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区地上有壁虎
发布时间:2021-04-21 幼儿园表演区活动方案 幼儿表演活动方案 幼儿园轻轻地说课稿今天我们的孩子照常进行区域活动时,在外面的表演区,突然传来一声叫喊,然后就见涵涵咚咚咚的跑了进来,对着我说:“老师,表演区地上有壁虎。”在我身边的小夏听见后,一边说一边往外跑说“没事,我帮你去打死。”涵涵也随机跟着跑了出去,不远处的锐锐听见了也脸盲跑出去喊:“别打死,别打死,它是好的。”锐锐的声音不仅让抬起了脚的小夏收回了脚,还吸引了好多小朋友来看壁虎,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凯凯说:“我知道壁虎是吃蚊子的。”炎炎说:“壁虎可以再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小夏说:“啊,我想起来了,它是好的,我们不能随便打死啊”涵涵沉默了一会说:“那我们别打死它,可是我们怎么玩区域啊?”锐锐马上说:“我们找老师帮忙吧。”涵涵一扭头看到小兔身后的我后立马说:“老师你在啊,你看这可怎么办。”我说:“我把它抓走吧。”锐锐见我要上手抓立马问我:“那把他抓那里去呢?”我问道:“你们说放哪里好呢?”小朋友各抒己见,但大多数的意见是将它放到外面。于是我用纸板将壁虎装起来后,问他们:“你们都知道壁虎是好的,那么壁虎有个神奇的地方你们知道吗?”这下子小朋友都开始猜测起来,涵涵说:“它的脚,爬的快在墙上还不会掉下来。”显显说:“舌头长”杨:“尾巴短了还会长。”这话一出,好几个小朋友茅塞顿开一般又蹦又跳的说:“对对对。”于是在小朋友的叽叽喳喳中我们护送壁虎来到外面的小树丛里,将其放回自然。最后我随口说你们可以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你们讲讲壁虎有意思的地方。,没想到第二天,好多小朋友都来和我说,告诉我壁虎全身都是宝,壁虎尿有毒,壁虎在家里不要怕,壁虎对静止的东西没兴趣,壁虎最喜欢墙壁上爬来爬去等。
一次近距离的看到接触壁虎,引发了孩子们之间的讨论热潮,还激发了他们去了解壁虎的兴趣,非常有意义。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表演区孩子自己的演唱会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的选择自己想要进行的区域场地,有玩娃娃家的;有玩建构区的;有玩美工区的;有玩表演区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讨论声。
“左三圈扭,三圈脖子扭扭……”一首樱桃小丸子的歌曲,传进我的耳中。我跟随歌声来到表演区,只见陈乐馨、郭泽楷、郑羽恬、杨潞四人在装扮自己,一旁的小蜜蜂播放着音乐。陈乐馨找了一些漂亮的装饰品如:花环、红裙子、扇子等。郭泽楷找到话筒说到:“我来唱歌。”郑羽恬找了个花环戴在头上:“我来跳舞。”杨潞在另一边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装扮。
数分钟之后他们纷纷将自己打扮完成开始进行表演。一首“好娃娃”声起,郭泽楷拿着话筒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唱起来,并边唱边有节奏的摇摆着身体,就像一个小明星在表演。
后面的陈乐馨、郑羽恬、杨潞穿着自己的装扮为郭泽楷伴舞,跟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沉浸在演唱会的气氛中。
一首歌结束后,郭泽楷笑着对我说:“陈老师我们再表演一个给你看。”说着,四个小家伙跟着第二个音乐舞动起来。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缺少了相应的大幅度肢体语言,多数是拍手等小幅度的感知音乐节奏,了解歌词内容和学习演唱歌曲。缺少对孩子的表演欲望关注,而在表演区孩子的表演欲望得到释放,能通过自己创编的大幅度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教师引导表演区的孩子去邀请其他区域的孩子来观看自己的演唱会,从而增加孩子的表演兴趣和在集体活动中表演的胆量。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简单,大幅度的表演动作,开阔孩子的表演思维,不再局限与手臂,身体的摇摆。
表演区记录:我会跳舞
今天你来到了表演区,你很开心的在表演区里走来走去,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但你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知道你看到了萱萱认真的跳舞,你马上笑眯眯的说:“我也会跳舞,我在学的呢。”于是你先是拿了手拍,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起来,可是没多久你就觉得不过瘾,你跳起了学过的一些舞蹈动作,跳的非常好看呢,泓渝看到了问你:“你跳的真好看?”于是你说:“我可以教你啊。”于是你教起了泓渝,轻轻跳,手上动作摆一摆,或者举一举,泓渝也跟着一起跳了跳,最后歌曲结尾你还做了一个造型,看的小伙伴都跟着你学这个动作,你告诉他们:“脚要伸直,分开,头往下。”不知不觉中,你成了个小老师呢。
我看到的
在这次的活动你最让我惊喜的是你当起了小老师,教泓渝跳舞,因为在平时你一直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与孩子相处时你都是你很少发表意见,在这次活动中,你展现了自己能干的一面,你也是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指导者,而且是有能力成为。
