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1-12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该怎么办?今天送涵宝上幼儿园,宝贝们都在玩玩具,我正准备离开,看到坐涵宝旁边的那个小男孩动手打涵宝。于是我站到他旁边说,涵涵的妈妈在这里,你都敢打她?于是我开始跟那小男孩讲起道理,要他跟涵宝做好朋友,打人是不对的,你是最棒的最乖的之类的话,谁知小男孩根本听不进道理。我又用了恐吓的方法,再打人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也不管用,他一点也不怕。
在我再次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又开始打涵宝。于是我又返回去,在涵宝的耳边说,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师讲!而且要还手!(大家看到是不是觉得我这妈妈教育孩子方法如此之差?)
记得上次那个男孩打涵宝,老师站在旁边跟涵宝说,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师讲。可是情况就摆在眼前,跟老师讲了有用?老师就在不远处,看见当没看见,听见当没见。
那男孩打涵宝我看见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虽然是个孩子,但总是看见他欺负我家涵宝,这当妈的心里当然心疼了。
我家涵宝是那种别人打她也不还手的那种,也不主动打人。刚上幼儿园时,我也挺担心她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大家都说有老师在呢,不怕。可如今是有老师在,问题还是出现了。
经常我去接涵宝时,听到孩子们这个在大声说‘老师他抢我玩具’那个在说‘老师他打我’。看见老师听到像没听到,老师可能也是带小孩太多,已经对这些见怪不怪了吧。不过换个立场,自己每天带一个孩子都挺累了,想想三位老师每天要带30个孩子,更辛苦了。
以下是在网上搜索到一些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回复,觉得有些说的很有道理:
一、我认为小孩在幼儿园出现的问题,1、先找老师,由老师在幼儿园解决;2、问清楚欺负你儿子的几个小孩的家长姓名和联系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协助解决。
二、你遇到孩子被欺负,一定要和老师讲清情况,老师才能多注意。大部分小孩子一次被人欺负就可能再也没有反抗的勇气,受惯气的小孩靠他自己是不会扭转被欺负的局面的,一定要有大人帮助,你要直接找那几个小朋友严肃地告诉他们不准再打你的孩子,这比让他们的家长制止自己孩子要有用的多。
而且要告诉孩子,他不是孤单一个人,爸妈、老师都能保护他,他不要怕任何人,勇敢地保护自己,为保护自己打了别人是勇敢的孩子而不是坏孩子。
三、你要他回打别人或告老师对他来说是要有勇气的,所以会很难。我的孩子也是总会小伤不断,他也很胆小,我就教他别人欺负他的时候就大声的叫,我考虑一方面大叫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另一方面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一声大叫足以使对方退缩了,对孩子来说叫一声也不会很难。孩子被欺负家长总会不高兴,不过有些时候要弄清是什么原因,然后再告诉他如何保护自己。
四、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个性(这位家长说的有道理):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压抑他,让他太逆来顺受
2、也不要太过份保护他,让他事事太依赖家长
3、多带他和小朋友玩并认真观察他,让他学会怎样和别人和平相处
4、教他保护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
五、别强化孩子“老被人欺负”这种概念,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信。现在的孩子因为被成人保护的比较多,会向两种极端发展,一种是在交往中退缩,一种是在交往中霸道,我想你的孩子应该是第一种,所以你应该和老师配合、交流,共同商量怎样帮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怎样树立自己的个人魅力。(我觉得这位家长说的很道理,可以借鉴)
六、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去培养孩子的胆量,平时多带他去公共场所或去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从而改变他的性格。(这个也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孩子在学校被打了该怎么办?
今天一早打开家长群,弹出上百条消息,什么话题引起了大家这么大的讨论兴趣呢?打开一看,一个并不愉快的话题:孩子在学校被打了该怎么办?
