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给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
发布时间:2020-10-15 幼儿好习惯故事 幼儿园好习惯说课稿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育儿心得:给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对于培养和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都希望自己能培养出成绩优异,才华出众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可是什么样才是优秀的孩子呢,什么才是赢在起跑线上呢,对于初为人母的我来说真的是很头痛的一件事。看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从中也学会了很多,最终我明白了我能给他的就是在生活、学习中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好习惯是坚持出来的,现在孩子5岁半了,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成长和学习的地方。但就目前来说,自己我感觉有几上点上做的还是挺好的,也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好的结果,虽然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在此还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记得小宝8个月开始就自己能坐在餐桌上跟我们一起吃饭了,每到吃饭时间给他穿好衣服,把碗放在小餐桌椅上他就自己开始吃了,虽然每次都会吃的满脸都是,搞的很脏,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吃不饱,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妈妈会不忍心,觉得搞的太脏了,怕孩子吃不饱,其实这样是没关的,慢慢坚持几次就会好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因为让自己吃除了能满足他对食物的好奇心之外,还能很好的锻练他动作的协调性,这对他以后的动手能力也是有所帮助的。看着他搞的满脸都是,有时他自己也会很着急,可是当他能成功的把食物送进嘴里,他的满足感也是很强烈的。
在自己吃饭这一点上他做的非常好,所以后来上幼儿园在吃饭这点上一点麻烦都没有。很多朋友家的孩子都是妈妈、奶奶追着喂,都在说吃饭太难了,上幼儿园刚开始都不会自己吃,还得老师喂,每每听到他们这样说我都很开心,证明了我的做法是正确的,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小事都是可以从小培养的。(995563.CoM 经典范文网)
2.阅读对孩子的影响
每天的睡前故事是从小宝一岁就开始做的,最初的时候是每天听着故事机讲故事睡着的,到他会说话的时候就是大人读他在一旁边玩边听,当时我觉得他可能听不懂,想就当是睡前的亲子娱乐吧,这样比较好睡觉。其实并非这样,他对故事中很多的内容还记得很清楚的,有的故事反复多次后,如果我在读的过程中读错了他会说出正确的内容,有时候看他听的不认真故意问他几问题,他也都能回答的很正确。后来发现他讲话的时候和同龄孩子相比词汇量大很多,讲话也很清楚,比较有条理。
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指读,为了能让他能静下来,后来就给他买了一些新的成套的绘本如《巴巴爸爸故事》、《巴巴爸爸故事新故事》、《神奇校车》《恐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棒的幼儿读物,他非常非常喜欢,每天睡前都坚持读一本,在读之前他会自己先看遍,然后坐在旁边认真的看着我一字一句的读给他听,很多都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晚上回家晚了,过了读书时间,如果跟他商量说咱们今天不读了,明天补上可以吗?他会坚决反对,不同意的,所以从来不会因我们的原因而停止过阅读。就算是出去旅行他也会主动选好他喜欢的绘本放进行理箱里,嘱咐我不要忘记给他带好。每天的阅读除了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还在这个过程中识了很多字,学会了很多的成语,就这样5年来不断的坚持,每天40分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爸、妈妈扮演着言传身教的角色,我们除了要给孩子全身心的爱之外,还要给孩子培养一身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不是要求孩子自己去做,而是需要父母用心去引导,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坚持和努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一个人的专业技能更加重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最近,阳阳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阳阳的进步很大。为此,老师希望我能把教育孩子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于是我就将近期教育孩子时积累的几个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希望能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起帮助孩子们进步。
1、给孩子讲道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最好能够摆事实、讲道理。比如当阳阳在超市看见薯片这类不健康食品吵着要买的时候,只和他说这些食品不健康,不如直接拿一包薯片把配料表给他自己看。一般配料上会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和成分,当阳阳看见这些字眼的时候,他主动就不要了。
