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务事当成亲子游戏来做
发布时间:2020-11-20 幼儿园当老师游戏 亲子游戏 幼儿园游戏说课稿 将家务事当成亲子游戏来做孩子六一我们没有提前安排什么活动,想着3天大人孩子在家好好休息下,既然休息,我想着全家一块来做一顿丰盛的节日宴。我们约早上九点出门去小区的小广场去买菜,孩子爸说今天要做他几个拿手好菜,根据孩子和我俩平时喜欢吃的菜,我们选购了土豆、牛肉、大虾、蛏子,在选牛肉上我和她爸发生了点分歧,我觉得就买那种纯瘦肉就好了,因为我不吃肥肉,她爸说得买牛腩,这样炖的才好吃,纯瘦肉炖出来口感会觉得很柴,还说我为什么做菜不好吃,是都不懂得食物的搭配,也没有在怎样搭配上,怎样炒菜上花心思去琢磨,所以炒了很多年的菜至今炒的水平一般,小雅也连忙说:妈妈,你都没有进步。想着孩子说这话,孩子总是很崇拜她爸爸,觉得爸爸博学多才,而且某些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做菜,轻易不做,做总是做的很好,也是孩子崇拜爸爸的原因,也自然愿意听爸爸的话。
买回家,我想着这顿饭我们三人来合作,我和小雅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我问小雅,你愿意做哪个事情啊?有切牛肉,削土豆皮,切大葱,处理虾和蛏子,小雅选择了削土豆皮和切大葱,为了激发她做事的兴趣,我对她说:可是妈妈也想削土豆皮,妈妈觉得削土豆皮很好玩,怎么办呢?小雅说:那给你留一个小土豆给你削吧,我装着勉强同意了,小雅拿起削皮刀较快的削起来,土豆皮地上、操作台上到处都是,孩子爸说:你哪能削的到处都是呢?我向孩子爸摆摆手,对他说:孩子在做事先不要打击她的积极性。我忙对小雅说:小雅削的很快,且削的很干净,就是我们削完土豆要将这些土豆皮全部运到垃圾袋里就更好了。切大葱时也且的很长一段,做完这些,很有成就感,我自己也觉得家务事有孩子和孩子爸的参与,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们一会就将菜洗好,切好,让孩子爸上场开始炒菜了,土豆炖牛腩,孩子爸说:这个需将牛肉先炖半小时-1小时再放放土豆,水要一次性放够,不要中途觉得水不够再加水,同时加入桂皮、八角、郫县豆瓣一块炖,盐不要放的太早,这样肉炖的不好吃,不一会,小雅爸将几个菜全部炒好,我们开始午餐,小雅见我特别开心,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啊?我说:因为这顿饭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合作的劳动成果。你吃起来是不是觉得很香啊?小雅点点头,小雅爸做的菜通常我们都会吃光,今天也不例外,我跟孩子说:你知道爸爸为什么做菜好吃吗?小雅问:为什么呀?我说:是因为爸爸对做菜这个事情很认真,从菜的选择、着料的选择、还有炖的时间的选择都比妈妈认真,只要认真就能将事情做的很好,对爸爸来说是这样,对你来说也是这样哦,比如你的学习,你要是认真,就能学的很好。
很多时候我一个人做家务,总觉得有好多事堆在那等着我来做,有时也很烦躁,现在想来将家务事当成亲子游戏来做会觉得家务事并不是一件索然无味的繁琐的事情。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把家务变亲子游戏?
一边要做家务,一边还要照顾宝贝,爸妈们是不是经常觉得筋疲力尽?何不让宝宝也参与到家务中来,带他边玩边做,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呢?让家务活变成亲子游戏吧!