具体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家长上初一的孩子骑电动车上学,被一名初二的孩子看到眼红,结果就被打了。家长找学校反映,学校表示会处理,但一直还没看到后续的处理结果。据家长的了解,那名打人的初二孩子曾因打人要被学校开除。
从个人经验上判断,孩子在学校被打了,虽然不至于经常发生,但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情况。鉴于此,我就以今天群里的这个案例来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这种事的观点。
一、检查孩子被打(欺负)的伤势
孩子被打了,首先要检查孩子的伤势,特别是一些孩子吱吱呜呜的地方。除了检查孩子比较明显的外伤,还要注意检查有无造成内伤。对于家长感觉比较严重的情况,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维权准备。同时关注孩子在被欺负的过程中,有没有留下心理伤害或者是阴影,如果有,一定要及时让孩子走出来。
二、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被打了?
凡事总是有原因,分析原因的结果无非两种:主要是孩子自身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对方的原因。如果是前者,有不足首先要改正,另一方面要注意,毕竟是孩子被打了,打人者肯定是有错在先的。如果是后者,保留追责权利,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三、如何保护孩子,避免再次被欺负?
弄清原因是为了采取什么样的维权方式作参考,具体说来有这样几个途径:如果是认识对方,除了直接和对方沟通,还应和老师、对方家长沟通,表明家长的态度,能够调和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认识对方,可以找老师、校领导反映,并明确要求校方跟进处理,关注相关处理结果;如果超出学校的管理范围,根据具体情况,如事情的严重程度,看是否需要报警让相关部门介入,触及到法律的一定要学会使用法律工具。
四、教给孩子相应的自我保护技巧
通常情况下,孩子被欺负反映出的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够,因此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还是很必要的。如上学路上尽量可以结伴而行或者走大道人多的地方,这样避免因落单给那些坏人以可趁之机;尽量熟悉上下学的路段及周边情况;学会一些应对的说话技巧;学会向周围的人求助……最后比较重要的,要学会在受到欺负后,一定告诉孩子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一定不要被施暴者的威胁恐吓住。
五、其他
有家长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顾虑,比如担心向学校反映施暴者知道后会变本加厉,不反应又担心孩子继续被欺负。确实有施暴者会在知道自己被家长告发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也确实会有人专拣软柿子捏,打一次看到没有严重后果就还会有第二次。那怎么办呢?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这么多十全十美的好办法,因为孩子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也没有一种办法适用于所有情况。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而不是不了了之,选择家长认为最有效的,但一定不能让孩子继续遭受欺负!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周末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和佳宝在小区里的健身广场玩,和谐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让你推我,然后速度的把另一个男孩推倒在地,之后被拉开了,由于后来被推倒的男孩手着地的时候擦破皮了,这个男孩的妈妈一看马上对着另一个妈妈说了你儿子怎么这样,接着就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在一边也没顾上,我带着受伤的小男孩去了社康处理了一下,其间小男孩对我说,其实当时我想对他道歉,只是还没来得及说,而且我不喜欢妈妈和别人吵架,这是孩子对妈妈多么直接的表达啊!孩子与孩子的世界,自有她们相处的方法,事情发生的时候过多和过早的介入会适得其反,一如孩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给与她们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眼里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两个妈妈稍微耐心的等待一下,可能也不是这种结果。
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会有冲突,我们不应该介入太多,将更多的主动权给与她们,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鼓动励,但是可以告诉孩子当危险到来时尽量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们还手这不仅仅是个表面问题,问题背后代表的内容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做到的一些事和给与孩子好的性格,比如社交、礼仪,平时相处的时候要以身作则,多说礼貌用语,学会感恩、爱与被爱;亲子阅读也不能少,在故事中学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有了冲突能宽容待人和事;日常生活中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鼓励孩子还手与否其实是个品德教育的问题,只要孩子平时吸收的正能量多,至于该不该还手、什么情况下能还手?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她们自己就能处理。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欺负怎么办?
