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发布时间:2021-01-23 世界读书日幼儿园活动方案 幼儿园世界的教案 幼儿园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半夜醒来,发现女儿卧室的灯还亮着,就过去看。女儿皱着眉,正在抄写英语单词。

我问,怎么还不睡?女儿气哼哼地说,我今天听写错了几个英语单词,老师让每个词抄写一百遍,还有两百个就抄完了。我问,怎么还错了呢?女儿一翻白眼:没好好背呗。

我边往外走边说:那就别埋怨,老师也是为你们好,希望你们扎实地学好知识。

女儿把书一推:妈妈,学习好苦呀,还是你们大人好,每天上个班就行,你看我都累成狗了。

我苦笑,大人轻松到“每天上个班就行”吗?

前几天,我一个表弟有事来找我,脸上大写着一个“沮丧”。

他在一家私企打工,干了六七年了,收入算还凑合。可去年有一段时间他们工厂效益不好,老板说工资暂时按百分之六十开,等效益好了再补上。工人们也没啥意见,既然在一条船上,就得同舟共济吧,再说,那百分之四十只是暂时不发,又不是不给了。

今年上半年,表弟他们工厂的效益特别好,天天加班加点赶订单。大家以为效益好了,去年少发的那部分工资该给了吧?

可迟迟没有发的迹象,几个工人就去问老板,老板一脸无辜:去年不是和大家说好的,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就发百分之六十,大家都同意的啦。工人们面面相觑:不是说效益好了给我们补上吗?

争执了半天,老板死活不承认说过“补上”这话,工人们也拿他没办法。

表弟知道我做HR的,就来讨个主意。

我说这事简单,去劳动部门一反映就解决了。表弟犹豫着说,不是没想过,只是我们和老板闹僵了,饭碗不就砸了?唉,好几千块呢,要是这钱挣得轻松,不要就不要了,可都是用力气换来的钱,想想就心疼。

我一边继续帮他想办法,一边埋怨:你脑壳也不慢,可当初就不好好上学,整天说上学累,你要是能考个大学,找份好工作,还会受这种气吗?

表弟懊恼地说,姐,你就别说了,我后悔有什么用?那会儿我净跟张东打游戏了。

我哼了一声:张东,人家是拼爹的好不好,他可以大字不识,照样住豪宅开豪车,你拼谁?你只能拼自己!你堂姐才是你的榜样。

他堂姐是我这些表弟妹里最出息的一个。

今年七月,在法国留学的表妹回国省亲。她这些年忙于学业,在国内重点大学本硕连读,又出国带奖学金读博士。从小成绩拔尖,当年高考在她们县考了第一名。

饭桌上,表妹侃侃而谈,浪漫的欧陆风情让人神往。女儿很羡慕,说,小姨,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表妹鼓励她:好好学习,你会的。

女儿问,就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吗?

表妹沉吟了一下:对于那些某二代某三代来说,他们通往世界的路有很多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条。但对于我来说,考学可以说是唯一道路。

我的父母都是务农的,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每次我妈妈说起县城就特别兴奋,说那里好大呀,人好多呀,东西好贵呀,我都有想哭的冲动。我从小眼见父母的辛劳,就立志要通过自己努力让他们将来可以改变一下生存状态,享受一下生活。

女儿好奇地问了她最关心的问题,小姨,你那么努力不累吗?

表妹笑了:累啊。可是,如果你把学习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做,开始的时候你觉得很累,可当你一次次踮起脚尖超越了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突破之后,你会感觉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

宝贝,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比起建筑工地的烈日暴晒,比起在寒风中叫卖蔬菜水果,你会发现,学习是最轻松快乐的事。不要辜负十几年象牙塔的时光,它足能撑起你的梦想,让你的目标落地生花,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和希望。

女儿陷入沉思状。

是的,孩子,我也知道你学习苦,也不要求你成为第一,但你要在该努力的年龄,不惜余力。

如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庸碌无为,却借口平凡可贵,我敢保证,将来你会非常后悔,却无法言说。

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

罗素说过,人生应该像条河,开头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后来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其实,这也应是学习的历程写照。

走过这段最狭窄的地方,那些你吃过的苦,熬过的夜,做过的题,背过的单词,都会铺成一条宽阔的路,带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ZR120.com 节日祝福网)

后记:

