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3岁宝宝的“无理”请求
发布时间:2020-12-04 幼儿故事2岁 幼儿故事3岁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面对2-3岁宝宝的“无理”请求
小棠两岁之后,尤其是2岁9个月上幼儿园之后,我真的很少管他了,家里人说我就像是个领导,往往只需动嘴,余下的都由老人们来执行了其实,我还是蛮用心的。
之所以那么早送小棠上幼儿园,是觉得在家除了助长他的娇气再没有其他更大好处,于是顶着家里老人反对的巨大压力将他送去。至于上哪个幼儿园,也经过了十分痛苦的抉择,真是比选老公还要麻烦。既要考虑幼儿园自身软硬件设施,还要兼顾老人们的感受,最终定在这家小区内的并不算大的私立幼儿园。优点如下:1、离家近,从下电梯到走进幼儿园,5分钟差不多了吧,碰到恶劣天气也不怕了,下午放学后可以一直和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关园门,回家路上一群孩子小鸟样的叽叽喳喳,像极了自己的小时候。前几天的报纸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很难看到以前放学小伙伴结伴回家的情景,所以能这样很难得;2、不大,幼儿园去年刚刚加盟深圳一家连锁幼儿园,冠以国际名号,小棠上的小小班只有10多个孩子,照样配了3个老师,这样老师更顾得过来吧,这两周幼儿园对这群最小的孩子生活自理习惯进行强化训练,说实话,前几天看到他能自己脱裤子尿尿我还真是吃惊不小。另外,整个幼儿园小朋友总数也不多,放学时,园长坐在滑梯旁,可以叫出所有小朋友的名字,认得大多数家长,这种感觉也很亲切;3、不乱收费,虽然跟公立幼儿园比,收费高一些,但其他收费目前都算合理;4、老师年轻,经过观察发现,除了园长、副园长还有园长助理,其余都是年轻活泼的女教师,但之前的那名男老师调走了,这点很遗憾,希望以后上国际班的外教会是male。说了这么多似乎有些离题,呵呵,希望对将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你有所借鉴哦。
在很多家长看来,两三岁的孩子的无理要求大多是探索未知事物,或者反复问相同问题,后者重复同一动作、活动。我记得有位幼教机构的负责人说,他们评判一个老师是否合格标准就是他/她是否懂得问小朋友,你还想再来一次吗?每当小棠反复看同一部短片,唱同一首歌,写同一个字的时候,我总是告诉自己要忍忍忍,不要打断他,或者强迫他做另外一件事情。而对于他的探索行为,只要是我能忍受的,也没什么危险性的,尽管让他做吧,等他大了,也许就没有这样的好奇心了,那该多可惜。昨天小棠非要像我们平时那样泡茶包,因为我比较偏爱红茶,有那么一刻觉得不能让他把红茶包给糟蹋了,也不能让他被烫着了啊,但下一刻,我还是给他的小水壶到些凉水,让他像模像样地用小茶杯泡茶,然后有滋有味地喝下了接近白开水颜色的茶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周五是儿子洗碗日,晚饭吃完后,他很主动地说:“妈妈,今天我洗碗。”他边收拾碗筷还边说:“我不会变成家庭妇男吧?”我说:“怎么会?这是你爱劳动的表现。”我儿说:“我说的家庭妇男是加引号的。哈哈!”我听后,知道他是在说着玩呢。
周五晚上本是孩子自由活动,没有应用电脑游戏的时间。家庭规则上我和孩子共同商量后形成文字的。可是孩子洗完碗后,却提出了无理要求。儿子对我说:“妈妈,今天我玩一次电脑哟?”我说:“今天你没有应用电脑的时间呀。”儿说:“我今天就想玩。”“家庭规则上我们约定好的,就要去遵守。”儿又说:“我今天就要玩,明天我少玩一次都可以。”我说:“妈妈今天要上课,我正在准备。”儿子看我不同意,就开始哭了,边哭边说:“我就要玩就要玩。我要把这个电脑游戏时间改为一、三、五、日玩。”我说:“你不要这样,不要惹我对你发火。你想改就改,怎么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能随随便便就改了。也要我们全家坐下来商量才行。”儿又说:“这是家里。你对我发火都行,今天我就要玩。”我说:“我们共同制定的这些规则,就像国家的法律法规,是让我们自律的。我不会对你发火,我说过我要改。看来你对这个电脑游戏还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儿子说:“今天游戏换英雄了,我想玩。”我接着说:“如果今天你非要应用电脑游戏,违背规则,那我同意,但是我要告诉你,今天你应用完这次后,从明天起你就不可以再应用电脑了。我们的约定取消。从明天起你也看不到电脑了。”孩子还是在那哭着说:“我不。”我也不理他。过一会儿他说:“我不玩,我就在这儿看你准备。”我说:“你在旁边,我觉得你影响我,你到客厅去,或者出去玩一会儿。”儿子又说:“在这儿看都不行。”我说:“如果你在做作业的时候,我在旁边哭闹,你能写好作业吗,你换位思考一下。”儿子不说话,我说:“你最好还是不要在这儿。”儿子气乎乎地到客厅。过了不多一会儿,我听到儿子到自己的屋子里,去玩他的玩具,又来说:“妈妈,自行车钥匙在哪儿?”我回头看他,两只手上各拿了个陀螺。儿子又说:“我今天还是不玩电脑了。我去玩陀螺还骑会儿自行车。这个陀螺借给xx玩。”我说:“你这个安排很好。记得回来的时间。”儿子说:“知道了,再见,妈妈。”
