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1-03-08 中班教育随笔笔记 中班教育笔记随笔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秉禄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秉禄真棒”。
上课了,秉禄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秉禄真棒”。
可是今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可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秉禄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着“秉禄加油!秉禄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秉禄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秉禄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秉禄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秉禄真棒”。
一句“秉禄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3、利用值日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孩子
刚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龙龙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子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说实话,当时心里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面对全班孩子说:“李毅坤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龙龙急忙弯下腰捡起来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我让孩子们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集体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他们分别负责自然区花草的浇水工作,养殖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和帮助老师对杯巾进行消毒。另外我还要求每个小朋友早上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擦拭,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通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ZW5000.coM 作文5000网)
4、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昨天,我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练呼啦圈时,瑶瑶不小心碰着了佳佳,在瑶瑶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佳佳就大声斥呵瑶瑶说:“你干什么要碰我!”瑶瑶这时才知道碰着了佳佳并很有礼貌的对任玉佳说:“对不起,我不小心的。”但是,佳佳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对不起也不行。”把李旭瑶吼的很尴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不得不参与调解啦,我对佳佳说:“佳佳,李旭瑶是不小心碰到了你,而且她已经向你道歉了,你怎么就不能原谅她呢?小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谅解,那样才是好孩子的。”这时的佳佳虽然不再吼瑶瑶了,那是迫于的我面子,但,我能看出她是不服气的。这一场单方的战争暂时平息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练呼啦圈,准备休息,收圈时,佳佳想用使劲扔圈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时,结果,把圈狠狠的扔在了我的脸上,我疼得捂住了脸,佳佳的脸刷的一下变红了,看得出心里害怕啦,这时,旁边的靖老师把佳佳叫过来说:“快向你王老师说对不起”佳佳乖乖的走到我面前怯怯的说:“王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急忙对她说:“没关系的,我不怪你的。”
我一定不能放过这个教育契机的,我对佳佳说:“佳佳,我这么疼也原谅了你,你也要向老师那样,学会原谅别人的,如果我今天不原谅你的话,你心里一定很难受的是吗?”佳佳点了点头。“所以,你也要原谅李旭瑶好吗?”佳佳使劲的点点头。这时,我能从佳佳的脸上看到她心里的轻松。
5,引导孩子有事要用语言表达
我们班一个叫王浩强的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时通过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平静地接受,可是这个宝贝一旦不守规则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活动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么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应该学会接受才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托班教学随笔:教育的效果
上学期一直教小托班的孩子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就是看他们怎么也走不好。这学期刚一开学,我又带小朋友们出去玩,诶,他们居然一个跟着一个,走得很好了。是他们长大了吗?就会了吗?我想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教了,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教了。如果说,当初我们没有教,现在他们虽然长大了,能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吗?我想是不会的。
所以,我们说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这是有道理的。它在很多时候不能立马见效果。
又比如,我们教托班的小朋友学习拼拼版,上学期怎么也拼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地教他们,今天我又让小朋友玩拼版,也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拼,但是,我发现孩子们有点会拼了,有几个小朋友还拼得挺好的。所以,他们还是能把以前老师教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到其他的条件(比如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长了等)成熟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好这件事情了。
因此说,我们教育小朋友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能够教得会的。当然也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
教育随笔:好孩子需要鼓励
记得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她时她就会紧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此语言表达、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发展的要慢一些。
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纠结。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她,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她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开始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她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她鼓励,给她赞美,给她机会和希望。当我们发现她在绘画和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她,并让她做示范。有一次体育活动投掷沙包,很多孩子都不能准确的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只有她姿势准确,投掷的又远,于是我请她当小老师,给孩子们做示范,起初她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当在我的鼓励下投出第一次,孩子们给她欢呼时,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当她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她的头,给她一个赞许的微笑;当她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她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贴纸……在这些不断的赞许、鼓励下,她渐渐大方起来,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慢慢的她能够勇敢的在老师和全班孩子面前复述学过的故事,也能够在小组表演唱歌的时候,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畏畏缩缩不敢演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育随笔:把“好意”变为鼓励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上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的大叫起来:“家旺,小心点!”家旺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的垂下头,身子慢慢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家旺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家旺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家旺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当晨辉在尝试新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晨辉,别玩危险游戏!”当海迪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海迪,不许……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的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家旺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家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的更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家旺僵硬的表情,紧紧地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家旺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家旺十分敏捷,稳稳当当的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的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家旺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
教育随笔:鼓励孩子
经常被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犹豫不决,容易拖延和半途而废,害怕被拒绝,自我设限,逃避现实,很容易恐惧,容易自我否定。
总之觉得好的东西,自己是没有资格获得的。不敢和接受男神的追求,只能和小人物和渣男交往。有的不敢去接近漂亮姑娘,不敢去主动和人交往,犹豫再三不敢表白,直到美人落别家。甚至别人看自己一眼,仿佛都带着嘲讽。
挑战一件没尝试过的事情,耳边轰隆隆听到的都是“你不行”“你不要做”。要克服这些声音的影响,要付出极大的勇气。这些声音,已过多年,犹在耳边。一般都是来自父母的发声,存在童年的深层记忆。有的家长,也表扬,只是夸的有点假。像我妈妈会用戏剧性的语言,像哄小孩那样夸孩子,你是最~~~棒哒,你是最~~~好哒,当时听到很开心,过去了之后,有点假,有点空。像我爸,要想听到他对我说一句“你做的很好”“你是我的骄傲”,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了。小时候他说“嗯。”这就是最高的表扬。为了这一声“嗯”,我愿意付出所有的努力,然而成年后“嗯”也没有了。如果不是走上心理学的道路,我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呵呵。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青少年学习动力,家长很在乎这个,有家长问我:我孩子做什么都没劲,怎么办?我让孩子画了一幅画看看,果然自卑,瞄一眼,就知道画者是个自我价值低的孩子。
一直被贬低,被否定的人,活都活的没劲了,还想学习有劲,怎么可能?父母自己没有自信,就会用否定孩子的方式,否定自己。可怜的是无辜的孩子,重复了父母的命运,用自卑,孕育养大自卑,然后再传给下一代。
破解的方法,有的。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把心打开,看看孩子的优点,不要假装,不要虚头巴脑,真诚的赞美、表扬、鼓励、支持孩子吧!
