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和爸妈分床睡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0-10-13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好处 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的格式和写法天气转暖以来,有些宝贝的爸妈萌生了让孩子独立睡觉的念头,纷纷向我来咨询。其实我也是凭着自己带孩子的亲身经验来告诉宝贝的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宝贝和爸妈分床睡有利于独立性的培养,但究竟什么时候适合让宝宝分床睡呢?其实科学的方法。是宝贝出生后,很多都与父母同床而眠,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开始是为了喂养、护理方便,后来则是产生了依赖感。其实有时是宝贝在恋恋不舍妈妈床,有时则是妈妈不舍宝宝睡小床,当开始考虑分床的时候,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了,到底要不要分床,什么时候分床才最好?宝宝和父母分床睡的好处:1、能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分床使孩子明白自己长大了,并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其他行为规范也更易接受。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很有帮助。2、帮助宝宝克服心理障碍分床有助于孩子去面对三岁左右常见的恐惧心理,并学会从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得安全感。什么时候分床睡最合适?在1~3岁之间,孩子经历了一些关键事件,比如断奶,大小便训练等。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能够区分自己和外部,产生独立性和控制感。孩子已经有能力从外部世界独立,因此这个阶段适宜分床以及分房。6岁之后,孩子逐渐进入潜伏期。这阶段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超过对自身的关注,如果在小时没有分开,那么这个阶段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分床(房)。有些时候,孩子其实已经完全可以独立,只是心理有时有些被关爱的需要。爸妈可以及时的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坚持最终要,希望爸妈要统一思想,坚持到最后。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宝贝”叫我“好妈妈”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从事了近两年的幼儿教育,从原先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应付自如,我很用心的忙碌着每一天,因为我爱这份工作,我爱我的孩子们。为了他们,再多的苦和累我都心甘情愿。课外活动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在自由玩耍,我照例穿梭其中,及时制止那些打闹调皮的小朋友们,这时郎咸丰跑过来喊了我一声“妈妈”,我愣了一下,忙问:“你叫我什么?”“妈妈,妈妈,我叫你妈妈呢左老师。”郎咸丰笑着答道。这时候有几个幼儿在旁边听到了也跑过来围着我使劲的喊着“妈妈,妈妈……”我只是默默地笑着心里感到甜滋滋的,更多的小朋友听见了都跑过来喊我“妈妈”似乎在那一霎那我真的觉得这些都是我的孩子,而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为了避免小朋友们拥挤发生踩踏事件,我用手势引导孩子散开,可孩子们似乎意犹未尽,仍旧高声喊我“妈妈”,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们疏散开。回到教室后我组织孩子们坐好,想问问孩子们喊我“妈妈”的理由。“因为我喜欢你,所以叫你妈妈。”李靖宇说。“因为妈妈对我很好,你也对我很好,所以叫你妈妈。”郎咸丰说。“我做的什么事情让你们觉得我很好呢?”我继续追问。“你为我们讲故事,叫我们唱歌、写字、画画。”沈效同说。“给我扎小辫。”郭少卿说。“帮我系鞋带。”张一凡说。“我睡觉时你会拍着我的背哄我睡觉,我妈妈也是这样做的。”李英奇说。……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想法,我细细想了一下,为孩子们讲故事、唱歌、写字、画画,这些都是我做老师的天职,是我应尽的责任。为孩子们扎小辫、系鞋带、哄孩子们入睡,这些都是我一低头、一抬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却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母亲般的呵护。其实在幼儿的学校生活中,只要教师多低头,多抬手,就可以发现孩子的需要,简单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让孩子爱上你,相信我们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更是一个爱护孩子、教育孩子的好妈妈。
好爸爸好妈妈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好爸爸好妈妈”,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班里的自然角有孩子们自己种的洋葱、大蒜、油菜、小豆苗……它们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窗台上,沐浴着缕缕阳光,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自己葱绿的身姿。
这么可爱的一群小植物,却常常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有时,它们的小主人三两天不去看它们一眼;有时,它们会因为小主人的粗心而喝不上水,变得萎靡不振,垂着脑袋。
怎样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让他们乐意照顾它们呢?我想了一个办法。
