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让大班幼儿自己定游戏规则

发布时间:2021-05-05 游戏规则幼儿园 幼儿园游戏规则 幼儿园攀爬游戏规则

区域游戏开始了,今天彤彤小朋友在选择区域时悄悄走到我身边说:“孙老师,我能不能还去建筑城玩啊?”我问:“你昨天不是已经玩过了吗?”她立即解释道:“是啊,昨天搭的房子还没建好呢?我还想去玩。”看到她期待的眼神,我又问道:“别的区域也很好玩,你不想去玩吗?”她立即摇摇头说:“我只想玩那个。”我只好答应了,她立即高兴地去盖高楼了。游戏一会儿后,琦琦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彤彤又去搭房子了,昨天她已经去过了。”我看看她,说到:“她跟我说了,她很想继续盖房子。所以我就同意了。”琦琦听完有些诧异的表情,然后就走开了。

每次玩区域游戏都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为了让孩子们不在某一个区域长时间玩,而忽视其它区域游戏内容,我们班级教师和孩子约定好了每天去不同的游戏区玩。这样孩子们才能关注到更多的游戏内容。但近来我总是发现有些孩子会选择相同的游戏区,像彤彤这样主动跟老师商量的不多,很多孩子都是悄悄地又去那个游戏区玩了。可能他们以为老师不会发现,存在侥幸心理。孩子们不敢跟老师商量,主要是知道我们约定好的规则是不能重复玩同一个区域。当然这是主要依据教师的意愿制定的游戏规则。当孩子们的需求与规则产生矛盾时,作为教师要反思。反思是否是规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反思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反思如何在其中取舍。纲要和指南中一直强调教师要尊重幼儿,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要体现幼儿为发展主体。因此,思虑再三之后,我决定和孩子们商量重新制定我们班的区域游戏规则。

区域游戏结束之后,我跟孩子们讨论起来:如果你最近就喜欢搭建游戏,你们能不能每天都选建构区游戏玩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可以每天都去,这样别的游戏就玩不到了。有的说我的作品没搭好不可以多玩两天吗?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语中,我发现大班幼儿对待事情已有自己的思考,能积极把自己想表达的说出来。最后,我引导孩子们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决定到底能不能连续玩的问题。最终大部分幼儿决定可以连续玩,于是我们的规则就有了新改变。通过这次游戏规则的新调整,我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思索与表达,作为教师一定要支持与肯定孩子们的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利用游戏规则巧对幼儿的任性行为


桌上两个小朋友正在玩跳棋,周围一圈小朋友在观看,不时发出一两声议论。其中一个小朋友跳的明显要快很多,胜券在握。另一个小朋友有些着急了,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连续跳了好几个格,在场的小朋友把这个问题指了出来,这个小朋友理直气壮的回答:“在家妈妈就让这么做”,其他小朋友也毫不示弱,立即指出妈妈这么做也是不对的。该小朋友生气地把棋盘掀翻在地,并且说再也不玩跳棋了,引起小朋友们的一片混乱。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该幼儿能这么做除了本身缺乏规则意识之外,还与家长长期的娇生惯养给孩子带来的任性行为是分不开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最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家长在与幼儿的接触过程中过分宠爱,百般迁就,会导致幼儿的骄横无礼,遇事任性而为。同样若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缺乏统一性,全凭自己一时的意念,而不考虑后果,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幼儿缺乏一种做事的标准,从而缺乏规则意识。

通过对幼儿任性行为的分析,结合学前期幼儿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规则来巧对幼儿的任性行为。实践证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更易于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因此在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来讨论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我们该怎样遵守?以前面的案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小朋友这么做,对吗?我们玩跳棋时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玩跳棋的规则都有哪些?这样,幼儿要想和别人玩游戏,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这对幼儿的任性行为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引导孩子们制定了自己能接受的规则之后,还应对这些规则进行积极强化。幼儿的任性行为,会促使他们对外界的规则特别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规则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往往老师越是强调,违反的次数越多。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表扬能够积极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不仅能对其他幼儿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还有利于所有幼儿对规则的认同和遵守。

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游戏规则对幼儿的任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


