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赞赏也要正确

发布时间:2020-09-09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他上小学的时候,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两边长满大树的小路。一次,他随手捡了些枯树枝,带回家给妈妈烧饭用,为此,主人公的妈妈夸奖了他,左右邻居也夸他懂事能干。为了博得更多的赞赏,主人公趁放学,在树林里奔波到天黑,捡回了一捆柴,当他背着那捆柴走进家门,放到妈妈面前时,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赞赏,没想到,妈妈脸一沉,看也没看那些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没有”,主人公觉得妈妈明知故问,而且没有得到预期的赞赏,心里很不痛快,“可是我捡了柴······”“不错,你是捡了柴,这应该表扬,”妈妈说,不过你是专门去捡柴,那是我的事,不是你的事,你的事是从学校里带回学问!那天,虽然很晚了小男孩坚持把作业写完了才去睡觉。

不久,他的一篇作文发表了,他受到了大家的夸奖,于是,他天天想着如何写出文章可以发表,成绩很快滑了下去,后来终于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他高兴地拿给妈妈看时,妈妈没有看说:“你得到的远远没有你损失的多,你根本就没做好自己的事情。”

后来小男孩在妈妈的教导下,慢慢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每次在赞扬孩子时,方法是不是都很得当。很多时候,孩子为了得到一个小红花,或许是真的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其实这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赞赏也要正确,在赞扬他们时是应该找到正确的赞扬途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纠正孩子错误方式要正确


谁都难免犯错,小孩子更容易出错,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方式一定要正确,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期作用,甚至产生反效果。宝宝两三岁时,家长会发现,原本听话乖巧的宝宝变成“小杠头”,画画或写字错了一个地方,帮他纠正,宝宝开始和你唱反调,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时很扭捏,怎么说就是不跟别人打招呼,甚至眼睛看别的地方,让大家都下不了台,怎么办?

宝宝的家长碰到这样的情况,先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这样的表现是否是年龄特征,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些问题。

从1岁半开始,孩子就开始有自我意识,喜欢自己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当大人指出她的不足时,自然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对于三周岁的孩子画画或写字,我们不应该太多关注像不像,对不对,要注重孩子自我的表达和创造力、专注力的培养。即使需要给宝宝指出不足的地方,作为家长,应该先肯定好的地方,再委婉地说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孩子一定会更愿意听家长的话。

扭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常见的表现。家长不要觉得自己没面子而迁怒于孩子,一般来说,胆子小的孩子特别扭捏,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当碰到熟人时,家长可以热情地招呼,同时,以介绍的方式邀请孩子参与,如果孩子不配合,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

孩子不听话要正确教育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的指令,凡事替他安排,一方面是出于父母之爱,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狭隘,总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希望宝宝服从于自己。因此,当宝宝开始独立思考时,“不听话”的冲突就油然而生。

父母应该坦然面对这种冲突,不要条件反射式地想利用强势手段来解决,这可能使宝宝将来唯唯诺诺缺乏主张,或成为阳奉阴违的人,或让他误认为暴力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手段。

当冲突产生时,家长要给宝宝充分的尊重,这样不会伤害宝宝自尊而使冲突加剧,然后再跟宝宝沟通,站在他的立场想想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宝宝的想法只是违背大人的意旨,本身没有原则性的对错,那么多数情况下要尊重他的想法;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么父母就要坚持原则。

父母如果能把宝宝当成独立的人,凡事平等商议,宝宝将来不仅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解决问题与把握发展机会,而且喜欢与父母交流思想与分享酸甜苦辣,这才是天伦之乐。

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渥。但是许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的家庭也把自己的孩子当富二代养,满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一定要耐克阿迪。

我身边就有个这样的家庭,一家三口,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女儿在上大学。由于电商的发展,小店生意很难做,有时候夫妻俩一个月忙下来连房租都出不来,两口子平时中午吃饭,连个荤菜都不敢点。