一次晨间谈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他们要当爸爸妈妈了。
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话题逗乐了,一个个捂着小嘴高兴地问:“我是谁的爸爸妈妈呀?”我一指窗台上那些小植物对他们说:“你是小植物的爸爸、妈妈呀。
你们瞧,雪娇真是个好妈妈,她每天都来照看自己的植物宝宝,瞧,她的大蒜宝宝长的多健壮呀。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们纷纷说着:“我也要当个好妈妈”“我要当个好爸爸。
”他们说了今后要怎样照顾自己的小宝宝,还“检讨”了以前自己做的怎么不好。
此后,班里的种植角热闹起来。
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宝宝今天长得怎么样,如果闻到了特别的气味,孩子们会说:“我的宝宝该洗澡了,爸爸给你换水洗澡。
”如果看到自己的宝宝缺水了,就会用充满怜爱的口吻说:“宝宝,别难过,妈妈马上给你倒水喝……”
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班里的小植物变得更加鲜活葱绿起来,看着那些好“爸爸”好“妈妈”围绕着他们的“孩子”忙碌的身影,我由衷地笑了……
不知道本文“好爸爸好妈妈”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娃娃家里的爸爸和妈妈
游戏开始了,几个孩子快步奔向娃娃家,争着喊着“我当妈妈”“我要做爸爸”。当孩子们扮演着角色时,妈妈则一会打电话一会忙着去买菜。爸爸呢则一直忙着烧饭做菜。“叮咚,有人在家吗?”“请进来”,妈妈开好门就自顾自地帮娃娃洗澡,进来的两个小朋友抢起了凳子,两人挤在了一起,谁也不让谁。爸爸将锅中炒好的菜放在桌上,妈妈过来将“食物”随手放到了床上。收拾玩具时,娃娃家最热闹,有的抢着玩具送回去,有的拿着东西转来转去,不知道放哪好!桌上、地上、床上到处都乱成一团。
小班幼儿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的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喜欢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但游戏还局限于对家庭生活的机械模仿;虽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但角色意识淡薄,角色间的语言交往少;能够模仿着一些简单的角色行为动作,但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情节简单,不够丰富。
有人说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不宜过多的、直接的指导幼儿,但事实上一个好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整个进程中都是存在的。通过对游戏前知识经验的积累、角色游戏情境的设置、背景与游戏材料的准备、间接的设置问题、参与扮演角色等,教师就在指导着孩子们。首先我们要创设一个布局温馨、整洁美观的家庭环境,里面有可供操作的厨房用具,有可爱娇俏的娃娃和小床,还有别致玲珑的桌椅和碗筷等,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不用多说一句话,孩子们就自然知道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了。再以玩伴来参与角色游戏,找准时机间接地指导幼儿的活动。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时孩子的玩伴也是游戏的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参与能帮助幼儿正确地与同伴对话、交流,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更加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在活动中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拟人化的、情境化的语言去提醒幼儿。很容易被小班幼儿接受。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注重评价,养成正确使用、有序收归的良好习惯。
妈妈和爸爸吵架了
今天又要午睡了,馨馨开始还是翻来翻去睡不着,尽管老师已经讲完了一个故事了,我过去小声的说:“馨馨,你怎么还没睡呀?”她突然就哭了起来,我想妈妈了,今天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很凶的,原来是家里父母吵架了,我安慰她说:“馨馨很乖的,等会妈妈会早点来接你的,别哭了。。。。。。”我一直在安慰他,还轻轻的唱歌给他听,慢慢的,馨馨的眼睛闭起来了,今天的午睡她还是睡着的,只是睡的有点晚。
看到馨馨午睡哭泣,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原来是它家里爸爸妈妈超架了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孩子现在是懂非懂的时候,对父母吵架很是反感,因此,她看到他们吵架后,心理有些后怕,所以午睡就会哭,要妈妈了,她更依恋的还是妈妈。
下午放学,我与馨馨妈妈进行了交流,也把馨馨午睡的表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很不好,我们一起探讨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很好,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爸爸带孩子,好处多多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养不教,父之过”。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封建思想,美国的耶鲁大学最近证明了这个“古训”: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在社会上也更成功!妈妈们可能不同意了。从宝宝呱呱落地起,当妈的便开始无微不至、全心全意地照顾宝宝,甚至忍痛割爱放弃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其实,这不是抹煞你们的作用,相反,只会激发爸爸们更好地成为“超级奶爸”!