儿子走后,我就在想,当面对孩子多次的无理要求后,坚持自己的原则,孩子知道没有办法改变,他也会去遵守。如果是换成以前,我又会经不住他的哀求,而去妥协,今天我是有意这样,看究竟会是怎么一个结果,当家长坚持原则,该给他自由时给他,该坚持原则时一定要坚持,我想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律吧。
2岁宝宝就有逆反心理
“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可是偏偏不肯睡;嘱咐他不要跳床,可偏偏就是要在床上蹦来蹦去;要他尽可能少走窄路弯路,可他偏偏还是要尝试。”如今,不少家长常常郁闷:2岁半的孩子也有逆反心理,故意闯荡家长对他提出的“禁区”。最近,育儿专家却指出,其实,家长不用强行制止孩子这种“逆反心理”,相反,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他。
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职工医学院副教授陆为之指出,3岁以前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比如,喜欢跳床、喜欢走高低弯窄道路等,这些行为就和抚触等生理需要一样,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器官刺激。同样,这些活动还能够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和游乐场的蹦极的作用也相差不远,所以孩子往往喜欢用行为方式来表达这种渴求。
从幼儿心理的角度而言,晚上累了,但还是不肯睡觉;在朋友家玩,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吵架,但还是不肯走。其实,幼儿也在两种需要中挣扎,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往往不知道做哪一种选择。因此,家长就需要在此时帮助他们做出一定的选择,宽容仁慈地对待他们,也给他们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相反,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这时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心理极容易受到挫折。专家提醒,家长对于自己的随意评价一定要慎之又慎。
让2岁以下的宝宝听懂道理
无论多大的宝宝,他们都会时常做出让家长恼火的事情,讲道理和干脆利索的禁止,哪个更有效呢?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同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对孩子讲道理,问题是应该在孩子多大时家长才能讲道理呢?可能有些人以为,那么小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呀,孩子肯定听不懂。还有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我生的他,他的一切都得我说了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的确,在孩子有种种危险举动或行为不符合大人希望时,简单明确坚决地说“不、不行”肯定能让孩子明白而且会立竿见影。但是,这并不意味讲道理就没有必要,更不代表孩子就能完全服从。2岁以下的宝宝真的听不懂道理吗?其实不然,孩子能读懂我们的表情,能听懂赞扬和批评,能知道谁喜欢他,这些都足以证明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2岁以下的小宝宝听懂我们讲的道理呢?