有些时候,和孩子讲道理甚至需要想一些不一样的办法。由于体质原因,阳阳一吃糖果就会咳嗽,所以他很少吃糖。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喜欢到处收集糖果放在他的小储物箱里,并告诉我们这是拿来玩的,“只能玩,不能吃”。久而久之,这种收集糖果的行为变本加厉。不论在哪,只要看见糖果,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将糖果装满整个裤兜,一旦不给他拿,他还会生气发脾气。为此,我和爸爸伤透了脑经。给他讲道理,告诉他食物是用来吃而不是玩的,要爱惜粮食;糖果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糖果会变质、招惹虫蚁等等。看似他听懂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这时,我和爸爸意识到:应该另辟蹊径了,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证明我们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他才会从心底认同,进而改正坏习惯。为此,我和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从储物箱里拿出一颗糖,小心的拨开糖纸,将糖放在小区一处蚂蚁较多的地段,收集蚂蚁。当蚂蚁爬满整颗糖果的时候,小心的将蚂蚁、糖果和糖纸放在一个显眼的小糖果盒里,再将小糖果盒放回他的储物箱。这时,我们就耐心的等他自己去发现了。当他打开这个小糖果盒,并发现满盒的蚂蚁和快要融化的糖果时,我们再和他说“超过保质期的糖果会变质、招惹虫蚁”这样的道理,他就完全相信了。阳阳主动将储物箱里的糖果全部清理出来,不再收集糖果。以后再看见糖果,也会征询大人的意见,不再会因为糖果而生气发脾气了。
2、赏罚分明,答应孩子的奖励一定要税现,千万不能欺骗他,不能为了哄孩子,而答应他一些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树立家长的威信,才能让孩子相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
目前,阳阳有一个玻璃罐,罐子里放着他通过努力收集的小星星。如果阳阳超额完成作业、改正缺点或者得到表扬等,他就能获得相应数量的星星;如果他没有完成当天的作业、犯错误或者受到批评等,就要扣除一定数量的星星。当星星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换成不同的奖品,比如小汽车、模型车等等。
做错事也一定要记得惩罚孩子,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打孩子。一般情况下,阳阳如果是初犯,往往我们都会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仅仅给予口头警告,并告诫他再犯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当他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原先告诫的惩罚一定要实现,千万别因为孩子的眼泪而放弃原则。阳阳被罚过星星、罚过题、罚过站,屡教不改或情节非常严重时甚至在人行道上罚过站。当然,惩罚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他的心理,如果他平静的接受惩罚那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如果他大吵大闹或者伤心流泪了,一定要在惩罚完毕后,好好安慰他,比如抱抱他和他讲道理,让他发发牢骚等等。往往这样以后,会感觉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上一层楼,孩子也更愿意听话了。
3、遇到困难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因为担心他做不好,而一味的帮他做处理。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的长期监督和配合。
现在,阳阳每天幼儿园下课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我给他布置的三页简单的大班作业。他自己会做的部分自己写,不会的部分或者求助爷爷奶奶、或者等我下班回家教他。其中,三页是必做的部分,多做一页可以多得到一颗星星,少做一页就扣除一颗星。其实作业很少,认真写的话仅仅需要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饭,休息一会,他就会安静的座在我身边,看着我给他检查作业。如果全对,他会非常开心;如果有错误或书写不认真,我会帮他指出,并要求阳阳自己改正。
这个习惯看似简单,但确实花了很久才让他养成的,期间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需要家长的鼓励和督促的。比如当他写不好数字时,我会给他自制一张大大的描红纸让他一笔一划的描;比如当他碰见困难退缩,不愿意写作业时,我们会鼓励他,座在他身边一点一点的教;比如当他磨磨蹭蹭不注意时间时,我们就用超时惩罚的方法,让他知道磨蹭掉的时间还是要花费在写作业上,不可以玩、不可以看电视等等。
4、要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因为在学校里、课堂上,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与家里不一样的一面。通过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改正缺点。其实在这点上,我和阳阳爸爸做的并不够。因为要上班,周一至周五幼儿园的接送基本交给了奶奶,只能通过奶奶的反馈和阳阳自己的描述,了解问题并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建议有时间的父母,最好自己接送,及时与老师沟通。正是意识到平时做的不够,所以周末的兴趣班、英语课,我们都会自己接送阳阳,并主动询问他的进步和不足。和每个孩子一样,阳阳偶尔也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做培训班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说话等等,这些问题只能发生在课堂上,所以只有及时与老师沟通,才能及时帮助阳阳客服困难、改正缺点。
