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父爱
发布时间:2020-11-02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的跳的游戏小真离开幼儿园已经三个月了,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了,秋季开学不久,新的班主任找到我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
她告诉我:小真爸爸来看孩子,孩子竟然说不认识他。
看着她一脸的无奈与惋惜,我知道她一定遭遇了和我以前一样的经历。
小真本是个开朗活泼的男孩,又聪明又淘气,让人又爱又疼惜。
在幼儿园任何活动中总是那样积极向上,喜欢回答问题,喜欢尽情的表现自己的优势,与小朋友玩的很开心;不论什么样的活动任务,他总是又快又好的完成,小朋友羡慕他那灵活的小脑瓜,班上的老师有时感叹:要是自己有一个小真这样的儿子真是太幸福了。
大家为小真的妈妈感到骄傲自豪,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大家感受到孩子的妈妈也很能干,对儿子的教育期望要求很高。
【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网】
记得开学不久,全托的孩子开始洗漱时,幼儿园来了一位老奶奶,在窗外徘徊许久,打量着里面的孩子。
老奶奶自称是小真的奶奶,好几年没看见孙子了,听说孩子来上幼儿园了,特地赶来看看孩子。
老师把小真叫出来,希望他和奶奶亲近亲近,可孩子没有见到亲人的喜悦,没有像我们预料的那样,向其他全托幼儿一样死死缠住奶奶或是哭闹或是撒娇。
孩子像见到陌生人一样,直直的杵着,也没有叫一声奶奶。
大家开始以为孩子只是有些与奶奶生疏了,在引导孩子礼貌的打招呼后,就让祖孙俩单独相处。
在对孩子家庭人口信息采集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得知小真竟是个单亲孩子,父母离婚后妈妈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大家为孩子的遭遇扼腕叹息:要是生活在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里,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孩子啊。
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回老家,带着吃的喝的和奶奶一起多次来看望孩子,孩子在老师们的劝导下,还是勉强的叫他爸爸。
后来,妈妈知道了就让孩子不要叫爸爸,孩子也越来越倔强,对爸爸和奶奶的态度也差一些了,有时见面只是大人默默的注视孩子一阵子就告别了。
冬天来临,爸爸托人给孩子带来了很多时尚的童装。
老师们和妈妈、孩子分别私下交流过,认为亲情永远存在,不要因为大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可我们能改变孩子甚至家长除在幼儿园以外的时空吗?也许迷茫的不只是我们。
每天看着这些无忧无虑的活宝们在身边穿梭,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幼儿园上空,真的希望他们一生永远如此:开心快乐,幸福团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特别的爱送给难入园的孩子
对于入园难的孩子,老师要送上特别的爱,多给予抚慰和鼓励,当着孩子的面要家长早些来接孩子,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要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与他交往。在教室里,主动拉拉他的手,摸摸她的头,手把手教他绘画,和他做游戏。让他产生对老师和幼儿园有责任感和安全感。
老师要为他提供一个交往环境,平时要招呼小朋友关心他,爱护他,与他聊天交往,让它慢慢融入集体。让班内性格开朗的孩子多与他讲话,带他到园内玩具上玩耍,让孩子们陪她上厕所,让他轻松如厕。提高他与同伴的交往能力。
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多带孩子去室外活动,滑滑梯、荡秋千,让孩子感到幼儿园象乐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儿歌、歌曲、画画,转移孩子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愉快的生活、游戏、学习。
教师将活动室布置打扮得漂亮、整洁、舒适。此外布置娃娃家、游戏区,老师扮演妈妈,从而使孩子感受到亲切、高兴。充分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生活,逐渐的喜欢上幼儿园。
密切与家园联系,引导父母要改变自己在孩子面前沉默寡言的形象,可以多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家中玩耍,热情招待,给孩子做表率。
关爱父母离异的孩子
我班有三对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不同,有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的活泼好动,没有自控能力。他们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缺少了母爱,我常常觉得他们很可怜。因此,在幼儿园了我会更加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爱。
记得一次活动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的一家》这一课,我问孩子们:“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他们干什么工作?”孩子们个个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爸爸和妈妈的名字,自豪的说着他们的工作:“我爸爸开汽车、我妈妈卖衣服”。“我爸爸和妈妈玩大棚”。“我爸爸盖大楼、我妈妈在家给我做饭”。这时,张晗站起来说:“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又问:“张晗,你说什么?”“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说着,张晗伤心的哭了起来,我望着留着泪水的小张晗,不相信这是真的,急忙安慰她说:“他们没有离婚。”张晗说:“妈妈走了,不在家了。”我说:“妈妈是出去干活了。以后会回家的。”“真的,他们离婚了。”我看到伤心的张晗,真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她。