父母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了他人的欺负。心疼而又恼火的同时,该对孩子说什么,又该做什么呢?论坛的网友“趴趴虾”最近就碰上了这样的事。
近日,“趴趴虾”发现女儿手肘上有一块乌青,于是问她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里撞了?女儿委屈地说:“坐在前面的男同学欺负我,我不给他抄作业,他就故意撞我。”
“趴趴虾”气急:“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呢?”女儿说:“那时候老师不在,而且他撞了以后不承认。”“那你也打回来,也说不承认!”旁边的爷爷很生气。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恐怕不少家长都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是替孩子去“出气”,教训对方一顿呢?还是交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就此问题,本地两个论坛的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记者也总结了网友们有代表性的几种反应。
其一,护犊心切,要求孩子“打回去”。网友“红色戒指”就属于“强硬派”,他发帖称:“人家先打,一定要还手,但不能主动打人家,这是我教孩子的话。”在他看来,现在这个社会,“你要是任人打,别人以为你好欺负,会爬你头上来。”
网友“老马飞飞”也认为,孩子终究将走上社会,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让他适应社会。他说:“被打,不还手?何来‘犯我者,虽远必诛’的豪气?打就打,谁怕谁?要的不是输赢结果,而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其二,使用“糖衣炮弹”,软化打人者。网友“dg410”的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时,被人欺负。“她回来和我商量如何办?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送给那个男孩一支笔和一包糖,当然还要说些好听的话,结果没出那学期,欺我女儿的男生被外班的一个更强男生打得转学了……”
其三,报告老师,让老师来处理。网友“钢琴沉默后”的话就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她表示,出现问题,一定要和孩子的老师说,让老师去了解情况。 “老师会有办法,而且班级的孩子会很听老师的话,因此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重要,毕竟孩子在学校,所有的事情都该由班主任老师去处理。”
也有网友认为,“被欺负”只是表面,应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他正确的交往策略。网友“球球”发帖称:“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
还有一种观点也为不少网友接受。那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只是偶然受到欺负,家长无需介入其中,应该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网友“george33”就认为,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他们交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父母应该有坦然的心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找到交往的‘度’。”
孩子被欺负,应该告诉孩子还击吗?
孩子被欺负,应该告诉孩子还击吗?
张女士苦恼的问我:“我是不是该带宝宝去学柔道,然后教宝宝回打过去,还是教他继续回避呢?”张女士说:“我们家从小开始,我爸爸就教我们不要与其他人打架,要与同学朋友谨慎相处,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跟人吵过架,可是看见我宝宝这样,心里就觉得难受,可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
今天小编就借此与大家共同来讨论下这个话题,当宝宝挨打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去正确教导他们。
张女士她的一位朋友也曾给她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她很困惑该不该听从她朋友的建议:
一、告诉自己孩子不要跟喜欢打人的孩子一起玩。
小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朋友。
二、如果别的孩子老无故打自己孩子,我觉得不能光教她回避,而要教她反击。
小编:小编觉得这样做的话宝宝心智会逐渐变坏,甚至可能会出现欺负其他小朋友的情况发生。
三、告诉打人孩子的家长,他的孩子喜欢无故打人,让他们注意到平时要对自己孩子加强教育。
小编:行为不可取,这样会让其他孩子受到家长的痛骂,这样做可能导致对其他小朋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
我想,很多妈妈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也有类似的困惑。我也是孩子妈,当我的孩子受到攻击的时候,我一样会觉得很心疼。不过我还是要对前面提到的这位朋友的做法提出一些异议。
首先,孩子们之间的打斗跟我们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斗更多的带有游戏的成分,就是在打斗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对孩子来说,他们也还没有建立起吃亏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不吃亏是我们大人的想法。所以他们刚刚打过了,眼泪一抹,又可以搂抱在一起亲密无间。他们之间的打斗其实跟自然界其他小动物,比如小老虎、小狮子之间的打斗是有相通之处的。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的过于严重。
其次,对于一个才刚刚2岁的孩子来说,我是不主张教他打回去的,因为教他打回去,你传递给他的是一个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他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也会变成一个富于攻击性的儿童,那么他面临的问题就会更多,比如,他可能会交到比较少的朋友,甚至导致周围的孩子都对他敬而远之,对他的成长实际上是不利的。另外,不教他打回去,并不是鼓励他成为一个软弱的人,软弱与强硬与否并不由拳头的冲击力来决定。况且,将来他长大后,真正需要打回去的时候并不多,多的是用他的脑子去思考,去想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战胜对手,更多的需要脑子而不是拳脚。
