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督促促进孩子的进步
发布时间:2021-04-25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有一句话:“有其母必有其子”就是说:什么样的母亲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那家长就是启蒙责任人。妈妈对孩子的行为重视了,孩子也会改变不良习惯。就说我班刘波小朋友吧,他很皮.皮得出名。小朋友学什么他都不要学,还到处乱跑。我看看他年龄比我班孩子小的多了,也就算了不强制他去学,顺其自然吧!可他妈妈看见孩子这个样子严厉地说:“小朋友都有作品你怎么没有啊"她马上让她的儿子留下来完成老师的作业。又有一次手工课刘波小朋友很早被他的舅舅接回家了,第二天早晨刘波妈妈一进教室看见小朋友的手工作品,就连忙找孩子的作品,我说:“昨晚他舅舅很早就来接了
,我们正在上课呢,所以刘波就做了一半”说完拿出来给她看一下。谁知刘波妈妈对我说:“张老师对不起哦,我真不该让他舅舅来接,打搅您的活动了”“没事的、没事的”我被她弄得很不好意思。接着她耐心地指导孩子把作业完成。她每天早上来时总是左吩咐右吩咐刘波宝宝要好好玩,不要去抢玩具,老师上课要学会听。晚上离园总是找孩子在园留下的成长足迹。
家长的重视和督促使刘波小朋友在这学期里进步很大。以前发下的画画纸都给他撕烂或者用蜡笔扣得满脸是颜色.这学期他拿到画画纸、手工纸不会再去撕烂而是跟着老师一起学本领真的不错,有时边做边对我说:“老师这样哦”“是啊”有时太贪玩也会忘记去完成任务,只要轻轻一提示他马上就专注起来。他知道妈妈最喜欢看到他的作品被挂在展示板上。家长的督促促进孩子的进步,家长的督促对孩子帮助真的很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勇于展示自我、共促教学进步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首先离不开一位优秀的教研组长,教研活动要“实研、实法、实效”,关键在于教研组长能“学在前、想在前、做在前”。教研组长若能善于利用组内每位教师的不同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会使教研组生机勃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提高教研组长的自身素养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8月23日,我园开展了教研组长公开竞聘活动。本着“德、能、勤、绩”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想干事、愿付出的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幼儿园根据教研组长聘任工作方案,采用自愿报名、现场演说、教师评选的方式进行竞岗活动。活动中,参与教研组长竞岗的老师分别就教研组长的岗位职责、自身优势、工作设想等方面进行了演说,她们清晰而有创新的教研思路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良好的竞聘氛围为全体教师友好竞争、积极上进、勇于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优秀教师的潜力,使大家更加自信、勇于挑战,新组长的加入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齐心协力共促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生活区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今天远远和浩浩参加了生活区的给小鱼穿衣服,就是在小鱼身上扣上鱼鳞,远远和浩浩很认真地开始做了,浩浩很轻松地扣好了一个鱼鳞。可远远有点困难,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扣好一个,浩浩这时已经扣了3、4个了,把手边的鱼鳞片推给远远让他继续扣,远远有点犹豫,东张西望起来。最终,浩浩完成了任务,而远远只有扣了几个。
这个活动一直很受孩子的喜爱,小鱼穿上衣服后可以抱在手里玩,适合小班孩子的心理,浩浩和远远都是做事认真、细心的孩子,每次的操作都能很认真地去做,在这次游戏中,浩浩已经掌握了扣纽扣的技能,所以能轻松地完成,而远远远远是个自尊心强的孩子,不太愿意做没有把握的事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对这个技能掌握不够好的时候,就不太愿意再去尝试了。
对于一些生活技能,我们可以利用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让幼儿多练,如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娃娃的衣服,让孩子给娃娃穿脱衣裤,也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多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促进孩子生活技能的提高。
盘点孩子的进步
转眼间这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很高兴看到了很多孩子在成长、在进步,让我平实的心中有了些小激动。先说这学期新来的孩子天天吧,他虽然还是不能融入班级一日活动中,但是却也和别人有了目光的交流,老师敲小铃的时候,能跟大家一起拍手了。这是我们看到的他的小进步,也许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我们习惯于寂寞的小天使来说已算不易了。再来说班里的晶晶、佳怡、郑燕,她们总能给老师送来很多甜甜的感觉,她们的小耳朵永远是那么的灵,老师说什么总能牢牢记住,还会主动跟老师说:“老师,我帮你吧!”她们像班里的姐姐一样,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让我们的班级充满浓浓的友爱之意。还要来说说班里的泡泡、跳跳、涛涛、添添,这几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们总能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从他们小嘴巴里说出来的答案常常让老师都觉得佩服不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挑食的孩子没有了,吃饭的速度快了,饭量也增大了。爱哭的宁宁不再随便哭泣了,爱睡懒觉的萌萌起得早了,不再迟到了,有点糊涂的骐骐也懂事了,会回答问题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心中才感安慰,这一年没有白白浪费了珍贵的光阴。
重视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偶尔有一天早早起床,跟你一起锻炼身体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把心爱的食品留给你,与你分享的时候;当孩子学着收拾屋子,把东西摆得井然有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是高兴、赞扬,还是漠然置之?家长、老师,你们是否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表扬?只是取得光彩夺目、显而易见的成绩的时候吗?我想告诉你,孩子那些萌芽状态的优点,最需要你去扶持、去肯定、去赞美!萌芽状态的优点,往往引不起人们注意,甚至连孩子们自己也只是无意识的。这些优点可以生长、发育,可以开花结果。但这些优点也像小苗儿一样,很难经得住风吹雨打,如果得不到阳光和雨露,就很可能枯萎。细心的老师,请留心你周围的孩子们吧,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单纯、也是最执著的。不是吗?小超小朋友经常迟到,有时还旷课,那天下着雨她到园了,我表扬了她,她眼里闪着光,仰起的小脸笑成了花。就是这种力量,使她不再迟到了。浩明的脸总是脏乎乎的,有一天浩明的脸洗得特别干净,我表扬了他,他居然养成了每天洗脸的好习惯……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当孩子取得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请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他们吧!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教育随笔: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促进孩子阅读