下午,离园时,张晗对我说:“老师,妈妈今天不来接我了,妈妈回姥姥家了,她在姥姥家吃饭,不在我家吃饭了”我看到张晗不高兴的小脸,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以前,离园时都是妈妈来接她,吃饭时有妈妈陪着,可是现在,妈妈去姥姥家了,在姥姥家吃饭,不能来接她,也不能和张晗一起吃饭了,她能不伤心吗?要离园回家了,张晗是盼着妈妈来接她。我该怎样来安慰她呢?此刻,在张晗面前,我的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张晗那稚嫩的声音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也常常提醒我,要给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多的关爱。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孩子等你长大了,也许你就会理解父母,也许你就不会这么伤心难过了。孩子,我只能给你更多慈母般的爱,用心呵护你、关心你。
难喝的汤
孩子们的饭量在一天天见长,望着每天不同的菜样,怎么能不吸引孩子馋馋的小嘴呢。
午餐车又被“咔咔”地推过来了,好吃的菜和好喝的汤被满满盛在碗里。小朋友一个挨一个地小心的端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碗,开始安静的坐在小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喂。看来,今天的菜谱对于他们这些小不点儿来说又是一顿丰盛的午餐那。
我同向老师一如既往地为孩子们忙碌着添饭添菜的工作,有时也聊一些关于做菜的方法。此时我们也针对今天的午餐菜谱聊了起来,我们发现,今日的汤菜里加的是“血花”丝。向老师估计有人肯定不会来添第二次,也谈到了此菜的好吃做法。过了没多久,好多同学都吃完了第一碗,能吃的添了第二碗,不能吃的照常来添了汤,有的没什么反应的喝下去了,有的开始悄悄地议论汤的味道,可也没敢大胆说出来。
友为吃完了第一碗,也凑过来要了一碗汤,不怎么觉察地端到了座位上。用小勺送了一口汤在嘴巴里,尝了尝,顿了顿,从他的反应,我们发现他肯定是尝到了异常的味道。他马上把小鼻子凑到碗里,再仔细地嗅了嗅,突然,他用小手捏住了鼻子,尽力不让自己嗅到难闻的味儿,然后发出了一个委屈的声音:“这汤真难闻。”当时,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却被我偷瞧见了。听了他的话语,看到他的举动,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觉得他好可怜。而接下来,他没有把这碗难喝的汤端到老师的面前来,而是令人佩服地捏着鼻子喝下了他认为难喝的汤,然后笑眯眯地把空碗送到桶里。相反,有的小朋友就很调皮的把血花菜摘了出来。
我被他的这个小小的举动感动了,和向老师讲述了,并发出了感慨:“他是一个完全不娇气的男孩子。”我不知道他所做的这个决定是不是仅限于幼儿园,因为有老师在不敢不喝。但通过他的言行,我排出了这种推测。
如今,很多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太阳,也有很多的家长把孩子视如掌上明珠般的宠爱,想吃的就买,不想吃的就不劝,依着惯着,挑食的毛病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而要改掉这些毛病,单靠幼儿园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很需要家园之间的良好合作。
友为的这种喝汤的精神是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
父母应该怎样爱孩子
在现在的家庭中,依旧能看到许多的家长帮助孩子脱衣服、换鞋等,而我们未来的幼苗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每一件事做下来好像跟他没有关系似的,随意的摆动着身体,好象随风摆动的柳枝一样。
而我们的家长却乐此不疲,有说有笑的做着这件事,好像是他们应该做的一样。
刚巧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件事,说:“有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屋后的地里栽种了20棵桃树。
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进去。
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
”“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
”他的父亲满眼怜爱的看着树苗说。
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
”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
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
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子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
”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经常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同时与家长交流经验,让他们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
爱得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痛苦。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爱孩子,凡事都给他们准备好,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劳动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教育随笔:来自父母不可或缺的爱
教育随笔:来自父母不可或缺的爱
嘉嘉是班里年纪较小,性格比较文静的小男生。嘉嘉有一对非常年轻的父母,每次爸爸妈妈来送嘉嘉上学,大家都会误以为是嘉嘉的哥哥姐姐。正因为父母太年轻,老一辈对嘉嘉的照顾比其他小朋友的姥姥姥爷要更周到、细致一些。有时候姥姥会开玩笑说:嘉嘉就像自己的“小儿子”。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时间长了,关于孩子在园的情况,包括一些家园共育的问题我们也会主动找姥姥姥爷交流。同样,嘉嘉对姥姥姥爷的依恋程度要远远超过对爸爸妈妈的依恋。这一点在刚入园时的表现就显而易见。其他小朋友会哭着对老师说:“我要找妈妈,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而嘉嘉脸上挂着泪珠走到老师跟前说:“让姥爷来接我,我要找姥姥。”可见,孩子是跟姥姥姥爷最亲,也是姥姥姥爷对嘉嘉最重要,其他人对嘉嘉的影响不大,但是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