据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首先为他染上颜色的,都是各自的原生家庭。

由此观之,家庭教育是极具个性的。

各种颜色,无关高下,不分优劣,没有对错。

你可以说“虎妈”太严,孩子应该有轻松自由的童年;也可以说“猫爸”太宽,如此育人将来怎堪竞争之激烈。

听起来,谁都有理。但这种事,通常要等上许多年才得验证。

棍棒底下,真的都是清一色高材生?压力不一定等于动力,严苛之下,困难越大,受挫越深。

放任自流,真的就能教出健全心灵?社会复杂,人心险恶,身无长技傍身,难保化险为夷。

哪有什么教育,父母和孩子,人间一路同行,互为师友。不妨宽严齐施,恩威并重,赏罚分明。

凡事都如此,重在平衡,注意适当。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别是家有男孩,这个更不能少。因为一个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没有担当的,你不要怪他没有责任心,实在是他没有铁肩,用什么去担?

不能吃苦,终究是会让身边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这样的影响是一生的。

01、看看我们村的两个老头,就会有这样的感触。

当你看着他们从你面前走过,就会感觉岁月匆匆,人生不过几个十年啊!

我们村这两个老头,一个是年轻时就不能吃苦,一切靠妻子去张罗的。

50岁的人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外边做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做几下就玩去了,说太苦了。然后骑着车去外边寻牌友,钓鱼,胡吹海侃,整日不回家,村里也没有多少人待见他,他就去外村玩。

而老妻呢?天天在葡萄园里劳作,酷暑时节全身包裹着衣物帽子,在烈日下除草施肥,挣几十块的工钱。因为一个家庭一年的开支,人情往来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光靠种几块地肯定是不够的。

老妻收工回家后还要张罗饭菜,风吹日晒下的脸常常像裂开的老树皮,那双手更是又大又黑。

我们都觉得她苦,但是她好像没有感觉,她也许觉得自己就是这命吧。

还有一家人就不然,老头是天天做事,家里家外忙活,一家人过得滋润自在,走在外边也是腰杆子挺拔,受人尊敬。

吃苦不可怕,劳动让人有尊严。

02、很多人长大后成了一副自己都不喜欢的模样,都是成长的时候从根处坏掉了。

而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观念是关键。

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个家庭如果有好几个兄妹姐妹,假如上面有姐姐,最后一个是弟弟的话。这个弟弟大部分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

因为从小有爹妈疼着,遇事有姐姐罩着。很多父母中年得子,愈发珍惜,视为掌上明珠。稍不留神,父母爱的天枰就朝着小的那个倾斜了。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还常常被老父催着寄钱回去,给弟弟建房子娶媳妇呢。

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吃一点苦的。自己省吃俭用惯着孩子,结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让孩子给绑住了。

有一个妈妈曾留言说,老公家里有一个弟弟就是被溺爱的,现在26岁了,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家里条件不好,公公婆婆都是农村种地的,过年都舍不得买点好吃的,但是他自己呢,苹果手机跟风买,还出国去玩,还找我们借两万块钱去整鼻子,好多这样的事情,之前觉得是他不懂事,后来才发现都是他爸妈惯的,而且我婆婆还说他从小就这样,要的东西没得到都不行的。所以我自己带孩子,不需要她的帮忙,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变成那样。

每次看到这样的父母,我就感到心疼。是什么让他们甘愿成为一个寄体,养出寄生虫呢?

溺爱只会害了孩子。有妈妈会跟孩子说,你只要读好书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所以家务活不要孩子干,家里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过问。很多孩子长很大了都不知道盐是多少钱一包,油是多少钱一桶。

记得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位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03、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这样的回答,让很多父母陷入了深思之中。因为我们很多的家庭,父辈努力打拼,积攒可观的家产,期盼孩子不要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样劳累。结果,就养出了白眼狼,养出了啃老族。

我们还会常常听老人说,省着点,因为你生了儿子就要考虑给他买房,在农村就要考虑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

我们老家那边,如果是因为家里没有房子让儿子娶不到老婆,大家指责的竟然是老子无能,而不是说儿子没用。

我觉得这个逻辑很混蛋。为什么儿子娶老婆一定要老子管呢?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前段时候,一个多年没见的同学在微信群里借钱,说自己要做生意,结果本来热烈交谈的群,一下就鸦雀无声了。

这位同学是出了名的,因为他的好吃懒做。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他每天的起床的洗脸水是奶奶打好,然后由奶奶穿衣服,爷爷喂饭,上学的书包永远是爷爷背着。