但是女儿上了大学之后,第一个假期回来就找爸妈要苹果手机,说自己的手机太掉价,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然后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货款,挤出来五千块钱,给女儿买了手机。

在中国像这样的父母实在太多了。他们不顾家庭资源的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

家庭不宽裕,他们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担心自己孩子被别人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更加娇惯、宠溺孩子,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于是大多数的孩子都过着一种极其享乐的生活,用着最新的电子产品,穿着时兴的大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虽说关爱下一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弘扬,但万事都要有个度,太过溺爱就走向极端了,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导致啃老族横行,“白眼狼”层出不穷。

前不久上海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名体型较胖的年轻女子,在大街上用手狠狠地拽着一个环卫工人的头发拖行数米,旁边其他环卫工急忙上前拦架。记者一采访才知道,原来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

这位母亲已经48岁了,做环卫工10多年了,一个月才几千块钱。她的女儿孩子都有了,还隔三差五伸手向母亲要钱,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

这就是溺爱的后果,过度的爱,会让孩子会无视父母的辛劳付出,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应当,最终变成啃老族、白眼狼。

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但是在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

刘邦问他为什么,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这样家族慢慢就会没落。

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后,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了,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

曾国藩曾说过,如果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给他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

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懒做,害人害己。

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奋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正确的挫折教育要做到6点


不要以为针尖对麦芒地不满足宝宝的要求就是挫折教育。这种做法可能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让宝宝缺乏自信,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真正的挫折教育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挫折教育不可以突击进行

有些家长会带宝宝参加一些打着“挫折教育”旗号的训练营的活动,经受所谓的“挫折教育”。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挫折的:“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所以我认为挫折应该是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面临的各种人生难题。如果已经有了准备,那么这种挫折教育也就部分地失去了意义。这些训练营无疑是有准备的,所以我不认为他们真能起到作用。

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只有经受得住那些突然降临的挫折的考验,才能说是“挫折教育”的成功。因此宝宝的“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能通过某些活动来突击实现。

2.挫折教育不是不提供任何帮助

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奠定基础。对于宝宝来说,有些挫折可能在成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比如宝宝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但是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宝宝摔倒了,我们不去扶他,也没有任何表示,那么他将来就有可能变得比较冷漠。因此,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要袖手旁观,而是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比如,看他摔倒了,我们可以根据他摔的程度来断定是否需要去扶他一把,而不可一概冷漠待之。有的时候,他不把摔跤当回事儿,我们也就不用去强调他摔了这事。有的时候,他明显摔痛了,我们不妨去扶他一把,帮他摸摸摔痛的地方。但是扶他的时候不要表现的大惊小怪,表达出我们的关心就可以了。这种帮助会带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他也因此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心理能量,将来就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挫折,并学会了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他人。

如果宝宝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活动,积累一些经验,宝宝就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欲望和信心。这样,在经历挫折时,宝宝就不会被所遇到的困难所吓倒。

3.并非让宝宝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谁不希望孩子一生一帆风顺?但人生沉浮,岂能如我们所愿。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缺乏挫折——想做某件事,但是能力达不到,因此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最简单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甚至连冷暖饥饿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与小伙伴玩耍,自己的玩具无端端被更强势的宝宝抢走;上幼儿园、上学后挨老师批评或者某些事情做的很好,别的同学受到表扬,而自己被老师“忽略”……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因此,挫折教育的机会比比皆是,我们再也无需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机会去经受“磨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挫折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宝宝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4.小宝宝也可以让他经受一些挫折

不少父母认为挫折教育是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因此舍不得让小宝宝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实际上,挫折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这样,宝宝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就会获得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不要一味地以宝宝为中心,因为一旦环境变化,他就有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根本受不到重视。因此,让宝宝学习适应各种角色的转换,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等等都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此外,延迟满足、让宝宝承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都是挫折教育的有效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挫折教育并非忽略孩子的感受与情绪。相反,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与情绪,一旦他有挫败感,就及时跟宝宝沟通,表达对他那种挫败感的理解。比如,宝宝因为某项要求没有被满足而伤心时,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示理解,然后紧紧的抱着他,轻轻拍拍他的后背,冷静的等待他平息下来。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种心理能量,他的负面情绪也就很快平息下来了。

