃有余了。现在面对哭闹不止的小班孩子,我却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抱抱这个,那个又来争着要抱了,而且越哭越凶,记得当时我嗓子都哑了,可是还是没辙,这可怎么办?

一天,我忽然灵机一动,当哄劝不起作用时,用“试一试”的方法看看如何。书函就是一个特别能哭好闹的孩子,不管哪个老师来哄劝,总是不听,当老师来抱她的时候,还抓伤了老师。于是,当她再次入园时,我就对她说:“书函,如果今天你不哭,老师会很高兴,你和小朋友们也会很开心,老师还会抱抱你,而且还会奖励你一颗小星星,不信你就试一试。”第一天的实验还算有效,第二天早上,书函来到幼儿园刚想哭时,我就立刻提醒她:“你试一试不哭看看老师高兴不高兴?”她抹了一把即将掉出的眼泪没有哭,我高兴的表扬了她,还抱了抱她,亲了亲她,并问:“你看老师高兴不高兴?”“高兴。”随即她也笑了。后来我连续用这种方法坚持了一段时间,书函再没有哭过,而且还变成了一个活泼、懂事的好孩子了。

孩子年龄小,遇到新鲜的事物或环境,总不能自如地去面对,那感觉就像一个人坠入了无底洞似的,感到很无助,想想自己小时候离开妈妈的那种感觉,就更能体会孩子们此时的心情了,这是很正常的。此时,成人的安慰和鼓励是很重要的,它能化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而且他们会把你当成最信任的人,不几天就会跟在你屁股后面成了你的“小尾巴”,不信,你不妨也试一试。

教育随笔:换一种方式的收获


郁斌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他没办法。

午餐时,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安静地坐下来准备吃饭了,可是郁斌还在大声地讲话并不停地摆弄着凳子,一会儿把凳子举过头顶,险些砸到别的小朋友,一会儿又不考虑自己的安全站在凳子上面跳下来。等饭菜都发好了,郁斌拿起筷子就往鼻孔里面塞,多次提醒仍然没有效果,于是,我决定先把他的筷子收起来,期望他能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但是他非但没有,反而把错误进一步扩大,干脆在活动室里面来回跑动,或去玩一边的玩具,又或去碰倒别人的饭碗,最后搞得整个进餐过程就像是他自己的“个人表演秀”,不仅他自己不能好好吃饭,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户外活动时,郁斌就更象是一头脱了缰的“野马”,根本就不听指挥了。我正在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切西瓜”的游戏,郁斌则自己一个人跑到操场里面的草地上打滚,又跑到滑梯边窜上跳下地,甚至头朝下从滑梯上滑下来,不管我怎么叫就是不归队。

每次郁斌犯了错误,我几乎都是用很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按照我所要求的来改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郁斌的态度比我还硬,收效甚微,达不到我所想要的效果,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却发现郁斌竟然很乐意地把他的错误改了过来。那天,又到午睡时间,郁斌又“故伎重演”,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趴在床上翘起屁股发出怪叫,一会又把被子盖住全身,弓起身子,在被子里面“跳舞”,还不时抬起头来看看我是否在看他,可就是不睡觉,我看到这样,刚想生气发作,像往常一样好好地批评他,可转念一想,每次我都以这样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可他却并不吃这一套,这次不如给他来点“糖衣炮弹”,看看效果如何。于是,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用批评的方式来要求他做好,而是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背,在他耳边小声地说:“老师刚才都看见了,我知道你很聪明,也很想表演,但是为什么不把你的聪明用在好的方面呢?比如你现在不如好好睡觉,等睡醒了,我们起床后再在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演,好吗?”也许是一直以来都习惯了老师对他犯错误后的严厉批评,不知道也从来没见过老师也会这么柔声细语地跟他提要求,郁斌两只眼睛发亮,接着很听话地点了点头,然后乖乖地躺下来睡觉,再没有二话。