5、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千万别把孩子一味的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其实,开始我和阳阳爸爸总是感觉工作忙,对阳阳管的并不多。但当他进入幼儿园以后,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样是完全不可取的。其实,老年人更容易溺爱孩子,他们的教育观念可能和我们这代人不完全一样。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管教,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每天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我和阳阳爸爸都尽量自己带孩子。每天下班回家我就会陪在阳阳身边,帮他检查作业、和他一起读书、做游戏、分享水果、和他一起刷牙、洗脸等等。周末我们会陪他上课、有时他也会陪我们逛逛街,总之,只要有时间都会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
另外,最好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长辈沟通,尽量得到他们的认同。就像现在,奶奶也在逐渐在认同我们的理念。几天前,阳阳因为贪玩将一包饼干撒了一地。以前,奶奶一定会教训他一顿,然后自己清扫满地的饼干,这样阳阳不但得不到锻炼,而且还要受到批评。而这次,奶奶和我让他自己去厨房拿来扫帚和簸箕,去清理满地的饼干,扫不进簸箕的大块饼干会指导他自己用手捡起来放进簸箕。阳阳乐呵呵的完成了任务,并主动进卫生间洗手。这回阳阳不但自己动手收拾,而且也得到了我们的表扬。
6、要宽容平等的对待孩子,如果孩子指出了你的错误,一定要表扬他同时批评自己。十一期间,我们带阳阳去北京玩。在颐和园划船的时候,看见有几个小船正在穿桥洞,于是我们也酝酿着穿一次桥洞。就在我们向着桥洞方向准备出发时,阳阳念出了这么一句话“严禁穿越桥洞”。这时,我们才诧异的发现船身上印刷的注意事项的第6条就是“严禁穿越桥洞”。这时,我们一致大力表扬了阳阳并主动自我批评,并给了他一颗星星作为奖励。
7、行为准则要多念,加强孩子理解,表扬鼓励要具体
孩子处于一个对世界认知的阶段,没有鲜明的对错观念,但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为了塑造阳阳好的性格,爸爸从资料上了解到孩子的6条行为准则,觉得有一些道理,为了便于孩子理解,作了一点调整:第一条,粗野的行为不可有;第二条,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第三条,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到哪里;第四条,谁先拿到谁先用,后者必须等;第五条,不可以打扰别人;第六条,做错事要道歉。从生活中发现阳阳身上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及时用守则去提醒他,加深他的理解,慢慢的我们发现阳阳变得越来越懂道理了。比如有时候他会为抢东西去推别的小朋友,我们就告诉他,推人是粗野的行为,让他理解第一条的意思。有一天,他上兴趣班后书包里多了一些橡皮、铅笔之内的东西,我和爸爸知道后就告诉他第二条,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他和别人抢东西,我们告诫他第四条,给他讲排队讲秩序的道理。上课他和别人说话,我们就告诉他第五条,不能打扰别人。最重要的事,他做错事后告诉他第六条,必须要道歉。阳阳爸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阳阳背一遍,尤其是犯错以后,让他自己说出来自己错在哪里。同样,如果阳阳做得很好,或者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们一定表扬他,而且具体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值得表扬,这样他就会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比如,有一天阳阳主动给长辈打招呼,爸爸就说他懂礼貌,做得不错,回家奖励一颗星,从此以后,他都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显得非常阳光。
总之,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引导和培养。每个孩子都像璞玉那样,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以上是我最近得出的一些经验。阳阳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从小培养小孩好习惯
育儿心得:从小培养小孩好习惯
以前小宝每次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一直看到吃完晚饭。扬爸一直反对这种习惯不好:一、马上进入大班的小宝应该要逐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准备;二、这样看电视严重影响视力。三、不能专心吃饭。
本周开始,严格要求,促进小宝形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周一放学接到小宝,在路上就问他,回家做事的顺序,他的计划安排:第一、做作业(6点半前做完),二、看电视,三、吃饭(8点前吃完),四、与小朋友一起玩(9点前),五、洗澡,六、睡觉,七、妈妈检查有没睡着。
哈哈。既然小宝自己有这么详细的步骤,我就不愁如何要求了。
在路上制订的计划,回到家小宝就有点想打折扣了,商量着:妈妈,能不能先看儿电视,再做作业,(往常心软我可能就同意了),但这次我坚决否决了,且强调这是宝宝自己订的时间哦。小宝无语了,只得拿着书包去房间做作业了,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写字的时候他会写得不规范(笔划错误),不工整,我在旁边及时指正与鼓励,收效还是蛮不错的。写完一大半,小宝又商量着看会儿电视再写剩余的作业,我还是一口否决了。他只得坚持着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兴奋的大喊道:亲爱的电视,我来了。
如果没有前面的要求必须坚持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也不会有他后来看电视的兴奋与渴望了。故透过这件事,我发现小孩子要东西的时候不能轻易地就给了,我们大人也得有条件,让小孩自己努力争取做完哪些事或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才能给予他要的东西,这样得来的东西他会更珍惜与喜爱,因为来之不易啊。
第一天支持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到周二,他就只会商量一次缓后做作业了,在我又否定了以后就不再商量了。周三到家我只要说先做作业,小宝马上就会拿着书包去房间了。周三、周四不管是做完了学校的作业,还做了少量我自己布置的作业,小宝也愉快的完成了。