银行门口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炀炀和静静开着车来到了自动取款机前,炀炀把银行卡放进了自动取款机,旁边的静静催着他说:“快按密码,快点。”炀炀对静静说:“我还没有领好钱,你等会。”说完就不慌不忙的按起来密码,取好钱以后,炀炀准备要走的时候,静静在大声叫到:“炀炀,你的银行卡没拿。”炀炀一听,赶紧回去取银行卡。

当银行里没有工作人员的时候,孩子们知道自己需要的钱都是在自动取款机中去领取的,在进行取款的时候,炀炀知道去取款机中取钱要输密码,对于用银行卡领钱这个游戏情节,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但是在取完钱以后,他去忘记了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带走,辛亏后面的静静及时的提醒了他,避免了他遗失银行卡。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将生活中和父母去自动取款机领钱的经验迁移到了游戏中,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水平比起小班来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从银行没有人工作人员到今天的自动取款机,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当游戏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了新的游戏材料——自动取款机。怎样利用这个自动取款机去缓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确这个自动取款机的使用方法,其次是要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状况下,逼迫性的让幼儿安静了下来,在游戏即将结束时幼儿却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我的指导下也没有起色,我没有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使幼儿对自我失去信心和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是让幼儿获得愉悦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又不能成为成人愿望的执行者,那么咱们就应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去展示游戏自我的舞台呢?

1、咱们共同认为对于不一样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的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个性钟爱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咱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孩子对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钟爱玩游戏时,咱们就用孩子不感兴趣的玩具玩游戏,这样就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

2、中、大班幼儿,咱们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解决问题的帮忙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咱们扮演一个主角参与幼儿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为幼儿带给一段时刻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透过幼儿之间的讨论,引导幼儿以他们自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我认为不一样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咱们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需要指导游戏。

3、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咱们就应让幼儿自我确定想玩什么、怎样样玩、和谁一齐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平时指导幼儿游戏时,就需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不好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好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幼儿自我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让幼儿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自主决定游戏的方法。这是咱们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个宝,家长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该孩子做的是啊!怎么改变这一现象呢,得想个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来放在桌子上,孩子们进教室在桌子上脱衣服,挂衣服,家长不许进教室,这样就杜绝家长包办孩子做事情的现象了,而且我还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让爸爸妈妈帮你做,还把表现好的孩子发到我们班的群里,让其他的家长也跟着学习,效果不错,现在孩子们都能自己穿脱衣服并且挂好,而且还能主动帮助其他的孩子,我们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开了一个好头,同样也希望家长而坚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学会放手。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师一方面的培养就够了,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家园联合共同来培养宝贝们!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活、游戏?那就要看老师的个人魅力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样让那生硬的规矩变得生动活泼让人能够快乐无比的接受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积累经验,将各种规则变得无痕有趣。

一、快乐你我变奏曲

每天的活动都有集体游戏的时间。集体活动前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安静下来需要颇费周折。有时,就是你大声的训斥,孩子们也把它当成是耳旁风,还是继续谈笑风生。尽管你恼羞成怒,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策略,发挥音乐的指令作用,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做做律动游戏;集体游戏前,我们做做手指操。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各项活动都有着独立的音乐指令。当孩子们听到轻快的《粉刷匠》音乐知道要安静下来了。当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小星星》音乐知道要休息一会。当孩子们听到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知道要排队出去做早操了。当孩子们听到悦耳婉转的《森林狂想曲》时就知道要一组一组搬椅子上课了。音乐,慢慢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着,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孩子们幸福。这就是快乐你我的变奏曲,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规则的法宝。

二、红五星的力量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比较乖巧,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能干,但是也总是有些孩子是班上的“淘气包”。他们时不时的做些破坏纪律的事情。如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踩一下小朋友的脚,在小朋友画得很美的画纸上涂上几笔,中午别的孩子睡觉了,淘气的孩子会趴在小床上,用手去敲床板玩。这时,我会轻轻走到小床边,摸摸孩子的小手和额头,小声说:“中午睡着了才能长得又高又大。先把眼睛闭上,你睡着了,老师的小星星就会飞到你的额头上哦。”老师轻轻的抚摸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一会就睡着了。我会在孩子额头上放个红五星贴。老师的五角星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红五星的鼓励下,慢慢的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趣味手指游戏