读中学后更是这样,每次一堆臭袜子脏衣服塞一袋子,放假的时候就拿回去给奶奶洗。

最主要的是还爱借钱,读书的时候就几乎把所有的同学借一个遍。

没想到现在30多岁了,还是老样子,听说刚刚跟妻子离婚,家里的孩子判给了妻子。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工作,天天就是瞎混,不想努力,就想通过借钱来发财。

结果混成了一个这样的光景。

其实这样的结果父母是要负责的,为什么当年让他在爷爷奶奶这样的溺爱中成长。

他就如同掉在一个蜜罐子里,不知道外边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更不知流汗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他当年的享受换来如今的吃苦。

不要看他无所谓的样子,表面风光的很,也许在某一个深夜,他也会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脸,狠狠地责骂自己,追忆童年的甜蜜,然后痛诉命运的不公吧。

04、从小被娇惯的孩子,何曾能想到,吃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强大。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智慧。

告诉孩子,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定要有一个让孩子吃苦的意识,能不帮忙就不要帮忙,孩子流点汗,吃点苦是好的。

平时让孩子多做家务活,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一起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的手脚。

为人父母就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尊严,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

这些话说起来像口号,但是多年后,一个快30的子女还跟你伸手要钱去吃饭的时候,就会明白吃苦教育的重要。

所以,吃苦教育,要越早越好。

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不要推卸责任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遇见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妈!

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很少主动找家长交流

一般家长被请到学校,那孩子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老师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跟老师积极主动的去沟通,那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绝对是帮助很大的。

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孩子上进心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他们主张快乐教育,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而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不到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学的钦佩,你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

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你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悬在半空的心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

“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听我的,别自己瞎弄!”

“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

“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

这就是被你控制的孩子,TA怎么做都是错的!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话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正确面对自己的控制欲

我对小福气也有控制欲。

他不收玩具,我会生气。他不按时睡觉,我会生气。他不听话,我也会生气。但我宁愿他跟我争辩,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释,也不要他盲目顺从。

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护他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千依百顺地宠着他。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现在将他保护的面面俱到,将来他在社会上,就会头破血流。

有他需要自己历练和经历的,他需要自己磨练才能够收到宝贵经验的,一样都不能少。

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父母的控制会影响一生

如果你认为小时候习惯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改变,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常非常难!

比如,即便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我从超市回来,我妈也必定会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不回答,母亲大人便会翻购物袋查小票价格。

查完之后,她会说:“这个那么贵,为什么要买啊?那个没什么用,真是浪费钱!”

然后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审美,重新评估我的人生。并最终得出:“嗯,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样的想法。

在我妈控制与洗脑之下,她让我相信:“我这么懒,这么蠢,婆婆又这么不待见我,我一无是处,我照顾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长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软弱无力的,就像从未长大,没有自信能够养育好他。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又被长辈揽到身上。

我的孩子小福气上幼儿园之后我想带他离开我的父母,我妈便说,“你现在翅膀硬了,用不着我了,你走了再也别回来!我老了,没用啦!”可如果继续留下,我妈又会说,“自从给你带孩子,我多辛苦!这么大年纪了,还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么做都是错,常常觉得很痛苦。

过度包办即是控制

如果说我是在我妈的控制之下长大,那么我弟弟就更加可怜了。

妈妈41岁生下弟弟,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男丁,弟弟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种种细节不再描述,且说一下弟弟的现状。

弟弟现在已经25岁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游戏。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妈,我吃什么?”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门(除了去网吧),不社交(除了打游戏的队友)。

他就像是一只被圈养在家的宠物,丧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无法想象,等父母老了动不了甚至离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会很客观的说一句:弟弟这辈子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我曾经想,也许只要他活着,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父母大概觉得:我们会一直养你,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自闭,源于过于被控制

我之前的公司有个叫小D的同事。我刚去公司的时候,他每天最早来开门,打扫老板办公室,接着就坐下来打游戏。开始我以为他是老板亲戚,才这么有恃无恐。

可听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闭症,跟人沟通有障碍,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老板租的是小D妈妈管的房子,碍于情面把小D收进公司,表面上是给他一份工作,实则就是做点“扫地僧”的基础工作。

每个月小D妈妈给老板300块,再经老板的手发给小D当“工资”。我听了之后觉得好感动,感叹这世上母爱的伟大。

有次单位聚餐,我们叫了小D一起,小D一开始还很开心,有说有笑,可转身接了一个电话,回来脸色就变了。

他支支吾吾地对我们说,“我不吃了,我妈让我回去,她好像没带钥匙,我得给她送钥匙去。”小D说完转身走了,大家好像都发现了什么。

其实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说话时不看别人眼睛、说话神情有些逃避游离之外,跟普通人并没有两样。特别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游戏),还会眉飞色舞。