亲子游戏之一:客厅家务活
任务1:收玩具。可将玩具桶或收纳箱(盒)分类编号,如此将玩具收起来时,简单、不占空间。告诉宝宝自己的玩具分别在哪,下次要玩从哪拿出来还要再放回去,培养宝宝的秩序感。如拼图、积木等小型组装玩具,可用数字在背后编号或用贴纸贴。
任务2:收书。按书的大小归类,爸妈在收拾的时候可以和宝宝互动,跟他说“这是大的,放这里;这是小的,放这里。”如此可让宝宝培养成就感及懂得爱惜书本。简单的书本收拾工作,可以让宝宝一起完成,但是不建议让他们来收报纸,因为报纸有油墨,容易让宝宝不小心手沾到而食入,应避免让他们接触。
任务3:收椅垫。可先跟宝宝玩椅垫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请他跟着你一起将椅垫放回原位。
任务4:收遥控器。找个大的饼干盒,让宝宝将遥控器全部放进去,如果盒子够大,可事先在盒底画遥控器形状,让宝宝依图形去放,一方面收拾,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学会认形状。
任务5:收拖鞋。可教宝宝将拖鞋左右配对,插在一起,再放进鞋柜里。拖鞋的大小、颜色不一,可让宝宝学习认识大小、形状,且拖鞋柔软、没有重量,没什么危险性,适合宝宝自己收完,爸妈可放心让宝宝自己收鞋。
任务6:吸地。可以故意丢一些小纸屑,让宝宝学习吸地,吸的时候,跟他说“纸要回家了”,再一起将吸尘器里的垃圾倒出来,这样可培养宝宝的空间存在感,让他知道有些看不见的东西还是会出现的。
亲子游戏之二:厨房家务活
厨房的清洁整理工作较繁琐且危险,建议让宝宝做一些简单又不危险的收拾工作。宝宝在做家务时,大人一定要在旁一边指导,一边照顾,平时应尽量减少让宝宝进出厨房的时间。
任务1:收锅具。在工作台下面的储藏柜,可放简单的铁锅、汤匙或抹布等简单又没有危险性的用品。然后和宝宝一起玩“扮家家”,用大人的用具一起玩,之后一起收。
任务2:收调味料。在煤气灶旁加装一个放调味料的置物架。每次烹调完毕,可带着宝宝将一瓶瓶的调味料放回去,还可同时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
任务3:垃圾入箱。告诉宝宝,垃圾要放进垃圾袋或垃圾箱,可和宝宝一起玩“垃圾投篮”游戏,当然,要记得告诉宝宝把扔到地上的垃圾再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去哦。
亲子游戏之三:房间家务活
任务1:折手帕。对角折手帕的方式,可教宝宝认识形状,培养逻辑感。
任务2:收袜子。教宝宝利用袜子分类的方式学习配对,折完后可带他一起投入篮中或抽屉中,宝宝会更有兴趣。
任务3:收卡片、贴纸。给宝宝一个空的饼干盒,用来收识字卡片、扑克牌、贴纸等片状物,能轻松整理及分类这些纸卡,相当方便且实用。
亲子游戏之四:浴室家务活
任务1:帮玩具洗澡。在宝宝泡澡的同时,可将玩具放入一起洗,宝宝对于清洗玩具的工作会做得很开心。不过浴室清洁工作需掌握以下6大诀窍:1、要进入浴缸之前,先将玩具放入,避免宝宝容易感冒。2、水不要放多,到宝宝小腿即可,水温不要太热,温的就好。3、把水放好,再让宝宝下水,否则会烫伤。4、洗玩具时,不要加入洗涤剂,湿滑的水及地面很容易让宝宝跌倒。5、玩具尽量选不会渗水的,可以选塑料类、防水类,需干洗的如布偶,不要带进去。6、泡澡时,照顾者一定要在旁边。
任务2:清洁小凳子、小脸盆。给宝宝一个小海绵、塑料垫及凳子,教他将沐浴乳加在海绵中,搓出泡泡后擦洗塑料制品,再用水冲一冲。
任务3:收洗澡玩具。给宝宝一个洗衣网,教他每次洗完后,把玩具放进网中,再把网袋挂在门把上,就可以轻松风干玩具。
任务4:收瓶瓶罐罐。让宝宝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沐浴收纳容器,每次洗完澡后,可以一瓶瓶收放好,除了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还可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及颜色。
把家务变成游戏 孩子超喜欢的
有一位妈妈留言称,自己平时既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孩子,还要防止孩子捣乱,忙得团团转,问朵妈有没有好的方法来解决。
朵妈告诉她,如果你的孩子年龄满2岁的话,可以试着让他参与到家务中来,不过你要花点心思,把家务活改装成有趣的亲子游戏,吸引孩子参与其中。