通过近一周的坚持与陪读,我发现教育小孩子真的需要发精力与心力,还有耐力,还有得学会忍心拒绝他的一些小请求,这样才能逐渐从小培养好小孩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育心得: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理了育儿测评:制作宝宝成长图表,了解孩子增长情况,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没上学以前,随父母和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获得经验,学习各种生活常识。入学后,就要转入正规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科教科书进行读、写、算、做的训练。学习形式不同了,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在临近入学时,家长首先要使他们重视即将开始的学习,给他们买些书和文具,为他们安排好读书、写书和放文具的地方,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更要注重幼儿爱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教会孩子如何做。这里不只是“教”,而是“教会”。就是说,要教到使孩子自己会做。孩子智力的开发过程中,对任何动作的掌握都是缓慢的、渐进的。教孩子如何握笔,怎样写宇,都要一步一步地教,第一步教会了,再教第二步,不要几步一起跨,这里需要的是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譬如,教孩子握笔的姿势,就要从右手的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教起。先让孩子学会每个指头怎样放、怎样用力,指头与笔杆怎样协调动作。再教本子放在什么地方,左手的位置,还要教写字的姿势。然后,使各个动作协调起来,才能握得好。用句老话说,这就叫“手把手地教”。对孩子,只有这样教,才能教得会。单单靠讲几次,那是很不够的。
第二,要反复练习。教给孩子一个字,一次教会了,还是不巩固,因孩子对周围感兴趣的东西太多。必须反复地进行练习,要练得熟,熟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在练习的时候,要求要严格,一个动作也不能马虎。特别是在纠正坏习惯和错误时,更要如此。譬如,有的孩子写字头总是朝左边歪,对这种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纠正过来的,要从坐姿,本子的放置,两只手的位置等来纠正,要看着孩子一笔一笔地写,直到纠正过来为止。过一时期,再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姿势,出现反复,及时纠正,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有信心和兴趣,习惯就容易形成了。
第三,要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尤其是要具体地学习一种动作和事物时,都要先看看大人的动作。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模仿力来培养教育他。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握笔,就可以买张怎样握笔写字的挂图让孩子看;如果想让孩子字迹端正、书写整洁,就找一本样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看。在家庭中,树立榜样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做好,否则很难帮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儿童教育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相互关连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笔记本整洁,不仅要教育孩子爱惜笔记本,还要让孩子在其它方面也注意整沽。首先,手要洗干净,如果手上满是搪汁或泥土,写起字来就会把笔记本弄脏;如果能给孩子的教科书包上一个漂亮的封面,保持得很整洁,那孩子也会对笔记本加以爱护,如果整个房间每样家具都很整洁。
第五,要注意客观的可能性,要求要逐步提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超过孩子所具备的客观能力。孩子年纪小,刚刚开始学习,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很多东西,要一步一步地来。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对孩子提的要求过高、过重,事情就容易走向反面。
育儿心得: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
育儿心得: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共同配合。所以在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喝水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加以干扰,由于气候不同,幼儿的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不一样,虽然平时,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需求。幼儿天性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所以在幼儿活动中、游戏中要提醒幼儿随渴随喝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多喝水、喝好水随渴随喝的同时,必须教育幼儿在喝水的时候不能玩水,以免洒了在桌面上、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说笑,避免呛着,,如果人多的时候,要求幼儿排好队,不能推让,学会互相谦让。