前几天,嘉嘉的姥姥告诉我们,嘉嘉的父母要到外地去工作了。把嘉嘉留在姥姥姥爷身边,因为嘉嘉从小就跟着姥姥姥爷,我们都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可是最近几天,嘉嘉的身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动手打小朋友,两个很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争夺玩具就打了小朋友。和同伴有什么矛盾就会用牙咬小朋友,脾气变得特别暴躁,这是之前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我们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分析。是否因为爸爸妈妈的离开对嘉嘉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放学后,我和嘉嘉姥姥进行了沟通,发现嘉嘉在家也有些小变化,从而达成共识,爸爸妈妈的离开缺失在心理上对嘉嘉造成了影响,是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生了变化。但是,为了生活嘉嘉的父母又不得不远走他乡,这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地方。之后我们和嘉嘉姥姥讨论了改进办法,让嘉嘉在现有的条件家感受父母对孩子更多的爱。比如:晚上的时间多和爸爸妈妈视频,这还是比较方便和有效地方法,爸爸妈妈休班是回来多探望嘉嘉,幼儿园放假时让姥姥姥爷带嘉嘉去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看看。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和爸爸妈妈交流和在一起玩的时间。相信嘉嘉会成长的更加阳光、健康的。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现实有许多的无奈,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希望每个家长能克服实际困难,更多的陪伴孩子。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请献出更多的爱。
难以入睡的孩子
睡午觉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放假回来,特别是有几个“顽固分子”精神高涨,情绪活跃,他们一会把手伸出被子,掰掰手指头,一会又瞪大眼看看那你的举动,更有的是还会影响到已经入睡的幼儿,去揪别人的被子,摸摸别人的头。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老师。”在一次值班的时候,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晨晨是我们班入睡很难的一个小朋友,他不仅自己不睡,而且还去打扰别的小朋友。
那天中午,大多数孩子都安静地入睡了,而晨晨依然没有入睡。我走到她的床边,揉揉她的秀发说:“晨晨的头发真好看,假如这个星期你都能睡着的话,老师就买一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发卡送给你!”没想到晨晨高兴地说:“好吧,我睡觉!”这一天她真的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都能自己入睡,而且睡得很香甜。
周五离园的时候,晨晨突然跑过来对我说:“刘老师,我今天也睡着了。”我明白她惦记着我的承诺,于是我从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粉红粉绿相间的糖果迷你小发卡,别在了她的刘海上。晨晨满脸的开心与满足。将规则要求变成孩子的自觉行为,有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小礼物,就这么简单。
你的画太难看了
你的画太难看了
我们班的小倩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小女孩,总喜欢自己拿着彩笔在纸上涂啊抹啊,特别高兴,有一天她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副《兔子吃草图》给我看,满心希望的得到我的一番夸奖,当时我正在为活动设计苦恼,见了她的画,皱了皱眉头,不屑的说了声:“你的画太难看了,孩子。。。此时小倩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立马认识到了自己说出的话伤害了孩子的心,便立马上前和小倩说:“刚才老师没有好好看你的画,来让老师再仔细看看。”于是小倩不情愿的把画给了我,“原来小倩的想象力这么丰富,画的真好,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小倩想的这么棒,不错,小倩非常棒,加油!小倩看了看我:“老师真的吗?”我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时的我才把心放到肚子里。自己差点就扼杀了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更使我认识到不要轻易的直接否定孩子,即使他做的再不好,也要试着对他进行鼓励,先稳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他逆向思维,多方位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我会不断改进,让孩子们幸福的成长。
父母总是习惯把爱藏在心底
第一次接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在大学时彭懿老师的讲座中。绘本以孩子思维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故事!兔宝宝用它仅有的肢体动作与匮乏的见识,努力地表达着它对妈妈的爱!而父母的爱却在轻描淡写中流露出伟大与无私!第一次听,就被其伟大无私的爱而深深感动,更被小兔的种种表现而吸引!
这是一个进行爱的教育的好题材,所以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和各方面表现的同时,提供他们彼此之间大胆表达爱的机会!因为,现在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将他们对孩子的爱大胆的表达出来,孩子更是不懂父母深深的爱意。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对小兔表达爱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地想象与猜测,也对小兔独有的表达爱的方式蠢蠢欲动,一个个都努力地展示自己张开手臂、高高举起的最大极限,并口中念着:我爱你有这么多!家长不仅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现,更被他们的爱意所感动!最后,我请每个孩子都用抱一抱、亲一亲的方式去向自己的妈妈(长辈)表达爱意!从家长的灿烂的笑容中看出深深的感动。甚至,有位母亲流泪了,她说:平时照顾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我总觉得亏欠孩子!
我们也被此情此景所触动。是啊,父母总是习惯把爱藏在心底,很少尝试大胆地说:孩子,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