把家务变成游戏 孩子超喜欢的
-客厅篇-
1、拖鞋连连看
拖鞋重量较轻、质地柔软、危险性较低,可以将整理拖鞋的任务交给孩子。
让孩子依据拖鞋的形状、大小、颜色、图案等元素,选出左右鞋子插在一起,并整齐地放进鞋柜里。
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帮助孩子区分大小、左右,锻炼孩子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玩具去哪儿
孩子的玩具遍布在客厅的各个角落,让孩子自己去收拾玩具,下一次要玩的时候他也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在收拾前,和孩子一起给玩具收纳箱分类编号,告诉他大的玩具放哪里,小的放哪里,常玩的放哪里,不常玩的放哪里……每次玩完都要将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使他做事更有条理,还能锻炼他的记忆力,学会物归原处。
-卧室篇-
1、衣服造型秀
孩子的房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得乱糟糟,尤其是衣服,总是东一件西一件的,因此教会孩子叠衣服很重要。
让孩子根据衣服的颜色、款式、季节等元素进行分类,然后叠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最后整齐地放进衣柜里。如果折叠的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个家务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形状知识,培养孩子数学逻辑思考能力。不过,将衣服折叠出各种形状有点难,家长最好给孩子先示范一下,然后才让孩子开始。
2、书本排排站
大多数孩子的房间都会有童话故事、绘本、辅助教材等书籍,有时候用过了就会忘记放回原处。
让孩子按照书本的大小分类放置书本。横着放时,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竖着放时,先放大的再放小的。
虽然是简单的书本分类摆放,却能让孩子懂得爱惜书本,从小养成整理书桌、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但是报纸、杂志等不建议让孩子整理,因为它们是油墨印刷,孩子沾到容易误食,危害健康。
-厨房篇-
1、洗碗小员工
厨房的清洁工作繁杂而危险,建议给孩子分配一些简单、危险系数低的工作,如洗碗等。
朵妈就尝试过让朵朵帮忙“洗碗”,朵朵站在洗碗槽前认真地“洗洗刷刷”一些不易摔坏的餐具和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在洗碗时,家长最好不要离得太远,看护孩子的同时也能给出一些指导。
2、做饭小助手
孩子不会做饭,却可以担任做饭的小助手。
大人在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剥大蒜、摘青菜、递调味料等,还可以让他记下剥了几个大蒜、摘了多少根青菜、递过来的调味料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帮助他学习数数和分辨颜色。
-浴室篇-
1、帮瓶子归位
浴室里有装有洗发水、沐浴露的瓶子,平常用完都是随手一放,长期不整理就会变得很乱。
可以在浴室放一个瓶子收纳容器,让孩子把这些瓶子整齐地摆放在容器里,引导他多摆放几次,按照最好看的来摆。
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要去想怎样摆才好看一些,还要动手去调换瓶子的位置,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给门窗“化妆”
如果家中有爱画画的孩子,不妨让他给门窗“化个妆”吧。
准备好一把油漆刷和一桶温热的肥皂水,让孩子沾上肥皂水在门窗上随意涂画,大人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这种家务游戏,既达到了清洁门窗的目的,孩子也感兴趣,还能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是很赞呢!