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家长在幼儿园里叫孩子喝水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自己去拿杯子开水,而是家长一手包办,于是我走过去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要自己做,是吗?"然后孩子接过杯子自己喝。因此和家长互相沟通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是有很大帮助。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两天。”0—6岁尤其是0—3岁是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状况,直接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更是奠定孩子人生中一切好品质和好习惯的基础。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90后、00后们,几乎普遍地存在“不够勤奋,意志力薄弱”的缺点。为了避免同样的弱点出现在清清身上,从清清出生伊始,我和清清爸爸便形成一个共识,一定要把清清培养成一个勤奋坚强、热爱劳动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时,还是一张白纸,甚至还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我把清清抱在手上,经常“对牛弹琴”地向清清讲述眼前的大人们正在忙什么以及忙碌的过程和结果。待清清大一点,便让清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清学会了爬行以后,我便教她,每当有人回到家,赶紧爬到门口给大人准备好拖鞋。每一次,清清都能得到我们竖着大拇指的夸奖。清清现在4岁多了,这个好习惯一直保留着,每逢从阳台看到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或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清清飞快地走到门口的鞋柜旁,把拖鞋向着门口的方向摆好,以便爸爸、妈妈一开门就能穿上。清清10个月便开始自己抱着奶瓶、水壶喝奶、喝水;1岁2个月便记得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1岁半便自己扣纽扣、拉拉链;1岁10个月,自己拿筷子夹菜,用汤匙吃饭;两岁多开始自己穿、脱衣服。
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父母适时偷懒,不可事事代劳,还需要无比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学会。还记得在清清初学扣纽扣时,花了好几分钟都无法成功扣上一个纽扣,小小的纽扣似乎要和清清玩游戏一样,纽扣的边缘刚放进扣眼,小手一不留神没按紧,又溜了出来,如此重复多次。可是清清有股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劲儿,屡败屡试,好不容易才终于把纽扣塞进了小小的扣眼。那一刻,成功的喜悦无法言喻。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尝试,越来越熟练。这种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达成目标的可贵品质,从中体验了由衷的快乐。类似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育儿科学表明,它有助于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反复示范、从旁鼓励和耐心的等待。假若父母缺乏这份耐性,“你还小,这个事情你不会做,让爸爸(妈妈)来吧!”,剥夺学习的权利,那么这种不耐烦的情绪将会传导给孩子,养成孩子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从此也就不再乐于动手,爱依赖别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清清2岁多时,有一天,我正在厨房洗碗,清清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突然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帮你洗碗。”一股暖流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俯身问,“那你今天先学着洗自己的小碗,好不好?”清清一下子乐得没法形容,忙不迭高兴地回答“好!”。我找来一个小塑料盆,一张小抹布,把清清吃饭的塑料碗、不锈钢碟子放进去,装上半盆水,挤点儿洗洁精,让清清蹲在地上学起了洗碗来了。此后,清清吃晚饭便帮忙着洗碗,偶尔有一次我看她在客厅玩得正高兴,便自作主张帮忙把她的工作完成了,清清发现后,便大声抗议一番。又一天,我正在洗澡间洗衣服,清清走近我身边,对我说:“妈妈,你好忙啊!长大了我要帮你洗衣服,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净!”我笑着说:“真的呀!我宝贝真懂事,长大了要帮妈妈做点家务,妈妈就不会那么忙了,对不?那今晚你洗澡的时候换下来的衣服先学着自己洗,好不好?”清清一听,乐不可支。晚上早早洗澡,脱下的衣服直接放进洗澡盆,洗完身体便开始搓衣服。我给她示范一下,先搓搓衣领,再搓搓袖口,袖子,还有前面、后面,最后搓搓边缘,就可以拧干了。清清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自此以后,洗碗和洗衣服对清清来说是很好玩的游戏,洗完后我再帮忙收拾一下。
除此以外,清清还帮忙浇花、喂金鱼、扫地、拖地、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晾晒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整理床铺、收拾沙发茶几等等。上幼儿园后,清清得知老师每天要请最早到课室的小朋友帮忙干活,如挂毛巾、摆放水杯等,常常要求爸爸早点把她送到幼儿园,帮老师做事情。无奈爸爸担任班主任,每天早上得检查学生早操后才能赶回家送清清上学,故只可偶尔满足其愿望。
我亲爱的孩子,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热爱劳动的人心胸宽广,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更容易达成理想;热爱劳动是人生快乐之源,你将从中学到书上没有的知识,体验真正的人生价值。愿你成长为一个勤劳勇敢的人,拥有属于你的快乐幸福的生活!