每天的活动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需要等待。让孩子们乖乖地坐着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也不乐意接受。于是,在等待的环节中,我每天都变换着花样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手指游戏是简单又不需要有任何准备的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绕一绕;无名指,亲一亲;小指;勾一勾。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小班的孩子们百玩不厌。每天,他们都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新的手指游戏。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翻开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好宝贝。让我找找谁是我的好宝贝啊?孩子们马上就全都精神抖擞,像准备检阅的士兵一样。你的活动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其实,教师无需大声的呵斥,无需太多的讲述,只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会在快乐中接受规则。

四、和故事约会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美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塑造,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似乎老师的脑海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也是百听不厌,每天,他们都会嚷嚷着让老师讲故事。当下最流行的绘本是孩子们的故事源泉。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我组织孩子每天与故事来约会。在给孩子们讲述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时,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在我的诠释下变得那样活灵活现。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还和孩子们戴上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饶有兴趣地表演,让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生动演绎的“故事大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懂得,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能听到“燕子姐姐”讲故事,这是我与孩子们和故事最快乐的约会。

教师的智慧在班级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非常轻松把规则都隐藏在游戏中,孩子们在这样班级中生活、学习是幸福的。这就是无痕的规则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欢乐!

教育随笔:小游戏,大教育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像出笼的小鸟般飞出教室,蹦蹦跳跳地沐浴在蓝天白云下。听到鸟儿在树上唱歌,看到小蚂蚁在地上觅食,看到飞机从幼儿园上空飞过,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从哥哥姐姐那儿学来了一种拍手游戏:“爷爷让我买酱油,我叫爷爷小老头,爷爷告诉了奶奶,奶奶正在喝牛奶,气的牛奶喝奶奶,奶奶告诉了妈妈,妈妈正在洗衣服,气的衣服洗妈妈……”当时,我只是觉得很好玩,又看到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就没有过多的考虑其他的内容。

过了几天,我在接待孩子入园,齐齐的奶奶告诉我,齐齐在家骂爷爷是个小老头,说出来的话一套套的,还说是在幼儿园学的,闻听此言,我一下子想起了孩子们的拍手游戏,我首先向齐齐奶奶表示歉意,并向她解释了事情的原因,并承诺以后幼儿园会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发生这件事情以后,我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必须要及时制止这一现象,但又不能扼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随即在孩子们中间展开了一次儿歌PK活动,并向家长和幼儿提出要求,儿歌内容必须是健康向上的,这一招还真灵,在接下来的儿歌PK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好多的健康儿歌,还与同伴们互相传唱。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作主


为了丰富幼儿的课间活动,让孩子在空余时间有事可做,我们鼓励孩子从家里自带一些小玩具到幼儿园来玩。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想以此培养孩子合作、谦让、互助的精神。因此,在孩子带来玩具时,我们都是极力引导孩子相互交换着玩。就这样,我们的自带玩具活动开展了两个多月,原本认为非常适合孩子的活动,可现在带的孩子却是越来越少,带的玩具越来越小。于是,我开始留心观察起来。

午饭过后,孩子们都围坐在一起,一些孩子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起劲地摆弄着。这时,几个没有带玩具的孩子走过来要求加入,因为玩具比较小,没有共同玩的空间,于是遭到了拒绝。立刻,其中的一个孩子嚷了起来:“你不谦让,老师说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我告诉老师。”几个孩子转身就朝我走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总是在倾诉自己的理由,诉说别的孩子的自私、不团结。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正想按照惯例叫那几个有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分享,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于是我说“今天是星期四,是我们的玩具自己玩日。今天,如剽尔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分享的,就自己做主,自己的玩具自己玩。”立刻,这几个孩子傻了眼,原本以为我会支持他们来分享别人的玩具,这时不知该做什么好了。我从教室里拿出一些小玩具、书本,分给没有玩具的孩子,但这些的吸引力明显没有那些新鲜的自带玩具强。

下午孩子游戏时间,我特意找了一些天天带玩具来的孩子谈心。“你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别人玩一会呢?”孩子们给我的回答让我惊讶:“我就一个,给了他们我玩什么呢?”“他天天都不带,都来要我的,我不喜欢给他玩了。”“××上次把我的玩具都弄坏了,我妈妈说不许给别人玩了……”孩子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让我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这也让我联想到“带玩具的孩子越来越少,带的玩具越来越小”这一现象,是不是也和这有关呢。于是,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些不带玩具的孩子,真的有一部分是很少甚至是从来没带过玩具来。我悄·哨地问了其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回答更让我哑口无言。“我们家的玩具带来要弄坏的,我妈妈说玩玩人家的也是一样的。”“我不想给人家玩,所以我就不带了。”