以上介绍的家务游戏,大人可能觉得简单无趣,但对孩子来说,比起单纯做家务,他们会更喜欢这种可以和父母一起互动的趣味亲子游戏。
所以,平时不妨多和孩子进行这种趣味亲子游戏,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锻炼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而且还能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成长。
聪明妈妈把家务变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之一——客厅家务活
任务1:收玩具。可将玩具桶或收纳箱(盒)分类编号,如此将玩具收起来时,简单、不占空间。告诉宝宝自己的玩具分别在哪,下次要玩从哪拿出来还要再放回去,培养宝宝的秩序感。如拼图、积木等小型组装玩具,可用数字在背后编号或用贴纸贴。
任务2:收书。按书的大小归类,爸妈在收拾的时候可以和宝宝互动,跟他说“这是大的,放这里;这是小的,放这里。”如此可让宝宝培养成就感及懂得爱惜书本。简单的书本收拾工作,可以让宝宝一起完成,但是不建议让他们来收报纸,因为报纸有油墨,容易让宝宝不小心手沾到而食入,应避免让他们接触。
任务3:收椅垫。可先跟宝宝玩椅垫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请他跟着你一起将椅垫放回原位。
任务4:收遥控器。找个大的饼干盒,让宝宝将遥控器全部放进去,如果盒子够大,可事先在盒底画遥控器形状,让宝宝依图形去放,一方面收拾,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学会认形状。
任务5:收拖鞋。可教宝宝将拖鞋左右配对,插在一起,再放进鞋柜里。拖鞋的大小、颜色不一,可让宝宝学习认识大小、形状,且拖鞋柔软、没有重量,没什么危险性,适合宝宝自己收完,爸妈可放心让宝宝自己收鞋。
任务6:吸地。可以故意丢一些小纸屑,让宝宝学习吸地,吸的时候,跟他说“纸要回家了”,再一起将吸尘器里的垃圾倒出来,这样可培养宝宝的空间存在感,让他知道有些看不见的东西还是会出现的。
亲子游戏之二——厨房家务活
厨房的清洁整理工作较繁琐且危险,建议让宝宝做一些简单又不危险的收拾工作。宝宝在做家务时,大人一定要在旁一边指导,一边照顾,平时应尽量减少让宝宝进出厨房的时间。
任务1:收锅具。在工作台下面的储藏柜,可放简单的铁锅、汤匙或抹布等简单又没有危险性的用品。然后和宝宝一起玩“扮家家”,用大人的用具一起玩,之后一起收。
任务2:收调味料。在煤气灶旁加装一个放调味料的置物架。每次烹调完毕,可带着宝宝将一瓶瓶的调味料放回去,还可同时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
任务3:垃圾入箱。告诉宝宝,垃圾要放进垃圾袋或垃圾箱,可和宝宝一起玩“垃圾投篮”游戏,当然,要记得告诉宝宝把扔到地上的垃圾再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去哦。
亲子游戏之三——房间家务活
任务1:折手帕。对角折手帕的方式,可教宝宝认识形状,培养逻辑感。
任务2:收袜子。教宝宝利用袜子分类的方式学习配对,折完后可带他一起投入篮中或抽屉中,宝宝会更有兴趣。
任务3:收卡片、贴纸。给宝宝一个空的饼干盒,用来收识字卡片、扑克牌、贴纸等片状物,能轻松整理及分类这些纸卡,相当方便且实用。
亲子游戏之四——浴室家务活
任务1:帮玩具洗澡。在宝宝泡澡的同时,可将玩具放入一起洗,宝宝对于清洗玩具的工作会做得很开心。不过浴室清洁工作需掌握以下6大诀窍:1、要进入浴缸之前,先将玩具放入,避免宝宝容易感冒。2、水不要放多,到宝宝小腿即可,水温不要太热,温的就好。3、把水放好,再让宝宝下水,否则会烫伤。4、洗玩具时,不要加入洗涤剂,湿滑的水及地面很容易让宝宝跌倒。5、玩具尽量选不会渗水的,可以选塑料类、防水类,需干洗的如布偶,不要带进去。6、泡澡时,照顾者一定要在旁边。
任务2:清洁小凳子、小脸盆。给宝宝一个小海绵、塑料垫及凳子,教他将沐浴乳加在海绵中,搓出泡泡后擦洗塑料制品,再用水冲一冲。
任务3:收洗澡玩具。给宝宝一个洗衣网,教他每次洗完后,把玩具放进网中,再把网袋挂在门把上,就可以轻松风干玩具。