利用好奇心,增强目的性。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大,他们从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往往感到稀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当孩子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时,阅读的兴趣会更浓。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找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或者是让孩子把在阅读时有困难不理解的画面夹上书签,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就能增强幼儿阅读的目的性,让孩子带着目的去阅读。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可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
养成好习惯,延长持久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尤为重要。有了好的习惯,幼儿阅读的持久性也就提高了。
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涵诚是一个好动,话又多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报告他,几乎不好的事都会和他扯上边。就像今天早上,他一来我就盯着他了。开始没来几个孩子时,大家都是自顾自的玩着,后来人多了,好多孩子就开始玩起了合作游戏,我发现涵诚在旁边盘旋了很久,好像也想加入,就在霎那间,他冲进了他们的游戏。他的本意是想加入,结果由于处事不当,没等到别人的同意就擅自乱闯,惹怒了其他的孩子,大家就一起指责他,当然免不了有上来告状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处理问题难免有些偏。这时我就告诉涵诚,想和大家一起游戏,先要和他们商量,征求他们的同意;我也让其他孩子明白,大家一起游戏才快乐。还有今天的美工课上,他把自己的剪刀借给了其他小朋友用,结果用了后这个小朋友没有及时还给他
,她就擅自去拿了过来,其他孩子见了都说是他抢剪刀,他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结果大家还是说他不好,他争不过了就要动手打人,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这时,我就把事情真相告诉了孩子们,并让他们明白:做一件事时不能光看表面,要搞清楚了再去评定。涵诚虽然有时会做错事,但并不代表所有不好的事都是他做的,这次你们错怪他了,并让大家向涵诚道歉。
孩子都是敏感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孩子,才能让孩子免受错怪,才能使孩子学的更多,才能使孩子懂得更多,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看到孩子的进步
星星班的孩子们上中班已经两个月了,很多妈妈都很关心“我家孩子最近怎么样啊?”“能跟的上吗?”“拍球会拍了吗?”“吃饭还要老师喂吗?”“中午还是不睡觉吗?”其实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来到世上的小天使小精灵,他们可爱、善良。作为大人要看得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这学期旸旸中午不再像原来那样一个中午不睡觉了,而是安静的上床和伙伴们一起入睡。调皮的雅雅也文静了许多,知道和小朋友相处要谦让。果果每天中午能自己把饭菜都吃光。岳岳每天早晨来也不会眼泪汪汪,而是开心的和老师打招呼。很多小朋友在拍球上都有了零的突破,并且有很不错的成绩。其实孩子每天都在进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进步。孩子的每一项成功都不是一下就能行的,而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许昨天拍球只能拍一两下,可是今天就能拍五六个。也许昨天画画还不敢下笔,今天就能大胆的下笔。成功是慢慢积累的,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每天对他说一句:宝宝,你今天真棒!
促进语言发展的讲述策略
-->
儿童的语言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运用多样化的讲述策略,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为此,我园作了有益的探索。
1.模仿性的陈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中,幼儿学会复述许多儿歌、短小的故事或精彩片段。因此,我们开展了“巧嘴巴”“大说唱”“故事王”等语言活动,让全体幼儿参与朗诵或复述。尽管其语言表达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成文学作品的模仿,但为其语言发展积累了经验,在再次运用时,也就成为孩子自己的语言了。
2.角色化的讲述。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分别让幼儿扮演“天气预报员”“午餐报告员”“趣闻播报员”“好书推销员”等角色。不同的角色讲述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此促进了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
3.情境化的诉说。如小班“我带动物去散步”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给玩具动物介绍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中班《小羊和狼》的语言活动中,当小羊受到狼的威胁而大哭时,教师引导幼儿“我们一起来安慰小羊吧”,幼儿很快就进入了情境中,运用己有的经验真诚地安慰小羊。富有激情的氛围,能激发孩子产生说话的动机。
4.拓展性的讲述。教师给予幼儿声音、画面、语言等信息提示,可以唤醒幼儿的经验,拓展讲述的内容,如综合活动《搬新家》,一开始教师就播放鞭炮声,并设置问题:“你猜要干什么了?”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说话的欲望;在播放《小黑人布布》碟片时,教师故意消去声音,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展开联想讲述。
5.个别化的谈话。我们为孩子建立了个别化的语言发展跟踪观察档案,并利用晨间、课间、餐后、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个别交谈。平时在活动的组织中尽可能地创设两两交流、小组讨论的机会,促进生生互动。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请警察叔叔、医生、消防队员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交谈;组织孩子走出课堂访问花匠爷爷、小区保安叔叔、公园管理员;春游、秋游活动后,请孩子将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将家长记录的文字材料张贴出来。这类活动大大增加了幼儿个别交谈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6.言语化的活动。如手指游戏《十个小朋友出来走走走》、摸人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数学游戏《点兵点将》等,幼儿从游戏中习得了语言;另外,与这类游戏性语言相似的活动性语言,在促进幼儿语言方面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如《洗手歌》、《系鞋带歌》等以语言的形式将一些动作顺序固定下来,幼儿在掌握动作技巧的同时习得了语言。
只要真正理解了《纲要》所说的“通过互相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句话的含义,你就一定能找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多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