1.用孩子体会过的感受讲道理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经历过才最能记忆深刻。美美不到1岁时,对家里的电饭煲煮饭时冒的蒸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想伸手去触摸,任凭我们怎么解释有多烫呀多危险呀都无济于事。让她停止这个危险的举动是在冬天,她摸暖气管时被烫了一下,我告诉她这就叫“烫”(后来我摸了暖气片,真的是很烫),于是她就记住了。当她再伸手去摸锅里的蒸汽时,我就告诉她“烫,暖气烫了你,白汽也烫”,还带她走到暖气边。这时她就开始边说“烫”边后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让孩子从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实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经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观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兴的情绪,他们也会琢磨这个表情的含义。美美不爱吃丝瓜(我也是刚发现的,不过尚未发现其他她不爱吃的食物),给她吃丝瓜炒鸡蛋时,她第一次吃就全吐了出来。起初我们以为是有什么籽,不过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给她吃她还是吐。我板起脸来告诉她,如果不爱吃可以告诉妈妈,这样吐得一地脏脏的,妈妈不高兴。她看了我的表情后,低着头也不高兴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诉她把妈妈咬疼了,她是明白什么是“疼”,因为孩子摔了碰了的时候我都告诉她这叫“疼”。我问她现在妈妈疼了,怎么办呢?美美看着我,想了想,用小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相当于给我揉了揉,因为平时我就这样对她的。我非常感动,表扬了孩子。这个就和丝瓜联系了起来,接下来虽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里,看着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后很少再咬人了。
3.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行动是对语言最好的解读。孩子可能听不懂复杂的语言,但是家长的示范能使他们了解很多说教代替不了的事情。孩子在发展自我意识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说“这是你的,不要给别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确会特别保护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谁也不能动,包括最亲近的人。美美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比较没有“心眼”。她也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但是在家里我们会经常和她交换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给她自己吃。所以,当她在外面玩,看到别的孩子为了争夺玩具而哭泣时,她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美美当然也有自己物品的归属感,无非是我们不让她独占罢了。同样,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处危险地向下看,大人也最好不要当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关窗户。
宝宝2—3岁图画书阅读小结
俺觉得,现在市场上给孩子们看的图画书,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太多了,多到在选择的时候眼花缭乱。
我给好好选择书的方法,主要是,在网上看一些专家推荐和销售排行或是听朋友们的推荐。专家推荐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畅销的书,也不一定就是自己孩子喜欢的;但是,经过推荐的或是被很多人认可过的书,相对来说,品质应该更有保证。
和1-2岁的阶段相比,好好2岁半以后,就很少有1本书让我讲几十遍的情况了,不过,遇到她特别喜欢的,还是会让我反复讲好多遍。
总结一下好好3岁看过的书:
1、《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推荐指数:5星
这套书是好好2岁8个月的时候买的。买来之前,好好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特别喜欢过哪本书,于是,当我发现她特别喜欢这套书的时候,惊喜之下罗罗嗦嗦地在博客里写了一篇阅读体验的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当时的那篇:“亲子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