废话不说,赶紧看看老爸带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第一,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当孩子面对新事物,如一只狗,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新玩具时,母亲会本能地靠近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可以得到保护,父亲则倾向于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相比之下,爸爸的教导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情绪——爸爸最喜欢把孩子放到肩膀上“骑大马”,或是将孩子高举在空中旋转“坐飞机”,这时的孩子会无比兴奋和快乐。心理学家认为,父亲的“粗野”风格,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情绪。第三,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爸爸与孩子玩耍过程中,不经意间表现出的男性特征,如独立、进取、合作、自信,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都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与孩子从妈妈那得到的诸如关心、同情、温和、善良等方面结合起来,更有助孩子完善人格。第四,影响孩子的求知欲望——爸爸经常通过运动和操作,诸如修车、装灯泡、园艺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激起孩子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及求知欲望。第五,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爸爸对孩子健康的判断更理性。因为爸爸们通常对数理化知识掌握的较为全面,他们能准确地判断钙铁锌离子对孩子健康的益处,也能清楚地知道铅会阻止孩子智商发展,甚至会拿起试纸测测孩子使用的奶瓶、水杯是否有铅等毒素超标。妈妈为孩子买奶瓶、水杯等时,往往仅从美观角度考虑,而爸爸会仔细研究产品成分,是否毒素超标!所以,爸爸的存在则会更有效地让孩子远离伤害。人们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所以很多爸爸认为,照顾孩子是女人的“本分”。现在,妈妈们尽可以抓住孩子他爸,“堂而皇之”地说:“亲爱的,我们应该一起带孩子!”推荐者的话:读过上面的文章,也让我想到一些父亲,他们也很喜欢孩子,出差了也想孩子,但就是不愿意参与到实际育儿中来,认为,母亲是婴幼儿教育的主力,自己的强大教育作用要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才能得以有效的发挥。但其实,父亲的作用同等重要,甚至有时其价值超过母亲的教导。父亲与母亲在教养风格上有明显不同。当然,面对孩子,父亲、母亲的特征并非仅仅由性别所决定的,你们各自的个性也是很关键的,不否认生活中也有非常细致罗嗦的父亲,或者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母亲,但不论是性别因素,还是个性因素,最终都是以行为方式来影响孩子的,父亲、母亲毕竟不同。因此,我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请共同努力来培育他,妈妈再好也替代不了父亲;爸爸再忙,也请给孩子见面、聊天、玩乐等相处时间!
指尖上的爸爸妈妈
开学已经两个周了,小班的孩子已经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在老师的安排下吃饭、睡觉、游戏了。可是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们偶尔还会跑到老师跟前泪眼婆娑地说:“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现在的王睿然小朋友就正偎在我怀里不住地说着。王睿然小朋友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有点调皮。从来园的第一天起,一声也没有哭过,但会经常说: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教过小班的老师都会与我有同感:身边总是有个喋喋不休的孩子说着同一句话,时间长了,心里会是怎样的烦躁。可是面对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又能如何呢?只能不停地敷衍他们,带他们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以后,情况就会有好转……又到了午睡时间,我拍拍这个孩子,搂搂那个孩子,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们一个个地哄睡。“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只搂我一个人。”王睿然又发话了,要求还挺高。“只搂你一个人,其他小朋友怎么办……”可是王睿然根本不听我的劝说,一个劲地哭闹:“我要爸爸妈妈!”唉!淘气的孩子多吃奶,只有先把他哄睡了,才会不影响其他孩子。我躺在王睿然的身边,轻轻拍打着,眼睛不停地看着其他的孩子,嘴里一边轻声唱着歌曲,一边不停地提醒其他幼儿要躺好。“妈妈是这样拍我的。”王睿然拉过我的手放在了他的胸口上。我灵机一动,拿来笔,在王睿然的手指上画上了一男一女,告诉他,这是他的爸爸妈妈,只要把小手放在胸口,爸爸妈妈就会一直守着他,和他在一起……没想到,平时调皮的王睿然静静地把小手放在自己身上,不时地抬起手看一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立刻把这一方法用在其他孩子身上。还真灵,孩子们都渐渐进入了梦乡。指尖上的爸爸妈妈,不光用在孩子午睡方面,很多孩子一来园就要求我在手指上画个爸爸妈妈,然后举着小手,面带微笑地去玩了,哭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老师们,你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可真管用哦!
如何让午休的宝贝们尽快入睡?
