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接宝宝》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27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渗透序数和个数的概念。

2.理解相邻的数,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3.增加亲子感情。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次序。

2理解序数和个数的概念,理解相邻得数。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

2.小朋友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如果是单数教师参与组合﹞

活动过程

一.开始,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按数字顺序站好队。

二.过程;

1.每组小朋友轮流做家长和孩子,如;家长,放学了,我来接宝宝,我的宝宝在哪里?小朋友,﹝爸爸或﹞妈妈﹝高举数字卡片假设是8﹞我在这里,从前面数我是第8个。妈妈找到我了吗?妈妈,从前面数数,数到第8个,找到自己的宝宝。

2.找到宝宝后,原地不动,妈妈问小朋友,你的前面是几个小朋友,他是几号啊?你的后面是几号小朋友,他是第几个呀?和你前后挨着小朋友都是几和几呀?

3.答对后,找到自己的宝宝领出队,并和老师同学说再见。

4.每次找对后再重新排队,小朋友可以自己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卡片。

三.练习,1.争取每个同学都练习到两个角色﹝家长和孩子﹞。

2.孩子要达到熟练地说出和他相邻的两个数。wwW.YjS21.com

四.看看我们有多聪明。

一个小朋友放学站队,从前面数他是第7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谁能知道站队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活动反思:

1.理解了第几也表示几个。

2.能熟练地找出20以内的一个数的相邻的数。

3.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初步理解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性。

4.最后一道题很少有同学算对,只有极个别能数对,这道题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

幼儿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宝宝和小鞋》含反思教案吧。

【教育活动目标】

1.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

2.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一双幼儿穿的鞋子。

2.多媒体教学资源:《宝宝和小鞋》的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说谜语《好朋友》,请幼儿猜谜语。

谜面:两个好朋友,见面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如果穿对了,它们头靠头,如果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提问: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哪两个好朋友?(谜底:鞋子)

幼儿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一双幼儿穿的鞋子,请幼儿一起学说谜语。

2.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鞋子不舒服时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时脚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觉。

玩法:教师以鞋宝宝的口吻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同时将自己的鞋分别以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掉鞋等样子穿鞋、走路。小朋友们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做。站起来走走试试,穿这样的鞋子走路感觉会怎样?

(2)组织幼儿说一说:这样的鞋子穿起来舒服吗?穿着这样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会发生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

当出现掉鞋、鞋粘扣开了和穿反鞋时,脚丫走起路来就会觉得不舒服,还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危险。

3.引导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学习离队整理。

(1)请幼儿说一说:鞋子没穿好,小脚丫感觉不舒服时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请谁帮帮你呢?如果我们在排队走的时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马上蹲下来整理,会不会有危险?应该怎么做?

(2)教师小结

在我们走了之前,要先检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两只鞋子有没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时候感觉鞋子没穿好,小脚丫不舒服了,要赶紧停下来,离开队伍,再把鞋子穿好,还可以赶快告诉老师,请老师来帮助你。

4.学说儿歌《宝宝和小鞋》。

(1)教师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附:儿歌

宝宝和小鞋

小红鞋,脚上穿。

粘扣松,掉路边。

回头找,反着穿。

小鞋急,大声喊。

“穿反啦,有危险。”

宝宝换好鞋,露出小笑脸。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表演边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

告诉家长不要给幼儿穿过大、过小或系带的鞋子,以免幼儿走路时因为鞋子不合脚发生危险。

幼儿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

幼儿园小班教案《宝宝自己走》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宝宝自己走》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宝宝自己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自己走,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宝宝自己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

2鼓励幼儿愿意自己走。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木偶若干(兔妈妈,小兔;猫妈妈,小猫;乌龟妈妈,小乌龟;妈妈,宝宝)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宝宝,妈妈带你上幼儿园!