看着郁斌的表现,我突然很自责也觉得很感动,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一个误区里面徘徊,以为对待这些调皮的孩子只能是“严师出高徒”,只能是严厉点再严厉点,不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或许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更适合他们!自从那次之后,我便更加多地留意起郁斌并且给了他更多的关怀,因为我开始明白,他那么调皮并不是他的本意,或许他在用这种方式传达着一个信息,一个我们还没接收到的信息那就是希望别人注意他、关心他的信息,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而已。于是,我决定从家长方面入手,多了解一些情况,原来,郁斌的家长工作都很忙,经常不在家,父母亲都疏于照顾他,很少关注他,于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在家郁斌也喜欢用做出各种反常的动作这样极端的方式以期引起父母对他的关心,但是,遗憾的是,家长却跟我一样,未能很好地考虑到孩子的要求和感受,只是一味地指责,导致孩子变本加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开始用另外一种教育方法,我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平时尽量多关注孩子,并尝试着给他分派些他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使他感觉到别人时刻都在关心着他。渐渐地,郁斌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的调皮了,变得越来越乖巧了,但是乖巧中又透着些许的机灵,真是可爱极了,到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全班小朋友的榜样,并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起到带头的作用,真正成为了我们班的“大哥大”。

在这个案例中,刚开始的时候我未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因此,使问题处于一种不恰当的强化环境氛围当中,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我通过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明白了真正原因所在,并针对这一原因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个案例,让我明白同样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入孩子的内心去了解孩子的真正所想、真正所需,同时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孩子因为其家庭的背景不同,因此情况存在着各种差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平时应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所以,请给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吧!

换个方式来点名


换个方式来点名

在幼儿园,晨检是一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晨检这个环节询问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查看孩子是否随身携带不安全物品等等。最后是“点名”时间,这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而且每每人数还没点完,嗡嗡之声便不绝入耳。孩子们不是交头接耳,就是摸摸索索。可能是孩子们不喜欢这一枯燥乏味的形式,我们也是又累又生气。怎么办呢?

又到点名时间了,我无奈的重复着这件乏味的事。孩子们的应答之声也还是千篇一律的“到”。当点到周强时,他来了句“zhe”,孩子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我也忍不住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然有了灵感。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重新点名,你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答到,但是要答得和别人不一样才行”。之后便是阵阵笑声回荡在活动室里,有的说“老师好。”有的说“老师我喜欢你。”其中有个孩子说“喜洋洋”。我问他为什说喜洋洋,他说“因为我喜欢喜羊羊”。孩子们各自回答着不同的话语。点完名了,看着满脸笑意的每个孩子,我问“今天你们高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高兴。”我又说“我们以后每天这样来点名,大家说好吗?”又是整齐而响亮的回答。“好”。

突发奇想换个方式来点名,结果是皆大欢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语言发展与快乐情绪的培养中,点名顺利结束。而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孩子们的每一天,就应该是快乐的。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刘**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办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感觉,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那天,孩子们已开始游戏,一转身我发现身后的刘**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就马上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正扒在美劳区的地上捡别的幼儿剪下的废纸,我决定"放纵"他一次,只见他把那些碎纸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些正方形小块连起来,稍加装饰后居然就变成了一列火车,没想到几张废纸那么吸引他,他会玩的那么津津有味。虽然那火车并不起眼,没有买的漂亮,可整个过程刘**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项重要工程。那列火车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好,都争着看,争着玩,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许的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戏结束,都始终管好自己。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决定还他自由,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刘**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衡量他们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喜好,给他们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换种方式让孩子认识错误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美术课,在活动前我对幼儿说要注意卫生,不要在桌子上画画。

活动结束后我把幼儿的美术作品收集起来,这是魏世玲跑过来告诉我:“老师,你看这个桌子上有彩笔画”。

我一看,可不是桌子被画的五颜六色。

这时已有几个孩子围过来,他们一边用眼观察我的表情,一边说“不是我画的”,以前我遇到这种事情,总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顿。