对于午休时间精力旺盛调皮难以入睡的幼儿,值班老师们都很头疼,那怎样才能让宝贝们都安静入眠呢?大家不妨试试我的经验:在睡前对精力旺盛调皮的幼儿进行特别对话,边使劲抱他边跟他说悄悄话:“宝贝,老师相信你今天会睡得很好,因为你是最乖最棒的好宝贝......。”(使劲抱孩子,孩子会本能的挣扎会消耗掉部分旺盛的体力,这样对尽快入眠有很好的效果。跟宝贝说亲昵的悄悄话,是暗示孩子你对他很关注很喜欢,让孩子觉得你是最爱他的,让他得到被关爱的愉悦,心情愉快的尽快进入睡眠状态。)午睡开始,老师善用均匀平缓亲切的语气,(不要因为一个孩子不安静休息而大声吼叫训斥,打搅别的孩子入眠)“小朋友们,老师开始数数了,数到十的时候看看哪个好宝贝先睡着。一、二......十”平缓的语调越慢越好,数到十的时候说:“已经有**小朋友睡着了,还有十个小朋友没有睡着,老师再数数了,看看数完后哪个先睡着,就是老师最喜欢的好宝贝。一、二......十”现在还有九个小朋友没有睡着......老师边说边在小床间穿梭,哪个宝贝不安静睡觉,轻轻拍他一下,然后用不满意生气的表情看看他,(千万别在声音上有所表示,还是继续用上面同样的语气跟孩子交流)这样他就会乖一点,慢慢进入睡眠。如此反反复复,相信你班里的宝贝不超过半个小时就会全部安静进入睡眠。(利用孩子睡眠时视线受限的特点,即使开始第一遍所有的幼儿都没有睡着,也要给幼儿报数:已经有很多好宝贝睡着了,现在还有十个小朋友没有睡着,并且随机表扬接着听口令安静下来闭上眼睛的小朋友)宝贝们安静休息后,值班老师一定要在注意所有幼儿身上的小被子是否盖得合适,随时走动不让自己进入睡眠,随时警惕处理孩子意外情况的发生。
宝贝的吻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宝贝的吻”!
宝贝的吻是最神奇的礼物,能让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瞬间开心的不得了。
还记得有个故事《甜甜的吻》,宝宝给她外婆送了一个甜甜的吻,甜到外婆心里去了,孩子们回家都送自己的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有很多妈妈后来跟我说宝贝长大了,会疼爱人了,给的甜甜的吻都甜到心里去了。
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宝贝,不图孩子回报多少,一点小小的回报就让他们很满足,很开心。
吻是很神奇武器,轻轻吻一下,便会很开心,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充满温暖。
小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离开妈妈来到幼儿园很不适应,有的小朋友哭闹,让人疼惜,我便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个吻,一个拥抱,安抚他们不安的心,他们一会儿便安静了,还给我一个吻,我们的心便拉近了,孩子们也喜欢这里了,一下有了家的感觉,安心的在这里生活。
吻的神奇功效还有很多,爱孩子就多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我们的心中都充满爱,在爱中成长。
独一无二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李维霞宋晓风
“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永远是世界的唯一。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精心打造的,独一无二。
对于这,孩子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各自的独特之处。
幼儿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单纯如白纸,没有任何的伪装,自己的优点、缺点都表现出来,没有一点掩饰,干干静静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这样的生命才让我们喜爱,忍不住的疼爱、呵护。
孟一小朋友在班里比较淘气,经常闯祸,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发展,每天都是快乐的玩、闹、学,从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因为他有自己的优点。
大方,非常大方,从不会在别人面前拘束,这让我很喜欢。
一次,我们学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小朋友们自制面具、金箍棒,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开始叫几个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表演,但都是扭扭捏捏,不理想,这时,我突然发现孟一小朋友不自禁的在那表演,我便叫他到台上表演,一鸣慢慢走上来,当开始表演时,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点没有拘束的意思,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小朋友的一阵喝彩,孟一也特别的得意,此后,孟一表演的孙悟空成了小朋友模仿的样子,经常看到一群小悟空在那活蹦乱跳,孟一从此也更爱表现,表现的也更积极,连家长都明显感觉到了孩子的变化,很欣慰。
看到孟一的进步,我特别开心,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表现是非常好的进步,在一点一点的表现中渐渐的成长,表现得欲望促使孩子学习,各方面都会有突出的进步。
孩子不一定都要学习好,认真学习、乖巧听话,只要有自己的优点,勇于表现,都会获得进步,在一次次的表现中成长、成人。
每个人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很重要,都是自己的唯一,孩子更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孩子都是棒小孩。
不知道本文“宝贝的吻”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