遇到别的孩子打自己的孩子,告诉别人的家长当然可以,但是我觉得更好的办法就是教会孩子规避,另外就是直接跟打人的孩子说你不希望他打人,你的态度会让他意识到,一旦他打了你的孩子,他就会面临一种压力。同时,在告诉他不能打你孩子的同时,还要告诉他正确的跟你家孩子玩的方式。比如,鼓励他跟你的孩子成为朋友。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打人,并不是为了打人而打人,而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注意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如果他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他人的注意,他就会放弃这种行为。
最后还有一点,孩子也没必要一定就不跟打人的孩子玩,只是跟他们一起玩的时候家长要在一边给予关注,防止他们之间出现严重的冲突就是了。孩子们将来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况且,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历对他的成长其实都是有利的,这样,一旦他将来长大后发现他周围的世界原来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他会更加难以接受。让他接受现实,同时也要教给他适应现实的方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不是非要以武力相抗衡,以暴制暴并不是解决事情的关键,具体还是需要以实际出发,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教导,将孩子带入一个不那么友善的生活圈里。
育儿常识——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有操不完的心,原本以为只要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能轻松一些了。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又开始担心着:“到时宝宝能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呢?会有小伙伴一起玩吗?要是受欺负了可怎么办啊?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啊?”
确实,宝妈们的这些担心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教孩子要谦让、要礼貌,但又害怕其变成“受气包”,当其在幼儿园与他人起矛盾、争执时,只懂得一昧地退让,甚至不敢说出“不”字。
因此,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们需教给孩子的是:怎么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交往;遇到矛盾时,该怎么处理。若孩子学会了这两点,便会大大地避免许多矛盾和冲突,在学校的生活必将充满欢乐。
一、为孩子寻个玩伴为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需要在孩子入园前就为其寻找一个玩伴,对于这个玩伴的要求就是两个人能玩到一起。
选好小伙伴之后,我们就要为两位小朋友制造一些“相处的时间”,可以邀请这位小伙伴到家中一起玩耍,或者带宝宝到小伙伴的家中做客。
玩具车、积木、过家家等都是小朋友的心头喜好,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分享,体会到与玩伴在一起的快乐。届时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也能较容易接受“上学这件事”,入园后也能较迅速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二、让孩子学会这些交往“金句”
在第一点中我们提到了为孩子寻找一个玩伴。小伙伴找到了之后,妈妈们可不能就此全身而退,而应仔细观察孩子们是怎么玩的?当他们之间有小冲突时,也不必急着上前劝解,先好好观察观察。
1、借助小冲突,判断自家小孩的个性
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会因为“玩具”而起冲突,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处理方法看出其在交往中是否属于容易受欺负的一方。
2、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教会其不同的应对方法
情形一:
若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被对方抢了玩具,但他没有反抗而是不知所措快哭了的样子。那么,此类孩子属于不敢为自己争取、较内向,日后在幼儿园中也较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此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可以勇敢说“不”。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是正确的,但如果对方太霸道,或是要争抢,你可以先说,“等一下,我再玩一会儿就给你了。”若对方还是一昧地争夺,此时你可以大声地说:“不要抢。”
情形二:
还是在玩耍,东东和明明都想要同一个玩具,双方争执不下,东东便打了明明一个大嘴巴子。从此过程中,我们看出了东东有维护自己的意识,这一点是好的,但是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
此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遇到矛盾时应先用言语沟通,要是一上来就使用暴力的话,恰巧碰到较强劲的对手,自家的孩子肯定吃亏。因此,家长可以教孩子说:“你也想玩吗?那我们轮流玩,可以吗?”
三、先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再则不能欺负别人
家长应教会孩子:不被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有些争端是由我们自己的小孩先引起的。
可能是因为一个玩具或是一场游戏,由于落败了,便去捅对方一下亦或是打一下,可能对方的小朋友也本能地想要去反击,这时候,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孩子被打了、被人欺负了,但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先去招惹对方的。若是碰到较强硬的对手,是会吃大亏的。因此,要教会孩子不要仗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