5.挫折教育不可以封闭进行

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多带他外出,多接触小伙伴。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宝宝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耐挫力。只要与小伙伴为伍,宝宝就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就会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宝宝的抗挫折能力。

6.挫折教育的重心在改变心态

抗挫折能力强弱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我曾经在多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假定你遭遇一场变故,兜里仅剩100 元,此外一无所有。倘若你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那么你就会想:“幸好我兜里还有100元。我留下10 元,作为今天的生活费,其余90 元投资(或者先留着备用,赶紧去找工作。实在暂时找不到工作,至少可以拾荒)……”之后,你就会利用这100 元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相反,倘若你是一个很悲观的人,你就会这样想:“完蛋了,除了这100 元,我一无所有了。

要不了两天,我就连饭都没得吃,只有等死了。我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呢?”于是,在这样的悲叹声中,你就彻底倒下了。挫折教育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不管遭遇什么,如果父母能引导他看到这个事件背后积极的意义,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这个办法行不通,再想别的办法,那么,孩子在这样的引导下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坚强斗士。

相关推荐

  • 纠正孩子错误方式要正确 谁都难免犯错,小孩子更容易出错,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方式一定要正确,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期作用,甚至产生反效果。宝宝两三岁时,家长会发现,原本听话乖巧的宝宝变成“小杠头”,画画或写字错了一个地方,帮...
    2021-04-01 阅读全文
  • 要时刻正确引导孩子 这是我到中二班的第二天,孩子们都很可爱,我曾经带过小中大班,发现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告状。 今天我们班的下午活动是手工,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折青蛙,这看似一片安静,其实就在一分钟前,就有一个小女...
    2021-03-12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听话要正确教育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
    2021-03-29 阅读全文
  • 看到孩子的亮点,赞赏很重要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感情,要和孩子们进行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可是就是我们班的凡凡,每天一早上来了就低着头,没有声音。开始只是觉得今天是不是他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了,所以心情不佳,渐渐发现他几乎...
    2020-08-05 阅读全文
  • 生病也要正能量的说说 我要利用短暂的时间克服疾病,走向健康的未来。正能量的短句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围的人和事上,包含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即使上半场打得不好,也不要失去勇气,因为还有下半场可以改变。为此,我们可以分享那些吸睛的正能量短句,从而鼓舞人心,走出谷底。作为小编,我特意收集了一些正能量文案,供各位使用,希望对大家有...
    2023-05-29 阅读全文

谁都难免犯错,小孩子更容易出错,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方式一定要正确,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期作用,甚至产生反效果。宝宝两三岁时,家长会发现,原本听话乖巧的宝宝变成“小杠头”,画画或写字错了一个地方,帮...

2021-04-01 阅读全文

这是我到中二班的第二天,孩子们都很可爱,我曾经带过小中大班,发现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告状。 今天我们班的下午活动是手工,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折青蛙,这看似一片安静,其实就在一分钟前,就有一个小女...

2021-03-12 阅读全文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出现一段不听话反抗家长的时期。比如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 但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

2021-03-29 阅读全文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感情,要和孩子们进行感情的交流和沟通。可是就是我们班的凡凡,每天一早上来了就低着头,没有声音。开始只是觉得今天是不是他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了,所以心情不佳,渐渐发现他几乎...

2020-08-05 阅读全文

我要利用短暂的时间克服疾病,走向健康的未来。正能量的短句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围的人和事上,包含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即使上半场打得不好,也不要失去勇气,因为还有下半场可以改变。为此,我们可以分享那些吸睛的正能量短句,从而鼓舞人心,走出谷底。作为小编,我特意收集了一些正能量文案,供各位使用,希望对大家有...

2023-05-29 阅读全文