你都不知道,你的真诚的爱的表达,你的鼓励支持,对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
教育随笔《奖励的效应》
黄嘉硕小朋友在家里吃饭就是要吃很久很久,而且跑来跑去,就算妈妈给他定时或者奖励也是慢慢吞吞,但在幼儿园其实还好不算很慢,也不会跑,就是爱吃肉不爱吃菜,然后吃饭常规坐姿很差,椅子摇来摇去,还爱左顾右盼的,总是不好好吃午饭,需要我盯着,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一看到我就使劲地把白米饭塞嘴巴里,赛的满满的,椅子马上停下来,蔬菜动也不动,我一走马上又开始手放椅子后面,这里看下那里看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天天说,于是有天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能够多吃点菜,然后别东看西看,摇凳子,我嘴巴对他念叨着今天的青菜可真好吃啊,对不对啊,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吃,他还是一动不动,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他笑眯眯的看着我,有点心动了,我说太好吃了,他也跟着我夹起一点青菜,放嘴巴里说:真好吃啊。看到他这样,我马上大声的说:“表扬黄嘉硕,开始吃蔬菜了,要是能不摇椅子认真吃饭,我就奖励他两个水果吃。”他开心的哟,跟边上的同伴传了个遍。椅子也不摇晃了,饭后我给了他两个荔枝,开心的到处炫耀,说自己吃蔬菜坐的好老师奖励了两个荔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有保持给奖励,小朋友也会表扬他。发现他已经爱上蔬菜了,也没有摇晃椅子,自然其他小朋宇也会有奖励,个个食欲大增。
幼教叙事:随机教育的效果好
随机教育的效果好中午课间活动时,我正在写备课。忽然发现班上的孩子,都围到了一张桌子旁。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麻雀。这时,郭敏杰小朋友一把抓起麻雀,很麻利的把它放到书包里。我问他哪来的麻雀。他说:“是我爷爷给我抓的,让我拿着玩。”我刚要发火,忽然发现旁边,一张张好奇和兴奋的小脸。心想,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吗!
于是,我拿来一个鞋盒子,让郭敏杰把麻雀雀放到里边。让小朋友,都过来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一边观察一边讲。看到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我又接着说:“麻雀是益鸟,每天能消灭很多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老师那这只小鸟会死吗?”孩子们听我讲完,都替这只小鸟担心起来。“我们把它送回大自然怎么样啊?外面才是小鸟的家。”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看着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我和孩子们都笑了。
这次“小鸟事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不但让孩子们了解了麻雀,知道要保护麻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又多了一份爱心。
笑了,笑了
世间有许多微笑,有蒙娜丽莎那动人的微笑;有父母那亲切的微笑;还有那同学真诚的微笑。唯独这个微笑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难忘。这个微笑,时时的鼓励着我坚持走下去,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新的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小班的幼儿教师,又要开始面临着孩子们的嚎啕大哭,家长们的不安,孩子们的焦虑,各种各样的状况都会发生。对于我这个接过无数次新生的老师来说,心里早有所准备,已经适应了。然而,我的新搭档还处于迷茫期。她是一名老教师了,已有十几年的教龄,曾经带过中班,大班,唯独小班她是没有带过的。或许这样的安排,是她这一生没有经历过、体会过的。看到她没有了以往的自信,干练,淡然,只多了一些不安和失落。在这里,我只能像对孩子一样的抱一抱她,让她感受到,小班的老师和孩子们是团结的,幸福的,心连心的。如今的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再加上家长们对老师的不放心,使小班老师的工作做起来有些难。这时候,我们做的只有耐下性子,让他们学会独立,分享,自由,平等,尊重,团结,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爱心,尽快的适应集体的生活,也让家长们从心里放心、舒心。
我和新的搭档还有孩子们相处已经一个周了,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她们笑了。下午我们举行了一个音乐活动,放着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我们游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各种姿势,各种脚步,各种嗨,终于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笑了。此时,他们打开心扉,彻底释放了。我们班郭淑婷小朋友跳的是最有特点的一个,音乐感,节奏非常强烈,脚步卡点卡的非常准确,得到了孙老师和彭老师的亲睐,在这时,我也看到了我的新搭档郭老师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温柔。你们终于笑了,我等这一刻好久了。宝贝们,你们是天真无暇的,你们是童言无忌,你们是快乐的,尽情的释放你们的热情,好奇,天真吧。我的新搭档,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摆正好心态,调整好情绪,尽快适应这个有爱的小班,多注重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经历你未经历过的,体验你未体验过的,你会得到我与你之间的爱,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爱,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爱。
笑了,笑了。这一刻是多么的温暖,感动。笑了,笑了。就让这开心的笑感染每个孩子,每个老师,每个班级,还有幼儿园的各个角落。
微笑是多么的可贵,它既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多笑一笑吧。因为给人一个微笑,自己将会获得两个晴天!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班长”一班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班长”,做“班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班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班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幼儿园大班的一名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