《不一样的卡梅拉》讲一只很有个性的鸡妈妈和她同样有个性的鸡宝宝们的传奇故事。当初俺买这套书时,只缘于一段书评,“。。。连小朋友都知道,鸡就是下蛋的,不下蛋怎么能行呢!可是真的就有一只小鸡最反对下蛋,她认为下蛋是最最无聊的事儿,她觉得生活中应该有更好玩的事儿可做!比如看海。天啊!鸡竟然有这个想法,别说我们感到惊奇,连她爸爸都大为生气,强烈反对她这个愚蠢的想法,被迫回窝睡觉的她竟然无法抵挡想看海的强烈愿望,竟独自一人深夜离家去看海……”
书买回来后被俺放在书箱里,是好好自己翻出来的,她自己先看了看,然后拿着书来找我,“妈妈,给讲讲这个小鸡的故事吧。”给她讲了一本,就一发不可收了,“再讲一遍吧!”“再讲一遍吧!”——俺好久没听见这样的要求了,以至于当故事连续讲了十遍的时候,俺竟然没觉得对自己是一种折磨。。。
2、《阿罗有枝彩色笔》系列 推荐指数:5星
一套已经出版了很久的书,曾经是亚马逊书店的五星级畅销书,哈哈,和俺的推荐指数一样哦~~
好好从3岁开始看这套书,最喜欢其中的《阿罗的ABC》。当时好好在幼儿园正在学字母歌,每次讲之前,小同学要先看着第一页上的那些字母唱一遍字母歌,然后让俺给她讲书,讲过NNN遍之后,她就快快乐乐地认识了全部的英文字母。
俺并不是因为这个功利性的原因想推荐这套书,只是觉得,书中那些孩子的逻辑、孩子的语言、孩子的图画、孩子的想象、孩子的世界,...只用很简单的线条就实现了,不仅打动孩子,也会打动成人。喜欢这套书,似乎不需要理由~~
3、《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 推荐指数:5星
非常有想象力的一套书,是小丸子妈咪推荐给俺的,也成为好好的最爱。好好最喜欢其中的《捉迷藏》和《打雪仗》,每次都是一边听一边乐得打滚儿。
这套书的画面色彩很丰富,图画也非常可爱,就连大象们的表情都画得很传神。孩子自己就能看懂很多情节。
4、《青蛙弗洛格》系列 推荐指数:4星
这一套书的封面宣传文字是:“为处在性格形成期(3-6岁)的孩子准备的一份心理自助礼物”。所以,书中所设计的那些故事,目的是帮助孩子的心灵成长。每本书让孩子了解一个心理上的现象,比如《弗洛格吓坏了》(学会战胜恐惧)、《难过的弗洛格》(学会让自己快乐),等等。
对于这套书,好好说不上特别喜欢,但是也并不拒绝。我想,也许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故事中的内容,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好好很喜欢书中弗洛格的样子,家里有个跳蛙的玩偶,被她称为“弗洛格”,每晚睡觉时都搂在被窝里。
5、《淘气宝宝》系列 推荐指数:5星
这套书好好从不到2岁的时候就开始看,到现在还时不时翻出一本让我给她讲。打嗝、放屁、打滚儿散步。。。可爱的图画、好笑的故事,捕捉的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让孩子无法抗拒。
好好最喜欢让我讲《猪爸爸的屁》那本,猪爸爸和小猪们快乐地、随意地生活和玩乐、随意地放着屁,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和自由,可能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吧。
专家还认为,这套书把吸手指、尿床、爱哭等平时大人们不喜欢的事情,变得精彩有趣,故而会让孩子更放松,呵呵。
6、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推荐指数:5星
信谊的书,都是精品,《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母鸡萝丝去散步》。。。好好都很喜欢。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一本就要20多元,书皮很厚很厚,俺觉得包装得有点过了。
7、小玻系列翻翻书 推荐指数:5星
这套书,是前不久接力出版社的朋友送给我的。刚拿到书的时候就感觉,好好一定会喜欢。因为不仅画面可爱,最重要的是,书里处处都有让孩子自己动手翻掀的设计,会带给孩子惊喜和快乐。
果然,好好很喜欢,一连好几天,不看别的书,每天讲故事都是这套书,一本一本地讲,直到每本都讲过才肯睡觉。
不过,我觉得这套书更适合2岁多的孩子看,因为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好好看过一阵之后就不怎么想看了。如果早点给她看,会更加爱不释手的。
8、启发精选系列 推荐指数:4星
包括:《我爸爸》、《我妈妈》、《我喜欢书》等等,专家们对这几本书的评价很高,所以买了给好好;但是好好似乎不太有兴趣,看了几次就不怎么看了,我故意放在书架的显眼位置,好多天,她都不去碰一下,只好收起来了。也许,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她又会喜欢的,呵呵。所以,暂时只给4星。
9、“我的感觉”系列 推荐指数:5星
这是俺刚买的一套书,据说是“儿童情感教育绘本”。不知道是不是女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感觉更细腻,好好最近时常和我讲她的各种感觉,比如和小朋友冲突后的不开心、愿望没得到满足的失望,等等。所以买了这套书给她,期望能帮助她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目前已经讲过了《我好生气》、《我好嫉妒》、《我想念你》,她似乎都能听懂和理解。书里的图画很可爱,故事更贴近生活,好好还是比较喜欢的。相比弗洛格,我觉得这套书的内容更贴进孩子的生活,易于孩子理解。
因为还只是刚刚看,对这套书的感觉尚不深入,但是觉得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