任务4:收瓶瓶罐罐。让宝宝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沐浴收纳容器,每次洗完澡后,可以一瓶瓶收放好,除了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还可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及颜色。
亲子游戏让孩子快乐成长
日常生活中,父母安排一定的时间陪宝宝玩上一两个小游戏,可多一些亲近孩子的机会,还可让孩子缓解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拘束,也是孩子发泄情感的有效途径。
扮鬼脸
游戏方式:慢慢对着宝宝吐舌头、发出啊啊咿咿的声音,或鼓起腮帮子吹气、吹口哨,或挤眼、皱眉……
解读:游戏动作主要锻炼孩子的口腔、舌头,为2个月以上宝宝的语言发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面的准备。
提示: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适当调整速度和刺激程度,让宝宝有兴趣观察到整个过程,并学习模仿。此外,游戏中,父母要对宝宝先做如笑、咳嗽等动作,之后再说话,有利于促使宝宝产生积极的沟通愿望。
爬高山
游戏方式:妈妈面对面抱着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的双腿站在妈妈的腿上,宝宝在妈妈托举的力量下,沿着妈妈的身体向上踩,一直到肩;稍作停顿,再把宝宝的背转向妈妈,贴着妈妈的身体滑下来,一直滑到脚背。边做边念歌谣:“宝宝爬高山,爬呀爬,爬到顶啦!”暂停后又说:“宝宝滑下山,滑呀滑,滑下来啦……”
解读:这个游戏对锻炼3个月以上宝宝的腿部力量和前庭器官,以及培养宝宝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益。
提示:游戏中妈妈的身体要注意保持平衡,尽量使用腰腹及胳膊的力量。同时,如果宝宝动作缓慢,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注意保护好宝宝,以免宝宝磕碰。
找妈妈
游戏方式:妈妈可以先让宝宝注意到自己“妈妈在这里!”然后用丝巾遮住脸问宝宝:“妈妈在哪里?”停留两秒,慢慢再从丝巾后露出笑脸:“妈妈在这里。”大一点的宝宝会自己扯掉丝巾,妈妈可以夸张地做惊奇状:“哦,宝宝找着妈妈啦!”对于9个月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躲到别的房间,要让宝宝能看到妈妈从房间里出来。
解读:这款游戏适合4个月至5岁的孩子,对缓解宝宝分离焦虑、消除不良情绪非常有效。
提示:当宝宝有意躲在同一地方让人找到时,妈妈不要干涉;妈妈躲的地方也要容易被宝宝找到,如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或躲在同一地方,以让宝宝提高兴趣。
寻宝藏
游戏方式:在抽屉或盒子里放入一些小玩具,让宝宝看到妈妈是如何打开抽屉或盒子发现宝藏的。重复几次后,让宝宝自己打开抽屉和盒子寻找玩具;对已经能够听懂一些提示的2岁以上宝宝,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间里某个开放的地方,如茶几或椅子下,让宝宝去寻找;对于5岁以上的则可以绘制一张寻宝图,标上藏宝地点,让孩子去寻找。
解读:游戏对锻炼1岁以上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培养宝宝观察记忆能力都很有帮助。
提示:如果宝宝一时找不到宝藏,一定要智慧地帮助他完成任务,譬如妈妈走到玩具旁做寻找状,以吸引宝宝注意藏宝地点;当宝宝找到玩具,应及时用鼓掌加以激励。
过家家
游戏方式:当宝宝扮演某个角色时,父母就扮演与之对应的角色。如果妈妈扮演宝宝时,可以表现宝宝平时的弱点,如不肯吃饭等,观察宝宝的反应。
解读:游戏能帮助2岁以上的宝宝了解社会关系,锻炼社交技能。
提示: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宝宝掌握适当的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让游戏取代训斥,使宝宝在快乐中克服自己存在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