(表演唱:我上幼儿园)

宝宝:你今天早上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幼儿自由讲讲

二观看木偶表演

(1)小兔也要上幼儿园了,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学说:小兔自己跳

我们一起来学小兔自己跳上幼儿园

(2)喵喵……谁来了?小猫

小猫怎么上幼儿园呢?学说:小猫自己走

我们一起学小猫自己走着上幼儿园

(3)还有谁会来呢?幼儿自由猜猜

看看小乌龟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说:乌龟自己爬

我们来学乌龟自己爬着上幼儿园.

(4)现在谁来了?宝宝

宝宝怎么上幼儿园呢?幼儿自由说说

幼儿学说:宝宝自己走

三鼓励幼儿自己走

宝宝跟妈妈走出去玩。

随着跟妈妈走走的音乐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部分能跟着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在让幼儿集体扮演兔宝宝时,幼儿出现了乱窜的现象,我费劲将他们拉了回来,这提醒我以后,在设计活动时,我要考虑得更周到些,将一些意外状况都要考虑在内;我未交代清楚动物的家与幼儿园的位置等。

活动结束后,更加觉得我要特别注重活动中的细节,如我在与幼儿互动,我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时,在走到兔宝宝家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跳着去,不要一本正经的走过去;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灵活机动,加上“天亮了,宝宝起床上幼儿园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个别与集体的互动要合理分配等。

幼儿百科:走路是脚带动身体向前移动,走路时一般先迈左腿,然后右腿跟着左腿做有规律的前后交叉运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宝宝长大了》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宝宝长大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增强用筷子的技能,提高幼儿手腕的灵活性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宝宝长大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手腕的灵活性和动手的能力。

2、增强幼儿的用筷子的技能

3、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筷子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如何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用筷子的方法,能用筷子自己用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双筷子、有个小碟子

2、若干豆类食品

3、轻快的幼儿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放出轻快的幼儿音乐,教师用筷子以舞蹈敲击动听的节奏声音,引入活动课程。

2、活动游戏,教师让幼儿以模仿形式,学习如何用筷子

3、在幼儿学习了用筷子的基本动作后,自己喂食盘中的豆类食品给爸爸妈妈,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父母喂孩子们吃饭的艰辛,也锻炼孩子用筷子的技巧。

4、将幼儿自由分配成各小组,以手中的筷子变魔术(如:三角形、小房子、小花型等)

5、教师放出轻快地音乐,在老师的带引下,幼儿们用手中的筷子敲打出动听的声音,爸爸妈妈以有节奏的掌声配合。

6、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们学会自己吃饭,有自我成长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游戏活动的安排,幼儿可展示平时生活的自理能力。在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以幼儿游戏为主导,孩子动手能力为难点,以示范法,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其次以家长互动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中学习,感觉宝宝长大了。

但在游戏过程中,个别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需要老师的辅助,不能跟上活动速度,让老师根据个别情况调整游戏,在游戏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幼儿平时接触的生活用品,让孩子更了解生活,贴近生活,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灵活性。

幼儿百科:宝宝是对小孩儿的亲昵称呼,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古时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是如获珍宝。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宝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蚕宝宝》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套着布袋模仿蚕宝宝的活动,学习弓身爬、直身爬和团身滚。

2.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3.感受模仿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愉快。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布袋每人一个,室内干净的地板等。

教学过程:

1.教师提醒幼儿找个空位置,重点进行伸展和团身的准备动作

2.引导幼儿模仿蚕宝宝走路.请个别幼儿模仿蚕爬的动作,引出两种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3.练习两种爬的动作。

①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动作,找到需要的动作幼儿练习(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幼儿练习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样的爬练习一次。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进一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幼儿百科:蚕(学名:Bombyx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相关推荐

小班教案《宝宝自己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自己走,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宝宝自己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

2020-10-14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

2020-10-09 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宝宝长大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增强用筷子的技能,提高幼儿手腕的灵活性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宝宝长大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

2021-04-12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套着布袋模仿蚕宝宝的活动,学习弓身爬、直身爬和团身滚。 2.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3.感受模仿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愉快。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

2021-0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宝宝》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

2020-07-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