下一步
下一次活动中,我可以提供一些影片儿童简单易学的儿童舞蹈,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同时天之男孩子喜欢的物品,如刀、剑、披风等,让男孩子也能多多的参与到这个区域中。
表演区小舞台的一颗星
今天你和朋友来到表演区,你首先拿出了彩色礼帽戴在头上,然后又拿来了话筒说:“神奇的世界表演马上开始,请小朋友们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就要表演节目了。”你的朋友说:“我要唱歌。”你说:“好呀,你会跳舞。你唱歌,我可以在旁边跳舞。”
你拿着话筒说:“第一个节目是唱歌和跳舞。”你的朋友把旁边的录音机打开,拿着话筒唱起了歌,你拿着彩色飘带在旁边跳舞。一边跳舞一边说:“小朋友们快来看我们的节目。”第一个节目表演完了,你拿着话筒说:“我也想唱歌。”你的朋友说:“那我跳舞。”你和朋友哈哈大笑,然后你开始拿着话筒唱歌“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这时候晨晨走过来对你们说:“我是观众,我能表演节目吗?”你说:“可以的,但是你要先拿这边的衣服穿上,然后再唱歌。”晨晨拿了一件小马甲穿上了,你说:“小朋友们,晨晨也要演节目了,快来看呀。”你走到旁边把音乐打开,坐在小舞台的椅子上开始看节目。
老师的声音:
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当你来到表演区的时候,你就已经决定要当小小主持人。当你拿着话筒的时候非常自信。你还会调节舞台上的气氛,同样你也是很好的“演员”,节目说来就来,一点也不怯场哦。
小舞台角色区表演开始了
这学期我们新设立了小舞台角色区。小朋友们第一次参加小舞台游戏,都充满着好奇心,很多小朋友都想参加。在经过竞争之后,有三位小朋友参加了今天的小舞台游戏。在对他们介绍了小舞台的游戏内容之后,小朋友们自己玩了起来。我也没有过多地去干涉他们的活动。但是在过程中,我还是悄悄地进行了观察。我发现小舞台很多时候人很多,不时有其他小朋友进入小舞台。并且小舞台本身的主人,有个别有些时候也不在小舞台里,好像串门到娃娃家去了。
结束谈话的时候,我说起了这个事情。我问小朋友:“今天小舞台有观众来看戏吗?”小朋友们高兴地说:“有啊!”我接着问:“观众坐在哪里啊?”有的说:“观众在外面。”有的说:“观众在小舞台里面。”我表示很惊讶,“为什么观众在小舞台里面啊?”我问他们。他们说:“他们也想到里面来玩。”原来是小朋友好奇,都冲进小舞台里面去摆弄玩具去了。
面对这个问题,我播放了一段关于舞台表演与观众观看表演的视频。看完之后,我问小朋友:“你们看到电视里,观众们是坐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们齐声说:“坐在台下。”“对呀!”我顺时说:“观众是坐在台下的,是不能进入舞台的。观众要坐在小舞台前面的空地上观看表演。小舞台的演员你们要演出好看的节目给他们看,你们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表演时装秀,也可以表演打击乐。这样观众觉得好看,他们就会一直看你们表演的。”
跟孩子们交流后,希望下次的小舞台游戏会玩出一些游戏内容来。
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镜头一:表演开始前,孩子们自主搬道具:摆放用于演出的桌椅(特别是啪啪手),小演员们早已将啪啪手分放在观众座椅上,说明他们很期待自己的表演能被其他观众所欣赏。
镜头二:
演出开始了。由少数表演者到多数表演者,是一个有趣的过程:A幼儿自由起舞,B、C两名幼儿分别各自演出,随后D、E两名幼儿自主加入。演出结束时,表演者分别以高难度动作收尾,此时我抓住精彩瞬间按下快门。而这一幕被B、C两名演出者看在眼里。于是,在第二个节目中,B、C两名幼儿加入表演团队,最后也以高难度动作收尾。并且让我捕捉美丽画面。
镜头三:
演出结束,观众掌声不断,演出者虽然汗流浃背,但是一脸满足的笑容。
感想一:
演出者们很在意他人对其自身的评价,主动要求被拍照,并且很开心获得的掌声,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感想二:
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我有意将主题元素融入进去,为孩子们准备了颜色鲜艳的五彩帽、七彩服饰等,都没有很成功地被使用,孩子们更加沉浸在快乐的表演中。
感想三:
这一点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用这些服饰来装扮自己,让自己更炫更靓呢?在以后的表演区中,我该怎样进一步地去引导孩子们多多使用这些漂亮有趣的道具呢?这是我这次观察之后的一个难题,也是目前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台上表演的是我们儿子吗
“台上表演的是不是我们儿子呀?”这话可是我老公看完儿子在“实幼三节同庆”活动上,孩子表演后回家第一句问我的话。我还真有点被他问闷了,想了好长一会,我明白了他问这话的意思了……呵呵,原来他也为儿子在台上自信、活泼、大胆的表演而自豪了,自豪的同时又有疑问,因为台上的儿子和在家时表现完全不一样的啊……于是,我想了一想笑咪咪的回答:“台上表演的不是我们的儿子!”这样一回答,老公也闷了!我急忙接着说:“台上表演的是他老师的儿子,呵呵,你看,我们的儿子在家可不会给我们表演这些呀,即使有表演也不会那么精彩啊,只有老师有这个能耐……”而后,和老公相视后一笑,又摇了摇头,心里应该都想着:原来孩子都愿意听老师的话呀,即使在我们这个父母都是老师的家庭中也一样,无奈啊!……