但一说起他的妈妈,他就会瞬间沉默,陷入一种自闭的状态里。也许,小D并不是真的自闭,只是他妈妈的爱让他窒息。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自从有了小福气,我常常会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免不了地为他牵肠挂肚。担心他饿了、累了、病了、摔了,担心没有自己陪伴在身边,他是不是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师说过:“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就等于是在咒他死”。这点并不夸张。

自闭的小D,背后是一个连跟谁吃饭都要干涉的妈妈。

我的弟弟,被娇生惯养,25岁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经被家人包办好了。

他们就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渐渐丧失了生命机能,渐渐的被这样的生活消磨尽生命,最后慢慢的死去。

控制欲的源头是缺乏安全感

控制欲强的妈妈,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们年幼时或缺衣少食或经历骨肉分离、生活动荡。长大后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让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们想把自己没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对孩子的控制是因为她们自己强烈的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荒废终生,也不愿意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经历风雨。

但妈妈毕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可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前人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

自由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人性的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

孩子,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当我们赌气地说出“再怎么努力读书,也拼不过富二代”时,富二代并不会因为抱怨而变差,而孩子却可能受到影响。如果我们既没有好的家世传承,孩子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那么读书的缺是唯一改变出路的方法,我们作为父母不要先放弃!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参加了香港本地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

按节目的要求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

环卫工收入低,只能租到价格最便宜的房子,也就是所谓的“笼屋”。

按节目组的设计,田北辰也要睡这里。

当田北辰看到那些月租从600-1500港币不等、仅仅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热水、连洗手间上面都要睡人的“笼屋”时。

当他筋疲力尽地扫完一天大街,却发现自己辛苦一天挣来的钱刚好够吃两个最便宜的便当,还要加班才够钱坐地铁时。

这位成功创立了G2000和U2两个服装品牌、毕业于哈佛大学管理系。

身家不知多少个亿的富豪不禁感叹万分地说: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由于条件实在过于艰苦,这种生活他只体验了两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他说,因为只要体验两天,所以他才有斗志坚持下去。

但是如果一个月、半年、甚至一辈子都是干这种活,那真是太绝望了。

田北辰是含着金勺子出世的豪门之后,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不知“穷”字怎么写。

今年他开始参政,为了赢得政冶资本,才决定去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

看看穷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么的,然后这位满腹经纶的精英分子便得出了“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这样的结论。

很显然,他是认为,在香港那样的社会,人之所以找不到好工作,是因为没读书。

因为没读书,所以志短,因而更穷,因而更看不到远方的路。

如此循环往复,人就会被压得永远也翻不了身。

我在一个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小城长大。

我也有很多同学,他们有的读了很多书,有的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学历。

现在看起来,那些生活过得好的,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

他们未必很有钱,但至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有存款,比上不足,但比下亦有余。

当然也有一些没有读过大学但混得也不错的同学,但从比例而言只是少数。

而且他们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要么家里本来就有钱,要么是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看书。

是的,离开了学校,但依然还在看书。

看各种各样的书,金融的,管理的,行政的,文学的。

做哪一行修哪一行,日积月累,才会自学成才,在各自的行业杀出一片生天。

而那些不爱读书家里也没钱的同学,有的开烧烤档,有的在菜市卖菜,也有开修理店的。

虽然也是一门谋生的门路,但过得极其辛苦。

更差一点的,至今无业又或者早已堕落。

正如北辰所说,没有学历和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长时间地工作。

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下一顿吃什么。

当今社会经济正在向金融型、知识型的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越来越重要。

那些没知识、没技能的人,只能一辈子都被挤压在社会的最低层,除非中奖,否则极难有机会翻身。

这些话虽然难听,但却很真实。

说到底,世界正在变,从前那种刚从田上下来的大老粗闭着眼睛也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年代,没文化就要挨打,有文化的,打起人来,根本就是兵不刃血。

虽然学识、机遇、运气、制度这些因素都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但我想没有人能够否定读书带给一个人的变化。

如果读书对于富人是一种锦上添花,那对于普通人就是救命草。

它可以让普通人毕业于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份薪水稍高的工作,过上舒服一点的生活。

装B一点来说,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懂得分善恶与美丑,懂得和孤独对抗,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不读书的弊端又是什么?