孩子的话,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反思。在平时,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知道谦让,有好东西要分享。但却往往忽视了责任、天性方面的考虑。自我为中心是3—6岁孩子的年龄特征,当他只有一个玩具的时候,我们以“谦让”、“分享”的大帽子扣在他们头上,为了得到老师、同伴的肯定,孩子不得不忍痛“分享”自己的玩具。久而久之,为了不“忍痛”,干脆就不带了。而不带的孩子更可以向带玩具的孩子“分享”不同的玩具,这更让一些孩子的责任心越来越淡,带的人越来越少。同伴问的分享,有时难免会造成一些玩具的损坏,于是更让一些家长、孩子不满,就难怪带来的玩具会越来越小了。

于是,在以后的自带玩具玩的活动中,我不再极力鼓励孩子来分享,而是让孩子自己作主,选择是否要分享,和谁分享。并且将星期四定为“玩具自己玩日”,所有带玩具的孩子之间可以交换,不带的孩子由老师提供一些图书和小玩具。这样既给孩子相互交流、分享的空间,也给孩子自己作主的机会,更给孩子提高责任心的空间。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来园时,喜欢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们喜欢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间长了,孩子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爱惜属于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别人的玩具有时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却还没有玩够,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再给我玩一会儿吧,不要这么小气,老师说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还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气”的,那就要发生纠纷了。我却装作没看见这一现象,我想尽量让小朋友通过的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来,明明发现每次在争抢玩具时自己都是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边说:“明明是个小气鬼,我们不要跟他玩。”于是,每当他要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大家都会马上把玩具抢回去,抱在怀里,不肯给他,他觉得很委屈,就到我这里来倾诉:“老师,他们不和我玩。“是吗?那为什么呢?”明明嘟着嘴巴:“我也不知道。”我假装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好办法,下次你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试试。”后来,明明在想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会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会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讲条件的“我们交换玩”,这时,他有时会犹豫,考虑半天,在玩别人的玩具时,老惦记着自己的玩具,赶快又换了回来。渐渐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了。

在传统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学会谦让,老师往往回说“你们俩一起玩吧”或者“先让他玩,玩好了他会换给你的”。这些要求和劝告虽然常常能够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动室里发生了问题,就会找老师投诉,要求处理。其实,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现争执,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当时机不成熟,孩子没有内在迫切需要的时候,老师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别人的玩具,可让他满足一下自己一时的欲望,教师不必干预,也不指责,让他来尝尝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苦果,让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头。陈鹤琴说过:“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够想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想,要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认识他自己的行为同他自己经受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要坚持奉行“让孩子自己解决”的教育原则。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利用游戏规则巧对幼儿的任性行为 桌上两个小朋友正在玩跳棋,周围一圈小朋友在观看,不时发出一两声议论。其中一个小朋友跳的明显要快很多,胜券在握。另一个小朋友有些着急了,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连续跳了好几个格,在场的小朋友把这个问题指了出...
    2021-05-05 阅读全文
  • 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 银行门口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炀炀和静静开着车来到了自动取款机前,炀炀把银行卡放进了自动取款机,旁边的静静催着他说:“快按密码,快点。”炀炀对静静说:“我还没有领好钱,你等会。”说完就不慌不忙的按起...
    2021-03-31 阅读全文
  •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
    2021-05-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
    2021-07-06 阅读全文

桌上两个小朋友正在玩跳棋,周围一圈小朋友在观看,不时发出一两声议论。其中一个小朋友跳的明显要快很多,胜券在握。另一个小朋友有些着急了,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连续跳了好几个格,在场的小朋友把这个问题指了出...

2021-05-05 阅读全文

银行门口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炀炀和静静开着车来到了自动取款机前,炀炀把银行卡放进了自动取款机,旁边的静静催着他说:“快按密码,快点。”炀炀对静静说:“我还没有领好钱,你等会。”说完就不慌不忙的按起...

2021-03-31 阅读全文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

2021-06-08 阅读全文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

2021-05-04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

2021-07-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