晚上,孩子在台上精彩的表演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儿子天生就活泼,但没想到在台上当着台下这么多人会这么大胆、这么自信、自然,真为孩子感到高兴啊!真希望孩子这份自信、大胆会跟随孩子到永远。但在为孩子高兴之余,还是得深思一下孩子为什么在家和在幼儿园不一样呢?“实幼是我的家,老师就像我妈妈……”不错呀,在幼儿园里,孩子是把老师当成了妈妈,非常听妈妈老师的话,这很好呀,但在家里也应该听我的话呀,但为什么孩子有时候却跟我有仇似的,要跟我作对呢?请他做这样事他却要做那件事呢?请他快吃饭,他却总想办法磨蹭着呢?而在幼儿园里却总把饭吃成班里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呢?……想了一想,肯定是我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还不够,方法不妥吧。所以,得和老公把这个问题好好谈谈,别以为孩子有老师教,自己教学生教得够累了就可以偷懒了,这个懒是千万不可以偷的,要不以后后悔应该也来不及了吧,……
宝贝,我们会让你更棒而努力了!一起加油!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 【分享】
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支教的价值是可以帮助一些教学环境艰苦的地方,改善他们的教育水平。支教结束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感悟,怎么描述支教后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一)
转眼间,实习已经过了一大半,刚来的忐忑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
实习是一次累与快乐交织着的实践。我始终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一诗句,要想得到很好的锻炼,就必须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然而正因为苦,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才会有更大的乐趣。现在,我正在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老师娴熟自然的语言,随手拈来的广博得知识、自然的过渡等,除了有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尽管是经验老到的老师,如果要上好一节课,仍需根据学生、新的教育理念去备课,更何况我们这些初次踏上三尺讲台的准教师。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才能顺利上好每一节课。因此,除了认真批改作业,我会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备课当中。
备课不是单纯地看教材,而是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梳理教材的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的各个知识点,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程序。一节课40分钟有限,对于整篇课文的知识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重要的典型的来讲。我对此有点难以取舍。这时,我都会虚心请教指导老师。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对老师素质的一种要求。我也很认同。虽然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不多,但是备课时要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全局,才能更好地处理课堂上突发的提问或意外。此外,我觉得最困难的是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去突破重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除了请教老师和队友,还参考了很多资料,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写出了较为详细的教案,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修改完善。
人生的每一次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经过这次短暂的实习,我学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作为一个将来的老师,我想这些经验和知识对我来说将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不管怎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再接再厉!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二)
在xx小学支教的四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回味这四个月,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香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四个月时日虽短,但我与办公室的老师们早已亲如一家。