俗气一点来说,就是没前途,没出息。

更进一步说,就是不但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有可能连自己的孩子也教不好。

祸及子孙,这才是世界对不读书的人最残酷的惩罚。

你确定你的孩子不需要陪读吗?


你确定你的孩子不需要陪读吗?

说起陪读,一些人要说,我们大人都上班,都要挣钱,哪有时间陪读,陪读谁挣钱养家糊口?我家孩子很优秀不需要陪读!孩子总要长大,正好让他们自己锻炼锻炼,陪读娇惯了孩子!我们小时候哪有父母陪读,不是一样长大成人?

面对这些回答,我觉得都是对的,我们都要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孩子很优秀,成绩好,自理能力强,陪读,劳力花钱。孩子都要长大,需要锻炼自己,不妨借此机会。可我要说的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面对孩子学习的关键时刻,你不妨陪孩子一段时光,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一、陪读可以帮孩子节省很多学习时间

青春无价,因为青春一去不再回,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我们前半辈子主要为自己活,后半辈子主要为儿女活。这些话中蕴含的道理,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懂得。

我家女儿读高中时才13岁,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她妈妈就去陪读,帮助她解决生活问题。孩子上初中特别到了高中,学习节奏很快,除了对付一大堆书本和学习资料,还要处理生活中的洗衣吃饭,如果有人陪读,这些问题就可以化解,每天穿的一身清爽,每天吃到有营养有价值的饭菜,肯定是神清气爽的。有了生活的保障,学习的时间也更充足了,就不会天天手忙脚乱。

二、陪读可以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很多问题

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也到了关键时刻,有些同学小学成绩很好,可是到了初中下降很快,最后成了差生,有些同学中考成绩优异,到了高中却落后,为什么?我认为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没有处理好成长中诸多的问题,学习与交友,学习与早恋,学习与网络,还有学习与爱好兴趣等,孩子身体在长高,心理未必成熟。

如果陪读时,家长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及时与孩子沟通,就会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不会使孩子在诸多方面误入太多或太长时间,如果等孩子自我醒悟,再回头,学习已经落后太多,想学习也没有了时间,也没有了学习的信心。

三、陪读本身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非常时尚而又多么美丽的句子,这句话,让我们的家充满浓浓的亲情。是啊,家庭需要温馨,需要爱的陪伴,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孩子上初三了,上高中了,面临着中高考的冲刺和决战,他们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哪一学科落后了,哪一次月考没考好,面对老师的批评或期望等,这些压力很大。这时候,有了家长的陪伴,有了家长的安慰和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让孩子感受到不是他一个人在奋斗,让孩子懂得学习贵在坚持,胜不骄败不馁,遇到困难不懈怠,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斗志。

陪读能使孩子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当这段时光过去之后,你和你的孩子都会发现,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因为你们一起奋斗过!

最后,我还是要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陪读,要根据自己孩子和家庭的自身情况而定,陪读也不是只做给孩子吃,帮孩子穿,要时时观察,注意沟通交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你的陪读才有意义和价值。

文/举杯邀月

相关推荐

  • 《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5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栏目推选:“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或许你...
    2023-02-14 阅读全文
  • 不抱怨世界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在读后了作品,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此时我们优先可以写好一份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保存想法,也可以加快知识的吸收。这篇文章将为您探究“不抱怨世界读后感”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希望本次交流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023-08-20 阅读全文
  • 不抱怨世界的读书心得8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不抱怨世界的读书心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月前,袁书记借...
    2023-08-10 阅读全文
  • 有关不抱怨世界读书心得 在写感言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和场景时。感言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活跃,感言让每一次微笑都更加灿烂。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有关《不抱怨世界读书心得》的资料,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3-05 阅读全文
  • 有关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 古语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也许下面的“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正合你意!欢迎阅读,希望你...
    2023-01-1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栏目推选:“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或许你...

2023-02-14 阅读全文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在读后了作品,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此时我们优先可以写好一份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保存想法,也可以加快知识的吸收。这篇文章将为您探究“不抱怨世界读后感”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希望本次交流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023-08-20 阅读全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不抱怨世界的读书心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月前,袁书记借...

2023-08-10 阅读全文

在写感言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和场景时。感言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活跃,感言让每一次微笑都更加灿烂。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有关《不抱怨世界读书心得》的资料,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3-05 阅读全文

古语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也许下面的“不抱怨世界读书笔记”正合你意!欢迎阅读,希望你...

2023-01-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