今天也许是因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眼神,我改变了主意,而是笑着说“画的真棒”是谁画的呀?“我”阳阳自豪的说,我引导孩子们一起看那副画:太阳、小鸟、花。

这时伟豪小声说:“老师你不是说桌子上不能画画吗”?“对呀”!我假装醒悟的说:“画的不错,可惜画错地方了”。

这时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很多画在桌子上的缺点,最后伟豪和阳阳一起找来了抹布,大家认真的擦起桌子来,边擦还边说: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在桌子上画画!现在我班的孩子每次美术课都很注意卫生,并且都把自己画的画交给我,我把它们放到活动角中,以此来激励幼儿。

教育随笔: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教育随笔: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幼儿园里已经小有名气,大部分老师认识他。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不简单,四岁就成了‘明星’”,我也曾开玩笑地对家长说:“你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自由人’”。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三、四岁的“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四岁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教育随笔:教育需要方式


不管哪个年龄班,都会有几个让老师头大的孩子,这类孩子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在他们身上总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入厕时两个孩子能聊得不亦乐乎;几个孩子会兴奋的推着椅子,有时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或是一种探索;对于老师而言,孩子的这些行为、举动无疑是种考验,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在发现孩子做危险的举动时给与他们制止或是批评。

班里的耀耀小朋友是个聪慧、可爱的小男孩,但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例如:每天的午睡时间他都不能做到安静的独立入睡,有时还会影响到旁边的小朋友,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结果都收效甚微。一天,当孩子们又排好队准备去午睡室午休时,耀耀一个人在教室里到处游荡,根本没有想午休的意向,正好这时班级里图书区的图书很乱,我让他把书整理好,他开心地答应了,我看着他在很认真的摆书,每一层都又仔细又认真,按标记摆好,图书摆的整整齐齐的,我便一遍遍的夸他,看得出来他感觉很自豪,接下来,让他回午睡室午休时他虽没有自己独立睡着,但是相比较来说,明显安静、规矩了许多。后来,有时我会故意让他帮着我拿这个做那个,然后适当的夸奖他,慢慢的我发现,耀耀小朋友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也不再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了,有时他还会主动帮小朋友打抱不平,谁被谁推倒了;哪个小朋友遇到困难了……还会深情的对我说:“王老师,我喜欢你,我最爱你最爱你了”

孩子淘气了,惹事了,家长或老师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心里有一股无名火,有时冲着孩子发通脾气或许能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些,但是有时换一种方法或许效果会更好些,在发火前盯着孩子的眼睛看三秒,或许你会想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中午我在值午睡时,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
    2021-05-0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换种方式试一试 根据园领导的安排,今年我带小班,多年来我带惯了大班,已经熟悉了大班孩子的日常活动,对于大班各个环节的活动已游刃有余了。现在面对哭闹不止的小班孩子,我却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抱抱这个,那个又来争着要抱了,而...
    2021-05-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换一种方式的收获 郁斌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他...
    2021-06-19 阅读全文
  • 换个方式来点名 换个方式来点名 在幼儿园,晨检是一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晨检这个环节询问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查看孩子是否随身携带不安全物品等等。最后是“点名”时间,这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而且每每人数还没点完,嗡嗡...
    2020-06-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刘**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
    2021-05-14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中午我在值午睡时,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

2021-05-05 阅读全文

根据园领导的安排,今年我带小班,多年来我带惯了大班,已经熟悉了大班孩子的日常活动,对于大班各个环节的活动已游刃有余了。现在面对哭闹不止的小班孩子,我却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抱抱这个,那个又来争着要抱了,而...

2021-05-11 阅读全文

郁斌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他...

2021-06-19 阅读全文

换个方式来点名 在幼儿园,晨检是一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晨检这个环节询问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查看孩子是否随身携带不安全物品等等。最后是“点名”时间,这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而且每每人数还没点完,嗡嗡...

2020-06-02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刘**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

2021-05-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