从初到xx的拘谨,到如今的开怀畅谈,四年级组的办公室已然成了我的又一个温馨港湾。四个月的时光里,我与其他在职教师们和睦相处,她们犹如家长一般关心着我的生活,热心的指导我们如何教学,如何备课…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校园里教师们的朴素与善良,不论是谁都会尽其所能的教我们怎样去当一名合格的老师。在他们的工作中,我看到了热情,面对年年重复讲的知识,他们没有表现出厌烦,他们依然是认真写教案,仔细看教科书,我喜欢他们的工作热情,像我这样刚步入学校的新老师有什么能有所抱怨呢?
当然,劳逸结合才能发挥高效率。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办公室组织些小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冬日的寒冷侵袭着我们,唯火锅最温暖人心,办公室“边炉会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帷幕。刚哥作为办公室民主推举的“老大”,负责起相应的分工工作,一场边炉就这样井然有序地展开了。本满怀期待,结果天不遂人愿,碰巧当天午餐时间班上突发状况,我作为班主任怎能撒手不管?火锅只好被暂时抛到一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理一件事情的同时又有第二件状况发生……等到处理好所有的问题,已是接近12:40了,想来我回去后也吃不到什么了。但是当我回到办公室才发现,各位老师一直惦记着我,还为我夹了很多菜留在那里,这样的情景不是发生在家里的吗?对,这个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已经是一家人了。
短短的四个月,我体会到了工作不易,同时也感受了各位老师的温情,即将别离,满心不舍,如家人般的感情,必将永远铭记。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三)
时光匆匆,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真的要接近尾声了。仿佛还是昨天,我说着“是机遇也是挑战”,说着“不负好时光”,说着“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然而,事实上,四个月已经过去了。回顾这四个月的实习支教,真的感慨万分,有收获,也有遗憾。
讲到收获:我一共听了36节课,感受和学习到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智慧;上了123节语文课,在一次次站上讲台中锻炼了自己,慢慢可以在课堂中放开自己,可以不惧怕讲课了,也慢慢地学会了如何上好一节课;参与了5次主题班会课,不管是班干部竞选、团队精神建设还是平时的日常班务,都让我慢慢懂得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慢慢熟悉班主任工作;参加了两次xx区教研活动以及8次学校语文科组教研活动,丰富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教育研究视野;另外,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书香文化节活动”,并成功地举办了七年级“xx区实验中学第一届经典演绎大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让自己攒到了很多的经验。同时,我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竞赛,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二等奖的有2人,三等奖的有7人。
遗憾也是有的:我是直接开学就顶岗的,教七年级7班和8班的语文,另外兼任七年级1班的实习支教班主任,可以说真的是充满挑战了。还好,毕竟年轻,所以尽管我一周上十二节课也不觉得累,还是每天打了鸡血一样,充满着教育热情和信心,每天都感觉很充实,因为可以站上讲台,可以看到学生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但慢慢地,我感觉到吃力了,因为自己经验不足加上前期听课学习不多,自己对课堂把握还是很欠缺的,所以感觉自己上的课不够好。但又因为支教中期学校各项活动比较多,加上自己身体原因,以及教师招聘的事情,时间精力上面对3个班的同学,我感觉很难兼顾过来,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很焦虑,感觉自己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很挫败。但其实当时我可以及时与指导老师请教解决问题的,自己也应该要努力去调整状态,合理安排时间,专注地把重要的事情做好。然而我没有,所以现在想来不免唏嘘。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我觉得,我接下来要努力的是:第一,要打好自身基础,完善各项教师基本功,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树立信心,从而更加坚定自信地走上讲台;第二,要正确评估和认识自己,做好选择,明白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合理安排工作;第三,要做好工作规划,务必落实和总结反思,并做好调整。