育儿经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方面。
(1)物质上要为孩子提供固定的学习地点,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和条理(有一定的适合的图书,一张适合的书桌,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2)精神上创设民主、和谐、愉快、宽松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讲一讲学校里最有趣的事、遇到的困难等,营造家庭里的温馨时刻)
2、增强孩子的上学欲望。
入学意味着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时代结束了,以学习为主的儿童时代开始了。一般来说,孩子对从未去过的地方多多少少有些恐惧感,学校也不例外。可有的家长总爱有意无意的说:“你甭美了,上小学你就老实了”“你玩不了几天了,等一上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之类的话,更加深了孩子对上学的恐惧。这样一来,孩子还没进校门,就已经开始害怕上学,讨厌上学,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所以,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首先要告诉他上学后能学到很多知识,能长本事,还能交更多朋友。其次,更重要的是,使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将要进去一个更高层次的环境,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第三在路上遇见小学生,可以说一句:“他们真神气!”这样,孩子往往会放生羡慕的情感。
3、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入学以后,孩子愿意不愿意学习,一方面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帮助老师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尝试成功,享受喜悦。对孩子来讲,激发其学习动力的法宝就是“成功推动成功”有的家长可能会这么说:我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的是;也有的家长垂头丧气:在他身上我找不出一点闪光点。抱有前种想法的家长,要找到孩子身上最亮的闪光点,抱有后种想法的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孩子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4、培养孩子尊重学习时间的习惯。
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开始学习之前,要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入厕、削铅笔、找本子等等,学习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学习,既不允许离开座位,也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要等学习时段结束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并且给孩子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学,一味的拖延时间。需要十分中完成的作业一定在十分中内完成。
5、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在任务意识方面已有差距。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如:带学习用品、给家长捎话等)有的孩子每次都能做到,而有的孩子没记住几次。上学了,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怎能完成作业?所以建议:一方面家长每天问问孩子,关注此事。另一方面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记录作业。第三方面让孩子尝试后果(自然惩罚法)。
6、培养孩子的前阅读、前书写、前运算能力。
(1)前阅读。A:鼓励孩子与书为友,适当增加阅读量。B:可利用旅游、散步的时候,与孩子进行“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游戏,加强字的组词训练。C:引导孩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描述一样物品、一件事情,家长可把孩子的语言记录下来,由说一句话、一件事过度到看图说话、看图写话,最终达到愉快作文、顺利作文的目的。
(2)前书写:以前幼儿园不主张早期书写教育,认为书写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而幼儿神经抑制还很差,骨骼、肌肉、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差,不能过久的控制自己的行动或从事分工细致的作业。而事实上幼儿从小班就一直进行绘画活动,有的还开始用筷子。(研究说明:用筷子吃饭,人体有50多块肌肉和30多个关节协调配合)由此证明:生理发育水平和动作难度不是书写的最大障碍,关键在于成人的引导。在幼儿园阶段,前书写的任务主要是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A:家长要按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标准指导幼儿书写;B:幼儿书写前,要进行正确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C:注意引导幼儿写慢、写好,数量上少,质量上高。D:写完之后,要与孩子分析、评价,逐渐提高孩子的前书写技能。
孩子好习惯如何培养?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对孩子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对于早期教育来说,我们要求从小就要注意小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当然,对3岁以前的小儿我们认为可按体、智、德、美的排列来给予教育和发展。这里我们将体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小儿发展的基础,是主干,是支柱,没有体质的发展做保证,其他都谈不到。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两翼,要同时发展,如仅偏重某一方面,就会造成偏颇,难免今后会走歪路。
德育教育对于小婴儿来说应该怎样进行呢?由于此时小儿的语言及思维尚未很好发展,不可能采用一般说教的教育方法,但并不等于此时就不需要德育教育,而是要从培养小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助人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家长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贯穿。比如,小儿6个月以后就会与人打招呼,学说话后也是首先学会称呼,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小儿这种见人打招呼的习惯。开始是教他(她)这种行为,反复强化,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再如,小儿在具备了一定的行走、抓物等能力后,他(她)就很喜欢自己做些事情,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她)做些事情,在他(她)做成后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小儿就会养成为己、为他(她)人做事的习惯。还有看书的习惯,集中注意的习惯等等也都是从小可以培养的。
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有时只是随意的行动,可能会使小儿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有时家长经常与小儿打着玩儿,妈妈抱着打爸爸玩,或被什么东西碰了就去打这个东西,多次如此表现,孩子就可能养成打人的习惯,到幼儿园后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要注意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好的行为塑造。
在培养小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还要注意调动小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尊重小儿,多给予情绪、情感上的支持,对一些问题态度要明确,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要简单地讲一些道理。不要一切都包办,什么都替小儿做,也不要过度加以限制,使小儿无所适从。
总之,小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习惯,长大明白道理后会更巩固、更完善,而不良的习惯在今后再校正,则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所以希望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小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