当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不要烦躁,要及时止损,保持平和的心态;第四,要保持谦虚好学的品质,积极主动、及时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尤其是遇到问题时候,不要一个人埋头苦干,要懂得适时寻求帮助,少走弯路;第五,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开学时就要树立教师威信,与学生不能太亲近,亦师亦友,要让学生既爱你又怕你,这样有利于自己后续的教学和教育;最后,我觉得要好好关注学生,多花时间来陪伴他们,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支教有喜也有悲,有成就也有挫败。感谢学校和领导给予我锻炼的机会,感谢帮助和指导我的各位老师,感谢支持和理解我的小伙伴,是你们让我有了更多的成长。我会铭记这段宝贵而难忘的经历,并乘载这些经验和教训,以感恩、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向前!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四)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我,参加了许多活动,感到生活过得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但是让我感受最深、最触动我心灵的是这一次的城南小学支教活动。
那些小孩子都很活泼、很聪明、也很顽皮。但我发现有个小孩子有点内向,不怎么喜欢跟周围的同学玩在一起。在家访时,我才了解到他是从小跟奶奶生活一起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跟他交流的时间很少,平时给他打电话都是要求他要努力读书,不应许他出去外面玩的那些话语。这让他从小就缺少了母爱、父爱。现在的社会,有很多这种现象,大人整天都在忙碌,努力使生活变得更好,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想过孩子除了物资上的关爱之外,更多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关怀。我自以为我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人。见了她之后,我知道我有许多方面待以提高。我会一直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能做的不是能教他们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帮他们驱走内心的黑暗,让他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温暖的爱,让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随着渐渐地了解,我和他交了个朋友,他对我的信任,尊敬,使我明白,当你用一种爱去关心别人时。你会收获另一分的回馈。在离别时,他把他最喜欢的两只蜡笔送给了我,他说:“姐姐,我喜欢你,希望你在用这两只蜡笔画画时会想起我。姐姐,你要常来跟我玩,我会想念你的。”听了他那般话后,我心里有股酸溜溜的感觉,同时让我感到一分责任,一分动力,支撑着我坚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下去。
回来的时候,天仍然有点冷,但我的新却像火一般的温暖。这火正是我支教的热情。
我觉得这次城南小学支教点燃了我,我希望着火永不灭,我更希望我们骄阳义青团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把更多的爱心点燃,让这火生生不灭。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五)
人人都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想圆这个梦。为了圆梦,我们来到了新疆。来到了美丽的积木萨尔。
第一次登上讲台,内心除了激动和喜悦之外还略有紧张,面对着一个个可爱的脸庞以及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们深感为人师表、责任重大,尤其在儿童时期,在学生成长的最初阶段。我们更要为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初次来到学校,没有教学方法也没有教学经验的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课余之际,我们不断地向指导老师学习,向其他老师请教,并随时进入班级听课,逐渐掌握了一些课堂管理知识和课程导入技巧。渐渐地,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很受学生的喜爱,课堂教学也颇见成效,听到他们用儿童天真的嗓音,传递着我们讲过的知识,我们的心里也得到了一丝的安慰。
除了教学,我还协助思政室、少先大队开展升国旗相关活动和红领巾广播站相关活动,在工作期间,认真踏实的做好每天的升旗安排和国旗下讲话工作。为学校培养优秀出了优秀广播员8名。同时协助思政室、少先队先后策划10.13日建队节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畅想红色经典,争当四好少年”大型红歌比赛、黑板报评比及诗歌朗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升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
因思政室、少先队档案文件繁多,我还协助思政室、少先大队整理档案,在工作中,了解了档案工作的一般流程,也体会到了档案工者的艰辛。
为期的日子不多了,看着这些可爱的脸庞,真不想离开他们,他们在课堂上时而让人可气,时而让人可怜,但更多的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可爱,他们活泼,他们好动,他们诚实,他们天真。正是因为他们,才使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格外的轻松和自由。
栽花容易树人难,在短短的四个月里,我们深刻体验到了当老师的难处,有很多的东西要写,要备课,要说课,要听课,要讲课,要反思,要总结,要组织纪律,要传授知识,要体察学生兴趣,要丰富学生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我们不需此行,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学到了以前从未学过的东西,我们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四个月,与其说是支教,不如说是学习,与其说是我们了支援边疆教育,不如说是新疆的生活教育了我们。
大学生偏远地区支教第一次上课心得(篇六)
今天是第二次去北郊乡支教,教的是同一个班级:初一一班。第一次去的时候觉得孩子们真的是淘气的没法管束,在这次去支教之前我还在想怎么让这些学生安心的听课,利用好仅有的三十分钟,让他们尽快的融入课堂状态。在出发前我们同行的三个都买了糖果,觉得孩子们毕竟还是需要鼓励的,有时候除了口头的表扬,还可以有些物质上的奖励,用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到了学校后,我发现现在的一班要安稳了好多,课前打打闹闹的孩子仍然有,但是一半以上学生都在做作业,这让我感到欣慰的同时觉得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状态不错,我可以把精力更多的花在安排课堂而不是整顿纪律上面。一点四十五分,我让他们打开课本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两分钟后提问,提问的效果被证明并不好,而且我了解到他们对第七单元刚刚了解也没有时间背记新单词,所以我利用五分钟左右进行了领读和检验,随后进入了正规的课堂。
课堂中我用小问题开始了我的讲课,几个同学积极参与让我由问题自然的过渡到了课文,随后通过对单词的基本含义认识,还有小组简单的对话,让他们脱离课本的对话,构思自己的对话,最后由他们自愿表演对话,偶尔中途无人响应,我就会点一个“上课不积极”的学生。课堂中,有的男孩子坐姿不正,经常东倒西歪,一副瞌睡样子,还有的上课不喜欢说话,和老师眼神交流很少,回答问题没有勇气,我对几个学生做出了纠正,并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慢慢的改正不好的听课习惯。
课后,我对上课表现好的几位同学优先发放了糖果,剩余的糖果我交给了班长,让班长给其他班级成员发放。
这天支教结束了,给我的感觉是自己慢慢的hold住学生了,自己心里多了一份底气。我觉得上课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有待提高,这点需要我们支教的人慢慢努力,想出新的办法去丰富课堂,提起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大的兴趣。这一点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体会,慢慢总结出方法。
教育随笔:如何让孩子爱上表演
孩子们即将要毕业了,在毕业之前要开展毕业汇报,所以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排练汇报的节目,可是有一天,有一些孩子对我说:“老师,为什么要每天练节目,我不想表演了,太没意思了”。我告诉他们:“因为你们就要毕业了所以在毕业时要把你们所学到的本领展示给家长”。孩子听后虽然都说哦,知道了。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而是面无表情着急把动作做完,并不像是在表演,倒像是一个木偶人,只是在盯着老师的指挥完成动作。
到底如何让孩子爱上表演呢?就像《指南》中提出的:“营造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通过启发性的商谈建议,使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的约束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进行表演”,同时在他们表演时,教师要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表演,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自己解决或者给予帮助,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体会到自己是一个表演者,而不是机器人。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或者肢体动作不灵敏,这些都会造成他们对表演失去兴趣,这时,老师就要在这方面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到自己能行的一面。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新”吸引孩子的目光,用“心”让孩子爱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